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杭城女生考上牛津大學

2021-01-09 浙江在線

  牛津大學錄取通知書。

  英國牛津大學高聳的校門。

  浙江在線7月16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沈蒙和 通訊員 陳宏程 戴欣怡)每年錄取本科新生3200人左右,其中80%是英國本地的學生,留給國際生的名額只有約600個;2015年至2017年這三年間,共有2644名來自中國的學生申請入讀本科課程,僅267人獲得了錄取並正式入讀……這是世界頂尖名校牛津大學公布的幾組錄取數據,對於國內高中生而言,其申請難度顯而易見。

  然而今年,杭城優秀高中生小宇宙爆發,起碼有5位被牛津大學相中。截至目前,已有4位女生拿到了正式錄取通知,即將啟程入學,分別是來自學軍中學的邢瀚月、蕭山中學的肖卓韙以及杭州高級中學的石依然和吳謙文。此外,杭州外國語學校還有1名男生早早收到預錄取通知,不過有部分相關成績要到8月才揭曉,所以還在等候牛津的最終確認。

  有名校情結的家長們讀到這裡,一定很好奇,杭州學霸不少,他們身上到底有何特別之處,能獲得牛津大學的青睞?記者和其中4位女生聊了聊,試圖破解她們的成功密碼。

  四位杭城女生考上牛津大學

  如何提高英國名校最看重的A-level和英語成績,他們透露小竅門

  申請牛津大學,簡單來講,就三個步驟:一是遞交申請、報名;二是考試;三是到校面試。

  遞交申請時,這位世界級牛校能看到的學生資料,無非是這麼幾部分:A-level(英國高中課程)的成績以及個人陳述。若通過面試,則需要在學校通知的截止日期前提交雅思成績(總分和小分不低於7分,這是2018年標準,每年都會調整)。

  記者採訪發現,邢瀚月、肖卓韙、石依然、吳謙文和杭外的男生,這幾位牛津準新生全部來自省一級重點中學,除了吳謙文報讀的是工程專業,其餘四人均報讀數學專業。來聽聽他們的學習經驗吧。

  竅門一:時間安排

  番茄工作法了解下

  因為申請的是英國大學,所以準新生們都提供了自己的A-level成績。優秀的A-level成績,是申請牛津的門檻之一。

  邢瀚月、肖卓韙、吳謙文的4門A-level課程(基礎數學、進階數學、物理、化學),全部是A*(即最優等級,90分及以上)。石依然的3門A-Level課程(基礎數學、進階數學、物理),也全部是A*。

  但令記者意外的是,4位女生接觸國際課程的時間並不算早。有3人都是在中考結束後才考慮出國留學,報了校外培訓班,最晚的是邢瀚月,高二都讀了一半,才決定出國,普通英國學生需要兩年才能學完的A-level課程,她只用了半年。

  「當初的決定看似突然,但我是慎重考慮的。我學東西非常快,這也是為什麼我到高二下還有勇氣申請出國的原因。」邢瀚月告訴記者,「高二那年,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一次留學講座,對英國A-level課程有了深入了解。我的理科和英語是強項,比較適合這種考試模式,相比國內高考,更容易申請到心儀的大學和專業。」

  邢瀚月把快速學習能力歸因於高效的時間管理,她在這方面頗有心得,學習A-level期間每天排得滿滿當當,但都是按區塊安排任務,邢瀚月大力推薦「番茄工作法」,「就是一種獎勵機制,學25分鐘,獎勵休息5分鐘,每4個番茄時段多休息會兒,這樣特別有動力。」

  在這樣的學習壓力下,能有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就更好了。來自不同高中的肖卓韙和邢瀚月,在同一個培訓班裡做起了同桌,成了黃金拍檔。肖卓韙到現在都覺得很慶幸,「魔鬼備考」的歲月裡能有一個相互鼓勵的小夥伴。

