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朵茉莉入茶魂,一壺飲盡秋日香丨四時之味

2021-02-28 為你讀詩

夏日轉秋,枝頭的茉莉陸續綻放。每年這時候,老茶客們就翹首以盼,一種被譽為「天香」的茶。

這種茶,不醇厚、不回甘,卻鮮靈至極。

迎著撲鼻的香氣,啜一口入喉,清新之餘,竟隱隱透著蜜味。平淡的日子,意外地,被這一口茶,熨得服帖而柔軟。

慈禧愛喝的雙窨、老北京的「京味香片」、冰心、老舍懷念的冰糖甜,都是它。它窨次越多,香氣越濃。慈禧喝的不過是雙窨,就已經偏愛有加。建國後,五窨更成了珍貴的國事禮茶。這次,我們找到了非遺技藝傳承人陳威威,親制的福州九窨茉莉針王」。那滋味,喝過一次,此生不忘。秋日賞月品茗時,若喝的是這茶,今年一定很難忘。

「上品飲茶,極品飲花」,花茶窨次太少,花香則不足。

陳師傅這茶,經過九窨,使花香填滿整個茶骨,香氣異常濃鬱,因此美譽「換骨香」。

要知道,九窨不僅費時費力,更考師傅技藝。能做九窨的人,寥寥無幾。

何況九窨針王,需甄選「福鼎大白毫頭春芽頭」為坯,溫度稍有偏差,便會變酸變澀,因此極難製成。

可陳師傅這九窨茉莉針王,香氣逼人、鮮靈通透,並且十泡香不絕。

剛撕開內袋,香氣撲面而來,疑似夜闖了茉莉園,茶友們都驚呼:「好香啊。」

聞見花香不見花,是茉莉花茶的一大特色。但像它這樣,只見芽頭肥壯,滿披白毫如雪,極少見,堪稱「上上品」。

不過也正因為它茶坯鮮嫩,與茉莉才如此相配。

熱泉傾瀉,香氣飛竄。黃綠明亮的茶湯,啜一口,鮮靈無比,且純粹到能嘗到冰糖甜。就像是清風吹來深山裡的花,清新到迷人心魄。

爾後滿嘴回甘,九泡後,隱約仍有餘香繚繞,撩撥著,讓人意猶未盡,妙極了。

茶友們喝過都催我幫他們多預定幾份,讚不絕口。

但九窨茉莉針王難得,我們現在也只和陳師傅爭取到了200份庫存,先到先得,錯過可能就得等明年了。

2014年,福州茉莉花茶傳統窨制工藝,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懂得這項傳統窨制技藝的師傅,少之又少。

