中國河南新鄉地處中原腹地,黃河岸邊,上有多處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遺址,古代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是古衛國、鄘國、邶國之地,詩經的發源地。此地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孕育了璀璨的中原文化和耀眼的華夏文明,先後湧現出了共工、比幹、姜尚、毛遂、周勃、陳平、張良……以及現代的盧光照、秦嶺雲、侯德昌、王金嶺、劉震雲、關牧村等眾多的文化藝術名星,現將新鄉籍(出生、生長、居住、生活)的文化藝術家收錄其下,以饗讀者。
盧光照
盧光照(1914--2001),河南汲縣(今衛輝市)人,1937年畢業於北平國立藝術專科學校。歷任人民美術出版社編輯、北京齊白石藝術函授學院名譽院長、北京花鳥畫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央文史館館員。
師從齊白石先生,為北京齊派四大家之一。工大寫意花鳥,兼及篆刻、書法。所作巨幅分別陳列於人民大會堂、毛主席紀念堂、天安門城樓、中南海、新華通訊社等處。所作《大展鴻圖》、《松鷹》、《雞冠花雄雞》,曾作為國家禮品分別贈送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海部俊樹,愛爾蘭前總統希勒裡。代表作品《大展鴻圖》、《松鷹》、《雞冠花雄雞》。
秦嶺雲
秦嶺雲,多用於中國人名,最為知名者為著名畫家、教育家秦嶺雲(1914年2月8日—2008年1月29日),生於河南汲縣(今衛輝市);曾用名維新等;畫室堂號五瓜草堂、聞雞樓;字嶺雲;秦嶺雲在畫行作坊度過童年,從小對傳統造型藝術有濃厚興趣;
1934年入北平國立藝術專科學校繪畫系學習;抗日戰爭爆發後,在湖南沅陵國立藝專學習;1938年3月起,歷任中央陸軍軍校職員、中學教師、教育部青木關民教館藝術主任、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附中及國立第十中學教師;新中國成立後,先後在中央美術學院、人民美術出版社從事國畫創作研究,2008年在北京去世。
柏楊
柏楊(1920.3.7-2008.4.29),原名郭定生,中國當代作家。出生於河南省開封市通許縣,祖籍為河南省輝縣。
1949年後前往臺灣,曾任《自立晚報》副總編輯及藝專教授,被兩岸三地的人熟知,著名作家。曾在很多所學校念過書,但從沒有拿到過一張文憑,為上大學數次使用假學歷證件,曾被教育部「永遠開除學籍」。他的言論和書籍在社會各界引起了廣泛爭議。
柏楊主要寫小說、雜文,後者成就更高,曾被列為臺灣十大暢銷作家之一,他的雜文集主要有《玉雕集》、《倚夢閒話》(10集)、《西窗隨筆》(10集)、《牽腸掛肚集》、《雲遊記》等[1]。代表作有《醜陋的中國人》、《中國人史綱》、《異域》等。
侯德昌
侯德昌,1934年生於河南輝縣市孟莊鎮,他自幼酷愛書畫。1956年考入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主攻陶瓷美術設計專業,
1961年畢業並留校任教陶瓷美術設計專業,上世紀70年代後期任教國畫山水課並潛心創作研究山水畫。他現為中國美協會員。1998年9月8日被聘任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王金嶺
王金嶺.(1940.1.22—2017.10.25)河南新鄉人。當代長安畫派傑出代表人物,著名藝術家。1963年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中國畫系,1979年調入中國美術家協會陝西分會,歷任創作研究部主任,美協常務理事。陝西省美術家協會顧問。陝西國畫院顧問。國家博物館「石魯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陝西省電影美術學會首屆藝術顧問,陝西省花鳥畫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西安美術學院客座教授,廈門大學客座教授,河南大學客座教授,河南科技學院客座教授。
2004年小築「南圃」把繪畫藝術用於到造園當中。作品有《潑墨荷花》、《鶴》、《華山松》等。作品《荷花》入選第六屆全國美展優秀作品展,現中國美術館收藏。作品曾參加國際水墨畫邀請展、中國當代名家畫展等。出版有《長安土風畫派王金嶺中國畫作選》一輯,《山水畫庫》、《長安十家》、《中國美術館藏品選集》、《中國美術全集(第四卷)》、《百年中國畫集》、《當代中國著名中國畫家作品精選》《大家範畫》王金嶺卷、《中國當代名家集萃》、等大型畫冊發表多幅作品。論文有《中國畫程式初探》、《石魯用意之道》、《詩與畫的變形》、《筆墨談》、《賦彩談》、《金嶺畫語錄》、《見山文集》等散見於報刊。
