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佛弟子當為我法之繼承人,勿為財之繼承者!」

2020-12-10 七葉講堂

南穿長部《法嗣經》中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

如是聞:佛陀晚年,有一次,佛世尊趕往舍衛國祗陀林給孤獨園為四眾弟子說法。他心知自己天限將至,於是特意跟佛弟子們談到了身後之教的問題。

爾時,佛正告諸弟子:「我之弟子,當為我法之繼承者,勿為財之繼承者。否則,如來滅後,亦將受世人指責。」

許多人不解:佛陀教戒學佛人不得蓄財,多行布施,哪裡來的財給後世弟子繼承?

難不成佛陀時代就已形成了寺院經濟?

還是說,佛陀多年接受諸國王室布施,積攢下了小金庫?

非也非也!

我們知道,佛為出家求道,放棄了釋迦族太子的尊位。後為施法恩,又讓兒子羅睺羅,弟弟難陀並王室七個堂弟一起出家。到了佛陀晚年,釋迦族因累世孽緣,被毘琉璃王滅族。

另外,常年供養佛陀的瓶沙王和波斯匿王,也因種種孽緣,被各自兒子政變而亡,就連這祗陀林的大布施者祗陀太子也被殺了。

這就意味著:佛陀晚年,他的比丘僧團是沒有可靠的資金來源的。這一點,從佛之養母、比丘尼眾之首大愛道夫人涅槃時,連荼毗禮所用之物都靠佛親自去各信眾家化緣求得一事可以證實。

換句話說,此時的僧團,有上頓沒下頓的,佛哪裡來的財讓後世弟子繼承呢?諸弟子亦十分不解。

佛繼續對弟子們說:「比如今天我乞食得了一份食物,我吃飽後,剩餘的本應該捨棄到無草之地,或無蟲止水。

這時,來了兩個饑渴未得乞食的比丘僧,午時將至,他們已經沒有時間再出去乞食。吃下佛的這份剩食還是不吃呢?不吃就意味著要餓一整天。

一位弟子心思:『食雖是殘食,不吃佛當棄之。可食也是一種財,佛教戒我們當為法之繼承者,不為財之繼承者。因此我不應食此殘食,繼佛之財。』於是他堅持不食,以饑渴疲羸之身,度過了一整天。

另一位佛弟子心思:『食是殘食,不吃佛當棄之。我若吃了,正可解此饑渴,安穩度日,更益於精進修行。』於是,這位佛弟子吃下了佛的那份飯。」

佛說:長夜漫漫,前一位弟子飢餓難耐,無益禪定,後一位弟子得此殘食,勇猛精進。但是,在我看來,第一位弟子才是我法之繼承者,長久少欲、知足、勤苦,並有證道之日。

第二位弟子滿足一時之私慾,得一時之安穩,實則我財之繼承者,亦是使我詬病者。

佛陀說完,即從座起,轉身進入精舍,留下一堆驚愕的佛弟子。

故事說完了。有人常斥責七葉,說故事的就要恪守本分。那好,對於當下的學佛人現狀和某某寺商業化上市就不評說了。

只請你們捫心自問一句:

誰是真正的法繼承者,你求的正法是什麼?

誰是真正的財繼承者?注意了,財不只是錢、食,更可囊括往生極樂的願望和後世的安穩喲。

——————

歡迎關注七葉君,更多有視角的另類佛經故事!

