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位於非洲西北端,是離歐洲最近的非洲國家,這裡大部分地區常年氣候宜人,花木繁茂,風景如畫,素有「北非花園」的美稱。摩洛哥是個擁有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這裡著名的四大皇城仍然保留著曾經的模樣,在古城裡遊客們會有穿梭千年的獨特體驗。摩洛哥南部與撒哈拉沙漠相連接,大部分來摩洛哥旅行的遊客都會選擇進入撒哈拉遊玩。在這裡既可以看見地中海,也能飽覽大西洋的美好景致。下面就一起去看一下摩洛哥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吧。
一、哈桑二世清真寺
哈桑二世清真寺位於卡薩布蘭卡中北部的海邊,是北非第一大、世界第三大清真寺,也是伊斯蘭世界知名的清真寺,以現代化程度高而著稱。它於1987年動工,是為紀念前國王六十大壽而興建,用了整整六年時間建成,是摩洛哥唯一對非穆斯林遊客開放的清真寺。該清真寺坐落在伊斯蘭世界的西端,其中三分之一面積建在海上,以紀念摩洛哥的阿拉伯人祖先自海上來。整個清真寺可同時容納約10萬人祈禱。哈桑二世清真寺象徵著摩洛哥國的團結、凝聚力、創造性,是摩洛哥人的驕傲。
哈桑二世清真寺整體規模僅次於麥加與麥地那清真寺,外觀蓬勃大氣,內飾精巧絕倫,寧靜又有點神秘感。四周大理石牆壁,屋頂和柱子布滿精雕細刻的圖案。地面大理石光亮照人,花紋十分精美。大殿中大理石地面常年供暖,夏季屋頂可以自動打開散熱,寺內有電梯可直達宣禮塔頂,堪稱奢華。屋頂可以開啟關閉,25扇東門全部由鈦合金鑄成,可以抵抗海水腐蝕。大殿內可容納2.5萬信徒做禮拜,室外廣場最多可以坐下8萬信眾。入寺時需脫鞋脫帽,非穆斯林不可進入主殿參觀。
二、德吉瑪廣場
德吉瑪廣場也稱不眠廣場,位於馬拉喀什的老城區西南端,是摩洛哥最大的柏柏爾人露天市場,也是全球唯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廣場,這裡是馬拉喀什人生活的縮影,百年生生不息的各色表演販賣,兜售工藝品的小販、商人像開掛似的不斷切換各國語言,奇裝異服的藝人用表演吸引遊客的圍觀,三教九流匯集地,在這能看到馬拉喀什文化的千姿百態。白天人流稀少,每到夜幕降臨,這裡便熱鬧起來,各種食肆、貨攤搭滿整個廣場,廣場四周則有一些兩三層小樓作為餐廳或咖啡吧。
早在12世紀,德吉瑪廣場還只是馬拉喀什的行刑廣場,到了16世紀,廣場上的商業活動才逐漸活躍起來,並於17世紀成為著名的民間演出場地,至今廣場上的傳統活動依然延續著。廣場邊上就是著名的貿易市場,在這裡能夠找到各種民俗服飾、手工藝品等。網紅經常拍到的彷如一千零一夜的手工銅製燈店大部分集中於此。如果想拍攝廣場上的人物需要先和他們打個招呼,如果有入鏡的人要求刪除照片也要配合,以免不必要的麻煩。廣場上的表演者會邀請遊客與之合影,是要收費的。
三、馬約爾花園
馬約爾花園又叫伊夫·聖羅蘭花園,位於摩洛哥馬拉喀什的城市新區,可以稱得上是摩洛哥最美的私人花園。花園裡藏著兩座博物館,展示現代藝術家的作品和伊斯蘭的文化藝術,但更多像是一個植物園,仙人掌是最驕傲的主角。花園的第一任主人是法國著名畫家雅克·馬約爾。他幾乎窮盡一生的時間來打造這座精美的私密花園。1980年,法國時尚大師伊夫·聖羅蘭在馬拉喀什旅行時無意間看到了這座世外花園,從此醉心於此,在他辭世後,他的骨灰被撒在花園裡,這裡成為他靈魂最後的歸屬。
