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虎丘塔
虎丘塔是馳名中外的古塔建築,位於江蘇省蘇州市閶門外山塘街虎丘山山門內8號,距市中心5公裡。相傳春秋時吳王夫差就葬其父(闔閭)於此,葬後3日,便有白虎踞於其上,故名虎丘山,簡稱虎丘。
始建於五代後周顯德六年(959年),落成於北宋建隆二年(961年)。塔七級八面,內外兩層枋柱半拱,磚身木簷,是10世紀長江流域磚塔的代表作。由於宋代到清末曾遭到多次火災,故頂部的木簷均遭毀壞,現塔身高47.7米。
1956年在塔內發現大量文物,其中有越窯、蓮花石龜等罕見的傳統藝術珍品,虎丘塔是座斜塔。
自明代起,由於地基原因,虎丘塔就向西北傾斜,塔頂中心偏離底層中心2.3米,斜度2゜40』,被稱之「東方比薩斜塔」。經現代專家的測量,塔尖傾斜2.34米,塔身最大傾斜度為3度59分,虎丘斜塔也被稱為「中國的比薩斜塔」。
義大利比薩斜塔
比薩斜塔建造於1173年8月,是義大利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鐘樓,位於義大利託斯卡納省比薩城北面的奇蹟廣場上。
比薩斜塔從地基到塔頂高58.36米,從地面到塔頂高55米,鐘樓牆體在地面上的寬度是4.09米,在塔頂寬2.48米,總重約14453噸,重心在地基上方22.6米處。圓形地基面積為285平方米,對地面的平均壓強為497千帕。傾斜角度3.99度,偏離地基外沿2.5米,頂層突出4.5米。1174年首次發現傾斜。
比薩斜塔毫無疑問是建築史上的一座重要建築。在發生嚴重的傾斜之前,它大膽的圓形建築設計已經向世人展現了它的獨創性。
你知道了其中的原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