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皇帝有6個兒子,為什麼偏偏傳位給了老三康熙?原因在這!

2020-12-19 觀看天下趣事

順治駕崩前,在世的兒子共有六位,分別是次子福全(1653-1703),三子玄燁(1654-1722),五子常寧(1657-1703),六子奇綬(1659-1665),七子隆禧(1660-1679),八子永幹(1660-1667)。

順治帝駕崩於公元1661年,那我們先排除後面三個,因為後面三個皇子年紀都不足兩周歲,甚至後面兩個皇子還不滿周年,顯然完全不在考慮之列,那麼可供選擇的其實就只三個,次子福全,此時九歲,三子玄燁,此時八歲,五子常寧此時五歲。

常寧雖說是五歲,但其實是只算虛歲,其實年紀也就三周歲而已,都還沒有開始讀書寫字呢,所以其實這個也不合適,所以能夠讓順治帝選擇的其實就兩個,那就是福全與玄燁。

那為什麼選擇了玄燁呢,我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玄燁從五歲開始讀書寫字,就顯露出自己在讀書方面的天賦,而且他也十分喜歡讀書,而且博覽群書,常常讀書到深夜,康熙帝曾經說過,如果他不當皇帝,當一位大儒也是不成問題的,大清很重視皇子的教育,所以這塊加分實在不少。

第二,玄燁從小就有遠大的志向,有一次,順治帝問諸皇子有什麼理想,以後想做什麼?福全說想當一個賢王,而玄燁說想效法父皇,當一個英明的皇帝,順治帝十分驚訝,此後十分的器重玄燁。

第三,大清的皇位的繼承制是立賢不立長,也就是沒有採用歷史上常用的嫡長制,那麼做為年長的福全就失去了年紀上面的優勢,再加上玄燁和福全才差一歲,如果玄燁像常寧那樣只有五歲,那就不好說了,而在賢能方向,玄燁顯然是勝過福全的。

