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你說這家做雞煲的餐廳要上市了?!
作者 | 貓仔
來源 | IPO那點事
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
根據最新的港交所消息披露,一品發展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募資主要是用於擴張餐廳、加強營銷及推廣等加碼主營用途。樂高企業融資有限公司為其獨家保薦人。一品發展為特色雞煲火鍋連鎖餐廳,目前以「一品雞煲火鍋」品牌名稱在香港經營七間餐廳。
什麼?你說這家做雞煲的餐廳要上市了?!
一
「廣東所產普通的雞,也勝過上海的。」
——張亦庵《談雞》
廣東人愛吃雞,是出了名的。儘管廣東人一直被外界認為什麼都吃,包括福建人,有句形容廣東人的話叫做:「動植飛潛,無不入廚」。
但事實上,廣東人最愛吃的,還是雞。報導稱,僅廣州人每天就要吃掉近160萬隻雞。廣東甚至有句俗語:「拜神唔見雞」(拜神不見了雞),用來形容一個人因煩惱而發脾氣、嘮嘈的狀態。
在廣東,無雞不成宴,過年的時候,廣東人的餐桌上一定要有一道白切雞,有句話叫做:廣東人過年寧可不吃餃子也不能沒有雞。
廣東人吃雞,一個詞,講究。
首先,是雞的品種。廣東人吃雞,一定要吃活雞,吃得是雞味,所以,雞的品種一定要好。那種籠養45天就出籠的肯德基特供雞,在廣東人眼中,根本不是雞。
其次,是做法。一隻雞,如果被隨便大卸八塊,然後裹上麵粉,放進油鍋裡一炸。廣東人會說,這隻雞死得不體面,而為了雞死得體面的廣東人,研究出了吃雞的多種做法:湛江白切雞、東江鹽焗雞、客家豬肚雞、廣州清水雞煲、順德桑拿雞、清遠吊燒雞、普寧豆醬雞等等。
雞固有一死,或被炸,或被煮,或被燉,或被烤,死在廣東人手中的雞,總歸會是體面的。
二
廣東人愛吃雞,香港人自然也不會例外。
除了過年過節必備雞之外,在香港,冬天,吃上一鍋熱乎乎的雞煲,也是一大享受。
香港人喜歡吃雞煲,香港的雞煲火鍋店便也非常多,在香港餐廳指南上,就列有266家提供雞煲的餐館。一品發展集團下的「一品雞煲火鍋」連鎖店就是其中的一家比較有代表性的雞煲餐廳。如今,一品發展集團向港交所遞表,帶著一鍋雞煲進入資本市場,將成為香港火鍋股的新成員。
在香港,火鍋股並不罕見,無論是火鍋門店的呷哺呷哺、海底撈,還是海底撈供貨商頤海國際,都是市場裡典型的火鍋股,但是,大部分的股票還是來自於內地。而如今,一品發展集團遞表,將成為香港第一支本地火鍋股。
香港的火鍋市場,競爭異常激烈,所以並不存在所謂的市場龍頭,截止至2017年12月31日,八大火鍋品牌僅佔了整體火鍋市場份額的20.5%。而近日向港交所遞表的一品發展集團,作為一家特色雞煲火鍋連鎖餐廳,目前以2.7%的在整個香港火鍋市場排名第五,在特色火鍋類市場排名第二。
2011年,第一家「一品雞煲火鍋」荃灣開設,根據招股書,目前「一品雞煲火鍋」已在香港經營7間餐廳,保持著平均每年新開一家門店的速度。並且門店相當火爆,飯店排隊時間也在1個小時以上。
一品雞煲火鍋門店地理覆蓋範圍包括商業區(即旺角及銅鑼灣)以及住宅區(荃灣、紅磡及土瓜灣)。
從盈利上來看,依靠著香港8家門店,一品發展集團在過去三年收入持續上漲。在2016年至2017年,公司收入分別為1.46億港元、1.65億港元,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錄得收益約1.74億港元。
由於其中一家門店的收益減少,以及租金上漲、僱員薪酬及工資整體上升而導致員工成本增加。淨利潤在逐年下滑,從2016年至2018年,公司的淨利潤分別為3077萬、2654萬和2290萬元。
餐飲行業,翻臺率和客單一直都是檢驗營業成績的重要標準,作為一家火鍋店,一品雞煲火鍋的翻臺率保持1.5到1.6,比起海底撈和呷哺呷哺3到4的翻臺率,一品雞煲火鍋的翻臺率非常低,但考慮一品雞煲火鍋的營業時間在晚間17:00至3:00,營業時間就遠遠低於前面兩家,結合200以上的客單價,翻臺率低也是能夠接受的。
三
近年來,伴隨著海底撈、呷哺呷哺等火鍋連鎖店在香港上市,火鍋股開始逐漸成為香港股票板塊中的特色。
從成績上來看,無論是去年上市的海底撈:
還是早在2014年就已經赴港上市的呷哺呷哺:
這兩隻代表性的火鍋股的成績都相當不凡,不僅保持自身的優良成績,還跑贏了大勢。火鍋作為標準度較高的餐飲行業,門店擴張速度非常快,火鍋這個行業天生給予了資本相當大的自主性。
儘管火鍋板塊勢頭強勁,但是一品發展集團無論從體量上還是經營情況上來看,遠遠沒有海底撈這一批內地火鍋股大,寄予香港本地火鍋第一股的一品發展集團,能靠著一鍋雞煲闖出一片天嗎?
免責聲明:內容僅供參考,請讀者謹慎依此進行投資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