李霞生
李霞生,原名李近臣,號昨非樓主、六雞老人,1908年生於河南新鄉,2000年8月與世長辭,是當代著名藝術家、美術教育家。
李霞生1931年入北京京華美專(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學習中國畫,師從齊白石、于非闇、王夢白、邱石冥諸大師;畢業後與同窗張丕振、張牧野創辦北華私立美專,教授國畫專業,後在教育戰線從事美術教育工作。
李霞生先生青年時代戰亂頻仍,日寇侵華,新鄉淪陷。他毅然投筆從戎,出生入死,積極組織抗日活動,後被收編李毅之領導的平漢遊擊隊。
新鄉解放後,李霞生歷任市政府接收員、新鄉師範總務主任、市政協委員、文史委員、河南中山書畫院名譽院長、新鄉市中山書畫社社長等職。
厚重的中原文化、淳樸的牧野民風、良好的家庭及學校教育奠定了李霞生先生的人品和畫品。他一生高風亮節,德藝雙馨。先生處事嚴謹,淡泊名利;為人謙恭善良,古道熱腸;作畫水墨寫意,寄情鄉韻;秉承師傳,盡顯個性,創新齊派畫風。其作品深得王子野、錢君陶、盧光照、秦嶺雲等中國畫壇耆宿的高度評價,為許多政要和知名人士所收藏,並流傳港臺,享譽海外。畢其一生,躬耕畫壇,桃李天下。臺北書畫院院長、拓墨畫創始人、當代著名山水畫家韓清濂和國內著名畫家宋曉東、李國堂等乃先生眾多優秀學生與弟子之傑出代表。
杜漢三
杜漢三,字青原,生於1917年,2004年去世,乃新鄉縣中街村人氏,系享譽全國的篆刻家、書法家,一生坎坷,不慕富貴,德藝雙馨,桃李芬芳,其篆刻、書法作品均渾厚且秀美,柔中蘊剛。
馮志福
馮志福,1944年1月生於河南新鄉。1962年畢業於鄭州水利學校,1982年調入新鄉市群眾藝術館搞書法專業工作。
自幼酷愛書法,各體兼擅,尤以隸為精。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三屆理事。河南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副研究館員。
張一圃
張一圃, 男,漢族,1917~2009年,河南省輝縣人。新鄉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自幼酷愛美術。曾任中、小學校美術教師,從事豫劇舞臺美術設計工作。1964年創作的國畫《春水》參加全國美術展覽。年畫《慶豐收》、《擁軍優屬》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舞美設計《草原之歌》在省戲曲會演中評為一等獎。
他曾任新鄉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新鄉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顧問,河南省美術家協會理事、新鄉市人大代表、新鄉市政協委員。傳略收錄於《中國現代美術家人名大辭典》、《中國當代美術家人名錄》、《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等辭書。先後出版了《墨竹談藝》、《張一圃畫集》等專著。[1]有「當代鄭板橋」之譽。
李天錫
李天錫,1936年生,河南封丘人,開封師院畢業,號正五,室名「文博齋」,副研究館員。曾任封丘縣文化館館長、博物館館長、縣文聯副主席。
現為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新鄉市書法家協會顧問、北京清大華文書畫院特聘院士、河南省長城書畫院特聘院士、新鄉市東方畫院副院長。
王清芬
王清芬,1943年出生於河南新鄉人,豫劇旦角名家、國家一級演員。
13歲開始學戲,15歲登臺演出,主攻閨門旦、花旦。國家一級演員。1988年獲首屆中國戲劇節優秀演出獎和第六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當時是河南省清芬豫劇團團長。1994年獲得中國豫劇「十大名旦」稱號。
關牧村
關牧村,女,滿族,籍貫遼寧瀋陽,[1]1953年11月6日生於河南新鄉,國家一級演員、女中音歌唱家。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全國青聯常委,全國青年聯合會副主席、第七至九屆全國政協委員。[2][3]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4]
