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部動畫會讓我們流下淚水——千與千尋

2021-01-11 bigfun的小火汁

文丨星野喵0ww@bigfun社區

即使過去了那麼多年,我至今依舊記得《千與千尋》曾給我帶來的震撼。記得它是唯一一部同時獲得「奧斯卡」獎與「金熊獎」的動畫電影,也記得是它帶我走進了日本動畫這個美妙的世界。

所以直到現在,我還是認為《千與千尋》這部片子折射出的社會意義和人性高度是如今很多泛濫的市場電影所不能比擬的。

當然,《千與千尋》的評論文章很多,但是評價的最好的或許是作為本片編劇兼導演的宮崎駿本人。他這樣說道「我們固然早已過了當初幼稚的時光,但不是一樣保有記憶嗎?過去的夢想還是能夠在那些支撐著社會的成人身上找到,如果你也相信這些事情會發生在10歲女孩的身上,那你的幻想也一定是真實的。」

宮崎駿這段話雖然簡短,但是細細品味,其實也揭示了觀眾們為什麼能夠從《千與千尋》這部作品裡尋求到感動的原因。

所以這篇文章下面的內容,我們就一起來簡單聊一聊這個話題。

總體而言,貫穿《千與千尋》的主題其實很明確,就是將天真爛漫的孩子和逐利貪婪的父母進行顯而易見的對比。所以在故事裡,千尋和父母誤入「八百萬神明」存在的世界後,家人禁不起誘惑最終變成了「豬」。但千尋卻一直保持著清醒的頭腦,最終還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將父母救了出來,與此同時尋找到「小白」這樣一個真愛。

宮崎駿採用這個特殊的故事內核並不是異想天開,他其實是想藉此暗示上世紀80到90年代日本社會現狀。

那個時候整個島國正處於「泡沫經濟」時期,社會被蒙上了一層虛幻的欣欣向榮的夢境。人們也是鶯歌燕舞,紙醉金迷,全然沒有感受到危機:泡沫經濟」破滅後的失業浪潮和即將到來的生存壓力。

這些現實就和《千與千尋》裡,千尋父母剛來到奇幻小鎮時一樣,全然不知危險正悄悄來臨,只是覺得萬事萬物都是美好的,自己只要安心享樂就可以。

但這個事情本身也很奇怪,因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只要冷靜的做出思考,就會發現在我們現存的世界裡,哪裡會有那麼多的便宜隨便任人侵佔。首先今朝有酒今朝醉,那麼明天要怎麼辦呢?其次,不勞動者不得食是恆古不變的道理,天天沉溺在紙醉金迷當中,又怎麼能為自己找到立足之地呢?

然而,當時的人們卻完全沒有思考到這些,無論他們學歷高低,地位大小,都仿佛是魔怔了一般,任憑社會上那種頹廢的風氣所擺布。

不過究其原因也很簡單,因為人們一旦從學校走出,就會因為種種經歷,很容易屈服於社會上的各種規則,會丟失掉自己從兒時就存在的是非善惡觀念,會被社會磨平稜角,享受於它帶來的追名逐利的感覺,最終淹沒在人群之中,隨波逐流。

所以從這個觀點出發,我們在觀看《千與千尋》時,就會產生一種設身處地的代入感。因為大家明白,作為一個2001年在日本公映的動畫電影,去年被中國引進後,依舊收穫了大量觀眾的稱讚。說到底,只是作為觀眾的我們在這18年當中成長為了大人,面臨著自己內心曾經保持的純真,卻因為工作,因為生活,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逐漸開始被消磨,被扭曲,甚至不自覺的開始欣賞於社會上不良風氣的危險。

就如同動畫中千尋的父母那樣,醜陋不堪。

而這種失去本心,失去曾經兒時純真內心的的表現,又不會因為我們進入社會的時間越久,導致被遺忘。反倒來說,我們會漸漸的將這些埋藏在內心最深處,每到夜深人靜的時候獨自想起。畢竟純潔的東西是會被人們一輩子欣賞的,而社會上那些浮躁的風氣,每個人只是不得不遵從,其實內心是排斥的。