  在學A-level的方法上,石依然的小竅門是多思考多提問,要有發散思維。同時要回歸課本,不能只顧刷題,課本能夠幫助自己理解知識點也能培養自學能力。

  吳謙文覺得基礎數學、進階數學、物理三門課程中,物理最難,A-level課程的物理和國內高考的物理不同,裡面有很多開放性的題,要求學生解釋一個物理現象的原因。拿到類似題目,吳謙文會先思考考的是哪個單元的知識點,然後儘可能多地把知識點用到題中。

  竅門二:學英語

  看劇先看英文字幕

  和其他名校一樣,牛津大學對國際生的語言成績要求也很高。學校的所謂「預錄取」,其實是有條件錄取,要求學生在接下來半年內,必須達到某些條件,才能被正式錄取。這其中,就包括雅思成績要達到某個特定分值(不同專業、不同學生會略有差異)。

  據記者了解,杭州4位準新生的雅思成績相當搶眼。除了邢瀚月是7.5分,肖卓韙、石依然和吳謙文都是8分(滿分是9分)。

  這樣的成績,光靠臨時抱佛腳肯定是不行的。幾個姑娘都坦言,從小學到高中,自己的英語成績一直都比較好。

  像石依然從小學起,就開始參加英語課外補習班;初中時,開始看英美劇。所以,她的口語和聽力明顯要比同齡人好。有這樣的基礎在,考雅思前一個月,她才開始進行系統的準備。考前一個星期,她每天都要練六七個小時的口語,經常到凌晨3點才睡覺。

  在學英語的方法上,石依然覺得要經常讓自己沉浸在英語環境,看劇學英語是很好的方法,但是要先看英文字幕再看中文字幕,在看劇時可以養成遇到不會的生詞就查的習慣,這樣在遇到生詞發現自己看懂時就會很有成就感。

  邢瀚月也喜歡看英美劇,她還愛聽英文課,從幼兒園就開始學英語。

  在吳謙文看來,雅思考試的寫作部分最難,一開始她只能拿6分,後來能夠提高是找到了一些方法:首先,寫作時要有邏輯,要有充足的詞庫,知道詞彙用法,同樣一個意思要學會用不同的詞語表達;其次是修改,吳謙文和邢瀚月、肖卓韙都曾報名參加一個英語寫作課,三個人互幫互助相互修改作文,指出彼此的不足,這樣的合作學習對他們英語成績的提高很有幫助。

  而在國外名校特別看中的個人陳述方面,幾位同學也是下了苦心。

  邢瀚月的個人陳述反覆修改了六遍,展現自己對數學的熱情和天賦。還用20%的篇幅描述課外活動對自身性格的塑造。「英國人崇尚work hard, play hard,我其實也是。」高中時,邢瀚月是學生會副會長、「杭行Voyage」外聯部長、校健美操隊成員,她把這些經歷放進個人陳述。

  肖卓韙在個人陳述裡詳細介紹了自己為專業課做的準備,「我看了許多統計學相關的書,把生活中統計學相關的案例放進個人陳述裡,不停表達自己喜歡統計學,喜歡研究數學問題。」

  面試如何獲得牛津教授青睞

  反應速度要快,英語口語要溜,觀點表達要大膽,會點小才藝就更好


  浙江在線記者採訪發現,這4位女生全部來自省一級重點中學,從小到大成績都非常好。

  邢瀚月小學就讀天長小學,初中就讀文瀾中學,高中就讀學軍中學,是化學競賽班的成員,曾考過全年級第二名;肖卓韙小學就讀蕭山體育路小學,初中就讀高橋初中,然後被保送蕭山中學,從小到大成績名列前茅;石依然小學和初中均就讀於杭州綠城育華學校,中考順利考上了杭高;吳謙文小學就讀於勝利小學、初中就讀於採荷實驗中學,高中就讀於杭高。

