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選妃侍寢,神級操作著實不少。 宮鬥劇裡後宮佳麗,為了獨得皇上恩寵,那真是不擇手段。 其實她們不知道,皇上每晚在為寵幸誰做選擇時,也是費了不少腦細胞的。 挑了幾個歷朝比較有意思的「選妃侍寢」方式,咱一塊兒瞅瞅。
操作一:現代女人「種草」,古代女人也種草。 《禮記·昏義》載:「古者天子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侍婦,八十一御妻。」 就是說天子的後宮編制是6宮娘娘、3位夫人、9位嬪妃、27位侍婦、81位妻子,滿編大小老婆共126人。 當然規矩是這麼定的,怎麼操作皇帝們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像晉武帝司馬炎老師,在平定東吳,並把孫皓宮裡的數千美女佔為己有後,自己的後宮人數一下激增到 9000人。 這不明擺著「眼大肚子小」了不是。 9000女眷就算司馬炎一天臨幸一個,也得幹近30年,何況天天幹估計他也活不了30年。 為了保重龍體,司馬炎想出個辦法,他命人造了一架羊車,自己坐在上面,讓羊在宮苑裡隨意行走,羊車 停在哪位嬪妃院前,他就寵幸誰。 妃嬪們都盼望皇帝的羊車能停在自己的門前,於是古代女子的聰明才智在此刻迸發。 她們有的在門前種上小羊愛吃的鮮嫩綠草,有的在門外的屋簷上插上青竹枝,把鹽汁灑在通往門口的小路 上,羊因為喜歡鹽水的味道,順路走到門前,吃門上的竹葉,舐地上的鹽水,車也就停了下來。 大家熟知的比喻希望得到別人重視或者寵愛的成語「羊車望幸」,由此而來。
操作二:頭上插花,招不來蝴蝶,休想啪啪啪 唐玄宗在獨寵「楊貴妃「前,也曾雨露均沾。 他一生有29個女兒,30個兒子,生到最後估計他自己都不認得了。 白居易在《長恨歌》裡說唐玄宗「後宮佳麗三千人」,杜甫表示不服,並在《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並 序》寫到「先帝侍女八千人」。 兩位大詩人都「走腎了」,但還是低估了「小李」的性能力。 《新唐書·宦者傳》記載:在開元、天寶年間,大約有宮嬪4萬人。 面對這滿城儘是大波妹的局面,作為著名的風流帝李隆基,選妃侍寢的操作自然難不住他。 唐玄宗曾令後宮內妃嬪們採摘鮮花插在頭上,他則會放飛一些蝴蝶,並追隨著蝴蝶一路前行,看蝴蝶落在 誰的頭上,他當晚便睡誰。 當然能招來蝴蝶最好,招不來蝴蝶,招群蜜蜂,叮一腦袋包,就只能自認倒黴了,這「招蜂引蝶」的辦法 也是夠絕的。 還好楊貴妃的及時出現,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才讓這些花花草草得到倖免。
操作三:一支「風流箭」 後宮佳麗來相見 唐朝寶曆年間曾出過一個「風流箭客」,他就是唐敬宗李湛。 別看這小子15歲當上皇帝,18歲就掛了,在選妃侍寢的操作上,可一點兒不比他曾曾曾曾祖李隆基玩兒的 差。 可能是得益於祖上風流基因,讓他早早就懂了成人世界的美好。 他發明的一種「風流箭」,用意便是決定侍寢之事。 「風流箭」用竹皮做弓,紙做箭,紙中包裹著麝香或龍涎香之類的香粉末。 淫樂時,敬宗就把嬪妃們叫來,讓她們圍成一個圈,他則用這種紙箭射她們,被射中的宮女或嬪妃,身上 就會有香粉末沾上,散發濃香,卻了無痛楚。」 嬪妃們都希望自己被射中,好得到皇上的寵幸。