1970年後開始代擔任天津歌舞團獨唱演員。1989年獲首屆中國金唱片獎,[5]關牧村演唱的《金風吹來的時候》獲全國農村歌曲演唱一等獎,電視劇《磋砣歲月》主題歌《一隻難忘的歌》獲全國優秀影視歌曲獎。1990年參演大型古典電視藝術片《唐宋風韻》。1998年被國家民委授予「民族團結進步模範」稱號,2005年獲中華慈善總會頒發的首屆《中華慈善獎》。2008年11月7日受聘為天津師範大學音樂與影視學院兼職教授。[6]2012年關牧村當選為黨的十八大代表。[7]2016年12月,被列入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全委會委員。
張憑
張憑(1934年—2015年3月20日[1]),別名張有道,男,漢族,河南省新鄉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務院特殊貢獻津貼。
1951年於新鄉市文化館從事群眾美術工作。
魯璐
魯璐,1987年出生於河南新鄉,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先後師從丁承運、楊琳、林玲、崔君芝等藝術名家。[1]中國箜篌領軍人,被譽為國寶級箜篌演奏家,現任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箜篌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國音樂家協會箜篌研究會秘書長,中國音樂家協會民族器樂學會理事。[2]中國音樂學院箜篌專業教師;天津大學藝術導師;海南大學藝術學院箜篌客座教授;河南師範大學音樂舞蹈學院箜篌客座教授;[2]「大世界吉尼斯記錄」新疆且末箜篌文化代言人。
王鳳年
王鳳年:別署石藤齋、紅雨軒,字石藤、紅雨,1962年9月生,河南新鄉人,祖籍河北省廊坊市 。先後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師從於王金嶺、黃永玉諸先生。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河南省人大書畫院理事、中國藝術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中國畫院藝委會委員、中國書法藝術研究院委員、文化部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委員及美術家協會、書法家協會會員等,當代大寫意花鳥畫名家。
作品多次參加國家文化部、人事部、書協、美協及國際有關藝術團體等舉辦的國內外大型書畫展,並獲獎和入展,其作品、傳略入編《全國著名書畫家精品集》、《中國近現代書畫作品選集》、《新世紀中國書畫名家精品寶典》、《中國花鳥畫名家邀請展》、《祖國河山名家山水畫作品展》、《筆墨怡情——大寫意花鳥畫名家作品展》、《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書畫作品展》、《河南省公務員書法展作品集》、《河南省第四,十一,十二屆中國畫作品集》等數十部典籍,並被《解放軍報》、《美術報》、《書法導報》、《中國書畫報》、《人民日報》、《人民監督報文化周刊》、《中華藝術家》等報刊選登。作品先後在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國革命博物館、中國美術館以及新加坡、日本、韓國、法國等地展出,並被孫中山紀念館.、毛主席故居紀念館、抗日戰爭紀念館、徐悲鴻紀念館、國家文化部、林業部及法國、德國、義大利、匈牙利、荷蘭、泰國、美國、加拿大等相關單位、國內外政要及友人收藏。
趙運虎
趙運虎(1963年7月——)河南輝縣市人,擅長中國畫,河南大學美術系畢業,獲學士學位。1990年入北京畫院進修山水專業,2000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賈又福先生工作室山水畫研究生班。
現為河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協會員、解放軍鐵軍書畫院藝術顧問、河南國畫家協會常務理事。作品《豫西記事》入選第八屆全國美展,《踏月行》入選紀念《講話》發表50周年全國美展,《深秋》入選第二屆全國花鳥畫展覽,《黃源秋歌》獲紀念孔子2550中國畫大展優秀獎,《金秋》獲建國50周年華人全國詩書畫大展,獲成就獎。
張新詞
張新詞,男,1969年11月生,祖籍河南滑縣人,現居住地新鄉市。碩士、副教授、河南科技學院藝術學院院長,河南省美協會員、
河南省書協教育委員會委員、河南省工業設計協會常務理事兼設計史論學術委員會主任、河南省教育界書畫家協會理事、新鄉市書協理事、新鄉市美協理事兼花鳥藝委會副主任。