  雖然成績一直很棒,但對於她們來說,和牛津大學的招生官面對面,還是很緊張的。牛津大學到底是如何通過面試選拔學生?四位姑娘向記者詳細回憶了當天的場景。

  收到面試通知後,石依然提前兩周到英國,白天上語言課程,晚上就回到寄宿家庭休息。面試前一天,她來到自己報考的學院,每個考生都被安排在了二人間的寢室。

  當晚,23個前來面試數學系的學生一起開會,學院的教授介紹了考試流程,為了公平起見三場考試中有一場會安排在其它學院,由其它學院的教授面試。同時教授還發給每個考生一張試卷,上面有7道題目,讓學生自己選一道,面試時給教授講解,上「一堂課」。

  石依然告訴記者:「我一進考場,就見一位教授和助教坐在一個長方形辦公桌後,辦公桌旁是一個白板,教授穿著一件襯衫套著一件毛背心,看上去有些嚴肅。」

  她走到辦公桌前坐下,教授拿出昨天的七道題目,「我本以為教授會讓我演示之前選擇的題目,沒想到教授問我這些題目中有沒有哪個是喜歡或不喜歡的」,當時石依然指著一道不太會做的題說不喜歡,「我很坦白,教授沒有表現出失望的樣子,反而說要和我一起把這道題解出來。」

  面試結束前,教授看了她的個人陳述後發現她5歲開始學書法,便拿出了朋友送的一幅字,問石依然是什麼意思,只見那幅字上寫著「寵辱不驚」四個字,「這個詞對我來說解釋起來很容易,他們比較喜歡學生能有些興趣愛好。」依然笑著說道。

  第二場考試中,教授也問了她一個關於書法的問題,教授覺得中國的書法是書寫和美學的結合,想聽聽石依然對書法的見解。但是,這場面試並不是很順利,題目很難。

  面試當天,牛津下了五年裡最大的雪,交通全部癱瘓。「我運氣特別好,早上7點多叫到了出租,還提早到了。」邢瀚月笑了起來,「當時我就有種幸運的預感。」

  她參加了3場面試和一場加試,除了第一場簡單問了些暖場的問題,之後全部直切主題。「牛津大學很注重學術,面試就是拿數學題目說話,需要展現自己機靈的一面。題目一拿到,教授會給提示,我就立刻反應過來。」

  面試時比較特殊的經歷是加試,前三輪面試結束後,邢瀚月的名字出現在公告欄的加試名單上。說明在已定的幾名候選申請者中,考官還需要進一步挑選,最後一場加試至關重要。

  第四場加試的面試官是兩位教授,一向活潑大膽的邢瀚月突然緊張了,加上題目一上來就非常棘手,「當時腦子裡一片空白」。

  第一題的緊張過後,邢瀚月完全拋開了思想包袱,之後的題目都優秀完成。按照慣例,教授們允許學生問一些問題,邢瀚月當時問了一個微積分問題,竟然把兩個教授給難住了。「我也是後來才知道,兩位教授主攻的方向分別是統計學和幾何學。」

  教授們思考了一會兒,一位教授說,「你是不是在考我們是否配當你的教授?如果明年能在牛津看到你,我就告訴你答案。」說完,三個人都笑了。

  邢瀚月總結了牛津挑選學生的經驗,「不是挑當下能力最強的人,而是挑最有潛力的。這就是看你機不機靈,反應夠不夠快。」

  和肖卓韙一起學習的同學都誇她「有一口地道的英式英語」,她覺得流利的口語在面試時為自己加了不少分。

  肖卓韙經歷3場面試,最初快輪到面試時,她站在門外拿著護照,緊張到完全忘記待會說什麼。直到前一個面試者走出門,衝她說了句「Good luck」,她才突然平復下來。

  第一場面試,「除了回答問題,還會和考官進行交流。」不過到了最後一題,肖卓韙突然「腦子短路答不上來」,「前幾題考官一點我就懂了,但最後這題我怎麼都沒反應過來,面試出來的時候特別不安。」