操作四:長得好 不如夢做得好 宋真宗趙恆這人,喜歡崇仙奉神,迷信神仙道法。 早在即位之初,就曾編造過「玉帝託夢」和「神降天書」的謊言,昭告天下,以立皇威。 當然聰明的嬪妃自然也會投其所好,著名的歷史懸疑大劇「狸貓換太子」中的李妃,章懿皇后李宸妃就是 用「託夢」這招上位,懷上的「龍種」。 入宮時,李宸妃是劉美人的侍女,劉美人雖無子嗣,但長得漂亮,真宗也寵愛她,想立為後,但是在那個 年代長得好還真不如夢做得好。 有一次,趁著宋真宗在劉美人宮中盥洗的機會,李宸妃趕緊上前繪聲繪色的講了一個老神仙「託夢」的故 事,她說昨晚夢到一位仙風道骨的老者,從天而降,想託我將他生出來,做您的兒子。 此時正愁沒兒子的真宗,聽後龍顏大悅,並與劉氏想出了「借腹生子」的辦法。 於是成全了李宸妃,寵幸她數日, 不久李氏果然懷孕,隔年生下皇子。
操作五:防火 防盜 不防「閨蜜」 「防火、防盜、防閨蜜」這句話在古代可不適用。 韋氏18歲入宮,成為鄭皇后的一名侍女。 在偌大的皇宮裡,她與同為鄭皇后侍女的小姐妹喬氏結拜,雖然這對兒小閨蜜都是宮女,但卻志向遠大, 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做上妃子,甚至皇后。 兩人立誓:苟富貴,勿相忘。 當時宋朝的皇帝是著名的文藝天子宋徽宗趙佶,一次在宋徽宗寵幸完鄭皇后準備離開時,碰巧撞見了侍女 喬氏,喬氏身形優美、嬌小玲瓏、膚色白嫩,香氣四溢,頓時迷住了宋徽宗,當即冊封喬氏為喬貴妃。 眼看喬氏飛上枝頭變鳳凰,此時還是侍女的韋氏深感委屈,常來找昔日的小姐妹訴苦,並提起當時兩 人「富貴勿忘」的誓言。 喬貴妃也看中這段閨蜜情,決心幫助姐姐,多次給皇帝引見。 可惜韋氏由於先天條件太差,長得不僅高大強壯,而且膚色還發黃髮黑,宋徽宗不喜歡這型兒的,很難提 起性趣。 於是在一次皇帝臨幸時,喬貴妃冒死將皇帝灌醉,並讓韋氏代替自己侍寢,此時酩酊大醉的宋徽宗性慾大 發,顧不得眼前是何人,於是將韋氏寵幸。 宋徽宗這人脾氣也夠好的,酒醒後雖有責備,卻沒勃然大怒,他覺得木已成舟,也就給了韋氏一個名分, 冊封她為韋賢妃。 韋賢妃雖然是「後起之秀」,但是運氣可真好,不久前的那次寵幸,居然讓她懷上了「龍種」,並生下一 子,加封為康王,這就是後來的宋高宗趙構。
操作六:「紅綠頭牌」齊登場 皇帝行房靠翻牌 相信大家對「翻牌子」這種選妃侍寢的方式都不陌生。 「翻牌子」始於明朝,成型於清朝。 說實話清朝的皇帝和歷朝歷代的老前輩們比起來,算是比較檢點了。 康熙大帝後宮嬪妃最多時也不過55人,風流乾隆在位六十年,六下江南四處留情,後宮也不過四十幾位妃 嬪,到了光緒的時候就更慘了只有1後2妃3人。清朝有一個專門負責宮中性事的重要機構 -- 「敬事房」。 「翻牌子」自然也在他們的管轄範圍之內。 通常皇帝晚膳後,敬事房總管太監會端上一個大銀盤,盤子上有數十個刻著妃子姓名的「膳牌」。 皇帝們若有所屬意,就揀出一塊牌,扣過來,背面向上,這時敬事房的太監們就要準備進行下一步的工作 流程了。 如果晚膳後皇帝沒有興致,則說聲「去」,那「翻牌子」的工作就不用繼續了。人們常稱這種「膳牌」為綠頭牌,其實也有紅頭的。 哪位妃嬪的牌子是紅頭的,自然是代表了這個月她來事兒了,皇帝會隔過去不選。 如果皇帝真的十分寵愛這個女人,沒準兒也會選了,大不了不行房事,聊聊天兒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