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書店"上班"智障孩子們很開心 每月都能領到工資

2020-12-21 浙江在線

  昨天,杭州彎灣託管中心的「彎灣的書窩」開張啦。記者葉寒青攝

  浙江在線·教育新聞網12月03日訊「開張啦,開張啦!」昨天早上8點30分,杭州凱旋路109號「彎灣的書窩」正式對外營業了。對於18名特殊的「大孩子」來說,這一天,他們正式上班了!

  書店開張吸引了很多人。一名短頭髮的中年女人一邊流著淚,一邊捂著嘴巴說:「做夢也想不到,我兒子也能像其他孩子一樣上班。太不容易了!」

  是的,對這些智力有障礙的孩子來說,真的太不容易了。

  小小書店五臟俱全

  還售賣智障孩子的手工品

  別看「彎灣的書窩」面積不大,只有二三十平方米,但是功能相當齊全,分為四大區域:圖書區、文具區、借閱區和手工區。

  圖書區裡嶄新的書是賣的,都是和教育、文化、社會、科學有關的書籍。文具區裡陳列著簡單的本子和筆,方便附近學校以及小區的孩子們購買學習用品。最佔地方的借閱區,是和杭州圖書館合作的,所有書籍都是從杭圖借來的,供附近居民借閱,也與杭圖聯網,提供還書功能。手工區裡則擺滿了孩子們自己精心製作的手工藝品,有剪紙,有珠串的小動物,一粒一線,惟妙惟肖。靠近大門的地方還設有一臺複印機。

  幾個大孩子儼然是主人的模樣,把弄亂的書籍擺放整齊。

  「這本書多少錢?」開張第一天,生意就來了。23歲的琪琪低著頭接過書,反過來看了看,抬起頭,笑著說:「20。」

  買書的人掏出50元,琪琪接過來,把錢攥在手裡看了好久,抬頭又衝人家樂,打開收銀臺抽屜,從裡面一張一張地掏出10元錢,將30元找零給買書人。

  對方友善地豎起大拇指,琪琪又一陣樂。

  這一切被站在一邊的徐琴盡收眼底,她也毫不吝嗇地誇獎:「琪琪真棒!」因為這些簡單的流程,對這些孩子來說,原本很難!

  每月2日

  是孩子們領工資的日子

  距離「彎灣的書窩」100多米的地方,就是彎灣託管中心,徐琴是創始人。徐琴的兒子因為一場意外變成了智障,為了給從楊凌子學校畢業後的孩子找同伴,她在各方的幫助下,於2009年創辦了彎灣託管中心,免費託管一些和自己兒子一樣的孩子們。彎灣託管中心2011年正式掛牌,成為省內首家學費、託管費、餐費等全免的民間培育託管機構。她請來專業老師,不僅教孩子們一些簡單生活技能,還教孩子們手工技能(詳見本報2011年5月16日A4版)。

  平時,這些孩子不僅受託管,還會學如何過馬路,怎麼坐公交,在小區裡怎麼找物業。「這些遠遠不夠,一定要讓他們積極融入社會。而彎灣的書窩就是一個這樣的平臺,希望更多人給這些孩子一個平等的幫助,也讓孩子們回饋社會,不僅要教孩子們怎麼賺錢,也要教孩子們怎麼用錢。」徐琴說。

  「彎灣的書窩」在今年10月16日開始試營業。在書窩裡「上班」的孩子們,每天兩班倒。早上8點半,所有孩子在託管中心集合,三人一組,拉著手一起去書窩,到了之後要給徐琴打電話報平安,「不僅確認安全,還可以鍛鍊孩子的語言能力。」當然,書窩裡也會配備一名老師照管。中午孩子們回來吃飯,下午換其他三個孩子去。

  每天傍晚5點半到晚上8點半這段時間,還有周末,家長們可以和孩子們一起體驗。

  為了犒勞這段時間孩子們的辛苦,昨天徐琴給每個孩子包了一個紅包,喊著:「給大家發工資了,謝謝大家!」

  10張嶄新的20元鈔票,對孩子們來說並不多,但卻是他們人生中獲得的第一份工資。孩子們拿著錢,樂開了花,拿著裝著錢的紅信封,開心地在每個老師面前「炫耀」一番。

  徐琴說,以後不管書窩賺不賺得到錢,也不管能賺多少錢,每月2號就是給孩子們發工資的日子。

  終極夢想是開個農莊

  孩子和老去的父母一起到老

  趙雪,27歲,二級智障,智力相當於4、5歲的孩子。從楊凌子畢業後就來到了彎灣,5年時間,從原來什麼都不會,到現在可以幹些掃地、擦桌子等簡單的家務活,母親呂文慧甚是欣慰。