第四,福全的生母是董鄂氏,而玄燁的生母是佟佳氏,佟佳氏要比董鄂氏要強,另外孝莊太后從小也比較疼玄燁。

第五,玄燁得過天花沒有死,也不會再得天花,而順治帝是得了天花而死的,順治帝臨終將接受了湯若望的建議,遺詔立玄燁為皇太子。

相關焦點

  • 22歲順治皇帝去世以後,為何傳位給了排行老三的康熙?
    公元1661年,22歲的順治皇帝去世。關於順治皇帝的傳說很多,有人說順治皇帝並不是英年早逝,而是出家做了和尚。但是清朝官方說順治皇帝死於天花,兩種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有一點毋庸置疑,在順治「去世以後,」排行老三的玄燁繼位,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康熙皇帝。
  • 康熙王朝:順治為什麼選康熙做皇帝?有個原因很多人不知道
    留下孝莊和一堆還未成年的兒子們,順治一共有八個兒子,長子牛鈕和四子榮親王都是還沒有滿一歲就早早死掉,只有次子福全、三子玄燁、五子常寧、六子奇授、七子隆禧、八子永千六個,但是這裡面最大的福全也不過才八歲。孝莊皇后犯了愁,不知道該挑誰繼任皇位好。因為清朝去除了嫡長子即位傳統,而是能者居之。
  • 為什麼順治要把皇位傳給康熙,而不是次子福全呢?
    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即清世祖(1643年-1661年在位),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入關的首位皇帝。相對於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順治皇帝可謂英年早逝。公元1661年,順治帝駕崩,終年24歲,廟號世祖。
  • 順治臨終問兩個兒子一個問題,康熙這樣回答,成功繼承皇位
    在順治23歲時患了重病,當時順治雖然有10個孩子,但是其中有8個孩子都還在襁褓中,或者正在牙牙學語,只有康熙和福全這兩個兒子到了上學堂的年紀,所以順治就打算在他倆中挑選一個繼承人。按理說,福全是長子,順治應該將皇位傳給他,為什麼卻會將皇位傳給三阿哥康熙呢?
  • 康熙出生三年之後,為什麼順治說自己沒有兒子?
    導讀:千古一帝康熙在做皇子的時候,並不受父親順治的重視。這是因為康熙的生母佟佳氏本來是漢人,不得順治寵愛。康熙能夠在順治駕崩的時候當上皇帝,主要是皇太后孝莊的支持,以及康熙自身出過天花的原因。不要小瞧天花,在清朝時期,天花是一種無可救藥的疾病,清朝的皇宮中都特別害怕天花病,恰巧的是康熙小時候得過天花,而且痊癒了。天花病雖然無藥可治,但只要得過一次之後,終身就不會再得,所以這也成為了康熙繼承皇位最大的籌碼。順治幼年被多爾袞等人推上皇位,在多爾袞死後開始親政。
  • 順治為什麼不把皇位傳給皇次子福全,而是傳給了三皇子玄燁?
    順治為什麼不把皇位傳給皇次子福全,而是傳給了三皇子玄燁?愛新覺羅福臨,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順治帝,也可以算是清朝的第一個皇帝,一個痴情種,順治帝和董鄂妃的愛情故事至今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在位18年,在董鄂妃去世不久之後便隨她而去了,臨終前,把自己的皇位傳給了自己的第三個皇子愛新覺羅玄燁,也就是後來我們所熟知的康熙大帝。
  • 順治選擇繼承人,福全一句話錯失皇位,要不然康熙成不了皇帝
    大家都知道順治皇帝,選擇的是玄燁,也就是後來的康熙皇帝。那為什麼順治皇帝會選擇比較小的兒子呢?當時的情況,很多人都是會選擇年紀比較大的,這是我們很多年的傳統了。接下來小編給各位分析一下。第一個原因。嚴格意義上來講,福全並不是順治皇帝的第一個兒子。
  • 為什麼順治選擇康熙繼承皇位,真相竟是另外一個候選人形象太差!
    順治十八年,24歲的順治皇帝駕崩,傳位給僅僅8歲的玄燁,也就是康熙皇帝。順治皇帝雖然在位不足18年,生育八個皇子,其中皇長子、皇四子、皇六子夭折。順治逝世時,只有5位皇子。而這五位皇子中只有兩位年齡上有資格繼承皇位,其他尚在襁褓之中,這兩位分別是:皇次子福全、皇三子玄燁,此時福全9歲,而玄燁8歲。那麼順治為何要將皇位傳給玄燁,而不傳給他的哥哥福全呢?福全與玄燁一樣,都不是嫡子,雙方的母親又同為庶妃,福全還佔了年齡優勢,為何他沒能勝過玄燁呢?史上傳言是因為玄燁得過天花,具有免疫力,這是真正的原因嗎?
  • 順治青睞的二兒子,被康熙皇帝故意打壓,去世後康熙帝撫棺痛哭
    順治曾經有一個非常青睞的二兒子,長大以後被康熙皇帝故意打壓,去世後康熙帝撫棺痛哭。順治皇帝的二兒子名叫愛新覺羅·福全,出生於公元1653年9月。有一次,福全和康熙一起去向父親請安。順治問了一下他們未來的志向,康熙回答說,希望以後像父親一樣,成為一個好皇帝。福全則回答說,希望長大以後成為一個賢王。
  • 順治皇帝為什麼傳位康熙,而不是立次子福全為帝?
    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二十四歲的順治皇帝突然「駕崩」(是否「去世」在史學界存爭議,但不在本文討論範圍)。順治皇帝在遺詔中,宣布立皇三子愛新覺羅·玄燁繼承帝位,即康熙皇帝。當時順治皇帝在世的皇子共有六人。