所以一旦我們帶著這些感覺來看《千與千尋》,千尋父母那種由於貪婪做出的種種表現,肯定會先勾起我們邁入社會後,被社會同化的各種反思,會通過他人的行為投射到自己身上。

之後再看到千尋作為一個涉世未深的小孩子,但是她的視角卻可以很容易的明辨是非,不會被故事裡那虛幻般的小鎮所控制,不會渾渾噩噩,放浪形骸,不會心安理得紙醉金迷,佔那些不該佔的便宜。她知道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只能依靠自己的雙手來獲得,她也知道對待所有人要真誠,不能厚此薄彼,帶有色眼鏡。

這些東西其實都是幼兒園裡老師們教導大家的人性品格,但是若干年之後,我們卻只能藉助動畫中千尋的種種行為,再次挖掘出來。如此來說,又怎麼不會引發我們對於過去美好的思念,懷念那個時候自己的善良,周圍的人也不會充斥著各種爾虞我詐,懷念著自己簡單純潔的夢想,遇事不平血氣方剛的精神。

而這些思念一旦過多,就會喚起我們埋藏在心底曾經擁有的本真。之後再對比現在,人云亦云,唯唯諾諾的狀態,於是現實與記憶裡的落差感迸發出現,自然就會讓我們產生出悲痛,難過,惋惜,進而厭惡於現在,感動懷念起千尋的生活,其實也就是折射的每一個觀眾自己童年時的樣貌。

所以宮崎駿才說「固然我們早已過了幼稚的時光,但不是一樣保有記憶嗎?」

當然,千尋通過這樣的方式觸發了我們第一層次的悲傷和感動後,進一步的共鳴也就呼之欲出了。

大家既然認可《千與千尋》中那個奇幻的小鎮是我們現實社會的縮影,而千尋身上固有的單純,是我們曾經擁有但是現在遺失掉的本心,那麼千尋的種種行為和她的精神,則更能夠成為我們傾慕的對象。

千尋是故事中女主角的名字,但是值得說明的是,這裡的「尋」也可以作為動詞。因為「千」同樣可以指女主角-這是她和父母誤入奇幻小鎮後,被管理者湯婆婆僱傭,強行修改掉的名字。

這樣來說,我們可以從另外一個方向解讀「千尋」這個詞,其實是指女主角在尋找一個相當珍貴的東西。

因為觀看過《千與千尋》的朋友都知道,千尋被湯婆婆改名後,就一直在尋找著兩個事物:一個是自己曾經的記憶。另外一個則是,如何將變成豬的父母恢復原貌,並且順利離開小鎮的方式。

只是這兩項需要完成的工作,僅僅通過文字,作為觀眾的我們也能感受到困難程度之高。畢竟千尋只是一個小孩子,和那些能夠使用超能力的傢伙相比也顯得太微不足道了。

所以作為動詞的「尋」,其實更多體現的是苦難,折磨和憑藉著人力不可能完成的目標。

但是千尋到底是怎麼做的呢?

她沒有選擇逃避,沒有認為這是一個窮盡一生也難以完成的問題,而是選擇咬牙堅持下來,鼓足勇氣直面挫折。為此,當觀眾從動畫裡看到這些的時候,就會利用劇情不自覺的先和自己做出對比,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會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困難,但是大多數時候大家不是在選擇逃避,就是考慮有沒有輕而易舉的捷徑來「彎道超車」,並不會思考如何直面它們,戰勝它們。

所以當我們看到比自己小那麼多的千尋,都願意攀登幾乎不可能的山峰,這份勇氣自然鼓舞著我們的內心,也使我們對她多了一份敬佩。

更重要的是,因為觀看這部作品的觀眾們,可能也處於人生的低谷。為此,大家會不會因為受到她行為的感染,受到她精神的激勵,進而給自己內心打入一針強心劑,會考慮到沒有什麼困難是戰勝不了的,只要自己肯努力,願意去解決,去堅持,終究會贏來美好的結局。

