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鄄城縣人民以新院區啟用為契機,繼續鞏固「全國百姓放心醫院」、「二級甲等醫院」、「省級文明單位」、「愛嬰醫院」、「無煙醫院」等榮譽稱號,勇於實踐,開拓作為,以提高醫療質量、改善醫療服務、保障醫療安全為強大動力,積極踐行黨的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走出了一條「為社會承擔責任,為大眾呵護健康,為醫院創造價值,為員工鑄造輝煌」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凝心聚力,一路同行。時間是無言的行者,總會在內心深處,讓鄄城縣人民醫院全體醫護人員激蕩起至深至誠的呼喚——你的健康我呵護。
黨建賦能打造醫院發展「紅色引擎」一直以來,鄄城縣人民醫院高度重視黨建工作,以政治建設為統領,以規範化建設為基礎,堅持黨建引領助推醫療服務高質量、高水平發展,以紅色陣地建設為抓手,發揮政治、服務、融合功能,向就醫老百姓傳遞著黨的關懷和醫者的關愛。
今年以來,鄄城縣人民醫院積極響應中央、省、市、縣要求,把加強新時代公立醫院黨的建設作為工作重點,並全面落實。以「黨的系列活動」為動力,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用,以黨建促進醫院各項工順利開展。
鄄城縣人民醫院黨委書記李海鵬表示:「醫院的發展,既要從大局出發,圍繞黨的宗旨,抓好黨建工作,又要著眼於細微處,聚焦黨的事業。著力抓好醫療服務、學科建設、質量安全、護理服務、績效管理等業務發展,以黨建引領促進醫院各項工作全面開展。」
加強醫院黨的組織建設。以「黨的系列活動」為動力,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用,以黨建促進醫院各項工順利開展。
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方針,建立完善思想道德教育的長效機制、反腐倡廉的制度體系、權力運行的監控機制以及信訪舉報、投訴處理、行風評議、內控監管制約機制,加強監管力度,大力推進「三重一大」、「黨務公開」、「院務公開」、「招標採購」等防範治理措施。
運籌有度 精心織密疫情防控網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2020年新春伊始,疫情來襲,考驗著這座千年古縣,更考驗著鄄城縣人民醫院的白衣戰士。鄄城縣人民醫院在縣衛健委的堅強領導下,眾志成城、團結進取,凝聚力量、攻艱克難,迅速行動,對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嚴密部署。在維護正常診療秩序的同時,最大程度保障患者、家屬和醫護人安全。圓滿完成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各項任務,
截至目前,在抗擊疫情方面,消殺用品總支出66萬元、防護用品總支出407萬元、核酸檢測37236人……一個個數據背後是鄄城縣人民醫院全體醫護人員的辛勤與努力,一項項工作詮釋著廣大醫護人員的奉獻與溫暖,一顆顆愛心傳遞著醫院上下的力量與信心。
疫情發生以來,醫院全力以赴做好各項防控工作。為了做好終末消毒、保障醫護人員健康安全,醫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有效避免了聚集性感染疫情的發生。
疫情面前顯擔當,越是艱險越向前。鄄城縣人民醫院全體職工以無私無畏的奉獻精神,患者至上的高尚醫德,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了自己的貢獻。根據上級有關部門要求,新老院區分別只保留一個出入口,檢測關口前移至進院門口。醫院發熱門診設置在了相對獨立的區域,粘貼醒目的「工作流程示意圖」,方便患者就診,避免交叉感染。改造後發熱門診及留觀的病房清晰劃分三區兩通道,劃分出候診區、診室、備用診室、獨立檢驗科、拍片室、藥房等。PCR實驗室(臨床基因擴增檢驗實驗室)經過改造、設備購置、人員考核等,順利通過了山東省臨床檢驗中心驗收,於6月1日開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據了解,截至目前,鄄城縣人民醫院共為全縣進行核酸檢測檢測37236人次,涉及住院病人、陪護人員、發熱門診患者、醫務人員、徵兵人員、外出務工人員等。在全院推廣使用「健康碼」,施行陪護證制度,住院患者一人一陪護,憑陪護證出入,謝絕探視。對全院在職職工(包括安保、消防、物業、保潔、實習生等)每兩周進行一次核酸檢測。常態化防控進一步鞏固了疫情防控成果,對疫情不反彈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長夜漸曉,雲開月明。