而陳威威,師從國家級非遺傳承大師陳光富,學習制茶多年,技藝早已爐火純青,還入選了福州專家庫(全福州僅10人入選)。

如今,作為非遺技藝傳承人,他只想做真正的好茶,肩負起發揚福州茉莉花茶的使命。

因此,他每年會花絕大部分精力製作這做這「茶王」——九窨茉莉針王,只為讓更多人喝到茉莉花茶絕妙的滋味。

茉莉雖是六月時花,但窨茶用花,他只選福州伏夏小茉莉,並在烈日兇猛的正午採摘。

這時的茉莉還是花苞,裡面暗藏的香氣正呼之欲出。

摘下的花,重複堆溫、攤涼,讓其保持在36-38℃,直至花朵開放率達60%。這個溫度,既能促進花苞開放,又能避免香氣提前逸散。

這個過程比伺候大小姐還謹慎,稍有偏差,茶香便不足,因此稱為伺花。

接著除去青蒂、花梗、線瓣等雜質。

雖然茶裡不見茉莉蹤影,但茉莉的香、甜都留在了茶骨裡。水一衝泡,杯底香氣便立馬洶湧四溢。

將茶坯和開放至理想狀態的茉莉花,充分混勻、收堆。

鮮花吐香,茶坯吸香,茶裡苦澀的多酚物質,逐漸變成甘甜的酚類物質。

期間,陳師傅還伺機將提前預留的1/10茶坯,蓋在裸露的花上,鎖住花香。

5個小時後,將原本的窨堆扒開攤涼,再收攤打薄,不讓高溫把花的活性或茶的味道破壞掉。

再等上4個小時,待花香全部吸進茶骨,花瓣轉至微黃,陳師傅便把窨過的花剔除,只留下香氣入魂的茶葉。

烘去茶葉的水汽,封存穩定芳香,這便完成了第一窨。

而做「換骨香」,需重複窨9次後,讓茶的香氣達到飽和,才算大功告成。

每個窨次大概3天,加上茉莉只在夜間開放,要做這九窨針王,陳師傅這1個月都要熬更守夜,幾乎沒睡過一個完整覺。

窨制1斤茶,茉莉要用近72斤,萬朵茉莉換茶骨,想不香都難。

陳師傅制茶多年,哪個溫度吸香才好、什麼茶坯茶才鮮,他都了如指掌。所以即便你喝過九窨茶,還是能立馬喝出這茶的不一樣。

它的香氣繞梁,衝上一壺,便會滿室生香。抿一口,一點澀味也沒有,口感甘醇鮮爽,香氣沁入心脾,太銷魂了。


「一卉能燻一室香,炎無尤覺玉肌涼」,喝這杯茶時,全懂了。

更驚喜的是,你會在嘴裡嘗到冰糖甜

茉莉花茶不見花,但嘗過它,從此你便會知道「如何辨別是否用了福州茉莉」。因為這份清洌、空靈的甜美,是福州茉莉獨有的烙印,別處都沒有。

難怪當年冰心和老舍都曾對福州茉莉的「甜」讚不絕口。

老舍每逢去冰心家做客,別的茶不喝,就喝冰心老家福建產的茉莉花茶,還寫下「中年喜到故人家,揮汗頻頻索好茶」來紀念他們的茶誼。

家裡常備此茶待客,或將它贈予友人都很合適,可祈願生活甜美。即使自飲,宅家不出門,能品到這樣一杯茶,心裡也會美開花吧。

但若細看茶,你會發現,比茉莉花更講究的其實是它的用茶。

頭春的福鼎大白毫,只取芽頭製成烘青綠茶。


芽頭很肥壯,而且因為沒有經過揉捻炒制,它身上的白毫很好地保留了下來,滿披成雪,一看就知道它有多鮮嫩。

白毫:像新生兒臉上的絨毛一樣,是茶葉鮮嫩的象徵,富含胺基酸、茶多酚,能提升茶的鮮爽口感。

投茶3g,用80-85℃的水衝泡,沿碗壁輕柔注水,10秒出湯。頭道滋味十分甘甜清新,後道冰糖甜轉淡,茶醇凸顯,一道一滋味,回味無窮。

夏天還可以冷泡。同樣欲罷不能,真是一年四季都適合喝的茶。

有人陳師傅,如此好茶為何不貴,他淡笑著說,好茶難得,知音難覓,有的茶只做給更多人。

確實,如此好茶,沒喝過太可惜了。世俗煩雜,不正缺這口鮮靈之清雅嗎?