相關焦點

  • 佛說何妙法,最後的佛弟子能入耳證果?
    生在佛陀的年代親聽佛法難得,千萬人中成為佛弟子更難得!佛的諸弟子中,有一位佛弟子很是特殊:他與佛僅一面之緣,卻有幸在佛入滅前成為最後一位佛弟子。他就是五百羅漢第四位——須跋陀羅尊者。佛究竟說何妙法,須跋陀羅尊者能入耳證果?據《增一阿含經》記載:佛在拘屍那迦取大涅槃那天,佛接見了部分摩羅信眾,並開始向阿難等弟子交辦荼毗等後事。
  • 佛只渡有緣人?佛說:眾生皆有緣!
    一切緣業所轉,故佛隨緣說法,只度有緣人;可佛又說自己以度化眾生為己任。到底佛度有緣人,亦或佛度所有人?這個問題不只困擾諸多弘法志士,早在佛陀時代,比丘僧眾中便有這樣的疑問。《增一阿含經》中記載了這麼一則故事:佛在拘深瞿師園說法時,優填王帶著舍彌夫人和五百妓女在園中遊玩。
  • 佛弟子在家如何正確誦經?
    佛弟子在家如何正確誦經?   佛弟子在家如何正確誦經呢?   譬如《地藏經》   以孝親為起點   講述了佛陀上升忉利天宮為母說法的故事
  • 佛說:佛身三十二善相,凡夫身三十二惡相!
    一說佛與凡夫的區別,首先想到的自然是佛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尤其是三十二種殊勝大人相,古往今來,只有佛與統治世界的轉輪聖王方可全部具足。其實,凡夫也有三十二相,佛言:「三十二相者,其義有二:一者在凡夫中,名為三十二種惡相;二者在賢聖中,名為三十二種善相。」今天七葉君就與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先說三十二種善相,也就是廣為人知的「佛身三十二相」。
  • 再談「大乘非佛說」之感言
    把學術當義學,或掛著義學的幌子,從事學術的考據,以凡夫之情見解讀佛陀內證的不可思議境界,就如螢火蟲燒須彌山,更是滑天下之大稽,令有大乘信仰者為之噴飯。如此作法竟然享有盛譽,可見想滅我正法之心者可謂大有人在,「大乘信仰者」質疑「大乘非佛說」更是深得此類「滅正法者」或「無信仰者」之歡心,「舉著紅旗反紅旗」從客觀上說也更具說服力。佛經中四天王曾對佛說,救度眾生護持國土都容易堅持,唯有小人無知往往辱及天尊,令我等難以忍受,佛說忍辱為諸聖所稱讚,為小人所鄙視,有智之人應行諸佛聖人讚嘆之行,勿事小人樂見之行,四天王心開意解依教奉行。
  • 佛弟子必知,誦經的基本儀軌與順序!
    深入經藏,可以說只要是佛弟子,就一定會去做,也一定會去行持的一件事。在民間有句話說;「不聽,不聽,和尚念經。」這句話雖然聽起來不好聽,但卻很充分的說明了出家僧眾人是會誦經,亦是天天誦經的。其不單單是出家僧人,在家佛弟子亦是會去持誦經典。佛弟子必知,誦經的基本儀軌與順序。
  • 李敏鎬樸信惠《繼承者們》劇情介紹 1-16分集劇情
    韓劇《繼承者們》分集劇情介紹(1-20集大結局)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繼承者們》,為韓國SBS預計自2013年10月起播出的水木迷你連續劇。韓劇《繼承者們》分集劇情介紹(1-20集大結局)  韓劇《繼承者們》演員表  金湠--李敏鎬--韓國首屈一指大企業帝國集團繼承人
  • 在家佛弟子可以見廟燒香嗎
    關於中國的燒香起源,根據為稼《祭神為何要燒香——燒香的起源》一文:周人升煙以祭天,稱作「禋」或「禋祀」。《詩·周頌·維清》:「維清緝熙,文王之典,肇禋。」箋:「文王受命始祭天。」即是說,這種祭制始於周文王。其具體祭法為:將犧牲和玉帛置柴上,燃柴升煙,表示告天。
  • 進擊的巨人:巨人之力繼承人公示,始祖巨人如何演變為九大巨人
    伴隨著節奏的加快,伏筆大量的回收,巨人之力繼承者更新換代,角色戰死退場數量大大的增加,很多小夥伴還未來的理清緣由,上期介紹到家族繼承人的理清順序,今天就將134話內容中更新的巨人之力繼承者捋一遍,始祖巨人如何從2000年前演變成為九大巨人的情節做一下詳細的分析。始祖巨人的由來
  • 終極鬥羅:同樣是超級魂獸繼承者,誰更強大,藍軒宇亮出龍鱗
    而有一件事別忘了,那就是二明的繼承者也出現了,正如帝天的繼承者一樣,二明他們也有繼承者。獸神可不止只有一位,畢竟所在地的不同,領袖也會不一樣,這就好像地區自治一樣。眾所周知,帝天選出的繼承人就是藍蝴蝶了,這可是舉世無雙的虎王變異品種,她覺醒了祖虎血脈,或許可以重現當年祖先的榮光。