  第二場的考官更是讓肖卓韙「瑟瑟發抖」。「剛一進去,面試官就問我,你的個人陳述裡寫了你很喜歡統計學。我當時微笑都僵掉了,其實我統計學並不特別出色,我很擔心他就會因此問統計學的問題。不過所幸,考官隨後來了句,『我們今天不討論統計學』。」之後問的問題都是肖卓韙擅長的,整場下來非常順利。

  最後的面試是肖卓韙最順的一場,「以前兩場都是和考官面對面,很有壓迫感,這次我和考官並排坐,方便交流的同時也不是特別有壓力。負責觀察的助教坐在我後面,我看不見他,會更加放鬆。」加上這次的考官總是鼓勵肖卓韙,不停誇她「perfect」,兩道題目,她都答得非常順利,「可能口語上,我交流能力還不錯,加上反應比較快,考官的提示我能立刻領會,這兩點比較有優勢。」

  面試前一天,吳謙文來到報考的學院Hertford College,「一層樓只有五個房間,一人一間房,住得特別舒服,但是美中不足的就是沒有獨立衛生間」。

  她報考的學院一共安排了兩場面試,一場在自己學院,一場在其他學院,分別在中午12點30分以及下午5點30分,一天內就能搞定。

  她的第一場面試是在教授辦公室,一進門就看到兩位教授正站著歡迎她,和她握手,「感覺很親切」。

  正式面試前,教授會寒暄一下,問考生對專業的看法,聊聊考生的家鄉,考生也可以問問教授問題,「由於第二場考試是在另一個學院,我不太了解,就讓教授給我介紹介紹。」吳謙文說,「雖然還是有些緊張,但是我覺得自己隱藏得很好,看起來非常淡定。」

