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一批巴西進口冷凍牛肉外包裝樣品陽性!
2020年12月17日,鞍山市疾控中心在開展進口冷鏈食品日常抽樣檢測過程中發現鞍山市某冷庫內一肉類批發商行1份巴西產地冷凍牛肉外包裝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區兩級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指揮部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響應,對相關場所外環境、冷庫進行全面管控和消殺;對涉及貨物全部封存,開展溯源工作;涉及到其他省市的相關信息已平傳;對接觸人員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檢測和集中醫學觀察,實施閉環管理;因及時檢測和封存,有關貨物均未出庫流入市場。目前,已隔離管控的接觸人員11人,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下一步,鞍山市將進一步加強進口冷鏈食品全流程監管,切實防範冷鏈食品疫情傳播風險。市疾控中心在此提醒廣大市民朋友:密切留意政府部門發布的進口食品檢測信息和有關防控信息,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自覺遵守疫情防控各項措施,選購冷鏈食品時應正確佩戴口罩,避免徒手接觸食品表面,使用一次性手套挑選冷凍冰鮮食品,不要採購不明來源的冷鏈食品。清洗加工冷凍食品時,做到生熟分開和燒熟煮透。同時,繼續做好個人防護,勤洗手,常通風,保持安全社交距離,倡導公筷公勺,降低感染新冠病毒風險。如有發熱、腹瀉、乏力等不適症狀,應做好防護措施(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及以上級別口罩),避免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儘快到就近的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診。
鞍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2020年12月17日
近期,面對國內多地冷鏈食品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等現象,百姓普遍關注近期還能否放心購買市場上的冷鏈食品,如何能夠安全食用進口冷鏈食品。12月16日,瀋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與營養科科長、主任醫師陳慧中接受記者採訪,及時解答市民關注的冷鏈食品相關問題。
目前瀋陽冷鏈食品
相關檢測均為陰性
據了解,早在今年6月起,瀋陽市就已經持續開展進口冷鏈食品相關核酸檢測工作,檢測對象包括冷鏈食品、包裝、外環境及從業人員。近期,瀋陽加大秋冬季新冠肺炎防控力度,增加了對包括進口冷鏈食品從業人員在內的許多高危人群核酸檢測頻次,要求每周進行一次核酸檢測。同時,要求對農貿市場、大型商超、冷庫等重點場所的進口冷鏈食品包裝和外環境進行採樣核酸檢測,切實做到「應檢盡檢」。截至目前,市疾控檢測冷鏈食品、包裝、外環境及從業人員等相關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應到正規市場和超市
關注檢疫信息
陳慧中表示,現有研究和防控實踐顯示,新冠肺炎不是食源性疾病,未發現通過攝入食物導致感染的情況。迄今為止,也尚未發現消費者因接觸汙染的冷鏈食品而感染的病例,我國消費者感染風險極低。同時,我國相關部門已經加大了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監測、消毒等措施。因此,普通公眾不必過於恐慌。
市民在購買冷凍冰鮮產品時,應到正規的市場和超市,並在指定區域進行購買。要關注食品產地、來源、進口食品檢疫等相關信息,可要求查看已消毒證明。選購冷凍冰鮮食品時應正確佩戴口罩,避免用手直接接觸食品及包裝表面,可使用一次性塑膠袋反套住手來挑選。購物後及時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洗雙手,洗手前,雙手不碰觸口、鼻、眼等部位。
處理食物務必生熟分開
燒熟煮透食用
清洗加工冷凍冰鮮食品時先洗手,不要在水龍頭下直接衝洗生的肉製品,防止濺灑汙染,可採用浸泡搓洗方式。切割冷凍冰鮮食材時,建議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務必做到生熟分開。處理冷凍冰鮮食品所用的容器(盆)、刀具和砧板等器具應單獨放置,要及時清洗、消毒,避免與處理直接入口食物的器具混用,避免交叉汙染。接觸了冷凍冰鮮食材,避免用手直接接觸口、眼、鼻。清洗或接觸冷凍冰鮮食品後應先洗手再接觸熟食。廚房要保持通風和清潔,餐炊具要經常高溫消毒處理,最簡便的方法就是煮沸消毒。
陳慧中提醒,烹調食用冷凍冰鮮食品時,應燒熟煮透。燒熟煮透的一般原則是開鍋後再保持10—15分鐘,避免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鹽醃後直接食用海鮮食品。研究證實,新冠病毒在-20℃的條件下仍可存活,建議每周對冰箱進行一次清理消毒。食用冷鏈食品後一旦出現發熱、腹瀉症狀,要及時到發熱門診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