袁維新
袁維新,1931年生,祖籍河南睢縣人.現居河南新鄉。師承著名畫家袁伯泉、葉桐軒先生.1954年畢業於華中師範學院美術系.現為河南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
中國畫畫家、河南美協會員、美術教育家.曾任報刊美編、文化館館長、鄭州職工美協主席、新鄉美協副主席.在多所畫院擔任名譽院長。
張建偉
張建偉(作品籤名用張健偉),1960年1月生,河南洛陽人,現居河南新鄉,河南師範大學藝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1983年畢業於河南大學美術系中國畫專業,1992年結業於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中國畫研究生班,
1999年結業於東南大學全國藝術與藝術教育模式高級研討班,2009年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獲美術學博士學位,師從劉文西教授。
張克鵬
張克鵬,。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輝縣市作協主席。迄今發表200餘萬字。主要作品:長篇小說《欲望狂熱》、《吐玉灘》、《本是同根》:中篇小說《太陽落在山那邊》(莽原)、《綠樹黃土》(小說家)、《報復》(小說家);報告文學集《握別昨天》、六集廣播連續劇《太行赤子》等。多次獲國家、省級獎。書法作品,曾獲「河南省新建六市書畫大賽」一等獎、「慶祝建國52周年」全國畫書畫大賽優秀獎、《春天的故事》中國書畫大賽一等獎。成功舉辦《張克鵬書法精品展》。
原名張克鵬,筆名方正。河南輝縣人。中共黨員。1999年畢業於中央黨校經濟管理系(函授)。1998年調輝縣市文化館工作,現任文化館創作室主任兼輝縣市作協主席。1990年開始發表作品。2004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張克鵬
主要作品
長篇小說《欲望狂熱》、《吐玉灘》、《本是同根》;電視連續劇劇本;廣播連續劇劇本;中、短篇小說及報告文學集,共200餘萬字。
人物介紹
2001年11月8日,河南省作家協會在鄭隆重舉辦「張克鵬長篇小說《吐玉灘》研討會」。何南丁、田中和、張宇、李佩甫等20餘名專家、學者出席了研討會。河南日報、河南電視臺、大河報等十多家媒體進行了報導。河南作家通訊、河南新聞出版報,分別以《金色的收穫》為題,刊登研討會紀要。
2002年4月,《文藝報》發表評論家一弘的評論文章《『新鄉土』文學的拓展》(讀張克鵬的長篇小說《吐玉灘》)。2003年3月18日,《文藝報》發表著名文學評論家曾鎮南的評論文章《時代的風與人物的魂》(讀張克鵬的長篇小說《吐玉灘》)。《當代文壇》《文學自由談》等文學評論刊物,均有相關《
吐玉灘》的評論文章發表。2003年6月,我修改後的《吐玉灘》再版。2003年8月5號,《人民日報》發表著名文學評論家曾鎮南的評論文章《一部耐人尋味的時代力作》(讀張克鵬的長篇小說《吐玉灘》)。
2003年9月18日,中國作家協會創研部、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中共新鄉市委宣傳部聯合在京舉辦「張克鵬長篇小說《吐玉灘》研討會」。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張炯,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雷達、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黨委書記、《文學評論》雜誌社社長包明德,原結尾部分《人民文學》常務副主編、著名文學評論家崔道怡,中國作協創研部副主任吳秉傑,《小說選刊》主編賀紹俊,魯迅文學院副院長胡平以及著名文學評論家白曄、牛玉秋、季紅真等20餘位專家、學者出席了研討會。
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藝報、中國文化報等16家媒體進行了報導,《文藝報》《新鄉日報.晨刊》分別專版刊登研討會紀要,2006年《作家通訊》發表文章《他在挖「井」》(青年作家張克鵬印象),2006年5月18日,《文藝報》刊登本報記者高小立採寫的人物專訪《因為文學,他離開了農村 為了文學,他依戀著農村》。
多部著作已經被《中國現代文學館》收藏。書法作品曾被上海博物院、河南博物館、中國博物館等地收藏並先後載入《中國書法選》《神韻翰墨》等國家級權威性大型辭書。
張光奎
號同盟山人
1944年生於獲嘉
