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貝琪 (左) 向記者介紹街頭綠化雨水花園的海綿功能。
在去年11月福州市委、市政府啟動的城區水系綜合治理第二批項目中,福州就把大量海綿設計理念注入到其中的「五湖二池三園」項目,通過海綿技術運用來實現各自的調蓄錯峰或滯水淨化作用和水清、 生態的目的。
「五湖二池三園」中的「五湖」是井店湖、義井溪湖、如意湖(溫泉公園)、澗田湖、晉安湖;「二池」是省體育職業技術學院調蓄池、鬥門調蓄池;「三園」是鬥頂海綿公園、赤橋海綿公園、洋下海綿公園。其中大多項目已經動工。
福州新聞網3月30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祁正華 孫漫)井店湖計劃4月底讓東側湖體景觀初現,義井溪湖4月底前完成湖體和駁岸的施工,洋下海綿公園、澗田湖5月底將完成湖體開挖施工,溫泉公園擴湖工程6月完工,鬥頂海綿公園和赤橋海綿公園在規劃審核和招標中……今年內,就有這麼多海綿公園或運用海綿技術的公園建成或改造提升。
記者昨日從福州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園林景觀所了解到,設計團隊在這些公園項目中都融入了海綿公園設計理念,並大量運用海綿技術,在助力福州中心城區水系實現「水清、河暢、安全、生態」的總體目標上動了不少巧心思。
海綿技術實現六大功能
所謂海綿公園,就是在公園改造工程中運用海綿城市理念,打造出一批能吸水、蓄水、滲水、淨水的「海綿體」。由於公園綠地面積比例大,園林地形豐富,天然的滲透力很強,成為最有效的「綠色海綿」。這種方式最簡單,投資最少,效率最高。
「就是以『慢排緩釋』和『源頭分散』控制為主要海綿設計理念,做到海綿公園『滲、滯、蓄、淨、用、排』六大作用。」福州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園林景觀所項目負責人黃貝琪告訴記者,海綿公園中的設計都是花了心思的,有的看著是小技術,但運用後會發揮大作用。
滲:主要是改變各種路面、地面鋪裝材料,改造屋頂綠化,調整綠地豎向,從源頭將雨水留下來然後「滲」下去,就地吸納。如通過透水磚、草地、植草溝等就可以實現「滲」的作用。
滯:主要作用是延緩短時間內形成的雨水徑流量。例如,通過微地形調節,讓雨水慢慢地匯集到一個地方。通過「滯」,延緩徑流高峰的形成,再進行錯峰排放。如以雨水花園、生態滯留區、雨水溼地、溼塘等生態形式達到「滯」的目的。
蓄:指把雨水留下來,使降雨得到自然散落,把降雨儲蓄起來,以達到調蓄和錯峰的目的。如以景觀湖、蓄水池等形式。
淨:通過土壤、植被、綠地系統、水體等,對水質產生淨化作用。如從草地上流過的雨水,和從硬質地面流過的水就不一樣;有些水中的懸浮物和汙物在流淌行徑中就被過濾和沉澱,達到「淨」的目的。雨水路過的路徑越長,淨化的效果就越好。
用:雨水經過土壤滲濾淨化、人工溼地淨化後儘可能回水利用。如可以利用所收集的水資源,可洗車、園林澆灌等。可以通過「滲」涵養,通過「蓄」把水留在原地,再通過淨化把水「用」在原地。
排:「排」在這六個功能最後,就是通過其他5個功能後水位再高了,就用到了「排」。也就是利用城市豎向設計(與水平面垂直方向的設計)與工程設施相結合,排水防澇設施與天然水系河道相結合,地面排水與地下雨水管渠相結合的方式來實現一般排放和超標雨水的排放。
綠地、植草溝、透水磚等都是「海綿體」
「海綿公園在人們眼裡,不僅僅是優美的景觀和漂亮的綠化、花化,公園裡每一處的建造,都是為了實現這六大作用而設計的。」黃貝琪說,以赤橋海綿公園(原八一雨洪公園)為例,公園因地制宜將建設溼地、雨水花園、下凹式綠地、植草溝、植被緩衝帶、雨水塘、生態堤岸等,這些項目都將大大提升公園綠地對雨水的滯蓄和淨化能力。在有條件下,從最初的地面雨水收集、周邊地面水的導向引流、蓄水、排放等過程,就是實現這六大作用的整個過程。
「如雨水落到草地上,按以往就排到了排汙溝,但現在就排到植草溝裡了,通過植草溝傳輸到雨水花園。雨水花園是下凹綠地,通過沉澱、淨化,通過溢水口,流到旱溪裡、草地上,最後全部再流到核心湖體。當核心湖體的水位高時,又會通過溢水設置,排到河道或市政管網。這最後的水就是經過了沉澱、淨化的水。」黃貝琪說,沉澱下來的懸浮物或垃圾,在地面進行清理即可。
鬥頂海綿公園和赤橋海綿公園還將打造綜合「藍綠海綿體」。這兩個海綿公園也將優先利用溼塘、植草溝、滲水磚、雨水花園、下沉式綠地等技術措施,打造具有「福州藍,榕城綠」特色的綜合「藍綠海綿體」。這兩個海綿公園還恢復與再現古民居傳統海綿技術,利用古民居庭院傳統的溝渠、牆塬、古井、天井、雨水臺地等海綿元素,加以保護與恢復。
海綿技術運用越來越廣泛
「許多人以為叫『海綿公園』的才是海綿公園,其實不是這樣的。」黃貝琪介紹,有不少公園有運用到海綿技術,只是名稱不一定叫「海綿公園」。而且今後海綿設計和海綿技術會更多的運用在公園建設中。
6月份完工的溫泉公園擴湖工程中,就有許多地方運用「海綿城市」設計方法。如湖區南側澆築的長約150米的方形箱涵,南向連接起溫泉公園湖體和五四河。當五四河水上漲時,通過智能化控制,導流排澇;溫泉公園的部分園路與湖體過於接近,擴湖工程完工後,部分硬駁岸將改造為「草坡入水」的軟駁岸設計。而且,環湖步道全部採用了生態透水磚,雨天不帶水、不溼鞋,還能自然滲透,形成地下水融入湖區。
作為先期開工的井店湖、澗田湖、義井溪湖和洋下海綿公園,目前攻堅進展順利。記者從市城鄉建總和市政建設開發公司了解到,這「三湖一園」均可在6月底前實現湖體蓄水,實現各自的調蓄錯峰或滯水淨化作用。項目人員日夜加班,確保工期和工程質量雙達標。
而發揮了洋下海綿公園生態景觀和雨水蓄滲的主體功能的,正是優先利用的水生植物、透水材料、雨水花園、植被緩衝區等這一個個「海綿體」,來實現吸水、蓄水、滲水、淨水,達到「緩排緩釋」效果。在景觀方面,還將圍繞湖面,設計建造人工凹地、休憩水榭、溼地體驗園、休閒廣場等多個休閒節點。
福州去年成為第二批國家級海綿城市試點,目前建設中的一批海綿公園或運用海綿技術的公園、道路、小區等,都將大大推進福州建設海綿城市的步伐。今後,海綿理念將會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我們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