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高溫晴熱天氣一直霸屏,雖然說夏季已經是強弩之末,不過秋老虎依舊虎視眈眈。
靠空調續命的日子估計還得持續一陣,只是吹空調一時爽,交起電費來,有的人心情就不美麗了。
近期,衢州多小區業主表示,自己家8月份的電費比7月份高了好幾倍。
小編幫大家諮詢了國網衢州供電公司工作人員,他們表示,最近確實接到了不少電話,反映電費猛漲。
不過背後的原因
很可能是由於居民家中的
年用電量已經超過4800千瓦時
好多衢州人家裡
已經進入了「第三檔電價」
自2012年起,浙江省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電價依據相關文件,按年用電量實行分檔計費,共分三檔。
一、年內累計用電量2760度以下(含2760度),每度電按第一階電價收費。
一階電價:0.538元/度
二、年內累計用電量2761度至4800度(含4800度) ,每度電按第二階電價收費。
二階電價:0.588元/度
三、年內累計用電量4800度以上 ,每度電按第三階電價收費。
三階電價:0.838元/度
也就是說,在階梯電價收取的背景下,即便家裡每個月用電量差不多,實際產生的費用會也不一樣。而過去的8月電費猛漲,有可能是因為你家已經進入了第三檔電價。
受疫情影響,很多人上半年居家時間較多,因此烤箱、空氣炸鍋、麵包機、地暖、空調等大功率電器使用率也比往年顯著提升。
不要小看這些電器,家用烤箱1小時耗電大概1.6千瓦時;電餅鐺1小時耗電大概1.5千瓦時;空調1小時耗電大約1.5千瓦時;空氣炸鍋1小時耗電大概1.3千瓦時;麵包機1小時耗電大概0.6千瓦時……
此外,夏天本來就是大家家中空調使用率比較高的季節,暑假期間,有些家庭空調24小時開啟,導致電費突增。
這些都會導致很多人家提前進入第三檔計費。
這樣一算,李先生就知道了為什麼兩個月電量相差不大,電費卻有300多元的差距。
由於年分檔電量是從每年1月份開始計算,到了七八月份左右,部分用戶年用電量已達到4800千瓦時以上,開始按照第三階梯電價計費。第一檔電價提到第二檔電價,兩檔之間每千瓦時電價僅相差0.05元,電費漲幅不明顯。但觸發第三檔電價時,每千瓦時電價差0.3元,加上每年七八月份是耗電大月,因此不少居民在交電費時,會發現電費漲幅明顯的情況。
有的人可能會想,自己用的電,哭著也要把電費交完,但是不是我用的呢?我下半年買個二手房、租個房子,也要承擔「額外」的費用嗎?
小編了解到,如果用戶因房屋產權變更等原因過戶的,過戶雙方的年階梯電量標準按照實際用電時間折算,即年階梯電量標準除以12,再乘以剩餘用電月份數,不足1個月部分按1個月計算。
根據這個折算結果,將對原用戶過戶前當年電費進行重新計算,多退少補。
這裡需要提醒的是,供電企業依法向建立供用電合同關係的客戶計收電費,而與承租人之間並沒有供用電合同關係,因此供電企業並不會因租賃關係的變更而重新核算階梯電價的分檔標準。
所以為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市民在租房的時候,可以事先與出租人在租房合同中約定電費計算、支付等相關事項,以免產生糾紛。
如果是新開戶用戶,年階梯電量標準按照當年剩餘的用電月份數折算(不足1個月部分按照1個月計算)。
面對增加的電費,有人還是擔心,電能表的計費是否準確?
實際上,電能表從出廠到使用,要經歷重重關卡。首先要經過生產廠家出廠檢定,還要經歷計量室內檢定,最後經地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抽樣檢定合格後,方可安裝使用。
如果發現這個月電費或是電量突增,有一個實時監測的小竅門,只需要下載註冊「網上國網」App,就能查看家中每天的用電情況,還可以將每日電量進行對比。
如果發現異常,可以查看家用電器電源是否關閉,或者請有資質的電工檢查電器開關、線路是否老化漏電等。
要是還覺得家中用電量不正常,也可以在「網上國網」App上辦理「電能表校驗」業務。一旦校驗結果為電能表不合格的,供電公司將根據校驗結果退補電費。客戶如對檢驗結果有疑議的,供電公司可以協助用戶到質量技術監督局進行電能表檢測。
1、適當調整空調、熱水器溫度
夏季可以將空調溫度調到26度-27度左右,26度以下是空調耗能低效率區,也可將溫度設置得高一些,再使用電風扇低速吹風,既涼爽又省電。熱水器水溫一般建議設定在50度-60度左右,不用水時及時關閉,避免反覆燒水。
2、減少家用電器待機時間,降低能耗
家用電器待機能耗是最容易被忽視的,電視機機頂盒24小時不關,一年可能就要多消耗80多千瓦時電。一些暫時不用的電器可以拔掉電源,以降低能耗。
3、購買節能設備
當購買家用電器時,在同等條件下可以選擇能效等級低的商品,能效等級越低,能耗越低,用電量也更少。
4、善用峰谷分時電價
如果你家開通了峰谷用電,可以在晚間或清晨低谷時間使用洗衣機、開水壺、熱水器等家用電器,有效節約電費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