歷經此疫,我們相信,鄄城縣人民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步伐將更加堅定有力。
內練筋骨 增強醫院發展硬實力
醫療技術實力是醫院發展的生命線,更是醫院的核心競爭力,只有具備過硬的技術實力,才能全方位服務群眾。 鄄城縣人民醫院正是因為有過硬的技術力量,才讓患者放心,讓家屬安心。
近年來,鄄城縣人民醫院積極推進無痛診療、介入治療、微創治療等新技術新項目,在周邊區域、省內均處於領先水平。在鞏固傳統優勢學科及醫療技術基礎上,把微創技術、精準醫療作為工作重點,多項技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內科系統逐步開展腦血管的介入治療術、B超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技術及無創通氣技術、永久性頸內靜脈置管術、腹膜透析、腎穿刺技術、系列內鏡技術、肝臟佔位診斷術、食物不耐受試驗、24小時動態胃酸監測等;外科系統微創手術佔手術量的20%,並拓展泌尿外科腔鏡技術、橋接內固定系統治療複雜疑難骨折疾病、腦動脈瘤夾閉術、三叉神經疼治療術、全肺切除術、先心病手術治療、小兒先髖外固定術、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麻醉,獨立開展白內障、青光眼、眼底病、種植牙等手術、血流動力學檢測,打造縣域內婦產科醫療中心,開展小兒腦癱康復、語言康復、OT作業等技術。開展「CT導引下腫瘤穿刺活檢及介入治療術」及臨床輸血方面的診斷和治療新技術。
打鐵還需自身硬。鄄城縣人民醫院不斷調整戰略布局,擁有一流的醫生和領先的技術,持續提升自身水平,致力於打造本地區乃至全行業的強勢學科,努力服務一方百姓,引領區域醫療發展。
「智慧醫院」上線 讓患者少跑腿
「智慧醫院建設,是把麻煩事留給醫院、留給醫療系統,讓患者少跑腿、少等待,以信息化促發展,用優質服務創未來。」鄄城縣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焦同生表示,智慧醫院建設已成為助推醫院高質、長效發展的新動力。
醫院物流「小高鐵」,保障保障院內醫療物資高效傳輸。2020年7月,鄄城縣人民醫院沃倫韋爾Telesys軌道物流傳輸系統正式投入使用。目前,醫院的軌道物流分布全院,「小高鐵」擁有38個站點、53輛運輸小車,覆蓋了門診醫技樓、病房樓等38個科室,連接靜配中心、住院藥房、檢驗科、中心供應、輸液中心、手術部、ICU、急診、體檢中心及所有護理病區,全天候24小時保障院內醫療物資的高效安全傳輸。
「從住院藥房到我們骨二科一般需要10分鐘,如果急需藥品,最快5分鐘可以到達。」骨二科護士長張茹一邊說一邊打開箱子取出藥品,按下返回鍵,小車穩穩噹噹地又回去了。「『小高鐵』物流系統太方便了,它不僅可以傳送藥品,還可以開展檢驗標本、病案、消毒敷料包等的傳輸,真是省事又省力!」張茹感嘆道。
「小車軌道物流系統能夠確保醫用物品直接、快速地送達各個不同的需求點,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約了人力,同時降低了醫院內部電梯的負擔。有效地幫助醫院完成物資傳輸方式從人工運輸到智能化自動傳輸的全部轉型,全面提高院內質量管理運營水平。」鄄城縣人民醫院蔣萬萌告訴記者。
自動發藥機,將「人等藥」變成「藥等人」。鄄城縣人民醫院新院區自動發藥系統的使用,改變了傳統純人工配藥的服務模式,實現了藥房工作的智能化,讓原來「人等藥」的被動局面轉變成了「藥等人」。減少了患者取藥時不必要的排隊等候時間,為患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就醫體驗,也讓醫院進入了一個新的「智慧」時代。
家住鄄城縣什集鎮的王女士給自己三歲的女兒看完病,從門診剛走到藥房窗口,取藥叫號系統就叫到了她的號,她驚訝地說:「現在縣醫院新院區拿藥怎麼那麼快?我剛從樓上下來,藥就拿好了。」
記者在鄄城縣人民醫院新院區藥房外看到,等候大廳「人滿為患」的情況不見了,變得秩序井然。
據了解,自動發藥機可以自動接收繳費患者的處方信息,對取藥窗口進行分配。實時發藥窗口的工作流程是這樣的,處方藥品全部預存在機器內,待患者付費後來到窗口,藥師核准患者信息無誤後,自動列印處方,同時,發藥機根據處方信息自動調配發送藥品給窗口藥師,避免了人工操作的差錯,保證了取藥的精準性,確保患者用藥安全。患者再也不用在窗口現場等著劃價拿藥了,為患者節省了寶貴的時間。
「智能化中藥房」,省時又省心。為了滿足中醫臨床需求、進一步優化服務流程。鄄城縣人民醫院中藥房智能化中藥發放機,通過精準化、智能化、自動化操作,完成中藥顆粒配方,精簡了人工稱量程序,提高了配方的精準度,縮短了患者等候取藥的時間,極大方便了中藥診療患者。