河南師範大學本科畢業
現為: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
任臺灣高雄國際藝術中心顧問
河南中國書畫協會副會長
新鄉工筆畫會會長
新鄉收藏家協會副會長
作品獲獎情況:
1964年 宣傳畫《讀毛主席的書 做紅色接班人》在解放軍報發。
1975年 年畫《歡慶勝利》評為新年畫獎刊登在《河南畫報》。
作品曾獲河南省第十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美展銀獎。
1999年 作品《錦繡家園》參加全國第二屆工筆山水畫展獲銅獎。
2001年 作品《老宅》參加中國工筆畫院首屆工筆畫大展獲優秀獎。
2012年 作品《唐風雨韻》參加《話說武當》全國畫展獲優秀獎(最高獎)。
2012年 作品《雨潤太行》入選全國工筆畫展。
2014年 作品《煙雨樓臺》入選《萬年浦江》全國畫展。
2014年 作品《晨冢牧韻》人選《吉祥草原》全國畫展。
2015年 作品《留住鄉愁》入選《八大山人》全國山水畫展。
2015年 作品《民族脊梁》參加米蘭國際世界博覽會中國書畫名人作品提名展獲金獎。
耿安輝
耿安輝,1960年生,河南輝縣人,1989年入中央美術學院國畫證書班學習。
曾任國務院參事室、中央文史館《中華書畫家》雜誌社副主編。現為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研究員、書畫理論部主任,國防大學書畫院副院長,海峽兩岸協會書畫分會創會理事。
劉森堂
劉森堂,男,字仲蔭,室名無極齋,1957年生於西安市。原籍河南溫縣,現居河南新鄉,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河南省青年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新鄉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嵩暉印社社長、解放軍鐵軍書畫院琥珀畫會藝術顧問等。擅多種書體,尤行草見長。亦擅篆刻。
人物經歷
作品曾參加首屆國際書法展,首屆國際臨書大展,首屆新加坡國際書法交流展,韓國國際書法展,全國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書法篆刻展,全國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第六屆、第八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中韓建交一周年書法展,紀念中日邦交二十周年著名書法家邀請展,全國首屆楷書展,全國第一屆行草大展,全國第五屆書學討論暨全國名家書法邀請展,全國第三屆楹聯書法展,全國當代著名書法家邀請展,第四屆中日自作詩書展,中國北方書法展,韓國國際青年書法作品展,祖國萬歲全國書法展,布達拉宮國際書法展,全國印社篆刻聯展,河南省二十二人《墨海弄潮》書法赴京展,豫、滬二十人書法聯展,全國第八屆書法篆刻展,日本王玄書道會書法邀請展,日本書道研究《雙暢會》第二十一次、二十二次、二十三次、二十四次、二十五次書法邀請展,並多次赴日本舉辦書法展覽和學術交流等。作品曾獲國際恐龍展銀獎,國際中意杯書法賽銀獎,錢國首屆書畫大獎賽金獎,全國第四屆書法展三等獎,全國第四屆中青年書法展全國獎,全國墨海薈萃書畫展金獎,全國商業書畫大展金獎,河南省第二、三屆中原書法大賽一等獎,河南省行草書展一等獎,全國第一、二屆電視書法大賽獎,河南省第二屆書法龍門獎銀獎,全國首屆蘭亭獎提名獎(全國書法最高獎),全國第二屆書法群星獎優秀獎(中國政府最高獎),河南省著名書畫家交流展金獎等。作品被中南海及全國許多博物館、文史館、藝術館收藏。1989年應邀訪問日本舉辦個人書法篆刻展。傳略輯入《中國現代書法界人名辭典》、《當代中國書法藝術大成》、《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名鑑》、《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中國美術書法界名人名作博覽》、《中華人物辭海·當代文化卷》、《世界文化名人辭海》、《世界當代書畫家大辭典》等。
劉德亮
劉德亮,男,漢族,1981年安陽師專畢業,現居河南新鄉,進新鄉市文聯工作,1982年進《新鄉日報》至今。
中文名
劉德亮
筆 名
北莽
性 別
男
出生年月
1956/1
著有《拓荒集》、《深思集》、《生命的誤區》、《心靈之燭》、《中國寫意》、《魔鬼格言》、《青春寄語》、《校園人生》、《社會之門》等。多次獲全國及省級文學創作獎。
楊淼
劉知俠
