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5日央視《環球視線》播出《萬丈高樓平地起 誰暈?》,以下是節目實錄:
主持人 水均益:
好,歡迎您繼續收看《環球視線》。
北京時間今天凌晨的杜拜音樂舞動、煙花綻放,世界第一高樓杜拜塔舉行了盛大的竣工開幕儀式,而它一直受到猜測的高度也最終有了答案——828米,這個人類建築的新高度。這座杜拜塔將擁有世界上最高的觀景平臺、最高的清真寺等等驚人的數據,這樣一些設施。為了配合杜拜塔的奢華,揭幕典禮動用了大量特殊的效果,包括868盞大型的閃光燈,以及最少由50種全計算機控制的雷射音響的效果,最後以10000多組大型煙花表演作為結束。整個典禮有400多家全球媒體參與報導,我們接下來就來聚焦一下這座現在已經改名為「哈利法塔」的世界第一高樓。
參與討論的除了我們的特約評論員宋曉軍以外,還有我們特別請來的新華社記者黃靈,黃靈曾經是中東地區常駐記者。
正在評論 828米——杜拜夢想的象徵?
水均益:
首先我有一個問題想問一下黃先生,這次到最後一刻,除了這個樓的高度揭秘了——828米,原來一直說是818米。還有這個名字到最後一刻突然改了,原來一直叫「杜拜塔」,但是現在改了叫「哈利法塔」,據說是依據杜拜的兄弟國家阿布達比國的酋長哈利法命名的,很多人猜測說是因為阿布達比在杜拜困難的時候給他捐了一大筆錢,或者說支援了他200億美元的債務。我看到一個評論說,這恐怕是世界史上最貴的「冠名費」,你怎麼看?
正在評論 哈利法塔成就「史上最高冠名費」
黃靈 新華社記者:
史上最高的樓,配上史上最貴的「冠名費」,從理論上說雖然是戲稱,應該也是相配的。但是一年前誰也不會想到杜拜塔會更名為「哈利法塔」,因為杜拜跟阿布達比雖然是一個國家,但是他們之間並不是親屬關係,在成立以前他們只是7個酋長國的2個。阿布達比是最大的一個酋長國,最有錢也最大,杜拜排名第二。可以打個比方,一個家裡有七姐妹,老大最漂亮,但是杜拜這個老二最會來事兒,也就是說他的宣傳、城市公關做得最好,所以說起阿聯很多人都知道有杜拜,不知道他的首都是阿布達比。但是這次杜拜碰到債務危機,阿布達比傾囊相授,掏出200多億美元來相救。現在他把這個塔更名為「哈利法塔」,一是為了感謝阿布達比在關鍵時候拉兄弟一把。第二,也是杜拜這個城市公關的一部分。即使不叫「杜拜塔」,叫「哈利法塔」,但是世界上的聚焦仍舊還是會停在杜拜這兒。
水均益:
宋先生,我們今天的編導非常有心,起了一個名字叫「萬丈高樓平地起 誰暈?」意思就是說,這個樓確實是眩目,確實是華麗,而且有很多的第一,世界上最高的觀景平臺,最高的遊泳池,甚至於最高的清真寺,然後50多部電梯,在離它80公裡以外遠遠地就能看得見,它幾乎完全就是一個地標性的建築。另外,還有像最奢華的時尚名牌阿瑪尼酒店,3月份就要營業了等等這些東西,誰暈啊?
正在評論 828米——沙漠神話還是海市蜃樓?
宋曉軍 特約評論員:
我覺得應該說這是杜拜的這些王子們、王公貴族們,他們想讓誰暈,因為這個樓是他們蓋的,而且他們做了很多包袱,不告訴你多高,反正有很多謎,然後在這一刻給你抖開。但是這些包袱確實也起到了作用,包括你剛才說的70多層的遊泳池等等,西方媒體的眼睛全盯在這裡。但是它背後有什麼東西呢?一個是剛才說的阿布達比相助,在關鍵時刻雪中送炭。其實科威特的王公貴族們也說,只要不夠錢我們也掏,包括他周圍的沙烏地阿拉伯。他們為什麼要用這麼豪華的一個方式來去做杜拜這樣一個金融中心,我覺得這裡邊包含了整個阿拉伯民族復興的一種氣勢。你想想,我們一般說原油,倫敦布倫特原油、紐約原油,一個出石油的地方居然沒有一個石油交易所。大概兩年前美國一部片子還得了獎,就是有一個很有名的演員演的,就是講中東自己要做自己的石油交易所,他的金融中心。是不是這些人讓別人暈了之後,他們背後還有什麼樣的操作呢?有沒有阿拉伯復興的這樣一種願望呢?
專家觀點 哈利法塔豪華背後是民族復興
水均益:
這個我們就請教一下黃先生,黃先生在中東當了很長時間記者,對阿拉伯地區也比較了解,你給我們說說你的判斷、你的觀察。
黃靈:
其實阿拉伯人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非常強,像這樣一個世界最高樓豎在阿拉伯半島,本身來說對阿拉伯人的自信心是一個非常大的提振。比方說杜拜塔建成以後,第二天開發商艾馬爾公司的股價就上升了百分之八,整個杜拜股市受這個帶動也上升了百分之三點多。從這方面說,杜拜塔就像一劑強心針,在杜拜受到債務危機的時候給他注入一點兒強心針。
水均益:
我還注意到有些媒體在說,這是我們在網上搜到兩張照片,這是來自阿聯網站的照片。其實這個儘管已經落成了,但是樓裡邊的裝修還沒完,還是一片狼藉、一片空地。所以有人說,你現在哪來的錢再進一步繼續。甚至英國的《泰晤士報》就諷刺杜拜塔會成為一個「鬼樓」,甚至叫「爛尾樓」,現在會有這種擔心嗎?
正在評論 828米——沙漠神話還是海市蜃樓?
黃靈:
這種說法聽上去好像有點兒刺耳,但是可能也有一定的實際依據。杜拜塔1月4日開業當天請了6000多個人,我想其中有人如果往四周看一看的話,杜拜塔周圍有一些高樓,這些高樓其實很多都是黑著燈的,網上介紹在離杜拜塔幾百米遠的一棟辦公用房,比它早開業4個月,40%以上都還沒有賣出去。包括杜拜當地的房價,在2008年最高峰的時候是2萬美元一平米,但是現在杜拜塔的開發商號稱90%已經售出,但是現在估計已經跌到了1萬美元。
水均益:
所以說,還是回到我們今天的主題,是誰讓誰想暈,最後誰被暈了,這恐怕真是一個問題。儘管對於這座哈利法塔全球媒體的展望是喜憂參半,但是不可否認的是828米仍然是人類的一個新高度,也代表了人類經濟、科技發展的一個新的裡程碑。
(播放短片)
字幕提示:
2004年9月21日開始興建。
2007年5月13日超越了臺北101大廈,成為地表上最高的大樓。
2007年9月12日超越加拿大國家電視塔。
2008年4月8日超過美國KALY電視塔,成為世界最高建築。
2010年1月4日正式竣工,達到828米最終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