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謝各位老師的佳構雅和!我一塊磚拋出去引來這麼多佳玉,甚感榮幸,感謝各位老師的辛勞付出,在此一併謝謝了!
國家公祭警鐘鳴,
懷念同胞弔古情。
白骨成堆仇似海,
悲風滿眼血如城。
交侵歷史焉能改,
未報英靈豈可輕。
虎視眈眈夷寇在,
強軍守土保和平。
2020年12月13日
蔡佳春
次韻奉和劉經平《國家公祭日感賦》
怒風呼號警長鳴,
國恥家仇不了情。
枯骨成堆和淚眼,
殘魂孤魄泣危城。
昭昭史冊誰能改,
默默衷良豈可輕。
大國胸懷存萬物,
前行祈望共和平。
陳麗
依韻奉和劉經平《國家公祭日感賦》
公祭同胞憤痛生,
國讎勿忘寄哀情。
血腥屠殺無人性,
遍地屍橫泣古城。
臥榻之旁狼虎覷,
子孫時刻警鐘鳴。
金戈鐵馬今威壯,
護我家園永太平。
姚紹舉
依韻奉和劉經平《國家公祭日感賦》
腥風血雨虐南京,
百姓澌亡鬼子兵。
昔日同胞遭劫難,
山河長夜動悲情。
不忘倭寇屠城惡,
唯願中華誓旅精。
哭在今番公祭日,
國人嘗膽向徵程。
潘友祥
依韻奉和劉經平《國家公祭日感賦》
汽笛破空衝耳鳴,
鐘山肅穆半旗傾。
碑前凝淚紙花透,
憶裡屠城野獸行。
多少冤魂多少怒,
萬千悲憤萬千情。
八三歲月仇難已,
艦對東洋倭寇兵。
王明華(天涯覓夢)
依韻奉和劉經平《國家公祭日感賦》
雪落中原遼野寂,
唯聞振耳警鐘鳴。
雨花臺下千堆骨,
夫子門前萬戶坑。
血肉築成驅寇障,
壯心攬起護疆情。
蒼天悲濺炎黃淚,
潔潔經幡禱眾生。
陳宏元
依韻奉和劉經平《國家公祭日感賦》
不忘當年國破聲,
今宵才起警鐘鳴。
有心將士除倭寇,
無力亡魂嘆古城。
含恨冷梅同雪訴,
帶悲皓月共霜明。
滄桑雖逐東流去,
但願英雄要練兵。
賀大孝
次韻奉和劉經平《國家公祭日感賦》
南京公祭警長鳴,
牢記人民骨肉情。
日寇鐵騎乘獸馬,
腥風血雨染都城。
入侵歲月焉能釋,
悼念英靈怎敢輕。
華夏子孫懷壯志,
安疆守土衛和平。
祝仕彬
依韻奉和劉經平《國家公祭日感賦》
悽風苦雨應天城,
舉國同祈熱淚盈。
四海披麻悲骨肉,
五湖戴孝罵東瀛。
默哀響警明心志,
磨劍枕戈捍太平。
卅萬同胞安息去,
定囚倭鳥勿狂鳴。
胡笑如
原玉奉和劉經平《國家公祭日感賦》
江山萬裡號長鳴,
草木皆悲戚戚情。
千古漢邦屍壘冢,
六朝天闕血凝城。
如狼日寇罪無恕,
有我兒郎孰可輕?
強國雄師疆域固,
炎黃億億愛和平。
商中賢
次韻奉和劉經平《國家公祭日感賦》
警鐘今日又長鳴,
八十三年骨肉情。
慘案腥風憂漢將,
哀篇血雨滿都城。
悲傷歲月焉能忘,
慰祭忠魂豈敢輕。
記得虎狼魔掌惡,
森嚴壁壘有和平!
陳剛
依韻奉和劉經平《國家公祭日感賦》
悲風掃過秣陵城,
含淚追懷弔古情。
胸佩白花思骨肉,
手持黃菊恨東瀛。
半旗哀悼蒼天暗,
八載揮戈敵寇平。
設定國家公祭日,
同胞不忘警鐘鳴。
羅豔麗
步韻奉和劉經平《國家公祭日感賦》
半垂赤幟笛長鳴,
舊冊銘心祭遠情。
無數冤魂橫澤國,
萬條罪證滿都城。
低頭強忍紛紛淚,
今日須知步步輕。
此恨滔天當勿忘,
三千飛鴿寄和平。
楊漢林
依韻奉和劉經平《國家公祭日感賦》
公祭同胞警笛鳴,
兇殘日寇亂屠城。
泱泱赤縣遭蹂躪,
小小東瀛逞獷橫。
傲骨含冤天地泣,
麾戈奮戰世人驚。
家仇國恨銘悲恥,
屹立東方永泰平。
鄒明慧
次韻奉和劉經平《國家公祭日感賦》
盧溝曉月匪槍鳴,
日寇無端起戰情。
鐵蹄侵華蹂沃土,
刀光喋血洗都城。
陳年舊事須牢記,
國恨家仇不可輕。
敲響警鐘公祭日,
丹心一片憤難平。
胡騰飛
步韻奉和劉經平《國家公祭日感賦》
南京回首更呻鳴,
八十年前吐怨情。
六代風光呈出景,
一時地獄變屠城。
血屍漂蕩心難忍,
史冊留藏罪不輕。
銘記千秋非忘恥,
追懷先烈享和平。
彭德初
步韻奉和劉經平《國家公祭日感賦》
盧溝烽火警長鳴,
先烈悲歌壯我情。
敵寇逞兇侵國土,
英雄揮劍守長城。
既知戰犯罪深重,
慰祭忠魂孰可輕?