  那天,趙雪第一天「下班」,呂文慧問:「今天在書店怎麼樣啊?有沒有賣出什麼?」

  趙雪很開心地說:「筆!」

  呂媽媽知道女兒賣出了筆,激動得不知道該說什麼,看著女兒說了一句:「女兒,你真棒!」聽了這話,趙雪在一旁高興地跳了起來。

  「因為書店,我的女兒有了第一次成功的喜悅。」呂文慧說。

  看到孩子們都積極做事,也堅定了徐琴的信心。「不久的將來,我想開個彎灣茶屋,讓孩子們去服務他人。或許10年、20年以後,終極目標是開個農莊,那個時候孩子們的父母也老了,可以一起種種田,做一回農民,笑著牽手一起到老。」

相關焦點

  • 在小書店「上班」智障孩子們很開心 每月2號都能領到工資
    對於18名特殊的「大孩子」來說,這一天,他們正式上班了!  書店開張吸引了很多人。一名短頭髮的中年女人一邊流著淚,一邊捂著嘴巴說:「做夢也想不到,我兒子也能像其他孩子一樣上班。太不容易了!」  是的,對這些智力有障礙的孩子來說,真的太不容易了。
  • 在印錢廠上班一個月能有多少工資?答案讓網友感到不可思議
    我們每天花的錢都是從那裡流出的,工人將生產好的錢整理好,經過上層領導的排查再流入市面。那對於在這樣的廠區上班的人一個月的工資是多少呢?反正對於我這個外行是挺好奇的。其實在印鈔廠上班的工作者,工資也沒有太高,和普通廠區工人差不多,都是基本工資。他們這些生產人民幣的人,整天面對著幾百億、幾千億的金錢會是怎樣的心情?
  • 為什麼在超市上班,一個月休息四天,工資2000,還是有人願意幹?
    坦白說,我自己的母親就在超市上班,上兩天休息一天,一個月大概能休息十天的樣子,一個月的工資真的就只有兩千多元,到手只有兩千的那種。我母親是在超市負責稱重的,一般都是一些蔬菜類的東西,稱重打包貼碼,每天負責的就是這麼簡單的事情。
  • 100元人民幣能換16000韓幣,那韓國人每月工資能拿多少?
    導語:100元人民幣能換16000韓幣,那韓國人每月平均工資能到手多少? ,我們就得兌換貨幣來進行購買商品或者去遊玩,特別是近年來中國遊客到韓國旅遊的人特別多,那麼去韓國旅遊的遊客們都清楚,現在的100元人民幣大概能換到16000韓幣,這或許會讓人們覺得很多,但是去到韓國後你才會發現,這些錢或許是不夠用的。
  • 天津多名智障奴工獲救 被迫吃剩菜遭毆打
    吳劍兵說,弟弟屬輕度智障,但對於「挨打」這種本能反應和基本認知,完全能說明白,他相信弟弟不會撒謊。32歲的呂仕倫打小有著不幸的遭遇。兩歲時,母親永遠離開了他,一次玩耍時,又弄瞎了右眼,再加上腦子有問題,一直沒找到對象。呂萬紅回憶,今年年初,他帶兒子在瀋陽建築工地上做小工,用小推車裝卸沙石,每人每天能掙120元。7月21日晚,呂萬紅讓兒子去買煙,結果呂仕倫跟別人打了一架,被打得滿臉是血,額頭上鼓起半個核桃大小的膿包。
  • 殘疾人證掛靠單位,每月能領2000工資,還能免費辦保險?
    小編的話經常有殘友詢問,為什麼有些公司要租殘疾證,還會給殘疾人很多好處,這到底是不是騙局?來看一下成都商報的這篇報導就明白了。外省來電綿陽多名殘疾人接到外省的電話,稱只需帶著殘疾人證與公司籤約,公司就為其購買五險一金,而且不上班每月發放近千元工資。這到底是真是假?
  • 智障青年:我們的麵包開賣啦
    看著智障兒子捧出的第一盤麵包,一位家長激動得眼噙熱淚,「他有了一技之長,可以自己餬口,我就算死也能閉眼了。」智障青年當上麵包師今年19歲的阿峰一出生就被診斷為智力發育遲緩,在特殊學校讀完初中後一直賦閒在家。阿峰最大的愛好是坐公交車,每天到處「遊車河」,對廣州的數百條公交線路諳熟於心,凡是有人問他去哪裡應該坐幾路車,他都能不假思索地給出準確答案。
  • 農村60歲的老人,滿足這些條件可以領到三項補貼,每月不低五百
    一,獨生子女父母養老補貼在農村,有很多夫婦響應國家計劃生育號召,只生一個孩子,現在那些夫婦有很多快60歲了,或者有的已經超過60歲。多年前的計劃生育比現在重要,那時候人口增長速度非常快,所以國家不得不實行計劃生育,現在那部分響應國家計劃生育的人,也進入老年,國家並沒有忘記他們,當年他們響應國家號召,只生一個孩子,現在這些獨生子女父母,也面臨著巨大的養老壓力。
  • 昆明萬達總承包商已墊付170萬元:127名工友領到工資
    目前,工人工資等款項仍在審批等流程中,不過總包商已為127名工人墊付了170餘萬元工資,讓孩子們交學費。進展127名工人 領到170萬元工資21日至24日,施工工人們把昆明萬達廣場建設項目部的大門堵了。
  • 在香港上班,一般能有多少工資?
    在這個經濟高度發展的地方,究竟人們的工資到底怎樣呢?如你所想。相比內地,在這裡上班是有著非常高的工資的,僅僅一位小門衛都能拿到上萬的工資,像服務員這樣的小工,基本也是這樣的水平。而像一些小的個體戶商販,他們基本上一個月都會有兩萬以上的工資了。像內地的農民工幸苦勞累不說工資還微薄得可憐,但在這裡基本上只要努力就可以達到五萬左右一個月。
