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見習記者
程亞龍
實習生 殷雪濤
低價吸引顧客,卻在秤上搗鬼。有鄭州市民反映,在街邊購買水果時發現攤主的秤能作弊。
河南商報記者調查發現,有種電子秤外觀與標準秤無異,但輸入「密碼」後便能進入作弊模式,每公斤最高可以多稱300克。
【投訴】
路邊攤遇黑秤
買30斤西瓜短了5斤
近日,家住鄭州市秦嶺路崗坡路口附近的張先生向河南商報記者反映,在家屬院門口一瓜攤上買了30斤西瓜,回家過秤時發現只有25斤。「本想著價格便宜多買一些,沒想到碰到了黑心秤。」
知道了攤販的「伎倆」,張先生再次到該瓜攤上買瓜時,提前「敲打」攤販:不給夠秤,我說你的事。回家復秤發現,這次購買的西瓜,重量上沒一點問題。
「這種『玩秤』的情況,不光這一家商販有。」張先生說,他發現,門口的攤販在稱重時,按了一下電子秤上的「M2」鍵,問題可能就出在這裡。
某水果店的老闆何先生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在開水果店之前,他經常開車在市區流動販賣水果,以低價吸引人,然後在秤上「搞鬼」。
「M鍵就是搞鬼的所在。」何先生說,只要在稱重時按一下這種特殊的電子秤上的任何一個帶有「M」的按鍵,商品的重量就會發生變化,而M2鍵算是坑人少的,每一公斤,秤上多顯示100克。
【調查】
10家街邊水果攤
3家存在短秤現象
昨日,河南商報記者分別走訪了西三環、秦嶺路、商城路等多條路段,隨機在10家使用電子秤的水果攤上購買物品,之後通過標準的電子秤復秤發現,其中3家存在缺斤少兩的現象。
在建設路西三環立交橋下,河南商報記者以每斤2元的價格購買5斤桃子,女攤主將桃子放在電子秤上稱重,一邊按著按鈕一邊說:「放心吧,秤絕對夠數。」但之後記者復秤發現,5斤桃子只有4斤4兩。
而在城東路一個西瓜攤和一個桃子攤上,河南商報記者分別買了10斤西瓜和3斤桃子,復秤發現,西瓜缺了5兩,桃子少了2兩。
【揭秘】
有一種電子秤輸入密碼
就能進入作弊模式
22日中午,河南商報記者以攤販身份聯繫到賣電子秤的商家。一男子稱可免費送貨上門,而且有記者所說的帶有M鍵的「9兩秤」。
約1小時後,河南商報記者見到該男子,他說,上午他已經賣出了3個這樣能作弊的秤,街邊流動商販買的比較多。
男子拿出的秤與市場上商販所用的秤一樣,只不過6個M鍵都變成了「單價」鍵。「現在大家都知道了M鍵的作弊功能,這種顯示『單價』的按鍵,跟M鍵功能一模一樣。」男子稱。
現場調試後,該男子進行演示,按下密碼「3+去皮」鍵,就等於啟動了作弊模式,放上一件物品,按下「單價1」,每公斤就多出50克,以此類推,按到「單價6」,每公斤能多出300克。「如遇到有人檢查秤,只需扳下開關,一切就恢復原狀了。」該男子稱。
【檢測】
通過作弊
每公斤最高可多稱300克
昨日上午,河南商報記者帶著購買的電子秤,來到鄭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檢驗測試中心衡器檢定所,對這臺多功能電子秤進行測試。
在未「作弊」前,工作人員分別放上一公斤、兩公斤、五公斤、十公斤的標準砝碼進行檢測,重量顯示沒有任何問題,按秤上的「單價」等按鈕,重量也沒有任何變化。
但輸入密碼「3+去皮」後,電子秤開始進入作弊模式,放上一個一公斤重的標準砝碼,電子秤顯示1000克,按下「單價1」鍵,變成了1050g;按下「單價2」鍵,變成了1100克……按下「單價6」鍵,變成了1300g。而放上兩公斤重的標準砝碼,按下「單價1」鍵後,重量則會變成2100克。按下「找錢」鍵,則變成標準重量。
衡器檢定所一工作人員介紹,去年他們突擊檢查時,沒收了一名商販的電子秤,由於沒有密碼,多次檢測也沒發現問題所在。這種多功能電子秤與其他電子秤外觀一樣,若攤販不輸入密碼,就是一臺標準秤,而且商販一旦關機再開機,就找不到其作弊的證據,「查處有一定的難度」。
小貼士
教你怎麼防電子秤作弊
秤上搗鬼,市民該如何防範?
鄭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計量處一位工作人員建議,市民在街邊購買水果或蔬菜後,可到超市、商店或菜市場內的公平秤上復秤。
市民還可以在買菜時隨手帶一個自己稱過重的參照物,如一瓶礦泉水或者手機、鑰匙等,提前放到電子秤上,看是不是重量吻合。如果重量有差距,秤則不準。如果重量一樣,就不要讓攤販再動電子秤,稱重即可。
如果覺得商家短秤,可要求重啟一下電子秤再稱,或在稱重後按下「找錢」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