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打白骨精」雕塑:孫悟空高舉金箍棒,正奮力降服一直想吃唐僧肉的白骨精。中國古典長篇小說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中對此有詳細描述。
花果山景區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國家地質公園,位於南雲臺山中麓。圖為花果山山門,正面頂部為孫悟空頭像,下方有雄獅把門,寓意「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西遊記》作者吳承恩石雕像。眾多《西遊記》研究專家和學者認為,連雲港花果山是《西遊記》中「花果山」的原型。
走過十八盤,能到達竹節嶺之巔的風門亭,因位於兩峰之間,無風時自有風、小風時變大風而得名。
九龍橋,因山上有九條山澗像九條龍,匯於橋下而得名。始建於唐代,明朝萬曆十五年(1587年),隨著三元宮大修,在原有簡易橋的基礎上,修築了磚結構的拱橋。橋旁邊的古銀杏樹,樹齡847年。
多寶佛塔,始建於明朝。現在的塔為1995年重建,九層八面,塔高12.77米,塔身周圍有石雕佛像64尊,神採各異、栩栩如生。
大聖殿,供奉「鬥戰勝佛」。《西遊記》中孫悟空最後被封為鬥戰勝佛(佛教「三十五佛」之一),象徵戰勝煩惱、領悟道理。
三元宮建築群正門。三元宮地處海內四大靈山之一的花果山建築群的中心,始建於唐代。曾遭日寇轟炸、焚毀。上世紀70年代逐步修復,現已形成以海寧禪寺為主體的明朝風格廟宇群。
水簾洞,為花果山風景區最有特色和代表性的景點,是《西遊記》中孫悟空的老家水簾洞的原型。門洞上方的「高山流水」為明朝海州知州王同所題。
玉皇閣,原名玉皇宮,1992年在原址建玉皇閣,是一座接近玉女峰、高24米的三層六角亭閣。
花果山是猴王孫悟空的老家,也是猴子的樂園。野猴非寵物,對人特別是兒童具有攻擊性,時常搶奪遊客裝有食品的塑膠袋和礦泉水。
玉女亭。玉女是《西遊記》所描繪的天宮裡的人物,曾為情愛下凡。
迎曙亭,位於玉女峰東側。始建於唐,時稱「望日樓」,後倒塌。明萬曆年間,在原址建「海曙樓」。1986年,在海曙樓遺址,修建了「迎曙亭」,現為我國最大的全石結構的亭子。
玉女峰,花果山極頂,江蘇省最高峰,海拔624.4米。
飛來石,又叫觀日峰。神話傳說中,孫悟空出生時炸裂的那一半石卵飛落於此。俯瞰山下,可見遠處的朝陽鎮和朝陽水庫。
吉祥玉女雕像,位於玉女峰廣場。
玉女峰廣場上的「江蘇最高峰」標誌石碑。
下山選另一條線路,還可以遊覽好多著名景點。圖為七十二洞和曬經臺。花果山上洞穴很多,總稱「七十二洞」。
媧遺石。神話傳說中,此處為孫大聖的誕生地,近旁的阿耨(nou)達池,梵語為「眾水之源」,孫悟空出世後在裡面洗了第一把澡。
毛公碑。毛主席曾三談孫猴子的老家在新海連市雲臺山。此碑為後人從毛主席手跡中集字而成。
一線天,又名「天通一線」,由兩塊巨石交其首而離其身構成,裡面可容十幾人站立。在一線天中,抬頭仰望,天成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