幾排白色藥瓶緊密地布滿一面牆,如同蜂巢,近300味常用中藥顆粒,分裝於筒狀容器內。患者交費後,藥劑師在電腦上將醫師的電子處方上傳至智能調配系統,點擊自動配藥,牆上相應的膠囊瓶便會亮起紅燈,取出亮燈的膠囊瓶,放置在配方機調劑位置,經過掃碼二次確認後,機器便自動按處方劑量要求電子稱重,計量精準,實現電腦系統核查,出現差錯會自動報警,保障發藥準確性;機械化程度高,只需一人操作,最快大約20秒發一副藥,大大縮短了患者排隊取藥的時間,同時也避免了中藥調劑過程中出現的人為差錯。不僅滿足了廣大群眾對中藥服用方式的更高要求,同時也提高了藥師的工作效率,實現了中藥房的現代化和智能化。
正在中藥窗口等待拿藥的鄄城縣引馬鄉寺東楊村的李女士看到藥劑師運用智能化中藥發放機「抓藥」的全過程後,感慨到:「現在醫院的設備真是太先進了,以前我給父親抓藥最少要等半個小時,現在不到五分鐘藥就取出來了。」
移動護士站上線,提升護理效率。為加快智慧醫院建設,促進護理工作的高效安全,鄄城縣人民醫院今年9月份將第一批移動護士站投入到各個科室。真正將護士從繁瑣的日常工作中解放出來,把時間還給護士,把護士還給患者,為護理事業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大大提高了醫院護理質量與工作效率,使鄄城縣人民醫院的智慧醫院建設上了一個新臺階。
「自從有了移動護士站,我們工作量減輕了不少,可以把更多的時間用到提高護理質量上。」心內科護士長蔣敏說。移動護士站的投入使用,將電腦中患者的護理數據醫囑等錄入,保存信息後直接呈現於護士工作站,和醫院的HIS系統相連接,可以避免轉抄的錯誤,減少了護士工作的重複性,讓護士少跑腿,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執行醫囑時,護士在移動護士站電腦頁面的指定位置點擊,實時進行讀取、查詢、查對和執行,有效避免了護理不良事件發生。
「移動護理系統的投入使用,使醫院的護理管理實現了信息化管理,護理流程得到進一步優化,大大改善了患者的就醫體驗。下一步,移動護士站還會上線更多功能,增加條碼腕帶和自動擺藥機分發口服藥,實現床邊看視患者頓服達到安全用藥的目的。」鄄城縣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李景雲信心滿滿地說。
改善醫療服務提升患者就醫體驗
改善門診就診流程,提高患者就醫感受。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鄄城縣人民醫院不斷改進就診流程,讓服務功能不斷拓展,服務效率進一步提升。醫院開展多種形式的預約診療服務,將電話預約、網絡預約、手機公眾號預約、現場預約、診間預約等納入統一的預約管理體系。不斷拓展預約渠道,滿足患者的不同需求,有效改善了門診的擁堵現象。實行門診叫號系統,規範就診秩序,真正做到一醫一患一診室,有效的保護了患者隱私。
「一站式服務中心」 提升患者就醫體驗。「一站式服務中心」,是醫院「進一步改善醫療行動計劃」中的一項措施。在籌建過程中,院長焦同生親自對方案進行了審定,並要求醫院各相關部門全力配合,確保「一站式服務中心」實現市民就診就醫方便、快捷。
醫院啟用「一站式患者服務中心」,圍繞「助力每天病人『最多跑一次』」的工作目標,集便民惠民門診、醫保、轉診、大型檢查、資料複印、病例複印、疾病證明蓋章、優撫減免、門診慢性病申請等十餘項服務功能於一體。「『一站式患者服務中心』以最便捷的服務路徑,讓群眾在醫院辦手續時儘量少跑腿甚至不跑腿,達到最佳的服務效果。」鄄城縣人民醫院副院長楊曉雪告訴記者。
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服務暖人心
鄄城縣人民醫院創新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使志願服務質量高、有特色、走在前,切實以人民健康為服務主線,促進「鄄醫人在行動」志願者服務更加接地氣、暖人心。近年來,志願服務團隊深入基層,走進學校、社區、廣場、公園,開展了一系列講座及義診活動,把志願者工作做到了實處。
「專家來到我們村,真的是太好了。我腿腳不方便,去大醫院看病對我來說太難了,現在縣醫院來到家門口開展義診活動,不出遠門就能享受到專家的服務,真的是太好了!」前來檢查的陳大媽一邊擼起袖子測量血壓,一邊高興地念叨著。
鄄城縣人民醫院將著力打造「鄄醫人在行動」志願服務品牌,調動各方力量、整合各種資源,科學謀劃、創新創優,將送健康志願服務做優做精,為鄄城縣人民群眾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
回顧過去感慨萬千,展望未來信心滿懷。「十四五」發展的大幕已經開啟,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鄄城縣人民醫院將不忘初心、銳意拼搏,在創新發展、跨越式發展的特色發展之路上,為廣大患者提供更好更優質的衛生醫療服務,奮力開創智慧醫院建設的新局面!(王偉 都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