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稀罕!峰峰這些「老物件」你不一定見過!

2020-12-25 澎湃新聞

真稀罕!峰峰這些「老物件」你不一定見過!

2020-12-22 18: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峰峰融媒 微觀峰峰

曾有人問:鄉愁是什麼?

也許是故鄉的一幢老屋

一棵大樹、一條小巷……

但當你走進大峪鎮南山村時

你便會發現

原來

鄉愁還可以是一座「村史館」

」鄉愁「裝進村史館

「我是南山村生、南山村長的南山村人,對這塊故土感情特別深。為了籌建村史館,大家把自己家的老物件兒都捐出來了,希望能通過這些老物件兒、這些人物、這些故事,幫我們把鄉愁、把根留住,激勵村裡的下一代,不忘過去,努力奮鬥,為家鄉建設貢獻力量。」參觀時,村支部書記劉雪峰說。

據了解,建立村史館前期共收集展品百餘件,從中挑選出幾十件擺放在村史館內展出,大多是村民們無償捐贈的傳統農耕農具、老式生活用品等,為的是以後兒孫後代再回到村裡,也能在這裡了解長輩們過去的生活,繼承勤勞質樸的精神。

村史館裡看變遷

油燈、風箱、算盤、紡織機等舊式工具實物陳列,再現村民曾經生活的艱辛;集體經濟、道路硬化、水網改造等新建設施圖文並茂,講述新生活的新氣象……村史館的展示,最終定格在幾十位村民的笑臉上,這一張張的笑臉,是大家對美好生活的讚美。

「這東西叫風箱!還記得奶奶小時候,家家戶戶做飯都在爐子裡燒柴,為了讓爐火更旺,就得用風箱來鼓風。那個時候,我的母親做飯的時,我就和弟弟就在一旁幫忙拉風箱。現在就不用這麼費勁了,家家做飯都用上天然氣了!」一位老太太對自己的孫女講道。

」老爸,這是什麼?長得好奇怪!」「這叫轆轤,是用在井上的。那個圓柱形的是軸,軸上繞繩索,繩索一端系水桶。搖轉那個長長的手柄,就能從井裡取水了!以前咱家吃水都得走上三五公裡去從井裡取水喝,爸爸就被你爺爺委以重任,每天放學就跟著夥伴們去打水。看你們現在的生活多好,水龍頭輕輕一轉,自來水就來了!「一對父子站在小轆轤前交流著。

」妞妞,你知道這燈用什麼點亮嗎?「」我知道!是煤油,上次爺爺來跟我講過了!爺爺說他小時候就因為用不起煤油燈所以才學習不好的,還說現在家家戶戶都是電燈,也能用得起電,讓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小女孩手舞足蹈的對媽媽講到。

南山村村史館佔地的面積僅有50平方米,卻是一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鄉村袖珍博物館,主要以黨建引領和村莊的改造為主線,由「記憶中的南山、奮進中的南山和幸福的南山夢」組成,通過圖片、文字、老物件等不同形式,全方位展現村莊發展脈絡與建設歷程。它不僅記錄了南山村的歷史,更再現了該村從窮髒差到富美淨的「變形記」。據悉,南山村近年來通過實施汙水管網改造、農村道路硬化、廁所革命、全域綠化等工程,讓家家戶戶過上了好日子。

「這裡陳列的很多東西我以前都用過,這張桌子、那臺紡織機都是我捐出來的。現在生活越來越好了,但還是時不時想看看過去用過的東西。」站在村史館裡,村幹部劉保合說道。

傳承文化、凝聚人心

對於南山村的村民來說,村史館的建成,讓他們感受到代代相傳的村風民風,記住老前輩艱苦奮鬥的不易,更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村民們認為,村史館是傳承鄉村文化、教育村民的「定海神針」,村史館可以傳承文化,讓村裡的文化根脈不至於斷根;可以凝聚人心,讓村民更加團結自信。

」村史館建成後,不少娃娃愛來這裡看,新奇得很!這個村史館讓娃們知道了咱村的美好生活是怎麼奮鬥來的,從而知道要倍加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挺好的!「劉巨奇望著村史館說。

今年16歲的武永焱,雖然從小在農村長大,但是陳列著的很多老物件他都沒見過。「看到這些老物件,我就非常佩服長輩們。他們在艱苦條件下為了生活不斷奮鬥,現在我們的日子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一個『00後』,今後更要好好學習,回來繼續建設家鄉。」武永焱感慨地說。