美日亡華心不死,
強軍方可有和平。
黃佔福
步韻奉和劉經平《國家公祭日感賦》
驚心警笛又長鳴,
喚起仇容國動情。
百裡秦淮成血海。
千年建鄴已空城。
從來讀史尤為重,
有道興邦孰可輕?
滿目瘡痍終去矣,
炎黃銘恥衛和平。
鄭瓦卡
依韻奉和劉經平《國家公祭日感賦》
笛聲嘶嘯悲風勁,
正義伸張慰九靈。
倭寇賊狼施暴虐,
血親骨肉遍金陵。
同仇敵愾安邦志,
銘記國殤御外兇。
亡我豺心從未死,
警鐘長響懾羆熊。
李俊德
依韻奉和劉經平《國家公祭日感賦》
公祭英靈笛嘯鳴,
神州大地寄哀情。
南京慘案驚環宇,
倭寇姦淫擄古城。
含恨杜鵑聲似訴,
帶悲冷月泣天明。
家仇國恥銘心記,
永固金甌保泰平。
周曉思
步韻奉和劉經平《國家公祭日感賦》
萬裡山河警笛鳴,
秦淮寒韻卷悲情。
坑埋火炙驚寰宇,
殺掠姦淫血染城。
孽海深仇何為重,
彌天大罪豈可輕。
翻開歷史諸多恨,
溥愛生靈守太平。
張作臣
步韻奉和劉經平《國家公祭日感賦》
華夏年年警笛鳴,
綿長哀怨默思情。
東倭嗜殺人倫滅,
百姓含冤血染城。
八載抗爭家國重,
無辜魂斷孰能輕?
難忘悲憤胸腔滿,
鏡鑑將來衛和平。
唐雲英
依韻奉和劉經平《國家公祭日感賦》
滅絕人寰舉世驚,
東夷猖獗竟屠城。
槍傷黎庶慘無道,
血濺金陵淚有聲。
五嶺含哀逢此日,
三江拜祭總關情。
百年屈辱休忘記,
駿馬吳鉤輔太平。
李家彬(野草)
步劉經平原韻奉和《國家公祭日感賦》
南京慘案警長鳴,
碧落黃泉皆有情。
血淚紅染秦淮水,
亡魂冤撼石頭城。
如山白骨猶能腐,
刻肺傷痕豈可輕。
家怨國讎無一報,
中華兒女恨難平。
張婉君
依韻奉和劉經平《國家公祭日感賦》
來侵日寇亂屠城,
掠搶燒殺舉世驚。
半壁江河遭踐踏,
滿城血湧淚聲鳴。
白山黑水黎民起,
大地蒼煙戰馬滕。
亮劍神州銘九鼎,
瓊葩化雨保和平。
夏應運
依韻奉和劉經平《國家公祭日感賦》
三七腥風血雨傾,
南京屠殺世人驚。
倭狼心野吞華夏,
姊妹身淪陷活坑。
祭奠亡靈憂辱史,
長鳴警笛惦危情。
築成富國強軍夢,
禹甸江山永太平。
向友進
依韻奉和劉經平《國家公祭日感賦》
當年華夏炮聲鳴,
倭寇交侵肆意橫。
無數俊郎埋草澤,
千條血債看都城。
拉開警報長江怒,
喚起人間正氣生。
卅萬亡魂今託咐,
須知槍口出和平。
齊躍生
依韻奉和劉經平《國家公祭日感賦》
每年今日警鐘鳴,
長短聲聲動慰情。
萬水低回思白骨,
千山肅穆祭英靈。
國恥勿忘強國盛,
家仇永記富家盈。
路上前行揮亮劍,
虎狼無犯享和平。
周平偉
依韻奉和劉經平《國家公祭日感賦》
一二一三警報聲,
至今還在耳邊鳴。
胞屍卅萬浮江海,
倭寇八千戮寧城。
淮水母親流血淚,
鐘山後裔豈饒輕。
國讎化作蓬勃力,
小島彈丸指日平。
黎文興
依韻奉和劉經平《國家公祭日感賦》
鐘山腥雨子哀嗚,
奇恥難忘愛國情。
白骨坑埋江漢岸,
同胞血染石頭城。
犯侵東土仇非淺,
警醒炎黃志勿輕。
壯我山河銘歷史,
金戈鐵馬守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