劉知俠(1918年—1991年9月3日),河南省衛輝人,我國著名作家。他一生中給後人留下了400萬字的文學作品,其中風靡了整整一代人的《鐵道遊擊隊》至今不衰。該小說曾改編成電影文學劇本,搬上銀幕、電視螢屏和舞臺,還有連環畫等,並成為現在小學6年級3單元的一個教材 。據統計,《鐵道遊擊隊》的原本加上各種節編本、縮寫本共出版了300餘萬冊,並譯成英、俄、法、德、朝、越等8國文字在國內外發行。
2019年9月23日,劉知俠長篇小說《鐵道遊擊隊》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劉震雲
劉震雲,1958年5月出生於河南省新鄉市延津縣,中國男作家、編劇。
1982年,進入《農民日報》工作。1987年,開始在《人民文學》發表《塔鋪》、《一地雞毛》等小說作品。1988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魯迅文學院讀研究生。1992年,發表小說《一地雞毛》。
1997年,出版圖書《溫故流傳》。1999年,創作《劉震雲精品文集》。2000年,創作的短篇小說集《劉震雲》出版。2003年,創作小說《手機》。2007年,發表小說《我叫劉躍進》。2009年,創作的小說《一句頂一萬句》出版。2011年,以160萬元的版稅收入在第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上位列第26名。2016年,獲得埃及文化最高榮譽獎[1]。2018年4月13日,被法國文化部授予「法蘭西共和國文學與藝術騎士勳章」,以表彰其作品在法文世界產生的影響。
李德君
李德君,男,1948年6月生於扶溝,祖籍河南沁陽,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曾任美術教師、新鄉市中國畫院院長等職。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南省美協花鳥畫藝委會副主任,河南省花鳥畫研究會副會長,世界華人書畫家聯合會中部書畫院顧問,鄭州美院特聘教授,現任河南省慈善書畫院副院長、副研究館員。河南省中國畫院院務委員,曾任新鄉市中國畫院院長。染指丹青40餘年,潛心研習中國畫技法和美學理論,廣涉足,擷眾長,重格調,講氣韻,根置傳統,刻意求新,擅長寫意花鳥、山水、小品人物,畫風崇尚清新典雅,明鏡疏淡。作品曾獲河南省花鳥畫展一等獎,河南省優秀中青年國畫家作品展二等獎,全國首屆青年國畫家大展佳作獎,全國牡丹競選國花作品展優秀獎;入選全國首屆中國花鳥畫展,當代中國花鳥畫邀請展,當代中國山水畫邀請展,並在河南等地舉辦過個人畫展。主要作品有《朝霞》、《秋天的山路》、《蘇三起解》等。作品和繪畫成就被多種大型畫集、報刊收入、評介。傳略輯入《中國美術家名鑑》、《河南書畫名家志》等。出版有《李德君畫集》等。
石慶驥
石慶驥,1941年生,河南新鄉市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新鄉國畫院院長,新鄉市花鳥協會會長,中國藝術名家研究院榮譽院長,河南省花鳥協會副會長,國家高級美術師。
2000年《綠蔭深處情未了》入選中國美協「亞亨杯全國繪畫書法精品展」;《山村翠色》入選中國美協「新時代中國畫作品展」;《綠蔭深處詩意濃》入選中國美協「2000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2001年《綠意幽思》入選中國美協「2001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曾是太行山中客》入選中國美協「新世紀中國畫名家精品展」;《滄桑幾度景色奇》入選中國文聯「第四屆當代中國山水畫展」,獲「新世紀中國山水畫二百家」稱號;《翠微深處有人家》入選中國美協「澳大利亞中國畫展」;《古藤花放春常在》獲中國美協「紀念孔子誕辰2550周年書畫展」優秀作品獎。
2002年《春湧窗外千山綠》入選中國美協「2002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山村疊翠春水來》獲中國美協「中國西部大地情作品展」優秀獎;《滿簾春水滿窗山》入選中國美協「『西部輝煌』全國中國畫提名展」;《高山雲漫綠叢中》入選上海「當代中國畫名家作品展」。
2003年《春染山村綠》入選中國美協「同裡─保護世界遺產中國畫作品展」;《東方風來滿眼春》獲國家人事部「當代中國畫傑出人才獎」;《風物秋瀟灑》入選中國美協"2003全國中國畫詩集」;《春湧窗外千山綠》在「美術大觀」封底刊登;《嘉樹當窗翠欲流》入選中國美協「2003年『海潮杯』全國中國畫作品展」;《青山郭外綠樹合》入選中國美協「全國中國畫家提名展」;《雨後山色》入選中國美協創作中心「中國美術名家作品展」;《春含太行千秋綠》入選中國文聯「新世紀中國書畫四百家」。