一旦我們認識到這些,也就會被這部作品裡不斷釋放的積極的,善意的信號所打動。畢竟當今世界裡,不是經常搞出一些「小確幸」的概念,就是提倡於「喪」文化。長此以往,大家必然會被搞的心情低落,焦躁不安。為此,《千與千尋》的出現就如同一場春雨般,灌溉進了我們被社會折磨以至死灰的內心,讓那顆曾經熱血跳動的心臟重新煥發出新的活力。

在此基礎之上,也就傳達了這部片子的終極主題:夢想!

如果一個人僅僅擁有直面困難的勇氣,但是如果不能一直堅守心中的夢想,那麼最後也會跌入失敗的深淵。

在動畫中,全家人能夠平平安安回到現實世界裡就是千尋的夢想,所以這個女孩的一切行動都是圍繞著夢想展開,並且一步步的實現。

但是對於現實裡的我們呢?大家是不是也曾經有著夢想。

比如說,參加一個樂隊,成為一個畫家,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和自己心愛的女孩子出去遊玩。

但是這些夢想在漫長的人生中又漸漸的被遺失,被淡忘,最後只能成為一聲嘆息。

所以當我們看到千尋實現了她的夢想後,我們會不會為她高興,為她激動,並且也激發了我們對於那些遺失夢想的懷念,或者再喚起我們內心想要重新實現夢想的共鳴呢?

這又讓我想起了宮崎駿,他的成就,他的經歷。在整個世界的影像歷史裡,動畫僅僅是作為第七藝術電影的一個分支,所以長久以來因為人們固有的偏見,在大眾印象裡一直沒有獲得很高的藝術地位。

但是宮崎駿卻沒有因此放棄過,他與他的同事,通過無數個日日夜夜的學習,創作,最後將《千與千尋》推到了凌駕於許多電影之上的高度。而這一點歸根結底也是他和許多日本動畫人一樣,一直堅持著那最初的夢想沒有放棄。