在這個特別的時期,希望您把每一天的陪伴過成值得珍藏的日常。

相關焦點

  • 萬朵茉莉入茶魂,一壺飲盡秋日香丨花香好茶
    每年這時候,老茶客們就翹首以盼,一種被譽為「天香」的茶。這種茶,不醇厚、不回甘,卻鮮靈至極。迎著撲鼻的香氣,啜一口入喉,清新之餘,竟隱隱透著蜜味。平淡的日子,意外地,被這一口茶,熨得服帖而柔軟。慈禧愛喝的雙窨、老北京的「京味香片」、冰心、老舍懷念的冰糖甜,都是它。它窨次越多,香氣越濃。
  • 飲一壺茶,品人生百味!
    客人們不知該怎么喝,問道:「師傅,茶碗裡邊沒有東西,沒有茶,怎么喝呢?」尼姑師父就再說一句:「請喝。」說著又喝了一口空茶。客人繼續問道:「師傅,杯子裡是空的,怎么喝呀?」師父微笑,然後說:「小兄弟,如果你心裡邊有物,杯子裡邊就有茶。杯子裡面有茶,如果你沒有心,也什麼都沒有。」
  • 茶為席魂 心飲為上
    一杯、一壺、一花、一草,落於桌間,並非隨意一放,而是用心地「布」。茶滋於水,水籍乎器。茶湯無形,無器不盛。器,為茶之父,道由器傳。由茶和器而入的茶道,是一門生活化的細緻藝術,茶席則是茶道有規則、有秩序的具體表現。茶席,是為品茗構建的一個人、茶、器、物、境的茶道美學空間,它以茶湯為靈魂,以茶具為主體,在特定的形態中,與其它藝術形式相結合,共同構成的具有獨立主題,並有所表達的藝術組合。
  • 一人飲系列之——搏浪壺
    一人飲,亦如此。拿起手中的壺,周遭嘈雜的環境會安靜下來。當第一口茶湯入喉,你只需閉上眼,從發梢開始,一絲絲細密的風,將載著過去的記憶、思緒在當下湧動。一人飲,是一個獨處的過程。一人、一壺、一杯,最簡單的喝茶,從日常瑣事中沉靜下來,尋求安寧。
  • 閒言|煮一壺心茶,素心以對,滋養光陰
    人生如茶,閒時煮一壺,茶水即可入心,滌心。心若清靜,不求一世榮華,只願半盞禪茶,清歡潤喉,意蘊入心,飲醉煙火流年,滋養盛世光陰。茶,滌心塵,洗春秋,靜靜地品,有一股禪的味道,香,清遠,綿長,味,清淡,持久。
  • 2件8折|茉莉花香入茶骨,沏一壺,花香滿室,銷魂!
    來源:中國經營報古人云:上品飲茶,極品飲花。以花入茶,是中華茶飲的一大特色。將茶坯與鮮花混合,鮮花吐香、茶坯吸香,一吸一吐間,花香入茶骨。茉莉花茶,便是花茶中的典範,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左為翁發水,右為張筆清以正宗的武夷紅茶和福州茉莉花為料,採用傳統「五窨一提」,將茉莉花香嵌入紅茶茶骨。水泉傾倒,便有花香化開,牽引出茶魂,一品一滋味。
  • 2件8折|茉莉花香入茶骨,沏一壺,花香滿室,銷魂
    古人云:上品飲茶,極品飲花。以花入茶,是中華茶飲的一大特色。將茶坯與鮮花混合,鮮花吐香、茶坯吸香,一吸一吐間,花香入茶骨。茉莉花茶,便是花茶中的典範,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浸沉水,多情化作,杯底暗香流。」
  • 福蓮嘉葉|一人,一茶,一壺飲
    城市的喧囂使人疲倦,快節奏的生活使我們迷失方向,複雜的人際關係讓我們變得敏感脆弱……所以,讓我們給生活按下一個暫停鍵,把所有的煩惱拋之腦後,把所有的不甘平凡的心藏一藏。一個人、一個包,到嘉葉山舍來個浪漫的邂逅之旅。
  • 【泡飲方法】原來茶還可以這麼泡!了解最全面的茶葉飲用方式
    然後把茶葉按粗細分開,先放碎末填壺底,再蓋上粗條,把中小葉排在最上面,以免碎末堵塞壺內口,阻礙茶湯順暢流出。接著即用開水衝茶,循邊緣緩緩衝入,形成圈子,以免衝破「茶膽」。衝水時要使壺內茶葉打滾。當水剛漫過茶葉時,立即倒掉,稱之為「茶洗」,即把茶葉表面塵汙洗去,使茶之真味得以充分體現。茶洗過後,立即衝進第二次水,水量約九成即可。
  • 如何煮出一壺好茶,這裡面大有文章?
    數間茅舍,藏書萬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春水煎茶。——元代張可久《人月圓山中書事》這首詩是張可久寓居西湖山下時所作,表達自己刀劍入鞘,馬歸南山,看破世情,從此笑忘江湖,晴空煙霞,一壺酒、一盞茶、一卷書,縱情山水,亦是不枉此生。
  • 以茶入饌,把春心安放
    愛茶之人,不會錯過春日那一縷茶香;愛食之人,也不會錯過春季的清新美饌。不如慢沏一壺香茗,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邊雲捲雲舒。
