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6 06:09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鬱馨怡 共享聯盟秀洲站 幹鴻 胡佳
12月15日,2020年度嘉興市農村文化禮堂「最美」系列推薦評審會在嘉興市秀洲區油車港鎮銀杏天鵝湖舉行。來自全市各地農村文化禮堂的「最美」系列人物篇、團隊篇、活動篇、機制篇、外觀篇共計77個項目展開激烈角逐。
此次評審會的舉行,旨在進一步鞏固建設成果,積極探索創新,充分發揮先進典型引領作用,實現農村文化禮堂可持續發展。這些參評的項目包括「最美」系列人物15位,「最美」系列團隊(項目)16個,「最美」系列外觀14個,「最美」系列活動17個以及「最美」系列機制15個。
一起來看看這些就在你身邊的「最美」:
一、「最美」系列人物篇
1. 董國娟:南湖區三星村黨委委員
2. 俞華良:南湖區文聯副主席、南湖區作協主席
3. 施順觀:秀洲區退休幹部(坐堂王江涇鎮古塘村灶畫文創中心)
4. 鄔水龍:秀洲區新塍鎮小金港村退職村幹部
5. 聞 雯:嘉善縣車站社區宣傳文化員
6. 吳佳英:嘉善縣陶莊鎮翔勝村傳文化員
7. 許 強:平湖市新埭鎮星光村黨委書記
8. 張玉觀:平湖市文化館退休幹部
9. 董雲升:海鹽縣於城鎮何家村黨總支書記
10.趙生波:海鹽縣通元鎮智華家具廠職工
11.陳偉達:海寧市長安鎮(高新區)天明村黨委書記
12.張 英:海寧市斜橋鎮斜橋村文化專管員
13.胡學光:海寧市硤石街道南漾村黨支部書記
14.楊銘鋒:桐鄉市洲泉鎮小元頭村文化專管員
15.陸明根:桐鄉市石門鎮羔羊中心小學教師
二、「最美」系列團隊篇
16.南湖區巧手媽媽團
17.南湖區餘新鎮餘南社區「五彩服務團」
18.秀洲區合心村十姐妹農民畫隊
19.嘉善縣魏塘街道驚鴻藝術團
20.嘉善縣姚莊鎮錦繡農民畫社
21.平湖市徐家埭村搖快船舞龍團隊
22.平湖市鍾埭村「好媽媽」禮堂志願服務隊
23.海鹽縣沈蕩鎮中錢文化禮堂藝術團
24.海鹽縣新聯村文化禮堂藝術團
25.海寧市鹽官鎮「一線潮聲」宣講團
26.海寧市丁橋鎮丁橋村錢塘跑吧
27.海寧市硤石街道南漾村文化禮堂新思想宣講項目
28.海寧市袁花鎮公筷公勺推廣項目
29.海寧市袁花鎮梨園實踐項目
30.桐鄉市四代電影人團隊
31.桐鄉市文化禮堂故事團
三、「最美」系列活動篇
32.南湖區特色家風家訓文化,讓三星村文化禮堂亮起來
33.南湖區最美非遺傳承活動——泥貓
34.秀洲區「當一天農民 享一天福」主題活動
35.秀洲區「禮堂夜市」
36.秀洲區秀清社區「三圈」匯聚「益」家園
37.嘉善縣「弘揚孝親傳統 共享甜蜜生活」大雲鎮東雲村第十四屆孝親文化節暨「孝親六禮」推介會
38.平湖市新倉鎮三叉河村「新倉菜單」鄉廚技能比武大賽活動
39.平湖市鍾埭街道大力村「書香耕讀•春泥計劃」系列活動
40.海鹽縣時尚禮堂共建圈
41.海鹽縣打造「耕讀明禮」項目品牌 厚植文化禮堂人文底蘊
42.海寧市許村鎮永福村端午傳統民俗活動
43.海寧市周王廟鎮雲龍村蠶桑文化
44.海寧市周王廟鎮長春村耕讀文化
45.海寧市斜橋鎮三聯村「三聯農旅」農耕文化傳承活動
46.海寧市尖山新區(黃灣鎮)閘口村「金色希望」之農耕系列活動
47.海寧市尖山新區(黃灣鎮)黃山村指尖上的技藝——非 遺草編傳承系列活動
48.桐鄉市鄉村非遺小課堂
四、「最美」系列機制篇
49.南湖區三張平價菜單和公筷公勺的推廣
50.南湖區「管理出效益 機制促長效」——湘家蕩區域(七 星街道)文化禮堂運行機制建設
51.秀洲區「一圈五帶」文化禮堂精品路線建設機制
52.秀洲區文化禮堂「七進七種」文化供給機制
53.嘉善縣書香禮堂助推鄉村文化振興
54.平湖市龍萌崇文尚德最美機制
55.平湖市獨山港鎮文化禮堂「村民自管+鄉賢助堂」機制
56.海鹽縣「易空間 U 課堂」禮堂家園公益服務機制
57.海鹽縣通元鎮「文化滋養心靈 非遺點亮禮堂」
58.海鹽縣駐堂「賢管家」為文化禮堂長效發展注入新動能
59.海寧市文化禮堂(文明實踐)指數
60.海寧市馬橋街道新塘村「柴磚銀行」
61.海寧市幸福指數:鄉風文明自治的密碼
62.桐鄉市「運動家」智慧管理機制
63.桐鄉市鄉賢好管家
五、「最美」系列外觀篇
64.南湖區餘新鎮普光村文化禮堂
65.秀洲區王店鎮南梅村文化禮堂
66.秀洲區王店鎮慶豐村文化禮堂
67.嘉善縣嘉善血防紀念館
68.平湖市鍾埭鎮鍾埭村文化禮堂
69.平湖市新埭鎮魚圻塘村文化禮堂
70.海鹽縣澉浦鎮澉東村文化禮堂
71.海鹽縣望海街道青蓮寺村文化禮堂
72.海鹽縣通元鎮雪水港村文化禮堂
73.海寧市袁花鎮雙豐村文化禮堂
74.海寧市斜橋鎮光明村文化禮堂
75.海寧市硤石街道南漾村文化禮堂
76.桐鄉市崇福鎮南陽村文化禮堂
77.桐鄉市梧桐街道桃園村槜李堂
臺上精彩紛呈,臺下掌聲不斷。在文化禮堂中創作畫給世界看的合心村「十姐妹」、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的「駐村詩人」俞華良、把直播間搬到文化禮堂帶動全村致富的村書記陳偉達……一個個生動的故事述說著那些活躍在鄉鎮,為百姓精神文化生活添彩地人們與文化禮堂的不解之緣,展示出嘉興農村大地上各縣(市、區)文化禮堂的別樣風光。
近年來,嘉興市圍繞「文化禮堂、精神家園」目標,高標準推進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全力打造具有嘉興特色的農村文化地標,呈現出市縣聯動、全域推進、創新發展、全面提升的良好態勢。秀洲區乘勢而上,2020年以「特色展示年」為主題,堅持目標、效果、需求、定位四個導向,積極打造「陣地共建、網絡共享、活動共辦、人才共用、特色共創」的「五共」模式,整合全區優質文化資源向基層傾斜,深化農村文化禮堂「七進七種」服務供給機制,創新開展「禮堂夜市」等活動,優化提升「一圈五帶」精品示範工程,全面推進基層文化陣地高質量發展。113家文化禮堂在秀洲大地競相綻放,各具特色,成為農村群眾「心有所寄」的精神家園。
160807015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