如今,村史館不僅成為

村民們「憶苦思甜」的窗口

也成為村裡孩子們的「第二課堂」

每逢節假日,孩子們都會來到這裡

學習知識之餘

也重溫先輩們的艱苦歷程

更感受現在富足生活的來之不易

原標題:《真稀罕!峰峰這些「老物件」你不一定見過!》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農村正在消失的這些老物件,你們見過多少件呢?
    眾所周知,現在農村有越來越多的老物件正在被拋棄,你們有見過以前農村常用的居家物品嗎?現在有好多都被取代了,就拿等下來說的這幾件東西,都是被現代化的機器給取代了。但是現在有一些老人對這些東西都是懷有情感的,這些東西也不是說都見不到了,而是很少見了。
  • 這20種老物件太稀罕,很多已經消失,用過5件你就老了
    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老物件退出了歷史的舞臺,這些凝聚力歲月的物件總有一種厚重的感覺,讓人覺得親切。圖為人力手搖的紡車,由木架、錠子、繩輪和手柄4部分組成,把棉花紡成線,用來製作織布的原料,在過去的農耕時代,是一項很重要的發明。
  • 七八十年代供銷社賣的日雜百貨,見過這些老物件,說明你已經老了
    看著供銷社的東西不買也過眼癮。四十年過去了,那味還記憶尤新!這是我對童年的回憶。感覺那時候的店員的工作真是好羨慕啊!這些曾經供銷社賣過的商品你還記得嗎?圖中:紅燈牌蠟光線。 知道的算你厲害了哦!
  • 這些老物件 第一件我賭你就不認識
    老物件是實物 老物件是用品 老物件是回憶 老物件是時代 老物件是感情
  • 這些老物件 第一件我賭你就不認識
    老物件是實物 老物件是用品 老物件是回憶 老物件是時代 老物件是感情
  • 稀罕!你見過「錘子葫蘆」嗎?誰知道學名叫啥?
    你見過形似古代戰將用的「大錘」葫蘆嗎?11月20日,記者在濟南仲宮大集上見到了這種被老鄉稱為「錘子葫蘆」的稀罕物。只見這種「怪瓜」長著長長的手柄,膨大的頭部還有一個尖尖的突尤,活脫古代戰將用的大鐵錘。賣「錘子」的農村大嫂也不知道這稀罕物具體叫什麼名字,看著像錘子也就叫它「錘子」了。「裡面有像葫蘆一樣的仔,覺得是一種葫蘆,所以也叫它錘子葫蘆。」大嫂拿在手裡比劃著說。記者拿起掂量掂量一個足足有五六斤重。
  • 回憶丨彭水慢慢消失的40樣老物件!你見過哪些...
    回憶丨彭水慢慢消失的40樣老物件!你見過哪些...... 上了歲數的彭水人都有個習慣就是家裡被淘汰的老物件都不捨得扔總覺著還有感情這些老物件你認得多少?見過8樣以上的暴露年齡了
  • 蘇州這個博物館 所有古物件展品都可以觸摸 很多老物件從沒見過
    蘇州這個博物館太神奇了, 所有的古物件展品都可以觸摸。這裡就是蘇州六悅博物館。「六悅」大致意思就是讓你用你的感官去感受。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雙手去觸摸。通過觸摸,你可以更直觀地感受這些老物件。我想,這些老物件,在另一個方面,也拉近了時間和空間的距離吧。
  • 農村這四種快要消失的老物件,第三個很多人沒見過,你認識麼?
    農村這四種快要消失的老物件,第三個很多人沒見過,你認識麼?歲月流逝,那些以前與人們朝夕相伴的傳統用具正逐步加入歷史舞臺,但是,凝固了歲月的事物,總是厚重著讓人沉思,讓人不釋手。在農村,有一些經典的物件,正慢慢退出了人們視線。
  • 張文霞|老物件,開眼了,保證你從沒見過
    老物件文/張文霞回老家時,無意中在樓梯間的角落發現了一個「寶貝」:外表粗獷,器形墩厚,工藝拙樸,貌似花籃,但遠不及花籃精巧細緻,倘若用它盛果蔬飯食,似乎也不合適。老爺子戴上老花鏡端詳了半天,慢慢憶起這個老物件叫手爐,從他記事起就有,冬天裡面放上慄炭,暖手用的。是了,前幾年熱播的電視劇《甄嬛傳》裡後宮佳麗們冬天手上都會抱著一個爐子,爐子裡放炭火,爐外包裹著精美華貴的布罩,那就是手爐。只是皇家奢靡,手爐往往是金銀或掐絲法琅所制,最不濟也是紫銅的,我等升鬥小民自然無法相提並論,只能用粗陶手爐取暖了。
  • 即將消失的41個老物件,見過8樣說明你已經老了!