2004年《故裡山村詩意濃》入選中國美協「2004年『菜鄉情』全國中國畫提名展」;《春染翠林雲滿山》入選「中國美協首屆中國美協會員中國畫精品展」;《遠近山翠雲相連》獲「人民日報紀念鄧小平誕辰100周年全國書畫業精品展」優秀獎;《紫藤花開鳥相呼》獲「山東『皇威杯』中國書畫名家精品展終身藝術成就獎」。
一些作品被釣魚臺國賓館、宋慶齡故居等紀念館及國際友人收藏,曾在洛陽、蕪湖、廣州、鄭州等地舉辦個人展。作品入編河北美術出版社「名家花鳥畫小品」、「名家山水畫小品」、「名家畫山水」。
樊子陽
樊子陽,1969年生。中國書法家協會青少年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兼職講師、河南省書法家協會理事、河南省書協草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河南省青年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新鄉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兼學術委員會主任、新鄉市青年書法家協會主席。
中文名:樊子陽
國籍:中國
出生地:新鄉市
出生日期:1969年
職業:講師
獲獎情況
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藝術獎二等獎,全國第三、四屆正書大展全國獎,全國翁同和書法獎提名獎,全國第二屆扇面書法大展銅獎,全國首屆大字書法展二等獎,全國第二屆草書大展三等獎,紀念建黨85周年全國書法大展一等獎、別克君威全國書法大展三等獎、河南省第四屆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中原書畫大賽一等獎等。
王乃勇
王乃勇,河南新鄉人,中國人民大學客座教授。河南省書法家協會理事、行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河南省青年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新鄉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創作委員會主任。
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兼職書法教授。河南省書法家協會理事、行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河南省青
年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新鄉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創作委員會主任。
成就榮譽
作品多次入展由中國書協主辦的各項展覽,多次參加全國名家邀請展及創作研討會等重要展事活動。主要作品獲獎:
第四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佳作獎二等獎;
第十屆全國書法篆刻展全國優秀獎;
第九屆全國書法篆刻展二等獎;
第八屆全國書法篆刻展全國獎提名獎;
首屆全國行書藝術大展一等獎;
第二屆全國隸書藝術大展一等獎;
第二屆全國草書藝術大展三等獎;
首屆全國冊頁書法展三等獎;
建黨85周年全國書法展三等獎;
第三屆蘭亭獎藝術創作獎提名獎;
全國翁同和書法獎提名獎;
第十二屆全國群星獎·銀獎;
河南省優秀文學藝術成果獎一等獎。
品被全國各地多家博物館、紀念館收藏、刻石等。
入選二零一一年《中國書法》年展暨當代書壇中青年六十名家提名。
入選二零一二年全國當代書壇「三名工程」。
閻正
閆正:中國畫大家、著名藝術評論家。
歷任:中國《收藏界》雜誌社名譽社長、中國名家書畫院名譽院長、濟源文工團團長、新鄉電視臺文藝部主任、中國政治協商會議新鄉市委常委、
中央電視臺特約記者、新華社海南新聞文化總公司藝術總監、北京《美術觀察》雜誌社社長、河南《東方藝術》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中國書畫影視藝術學會副主席兼秘書長、香港《中華收藏》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香港東方文化中心書畫研究部執行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