  第一場面試一共5道題,特別簡單。「應該是平常難題做多了,難度模式一下子沒轉換過來,當時卡了一會,兩位教授笑著叫我不要想得太複雜。」吳謙文說。

  但是第二場面試一共2道題,難度就有點大了。

  吳謙文發現牛津大學的教授們更看重學生的學術能力以及交流能力,「無論是內向還是外向,只要遇到問題會思考,懂得表達觀點就好。」

  面試結束後的那個晚上,吳謙文回到學院的休息室,「在國外,大家很重視社交,我就和其他面試者打桌球切磋球技。」





相關焦點

  • 寧波一歇業啟事引圍觀:姐姐牛津讀博,妹妹考上清華
    前天,位於餘姚市區的一家報刊亭歇業一天,這件平常小事卻因一張「送大女兒去牛津大學讀博士」的留言條成為網絡熱點。此事是真是假?記者調查:留言屬實,報刊亭主人的兩個女兒非常優秀,都考上了名牌大學。前天,位於餘姚市區的一家報刊亭歇業一天,這件平常小事卻因一張「送大女兒去牛津大學讀博士」的留言條成為網絡熱點。此事是真是假?
  • 牛津大學校園風景
    牛津大學是世界頂尖的公立研究型大學,具體建校時間不可考,但明確記載最早授課時間1096年,是世界現有第二古老高校。2020THE世界大學排第1,2020QS世界大學排第4。牛津大學有72位諾貝爾獎,3位菲爾茲獎,6位圖靈獎,28位英國首相及數十位世界各國元首、政商領袖。牛津大學沒有校園沒有門,30多棟古樸莊重的建築散落在城市的各條街道,可以說整座大學建在小鎮上,小鎮有多大,大學就有多大。牛津大學有38個學院,7個永久的私人會所和7所博物館,104座圖書館,藏書600多萬冊。牛津大學也是《哈利波特》拍攝地之一。
  • 牛津與劍橋,英國的兩個不一樣的大學城
    牛津與劍橋 牛津位於英國英格蘭地區中部,人口約13萬,這樣的規模在我國連四線城市都算不得,然而它的名氣卻一點兒也不輸於世界上最有名的城市。這兩個城市有個共同點——它們因大學而知名,是名副其實的大學城。事實上,提到牛津與劍橋,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兩所大學,而非兩個城市。
  • 牛津大學學生聚會 男生赤裸上身女生脫到只剩內衣
    據英國《每日郵報》10月10日報導,10月7日晚,著名的基督教堂學院因臭名昭著的學生聚會引起熱議,英國牛津大學學生在此聚會酗酒,場面一度失控,不少男生赤裸上身,女生甚至也脫到只剩內衣,最終安保人員不得不介入維持秩序。
  • 又見牛津|牛津大學面試再臨光谷劍橋!
    2020年末,喜訊從大洋彼岸傳來:Tenny Guan同學收到了牛津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Computer Science)的面試邀請!繼2017年11月收到2封牛津大學的面試邀請,2019年11月收到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的面試邀請,2020年獲得牛津大學正式錄取後,光谷劍橋學子在2021年的牛劍申請上又取得了階段性的突破。眾所周知,世界頂尖大學在錄取學生時,除學生的筆試成績外,還需要通過面試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 【英國遊學】牛津大學一日遊
    這些學生回國後聚集於牛津,從事經院哲學的教學和研究。牛津大學的雛形就此誕生,於是就成為了英語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學,也是世界上現存第二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學者們之所以會聚集在牛津,是由於當時亨利二世把他的一個宮殿建在牛津,學者們為取得國王的保護,就來到了這裡。
  • 英國牛津大學簡介及研究生申請要求
    牛津大學是英語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學,其教學時間最早發生在11世紀。它位於牛津中世紀城市中心及其周圍,被19世紀詩人馬修·阿諾德稱為「夢想的尖塔之城」,包括44個學院和大廳以及英國最大的圖書館系統。牛津大學共有22,000名學生,其中約一半是本科生,40%是國際學生。牛津市四分之一的居民是學生,這使得該市成為英國最年輕的人口。
  • 全英TOP、難申的學術聖地——牛津大學
    牛津大學 (University of Oxford),位於英國牛津,是一所世界頂尖的公立研究型大學,採用書院聯邦制。 它是英語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學,也是世界上現存第二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與劍橋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帝國理工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並稱「G5 超級精英大學」。
  • 我的四個子女是怎樣考上東京大學的?
    我的四個子女是怎樣考上東京大學的? 文/佐藤亮子[日本]2017年3月,我的女兒考上了東京大學理科三類 。這樣一來,算上大兒子、二兒子和三兒子,我的四個孩子就全都考上了東大理科三類。
  • 牛津是個很偉大的城市,牛津大學的是非常有影響力的!