    即將消失的41個老物件,見過8樣說明你已經老了!曾經家裡被淘汰的老物件都不捨得扔總覺著還有感情不過如今還有幾個人能記得這些?1、壓水井老家的壓水井壓出來的水涼爽甘甜小時候渴了都爭著喝呢…...
  • 這些老物件太稀罕,見過5件就很牛了,圖3很多人不知道做啥用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以前常用的老物件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留給人們的只有回憶,但現在看到這些老物件,仍覺得非常親切。圖為一種袖珍的秤,包裝在一個木製的匣子裡,做工精巧,這麼小的秤應該是秤金銀珠寶的吧。
  • 這些老物件在「講」舊時光
    讓人難忘的不倒翁娃娃。頭髮卷卷的塑料洋娃娃。我們總是感慨「時間都去哪兒了」,卻忽略了在我們生命中,那些承載著時光的老物件。它們,或許還堆砌在你家裡的儲藏室裡,或許早已隨著時光消失得無影無蹤。但是在記憶深處,或多或少,都有它們的影子。
  • 老郵筒縫紉機 印度人的老物件
    老郵筒仍舊在工作 男裁縫腳踏縫紉機 印度人稀罕「老物件」【本報特約記者 宇 同】在印度經常有機會邂逅一些引人懷舊的老物件,有些場景令人一錯愕間仿佛穿越回過去的時光。《環球時報》記者在印度住的房子就是用的老式銅鎖和銅鑰匙,那種帶著歲月痕跡的暗黃光澤,至今想來仍覺溫馨。傳統的印度人似乎從骨子裡固守著一種懷舊的情愫。
  • 高價回收:暴露年齡的10個老物件,圖中的老物件你都認識,兒子應該上小學了!
    閒來無事,今天咱們一起來看一看文玩圈那些暴露年齡的老物件吧,如果以下這十種老物件你都認識,那麼你的兒子應該上小學了。一、縫紉機如果你出生在七十年代,或者八十年前初期,那麼對於下圖中這個造型有些黑科技的物件應該並不陌生,小的時候,我們的衣服,褲子,家裡用的床單被罩,都離不開這個老物件,那就是縫紉機,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的縫紉機都是數控或者電動了
  • 回憶丨彭水慢慢消失的40樣老物件!你見過哪些...
    回憶丨彭水慢慢消失的40樣老物件!你見過哪些...... 上了歲數的彭水人都有個習慣就是家裡被淘汰的老物件都不捨得扔總覺著還有感情這些老物件你認得多少?見過8樣以上的暴露年齡了1、老水井老家的涼水井與其說是物件倒不如說是陪伴多年的老友吊出來的水涼爽甘甜夏天口渴的時候來上幾口簡直美味
  • 老物件見證農村新變化
    煤油燈、銅水壺、手動縫紉機……5月13日,新疆伊寧縣英塔木鎮包爾其村村民「曬」出的67張老照片和35件老物件,吸引了當地百姓觀看。  當日,筆者在包爾其村村委會院內看到,整個院子被前來觀看老物件的村民擠得水洩不通。院內,由村民提供的老物件勾起了大家對往昔的回憶。  「這是上世紀60年代的老照片,是我爺爺與家人的合影。」
  • 保價回收:10張民間老物件,你見過7個說明你不再年輕,3圖老物件最難認
    ,你已經看到七件表明你已經不年輕了。3畫民間古物是最難辨認的,70後的編輯還沒看過,知道3張老物件的人是最好的,你知道嗎?圖中那個古老的民間物品叫做書包。你小時候見過嗎?這幅畫中的古老民間物品是一種冬季用具。你小時候見過它嗎?它叫什麼名字?
  • 每天都在說老物件兒,這9種老物件兒你見過嗎?估計都不認識吧!
    在文玩圈,除了一些可以在手中把玩的文玩之外,還有很多種類,什麼奇石啊,什麼木雕啊,等等,分門好多個門類,而在這眾多的門類裡,有一個老物件兒的門類,這所謂的老物件不一定是多珍貴的,多稀有了,相反的,老物件在過去幾乎都是家家都使用的東西,所以普通價格不會很高,但是很多老物件代表了一個時代的意義,所以文化價值比較高,今天咱們就來說一說九種老物件
  • 石橋城中村拆遷,老物件成了稀罕物
    「楊書記,我們家還有幾件老東西,你要不要的啊?」「要的要的,這就來。」接到居民的電話,杭州石橋街道石橋社區(原來的石橋村)黨委副書記楊煒莉喊上司機師傅就出發了。這些老物件是老底子石橋的寄託2017年12月2日,石橋地區城中村連片改造入戶丈量正式啟動,涉及石橋、楊家、華豐、永豐四個村農居房2681戶。今年6月前,石橋地區2681戶農居將完成騰房和拆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