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還不結婚?」、「你現在怎麼還是單身」、「都這麼大了,連個對象都沒有」、「來,大姨幫你介紹個對象」…….每逢節假日回家,面對著七大姑八大姨的連環「逼婚」,有木有一種快要爆炸的感覺?不止親戚鄰裡,一旦看你在家,母親大人定把時間安排的明明白白,「明天中午給你約好了小李,後天去和小張聊聊」,天吶,整個人都快被逼瘋了!
小編相信,這是很多人都會遭遇的經歷,「被逼婚」、「被逼相親」成為了全國各地年輕人的不得不去面對的一個問題。在父母的思想裡,到了適婚年齡就得結婚生子,如果30歲還沒有對象,那肯定是自己有問題。他們不知道的是,想單身、不願早結婚成為了部分年輕人的追求。
據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數據顯示,全國2018年結婚率僅為7.2‰,這個數字創下了近十年來新低,其中經濟越發達地區的結婚率越低,2018年全國結婚率最低的上海只有4.4‰,浙江5.9‰為倒數第二。專家分析認為根本原因在於結婚人數的結構性減少。具體來說,全社會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房價高企、就業競爭激烈,以及年輕一代「獨性」更強等原因, 導致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早結婚。
確實,教育水平的普遍提升對於男女的婚姻意願有著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對於女性來說,思想解放,經濟獨立,在她們之中的一些人看來,一個人也能活的很好,並不需要過多的依賴男性。另外,女性追求事業的野心並不比男性弱,一旦結婚,或許向上的事業就會由此中斷,這是女性不得不面對的事實,也是不她們願結婚的原因之一。而且,比起湊活的婚姻,不如一個人活得自在。
對於男性來說,不願早結婚,最主要的便是經濟原因。之前,結婚彩禮需要三大件:彩電、縫紉機、自行車。換到現在,車、房、存款這是必有的,彩禮費當然是必給的,這彩禮費嚇退了不知多少男性同胞,有多少人婚期都定好了,只因彩禮費被迫取消。車、房、存款,再加上彩禮錢,對於沒有背景的普通年輕人來說,想要結婚成本不是一般的大。不是不想結婚,真的是實力不允許,更不要說以後養孩子了。
古語有云: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到了適婚年齡就得結婚。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人追求的是自我獨立、自我解放,不再遵循守舊,不想受到婚姻枷鎖的束縛,以至於單身男女越來越多,30歲以後再考慮結婚越發成為常態,畢竟30而立,儲備了一定的經濟基礎,愛情觀也會相對的成熟,這時候考慮結婚並不晚。
各位網友,你們覺得哪個年齡段結婚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