    牛津,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全城像一個大城堡,英式建築美不勝收,哈哈哈還是眼睛看到的比較美 配合樹下的烏鴉和飛到屋頂雕塑上的鴿子。在牛津眾多對外開放供遊客參觀的學院都是收費的,這座基督教堂學院收費就是9英鎊/人。
  • 放任自流的時光中,那些牛津大學的年輕人
    《牛津大學如何塑造了「脫歐派」和英國新首相》的文章中提到:翻開30年前牛津大學發黃的學生報紙,會發現,上面報導的人與當今英國媒體上的保守黨人士是同一批人。比如,鮑裡斯·詹森那時在競選聯盟主席,英國內閣辦公廳大臣麥可·戈夫曾在辯論賽中獲勝,英國前外交大臣傑裡米·亨特主持著派系林立的牛津大學保守黨協會。很少有人知道30多年前這些人的私生活是什麼樣子,但攝影師達菲德·瓊斯收集到了這些寶貴影像。從1976年到1988年,他陸續開始拍攝牛津大學校內的社團活動和派對,大量的作品集中在1980年到1988年之間。
  • 牛津大學歷史
    牛津是泰晤士河谷地的主要城市,傳說是古代牛群涉水而過的地方,因而取名牛津(Oxford)。牛津向來是倫敦西行路線上的重點,早在1096年,就已有人在牛津講學。在12世紀之前,英國是沒有大學的,人們都是去法國和其它歐陸國家求學。
  • 歐州紀行-15 英語世界歷史最悠久的牛津大學
    它是英語世界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也是世上現存第二古老持續辦學的高等教育機構。       雖然牛津大學沒有明確的成立日期,但按照現有的記錄,其以某種形式教學始於1096年,並隨著亨利二世禁止英國學生就讀巴黎大學,牛津大學從1167年開始迅速發展、成型。
  • 牛津大學——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牛津大學一直以獨特和歷史悠久聞名。這些學者回國後聚集在牛津,在天主教會的協助下繼續從事教學與研究。直到1201年,牛津大學有了第一位校長。1209年,牛津大學的學生與鎮民的衝突事件過後,部分牛津學者遷離至東北方劍橋鎮,並成立劍橋大學。自此之後,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之間展開了曠日持久的競爭,並最終成為至今屹立在英國各大排行榜,乃至世界大學排行榜前列的著名高等學府。
  • 牛津大學放榜,上海39枚領跑全國!
    就在昨天,全球申英學霸的夢校,英國最頂尖的兩所大學之一——牛津大學終於放榜了!據牛津大學官網的最新數據顯示:過去5年,該校的申請人數就持續高歌猛進,特別是在新冠疫情美本申請「涼涼」後,更是到達頂峰。不過,由於學位數穩定在3200個左右,所以錄取率反而是一降再降:從2015年的17.5%一路下滑到了2019年的14.2%,曲線堪比「熊市」。
  • 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
    1月|牛津大學啟動AI與法律研究在2019年1月,牛津大學啟動了一項針對人工智慧與法律服務的研究項目。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管理學研究教授酒向真理(Mari Sako),也將在牛津大學新開啟的人工智慧與法律服務項目中發揮關鍵作用。
  • 英國最好的大學青睞什麼樣的學生?牛津大學官網這樣說
    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簡稱「牛津」(Oxford),位於英國牛津,是世界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學,採用書院聯邦制。 牛津大學與劍橋大學並稱「牛劍」,並且與劍橋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帝國理工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同屬「G5超級精英大學」。
  • 12年了,18歲英國留學,在牛津大學攻讀博士的重慶女孩,如今怎樣
    2011年,21歲的她以全系第一名畢業,隨後分別在劍橋大學攻讀碩士、牛津大學攻讀博士,並在2015年於牛津大學畢業,此時她才25歲。2015年10月,劉明偵拒絕英國導師的挽留,毅然選擇回國,回到自己的家鄉,正式成為電子科技大學的教授、博士生導師。此時人們才開始注意到這位最美學霸,最年輕科學家。
  • 彝族女生考上大學了
    「喜訊:江蘇省稅務局稽查局女幹部楊藝濤默默資助3年的貴州山裡彝族高中女生,今年以理科512分考入貴州大學。」9月1日,一條簡訊在江蘇省稅務系統多個微信群裡傳遞,引來眾多網友的點讚和熱議。「為楊藝濤的善行義舉點讚!」江蘇省稅務局機關工會專職副主席周淑泓在「興趣小組組長委員群」裡帶頭點讚,並希望大家行動起來,用愛心幫助更多家庭貧困的學生。
  • 走進牛津大學,尋覓成功的答案
    在英國牛津小住,徜徉在牛津大學的9所學院裡,印象深刻。牛津大學有38個學院,104個圖書館,分布在方圓60公裡牛津城的東南西北。正因為如此,我感覺牛津整個城市的學術氛圍濃厚。大街上見到手夾書本、行色匆匆的路人,不是牛津的老師就是牛津的學生。牛津位於泰晤士河和柴威爾河的會合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