  • 順治為何傳位三子康熙,而不是次子福全?加分項竟然是他有病!
    順治一生有8個兒子,其中長子、四子、六子早夭,活下來的只有5個兒子。愛新覺羅·玄燁,也就是後來的康熙皇帝,是順治的第三個兒子。 康熙的上面,其實還有個二哥,即皇次子福全。但順治死的時候仍然選擇了康熙,這裡面究竟有什麼門道呢?
  • 順治帝一共有八子,康熙只是庶三子,為何順治會傳位康熙
    1661年正月,順治帝駕崩,終年24歲,臨終之前在《順治遺詔》中傳位庶三子玄燁(康熙帝)。同年2月,玄燁即位於太和殿,時年僅6歲(虛歲8歲),頒詔大赦,並改為康熙元年。中國歷史上正常的皇位傳承,一般有三種方式,即嫡長子繼承制、兄終弟及、選擇賢達子孫,其中嫡長子繼承制最為常見。
  • 順治只活了24歲,卻有17個子女,有2個十分現實的原因!
    順治只活了24歲,卻有17個子女,有2個重要原因!文/學長清朝皇帝高壽的不少,比如康熙,乾隆都是高壽,就連積勞成疾的雍正都活了五十多歲,但是這位順治皇帝卻只活了24歲,這一生短暫不顧卻傳奇。順治皇帝可以說是第一位成功進入紫禁城的清朝皇帝,之前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都在拼命徵戰,到了順治這裡總算是有了實權,朝廷相對來說還比較穩定。順治皇帝8歲就繼承了皇位,這要是放到我們現在還在上小學呢,人家那時候已經當上皇帝了,不過剛開始的時候,順治皇帝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實權,畢竟有一個攝政王多爾袞在。
  • 順治的兒子福全和康熙,為何選擇年紀小的康熙?原因有兩點
    但一直以來大家或許都有一個疑問,當年順治帝在傳皇位的時候,為什麼沒選擇稍微大一點的兒子,反而選擇了八歲的愛新覺羅玄燁呢? 順治帝雖然去世了時候比較年輕,但是在他去世之前已經有八個孩子了,在這八個孩子當中長子和四子都早早的去世了。
  • 康熙究竟要傳位給誰?看看真實遺詔,解開百年誤會
    康熙大帝是清朝最出色的皇帝之一,康熙與乾隆統治時期,清朝呈現一片繁榮昌盛的景象,在歷史上被稱為康乾盛世。其實在康熙和乾隆中間,還有一位優秀的皇帝,就是雍正皇帝。雍正是康熙的四兒子,當年康熙傳位一事可是鬧出了不小的風波。康熙究竟要傳位給誰?
  • 順治帝傳位於康熙,誰能想到是因為康熙曾得過這種病
    清朝的康熙皇帝大家應該並不陌生,康熙原名愛新覺羅·玄燁,康熙是他的年號,他是清朝第四位皇帝,康熙皇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零10月,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康熙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局面,康熙逝世後廟號「聖祖」,諡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於景陵,後世有學者將其尊為「千古一帝」。可是在這就有一個疑問了,當初康熙的父親順治為何要傳位給康熙,要知道順治帝在位不滿十八年,共育有八皇子,而長子、四子、六子夭折。
  • 順治死後,孝莊太后扶持康熙繼位,康熙能成為皇帝還多虧了董鄂妃
    當年順治帝走的匆忙,算是英年早逝,雖然他留下遺旨讓皇三子玄燁繼承皇位,但是眾所周知,當時清朝剛入關,局勢並不穩,而順治英年早逝,所以子嗣基本都是幼年,在那種局勢下,能選一位幼年的君主繼承皇位嗎?這是需要當時的統治者好好掂量的。
  • 為什麼順治皇帝出家,選擇的是五臺山清涼寺,而不是少林寺?
    滿清四大疑案中,順治出家是最令人匪夷所思的:一個皇帝,居然會為了一個女人選擇出家,這也太有點不像皇帝了。可是順治帝確實是消失了,很多證據都表明,他的去向是在五臺山。就連金庸先生的《鹿鼎記》,也讓韋小寶在五臺山清涼寺見到了順治皇帝。可是天下名山古剎那麼多,為什麼會是五臺山呢?難道少林寺、白馬寺、普陀山、九華山都不能讓這位順治帝當成修行之所呢?難道只是因為五臺山離北京比較近?當然不是這樣,身為一朝之皇帝,一舉一動背後都不是沒有原因的。
  • 大清共有12位皇帝,為何大多都死於冬季?有個致命原因!
    從努爾哈赤算起,清朝總共存在有12位皇帝,大部分都死在冬季,只有兩位皇帝死在夏季。難道冬季是清朝皇帝的劫數嗎?為什麼這些皇帝大部分都死在冬天呢?圖片:康熙皇帝畫像劇照如果將這些皇帝的死因進行分類,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染上天花,第二類是自身飲食不恰當。從這兩個原因來看,死於天花的好像過得去,但是死於飲食不當的看起來卻有點扯淡。
  • 其實福全才是順治最佳人選,康熙為何能當上皇帝?都是因禍得福!
    撥開歷史迷霧、還原真實的歷史,換個角度看歷史,你會發現歷史依然新鮮,哈嘍大家好我是小憩,古代最讓人嚮往的就是皇位了,而皇位的吸引力決定能夠引起皇子之間的相愛相殺,甚至說連自己的父皇都在針對的範圍之內,最有名的就是雍正的「九龍奪嫡」,今天我們來說一下雍正的老爸康熙,當初康熙並不是順治心目中的最佳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