  • 樟腦丸可致孩子智障?有可能
    含有毒成分的樟腦丸早已禁止生產,但仍大量充斥市場    最近,朋友圈流傳的一篇文章稱樟腦丸可能導致孩子智障,嚇壞了不少家長。小兒血液病專家表示,這種概率非常小,但樟腦丸中的萘酚確實可能導致溶血。專家提醒兒童衣服儘量不用樟腦丸,如果一定要用的話,建議使用天然樟腦產品。
  • 疫情期間我沒上班,工資怎麼發?
    是疫情後第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原則上仍按原工資標準發放,但員,如果員工所在企業實行的是結構薪酬制度,而員工即沒上班,也未產生績效,則可只按基本工資發放。打個簡單的比方:張三:工資固定每月8000元,只發滿勤就發8000元,那麼公司在2020年2月就應該發給張三8000元應發工資(實發工資還需要扣除個人承擔的社保和公積金、個稅等)。
  • 「菸草局」員工到底能拿多少工資?
    都做什麼工作?說說菸草的工資待遇說菸草公司的工資過萬當然不是誇誇其談,但也並不是所有員工都能有如此高的收入,也會有地域差別,地區差別以及崗位差別的。在部分地區菸草招聘公告中,初期需要在基層中輪崗並熟悉各個崗位。
  • 日本畢業生每月工資水平最新數據公布,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日本剛畢業的年輕人一個月工資多少錢呢?   看日本政府的最新數據:   11月28日,日本厚生勞動省發布的2018年工資結構基本統計調查顯示,大學畢業生的起始工資為20.67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27萬元),比上年增加0.3%。連續5年增加。
  • 在日本,外國人能領到多少疫情補助金?
    【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華輿訊 據旅日僑網報導 隨著新冠病毒在日本的擴散,許多人的生活受到了影響,有的人被無辜解僱,有的人被迫在家休假卻拿不到工資補助...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在日本,外國人能領到多少補助?30萬外國人也能領嗎?領取標準是什麼?
  • 瑞士的孩子出生起就自帶工資?!
    按規定,居住在瑞士,只要父母親一方有工作,收入高於每月592瑞郎,就可以申請領取育兒補助。如果都沒有工作,但家庭年可繳稅收入超過42660瑞郎(大概30萬軟妹幣),也可以申請領取。農民們有特殊的規定。育兒補助可以從出生一直領取到孩子16歲。如果孩子16歲以後還在接受教育,可以繼續領取教育補助到25歲。
  • 在新華書店上班如同進了書的海洋隨你汲取
    前幾天有人問,現在怎樣才能去新華書店上班。改革開放這麼多年了,新華書店用工體制也變了,現在怎麼才能進新華書店上班我並不清楚,可我還是回答了這個問題,為什麼呢?因為我對新華書店太有感情了,相信同我一樣的50、60後們同樣不會忘記六七十年代的新華書店。
  • 華為人均工資110萬,普工工資讓人好奇,一個月到底有多少?
    其實華為能有現在的成就,並非只是靠運氣的。這是華為內部所有人員共同努力的結果。不僅要有精明領導的帶頭,而且還要有努力奮鬥的員工,這樣才能華為創造出來。如今的華為,在國際上佔有一定地位,而且越走越遠。面對華為這一發展,不少人都十分羨慕,但也有一些人開始心生妒忌,一直在四處打壓華為。
  • 為什麼在超市上班,一個月休息四天,工資2000元,還有人願意幹?
    一份工作如果既能讓你獲得經濟收入,又能讓你獲得幸福感,魚和熊掌都兼得了,怎能讓人不愛?在超市上班,吃喝用都不用愁,即使物資再緊張,也能優先保障生活基本需求。而且超市的大媽們都很熱情,人際關係簡單。二、離家近,工作與家庭能兼顧很多在超市上班的,通常都是選擇家門口或離家近的超市,交通成本低,上下班自由,不用受堵車之苦。大部分在超市上班的人,家裡幾乎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要照顧,沒法將大量精力花在事業上。
  • 給多少工資,我能好好上班?
    老闆:年輕人得有夢想,早九晚五是機關,我們公司是996、、、小王:我只有一個夢想,我的夢想就是不上班二、月薪5k月薪給5k,背後對公司有種種不滿這麼大的項目,讓我三天出報價、、、、、三、月薪10k月薪給10k,公司有問題,我也能安心幹活老闆:老王,聽說你之前做過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