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遊記
文/蛤蟆石人
庚子大暑,雨後天晴。七十壽慶,桃花源行。武陵風景名勝,位於沅水之濱。張家界,鳳凰城,遙相呼應。構成湘西旅遊三角魂。
東晉詩人,陶君淵明,《桃花源記》,千年傳吟。《辭海釋義》,舉世之驚。山水田園之美,寺觀亭閣之盛。歷史傳說之奇,詩文碑刻傳承。古鎮徽居之秀,五洲四海聞名。煙霧泛舟秦溪,仿佛化身漁民。碧柳垂枝,水鳥飛鳴。芳草萋萋,風起波凌。溪島星羅棋布,遊客如入仙境。
下得高速,首站車臨,票務客
服中心。映入眼帘,大廈高聳,眾字樓頂,象山如浪又似峰。千畝車場,綠樹間隔成迷宮。
十二點,到古鎮,六柱頂立,牌樓飛簷畫棟。淵明銅像,端坐莊重,若有所思,目凝心空。
八百畝明清建築,八百畝碧水蒼穹。集聚遊購娛樂,吃穿住行。得天獨厚,自然資源天成。
走進土家餐館,熱情誠信。民族風味,實惠乾淨。
入迷秦谷,三千七百米。南臨秦溪,北接桃花山。這裡是陶淵明,筆下場景:「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並怡然自樂。」原始古典民俗,風光淳樸寧靜。穿越千年,真實寫照,展桃花源之形。
洗心煙雨,山間雲煙,革面洗心。洗淨塵世鉛華,回歸純粹本真。
尋仙桃源山,原是道教中心。樓前憑欄四顧,神似如夢初醒。洞天福地之源,奇幻尋蹤遺情。山中水閣、桃川書院。桃源山,萬壽宮,山水人文一體,漁村夕照光明。落日映照江水,江心、洲心、夕陽三日同輝。開眼莫如登高,拾級而上鶴峰,舉閣館,臨山巔,倚欄遠望沅水,領略古瀟八景。
洞天驛館,莫道幽狹無路,別有仙徑通行。走出桃花洞,豁然開朗眼前:土地廣平,屋舍儼然,阡陌交通,雞犬相聞,依稀夢裡家園。
桃塢人家,漁桑農耕。製糖滷豆,油榨石碾。天宮六藝坊廊,四親茶莊相鄰。
稍坐水源亭,又覽桃花觀,「採菊東籬下」,眼福博物館。陋室佳致碑,詩意在筆端。
緣溪而行,忽逢桃林。翠竹矯首,空山鳥鳴;杉樹參天,斜陽古道;尋詩問廟,桃熟泉清。欲尋彭澤宰問田園安在,惟桃花流水依然唱古今。
秦街石頭曲巷,咖啡餐飲飄香。知己難覓,攜手知音,戰友同行,開懷暢飲。導遊有方,熱情誠信。
桃川八方亭,紫竹四方形。正堂桃花石,澤福鎮乾坤。過遇仙橋,聽百鳥聲。青崖綠苔,棧道高登。昔聞瞿黃仙地,石刻古碑滿屏。
桃源兩山夾湖,碧水藍天倒影,五柳湖飛輕舟,太極廣場歌聲。改革帶來春天,常德大廈如林,人民生活富足,處處都是美景。常臨常德常有得,緣來沅水水多情。一路高歌歡唱,兩手儘是禮品。滿載而歸,不枉此行。詩曰:
心靈故國繞雲煙,
綠水金山在眼前。
沉醉秦溪迷古鎮,
夢回東晉訪神仙。
若無靖節丹青賦,
那有武陵千裡緣。
橋下桃花歸大海,
淵明翰墨耀晴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