所以最後,正如這部作品裡的臺詞「曾經發生過的事情即使暫時想不起來,但永遠不會被放棄。」

為此,只要我們鼓起勇氣,勇往直前,最後都會贏來屬於自己的曙光。

相關焦點

  • 總有一部動畫會讓我們流下淚水——天使的心跳
    所以今天呢,我們要討論的則是他從業這麼多年,挑戰自我並賺得大量觀眾眼淚的一部動畫《Angel Beats!》。而它還有一個很好聽的中文名字,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天使的心跳》。其實,很久以前,筆者曾在知乎上瀏覽過這部動畫的評論。
  • 總有一部動畫會讓我們流下真摯淚水:遊戲人生·零
    畢竟在動畫裡,與我們一樣的人類就如同地面上爬行的螞蟻般,被隨意碾壓。而動畫中大量的畫面也並沒有一筆帶過這些,而是細緻入微的給觀眾表現出來,這樣來說我們的內心,就會在劇中人類苟延殘喘,直面死亡的畫面刺激下,變得脆弱起來。大家應該有這樣一種感覺,平日裡再無所謂,冷漠的人走進那些人類遭受疾病,災害記錄的博物館裡,也會變得沉默。
  • 豆瓣100萬人打出9.3分,動畫影史的神作《千與千尋》,上映中國
    還有一種,比較獨特,叫《千與千尋》。關於千尋的故事,其實真的沒什麼需要特意寫的。時間已經為它的經典給出證明。它是動畫安妮獎最佳動畫長片,是首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的外語電影,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部獲得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最佳影片的動畫電影。
  • 《千與千尋》其實是一部成人片
    豆瓣超過 107 萬人為它打出了 9.3 的高分 ,「如果全世界只剩下一部電影,我願意是《千與千尋》。」在電影史上,《千與千尋》是唯一一部同時斬獲奧斯卡金像獎和柏林電影節金熊獎的動畫長片。是柏林國際電影節歷史上唯一獲金熊獎的動畫長片。
  • 一組《千與千尋》的高清壁紙,讓我們回味起當年這部動畫的精緻!
    《千與千尋》這部動漫是很多人的時代的經典,宮崎駿當年的這部動漫創下了當年動畫電影的神話,他本人也因為這一部電影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動畫獎,在很多年後,宮崎駿談到這一部動畫的時候,只是用了簡簡單單的一句話概括:「他只不過是我所有的動畫當中的一部,也是我的孩子之一!」
  • 動畫大師宮崎駿創作,《崖上的波妞》定檔跨年日,請把淚水準備好
    今日神奇動漫屋就在這裡和大家說一說,這樣的一位人物,一部動漫——《崖上的波妞》。在曾經的80年、90年時,動漫界有一位動畫大師宮崎駿,他創作的作品,每一部都是親手繪製,裡面的每一頁都蘊含著獨特的蘊意。宮崎駿創作的經典之作裡,有很多是傳達出人生的哲理,每當他有新的作品上映時,會引起動漫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引起熱議。
  • 宮崎駿人物誌:《千與千尋》為什麼能獲獎?宮崎駿在用動畫救國!
    《千與千尋》這部作品無論是對宮崎駿、對吉卜力動畫,還是對日本來說它的意義都非常重大,因為這並不只是一部普通的動畫,作為動畫的同時也對社會和經濟起到了明顯的作用,對看過的人的心理也會產生一定影響,以至於在動畫史上被奧斯卡提名為最佳長篇動畫。
  • 《千與千尋》:一部治癒原生家庭創傷,教我們如何教養孩子動畫
    ——《千與千尋》再看《千與千尋》,才真的理解「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部經典的動畫從2001年上映至今,將近20年的時間,它在豆瓣的評分都在9以上居高不下,甚至一度高達9.6分。第一次看《千與千尋》,只看到一個女孩經歷了不可思議的夢境,就像《愛麗絲奇遇記》那樣,以為只是一個小女孩做了一場夢。
  • 《千與千尋》吉卜力動畫,歸來仍舊是少年
    小時候,我總覺得長大了才看得懂《千與千尋》;長大後才發現,看《千與千尋》還是需要孩童的心。我的動畫電影啟蒙影片就是《千與千尋》。那時候,應該是《千與千尋》得了奧斯卡最佳動畫之後。我讀四年級,姐姐讀六年級。
  • 那一日的河川——淺析《千與千尋》