  • 茶前小敘丨鴻雁來賓、雀入水為蛤,菊有黃華
    1 天下之佳茗莫若茶一巷, 茶一巷之麗者莫若風物茶, 風物茶之美者莫若四時風物。 茶一巷之茶, 濃一分則太多,淡一分則太少。
  • 茶話|煮水度日一壺茶
    同時發酵中產生的物質,還能養胃、降血脂,大多數茶友的體質,無論老少皆可適宜品飲。發酵型茶類除了選擇紅茶,全發酵的黑茶如熟普、安化黑茶、六堡茶;半發酵的巖茶;微發酵的老白茶;或多年陳後發酵品質佳的生普,甚至甜潤的陳皮普洱茶等,都可以視作首選茶類。為了更好的激發出茶的茶性和茶香,同時又增添更多樂趣,茶亦不只限於工夫泡,更適用於煮飲!
  • 做茶如做人,茶品即人品,人生應當遇見一壺好茶
    品飲「大紅袍」茶,必須按「工夫茶」小壺小杯細品慢飲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嘗到巖茶之顛的禪茶韻味。大紅袍茶葉禮盒裝茶湯金黃清澈,茶多糖含量是紅茶的3.1倍,綠茶的1.7倍,營養價值極高。正山小種新茶茶葉武夷山紅茶散裝店中的條索肥實,色澤烏潤,泡水後湯色紅濃,香氣高長帶松煙香,滋味醇厚,帶有桂圓湯味,加入牛奶茶香味不減,形成糖漿狀奶茶,液色更為絢麗。
  • 王安石要長江中峽水,蘇軾取了下峽水,泡上一壺茶一眼被識破
    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而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思想家,他的詩詞,充滿哲學意味。 在我們的刻板印象中,蘇軾具有生活情趣,當是細酌之人,王安石偏重政治實幹,當是牛飲之人。豈不知,王安石也是愛茶懂茶之人。
  • 網紅養生壺體驗:鳴盞養生煮茶器良心測評
    這個可以拆卸的玻璃茶漏可不是中看不中用,其四周分別分布多個間隙極小的濾孔,不僅起到茶水分離的作用,使茶湯更為清澈,更有利於茶味析出,給予飲茶者更好的喝茶口感。     煮荷葉茉莉茶: 用料有荷葉茶和茉莉,荷葉提神,茉莉淡雅,相得益彰的它們就如周瑜和小喬吧~嘻嘻
  • 蘇東坡的茶酒,900年後再創新!一茶一酒,盡得風雅
    茶酒相融,是何種妙不可言的滋味?這一口茶酒,盡得世間風雅,被中國人心心念念了900多年。早在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就曾有嘗試「以茶釀酒」:「茶酒採茗釀之,自然發酵蒸餾,其漿無色,茶香自溢。」文人「實驗」固然風雅,但千年來,少有酒廠能將茶和酒很好相融。「初時」聯合百年老酒廠「鄭萬利」,研發數年,才掌握茶酒的奧秘。他們更進一步,用古法窨制,把花也融入茶酒。盛夏的茉莉、今年的新桂,時令新鮮的花都用來窨制花茶,可謂不惜成本。
  • 虹之華園藝探索「花卉+旅遊」模式 一朵花就能泡一壺茶
    每年向韓國出口近2000萬枝優質菊花切花。……在今年4月上海舉行的「春城花都·好享昆明」昆明旅遊推廣周上,昆明虹之華園藝有限公司(下稱「虹之華園藝」)的七彩菊花很是吸睛。   除了一朵菊花上有紅黃藍綠紫等七種顏色的七彩花,在虹之華園藝,還有一朵菊花就能泡一壺茶的「雲朵金菊」,每年超過2億枝出口日本的優質菊苗,近2000萬枝出口韓國的優質菊花切花……在雲南花卉示範園裡,虹之華園藝真正把一朵小小的菊花,做出了大文章。
  • 【茶文化】八仙茶:嘗盡山珍海味,不忘家鄉一壺茶
    加上傳統的竹籠炭火烘乾,使大坪烏龍茶有別於其它烏龍茶之色,品形美觀,內質高尚、素形美、色翠、香鬱、味甘,大坪八仙茶芳香盈益,甘純爽口,有獨特的山韻味,常飲能消食開胃,提神減肥,明目益智,延年益壽。飲後有回歸大自然之感覺,是「綠色食品」中獨一無二的享受。大坪涼亭的制茶過程
  • 大開眼界,從風爐煮茶到電陶爐煮茶,煮好一壺茶,茶具該怎麼選?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冬天到了,煮茶大抵還是方便的。一泡茶喝到尾聲,有朋友提議煮一壺葉底,徹底喝茶喝個盡興。然後,取來了電陶爐和配套的玻璃壺。洗淨茶具,撥入蓋碗內泡開的老叢葉底,注水,摁下加熱。尷尬的是,電陶爐在加熱運行時,發出了極大的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