  • 一位佛弟子面對肆虐的新型冠狀病毒的強烈呼喊!
    佛陀說萬事萬物的興起皆有他的緣起,都有他的因果。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也不例外。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和其他佛陀的開示是相應的,都是因為我們的殺業所帶來的。《佛說阿難四事經》云:「國中毒氣,流布疾病縱橫。此毒重病憂惱。皆是世人所為。射獵屠殺魚網。中毒死者。忿怒宿怨。因作霧露吐惡毒氣。其時人民。或中毒死者。或但得病者。有相塗汙者。皆由世人所作。不仁殘殺物命。展轉相怨。
  • 震撼3D《佛說阿彌陀經》獻給所有佛弟子,轉發等於誦一萬部!!!
    複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舍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 佛法常識:「阿彌陀佛」名相寓意由來,佛弟子不可不知!
    阿彌陀佛,因其光明巍巍殊妙,勝於日月之明千萬億倍,而為諸佛光明之王,且佛壽無量,故號無量光佛,亦號無量壽佛。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佛說大阿彌陀經》記載: 阿彌陀佛在成道以前,有一世為國王,聽聞世自在王佛的說法,心生歡喜,乃發起無上菩提心,捨棄王位在世自在王佛座下出家修行,稱為法藏比丘。
  • 林清涼:莫以食素或食肉來判人是否是佛弟子
    ,那麼大乘經則是佛弟子素食的經典理論根據。不僅如此,在《聖持世陀羅尼經》、《大方等無想經》、《佛說處處經》、《佛說地藏菩薩陀羅尼經》、《地藏菩薩本願經》、《大方廣佛華嚴經》、《菩薩處胎經》、《菩薩善戒經》、《受十善戒經》、《蘇婆呼童子請問經》、《佛說灌頂經》、《佛說大般泥洹經》、《佛說佛名經》等許多經典中,結合因果業報的原理,其中佛陀關於不應食肉的倡導均不勝枚舉。
  • 為什麼在佛前禮拜出家師父時,師父說「禮佛一拜」?
    佛弟子若對三寶態度輕慢,就會導致俗人也對三寶輕慢嘲笑。因為作為三寶弟子,對自己應當尊重的境界都這麼輕慢,又怎麼能讓世俗人對三寶生信恭敬呢?結果就會損滅正法。
  • 佛弟子日常所犯全文
    師傅多為世間技藝勞作之義。師父意為經法之師、慧命之父,當視師父如父母。只要具有僧人形象者都應恭敬。但親近出家人不可過頻,當保持距離。不可隨意撥打師父電話擾人清淨,打電話發信息時當簡單扼要,不可聊說不停。女眾不可單獨入男眾師父房間、單獨與師外出同行。男眾對女眾師亦如是。受到師父訓責,不可因師出言過重而心生忌恨甚至誹謗。出家人以慈悲接物,隨緣度化。身為居士對師父也當尊重愛戴而又理性簡單。
  • 誦經祈願 | 佛說八大人覺經
    > 《佛說八大人覺經》,一卷,後漢安世高譯,與《佛遺教經》、《佛說四十二章經》通常稱為「佛遺教三經」。其中字數最少的是《佛說八大人覺經》,只有三百七十二個字。雖然經文簡短,可是它的內容豐富,言簡意賅,這是諸佛菩薩所覺悟的八項真理,對我們現實的人生,很切實的指出了一條修行的大道。它具足了原始佛教的精髓,也包涵了菩薩救世的精神,可算是融合了大小乘佛法的精義,這是一部為佛弟子:無論是自求解脫、或救度眾生的菩薩行者,所必須受持讀誦的聖典!
  • 六祖故居行之四一一藏佛坑前論六祖
    藏佛坑,傳說中的六祖園寂之所。傳說六祖園寂之時,一道白光飛落此坑。眾僧逐光而來,見六祖在此山一坑中坐化。藏佛坑故而得名。藏佛坑山門。距六居故居僅幾公裡之遙,此為六祖故居旅遊度假區重要景點。藏佛坑之由來,在簡介中有詳細介紹。
  • 佛弟子如何過農曆新年?
    但說多了往往無益,而這種場合往往都講吃喝,好吃不好吃,怎麼說?念佛,就是心裡多念南無阿彌陀佛。面對這種場景,都是殺生,不清淨,很染汙,那麼心中念佛,為滿桌的雞鴨鵝魚超度,為吃的人祈福消業。這都是良好的善願,而且也一定有它的作用。遇到殺生,能止殺就止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