馬約爾花園是馬拉喀什的人氣景點,園中花繁葉茂,小橋流水,有仙人掌園、藤蔓長廊、蓮花池塘、竹林小徑等景觀,遍布珍奇植物,僅僅仙人掌就有100多種。鮮花、綠植環繞著一座藍色的別墅,還有伊夫·聖羅蘭的墓碑和一個小咖啡館。花園中充斥著這位畫家喜歡的藍色,別墅、花瓶、牆壁、水池、小徑等等都帶有這種明媚而純淨的藍,置身其中仿似童話世界一般。這種藍色,被後人稱作馬約爾藍。如今別墅變身為博物館,別墅後的一間房間內,展有伊夫·聖羅蘭的手稿。
四、舍夫沙萬老城
舍夫沙萬老城位於摩洛哥西北部丹吉爾-得土安大區舍夫沙萬市,是阿拉伯人聚居區。舍夫沙萬老城依山而建,密密麻麻的小道被店鋪所覆蓋。老城內大多數民宅門口、階梯和牆壁都被塗繪成燦爛的藍色,非常漂亮,極具吸引力,堪稱一座「藍精靈之城」。這裡的藍色並不是單純的一種色調,深藍,湖藍,鈷藍,淺藍交相輝映,與山間清爽的空氣一起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很適合拍照。而隨處可見的各色萌貓也成了當地的另一道景觀。
舍夫沙萬是一座讓人幸福感爆表的小城,推開沿街的窗臺,清晨天色漸亮,三五穿街而過的路人,舍夫沙萬沉浸在一片深邃又寂靜的藍色中。這裡有各式的民宅、旅店、商鋪、咖啡館也有耀眼奪目的紅花;你可以看看街頭畫家的作品,在小店買些藍門框的冰箱貼,嘗嘗路邊的婦人賣的一小桶的新鮮無花果。網紅打卡景點在午後光線最佳,照亮小巷內的牆面,能拍出生動的照片。這裡臨近地中海,空氣清新,古色古香,適合徒步旅行,也是休閒和購物的好地方。
五、阿伊特·本·哈杜村
阿伊特·本·哈杜村是一個位於摩洛哥南部阿特拉斯山脈中的小村莊,村子始建於公元8世紀,是進撒哈拉沙漠必經之村,也是摩洛哥柏柏爾人代表性的古村落,美麗的景色在摩洛哥享有盛譽。在這座古老的村落裡,那些紅色的房屋和土牆幾乎座座相連,這也體現了居民的防禦性特點。這裡也是諸多好萊塢導演傾向的拍攝地方,在此拍攝了多部好萊塢大片,如《阿拉伯的勞倫斯》、《尼羅河的寶藏》、《木乃伊》、《紅海行動》等。作為HBO劇集《權力的遊戲》的取景地之一,更是吸引了眾多的遊客。
阿伊特·本·哈杜村建於山坡上,古時,黏土石磚的製作極其簡單,乾燥少雨的內陸沙漠地區多用打車、乾草和水或合曬乾成磚塊蓋房,缺點是建築結構疏鬆,留存不易無法抵禦雨水的侵襲,歷經900多年的歲月變遷至今留存完整實屬不易。古城生活條件艱苦,目前僅六戶人家居住,留有的大都是沿途的商店。爬上山頂,可將整個村莊盡收眼底,河對岸是新城居民區,橋下是幾近乾涸的瓦迪歐尼拉河床,大片的棕櫚灌木,土黃色的泥磚護城牆,歷史的痕跡恍如隔世,格外震撼人心。
六、烏達雅堡
烏達雅堡位於拉巴特老城以東,布雷格雷格河入海處,瀕臨大西洋,為一古城堡建築群。始建於12世紀柏柏爾王朝,後為阿拉伯王朝所用,曾被葡萄牙人和法國人佔領。烏達雅堡內保留著柏柏爾民居和街道,有著和舍夫沙萬相似的藍白色街道和建築,別具風格。城堡旁靠海外的一組平房,原為葡萄牙軍事監獄,法國佔領後改為摩爾咖啡館,至今一直開放,可以供遊客小憩、賞景。一部《碟中諜5》捧紅了烏達雅城堡,其中阿湯哥在城堡裡的飆車戲,直接從城堡的臺階飛車入海,就是在這裡取景。
現存烏達雅堡對外開放區域分三部分:一是院內花園,為伊斯梅爾國王於17世紀所建,小巧玲瓏,幽雅精緻,花木繁茂,具有安達魯西亞園林建築的典型風格;二是博物館,分兩個展室,一是展出歷代珠寶樂器,另一個展出歷代民族服裝,包括柏柏爾人、撒哈拉人、摩洛哥猶太人服飾以及古代紅銅和土陶器皿;三是高空平臺,為古時空中市場遺蹟。站在平臺上可俯視布雷格雷格河入海口、拉巴特古港口和薩累市全景。烏達雅堡曾經是作為軍事防禦使用,如今更多的是年輕人談戀愛、約會、娛樂的場所。
對於摩洛哥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你怎麼看,歡迎發表意見和評論,我們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