    根據《千與千尋》官方微博的消息,在上映的第四天,《千與千尋》的票房已經達到2.2億,是日本引進動畫電影票房的TOP3。《千與千尋》票房吉卜力工作室的動畫一直享有盛譽,但由於種種原因,在大陸正式上映的卻是寥寥無幾。去年《龍貓》重製版的引進是一個嘗試,過億的票房增強了投資者的信心,於是便有了今年的《千與千尋》。而照目前的熱度來看,吉卜力重製動畫的大陸行僅僅是一個開始。為什麼一部老電影能取得如此票房?
  • 5部奇幻動畫電影,《馴龍高手》第一,《千與千尋》第二
    本期和大家分享的是5部最佳的奇幻動畫電影,不是針對一部電影的評分,或者一個評論家的意見,而是我們通過數十個網站收集匯總的。這也是一部非常成功的電影,它可以說是夢工廠最受歡迎的動畫系列,僅次於《怪物史萊克》系列。如今,一部成功電影的標誌似乎是至少有一部續集,《馴龍高手》有兩部續集。2014年的《馴龍高手2》和2019年的《馴龍高手:隱秘世界》。
  • 動畫電影《千與千尋》,宮崎駿執導、編劇,周冬雨、井柏然配音
    說起動畫電影,你會想起哪部呢?國產的《哪吒之魔童降世》,還是美國的《瘋狂動物城》《尋夢環遊記》《神偷奶爸3》《功夫熊貓3》等等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部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導演的《千與千尋》。這也是宮崎駿至《風之谷》《龍貓》以後,又一部影響世界電影屆的影片。
  • 4部日本動漫,《千與千尋》上榜,最後一部最好看!
    《千與千尋》故事背景,多少是源自宮崎駿的童年回憶。《千與千尋》裡的「神秘之城」,是根據江戶東京建築物園而描繪的。故事中的溫泉大浴場,則是源自他童年時的遐想:一個專為神仙而設的浴場必定更為有趣———現今的神仙日理萬機,大概也想偷得浮生半日閒吧。
  • 桃花島的雪,是郭靖把黃蓉攬在懷裡,流下的幸福淚水
    這麼美麗的下雪場景,有幾人不被她的魅力打動。在冰天雪地的北方人眼裡顯得特別矯情,總笑我們南方人為了一場雪激動得不成樣子。昨天舟山桃花島的居民著實激動了一把,因為難得的雪在桃花島對峙山上飄落, 早上桃花島聖巖禪寺裡不少地方積起薄薄的雪,肅穆莊重的聖巖禪寺在雪的映襯下更顯得典雅素淨。
  • 為何說《千與千尋》是吉卜力的巔峰之作?
    在我們策劃「吉卜力周」的早期,我們在 Polygon 員工間做了一次調查,請他們選出自己最為鍾愛的吉卜力電影 —— 「不爭長論短、不三心二意、只能選擇一部」。很快,一個名字脫穎而出。幾乎半數 Polygon 員工都將《千與千尋》視為吉卜力工作室的巔峰之作,也是最令他們印象深刻,深有感觸的一部。
  • 五部幻想動畫電影,第一部《馴龍高手》,第二部《千與千尋》
    本期與大家分享五部最好的幻想動畫電影,不是為了一部電影的評分,也不是評論家的意見,而是我們通過幾十個網站收集的。這也是一部非常成功的電影,可以說是夢工廠中最受歡迎的動畫系列,僅次於《怪物史萊克》系列。如今,一部成功電影的標誌似乎至少是一部續集,而《馴龍高手》有兩部續集。2014中的《馴龍高手2》和《馴龍高手:隱秘世界》在2019年。
  • 《千與千尋》動畫電影將重映,國語版配音人物海報一出,被嫌棄了
    對於《千與千尋》這部動畫電影,不知道大家有了解過沒有,這部動畫電影是宮崎駿的經典之作,已經有著18年多的歷史了,可以說是一部非常老的動畫電影了,而畫風呢,依舊是那麼的新穎,沒有感覺到他的老氣。而這次被引進中國,在中國再次的上映,可以說是很幸運的一件事了,可以再次去還青春或者是童年的一張電影票。
  • 雜牌顯卡:讓多少小白流下懊悔的淚水
    網上某網友製作的雜牌顯卡圖很多小白在第一次選購顯卡時,總是會迷茫悵然:我究竟選哪個顯卡呢?有的人可能預算不足,就選擇了雜牌的顯卡,可就此流下懊悔的淚水。什麼是雜牌顯卡說到這裡,不得不談一談顯卡核心廠商與顯卡生產商之間的關係了。總所周知,民用市場顯卡現在是兩極爭霸,僅有AMD和英偉達有顯卡晶片的獨立製造能力。
  • 《千與千尋》最後的結局是什麼含義?白龍千尋會在一起嗎?
    《千與千尋》是宮崎駿導演的一部日本動畫,它的劇情新奇有趣,充滿了奇思妙想,也富含著人生哲理。圖片源於網絡這是因為如果千尋回頭的話大概又會被這個世界吸引過去,這是一個充滿迷幻色彩的世界,有魔法,有神明的存在,如果再回頭,可能是萬劫不復,湯婆婆可不是那麼好惹的人!
  • 56歲老民警跳進冰冷刺骨的江水……妻子流下了心疼的淚水
    56歲老民警跳進冰冷刺骨的江水……妻子流下了心疼的淚水 2021-01-11 18: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