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拿一針一線
人老多情,古稀之年的徐克成喜歡回憶往事,特別是那些令他刻骨銘心的經歷。
他忘不了自己出生於蘇北農村的一個共產黨員家庭,爺爺被國民黨殺害,家裡的房子被燒毀。幼小的他跟著被國民黨追殺的父親四處逃難,7歲時是一名共產黨員用自己的身體擋住敵人的子彈,救了他的命。
他忘不了逃難時染上了嚴重的疥瘡,渾身膿皰。一天夜裡,家裡來了一個身穿新四軍服裝的阿姨,她說:「我和你爸爸是一樣的人。」她帶來了一管硫磺藥膏,幫他塗抹在身上,幾天後膿包結痂了,他感到好幸福。後來,聽說這位阿姨是解放軍的一名團政委,在渡江戰役中犧牲了。直到現在,他都忘不了那位阿姨柔和的目光,忘不了那塗在身上的硫磺味。
他忘不了1971年,他的母親去世時,叮囑他:「兒子啊,你一定要記住,是共產黨救了我們全家,要知恩圖報,要聽黨的話。」也正是那一年,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閃現在腦海中的這些「忘不了」,讓徐克成的人生信仰、人生理念和人生價值不斷培育、夯實、升華,堅定了他的辦院信念:永遠不做對不起病人、對不起自己良心的事。
他甚至忘不了一件不願回憶的往事:
那是2000年底,廣州復大腫瘤醫院正式創立。徐克成與其他三名創辦者約定:一是廉潔,任何事透明;二是公正,不允許家屬參與;三是道德,「不拿病人一針一線」,絕對不收「紅包」、「回扣」和吃請。大家籤名立據,「四錘定音」。不料,「約定」建立後不到一個月,四人中的一位,因為一次採購,自動「退出」了;而一年後,另一位也無奈分手了。
十多年來,復大腫瘤醫院堅持了「約定」,只在遇到非常特殊的情況時才破過一兩次例。
2002年,徐克成的一位朋友患上了肺癌,在上海進行了手術治療,3年後肺癌復發,便選擇了到復大醫院進行治療。手術中檢查氣管時,患有心臟病的他突然心臟停跳了。情況危急,經過一輪奮力搶救,終於把他從鬼門關上拽回來。這位病人非常感激醫護人員給了他第二次生命,說什麼都要請吃飯,還說「不吃就不出院了」。擔心不接受他的好意會影響恢復,徐克成反覆考慮後只好接受了邀請。但這位病人可能到現在還不知道,當晚宴會的費用雖然是他支付的,但醫院也在住院費上已進行了等額減免。
復大醫院的「院訓」是:厚德行醫,醫德共濟。這條院訓把「紅包」、「回扣」和「吃請」列為「高壓線」,誰碰了它,就必須受到懲罰。
為中國醫學增光
能否為廣大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技術水平是個硬指標。徐克成在復大醫院整合多種醫療技術,提出以冷凍消融、微血管介入和聯合免疫為主導、個體化實施的特色「3C+P治療模式」,提升了醫院的品牌和硬實力,在救治患者過程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2007年底,丹麥的郭林女士被發現患了胰腺癌伴肝轉移。醫生婉轉地對她說,3個月內做完該做的事吧。她不甘心,又到美國治療,美國醫生也持相同意見。她不顧當地醫生反對,於2008年2月來到廣州,接受復大醫院以冷凍治療為主的綜合治療。3個月後複查,CT片顯示:肝內轉移消失,胰腺腫瘤縮小2/3。五六年時間過去了,如今郭林女士依然健康。
郭林女士的成功治療,震動了整個丹麥乃至歐洲,僅2008年,丹麥就有113名患者來到復大治療。有一個國家的衛生部長患了晚期肺癌,也首選來到復大治療。在世界衛生組織大會上,她十分激動地向我國原衛生部領導表示感謝。後來,這位領導十分激動地稱讚徐克成:「你們復大創造了特色,打造了國際品牌。你們為國爭了光。」
復大醫院出名了,但年邁的徐克成並未停下追趕的腳步。幾乎每天都在看最新的醫學論文,觀察著臨床治療的新變化。他說:「我就是閒不住,每治療一個患者,都是對我們的一次考試。世界醫學發展那麼快,我要給中國醫學爭口氣、增份光!」(記者 吳勇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