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利時這座雙語城,面積不足200平方公裡,卻被稱為「歐洲首都」
不過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一個歐洲城市,它不僅是比利時的首都,更是全歐洲的首都,它就是布魯塞爾。提及比利時,大多數人會想它是一個遍地都是鑽石的國家,這裡的鑽石生產,加工,和貿易發達。但是不可忽視的是,它的首都布魯塞爾也是一個在國際上知名度和美譽度非常高的城市。
-
比利時這座雙語城市,面積不足200平方公裡,卻號稱「歐洲首都」
在大家出國旅遊時,不知道會不會將比利時當作一個旅遊目的地,可能選擇這裡的人們相對於法國、英國這些地方還是少一些。比利時這個國家,雖然面積並不是很大,僅僅只有30000多平方公裡,大概只有我國江蘇省的1/3不到。不過,無論是從地理上來說,還是文化上來說比利時無疑都是歐洲的十字路口。
-
這座城市有「歐洲的首都」之稱,通用法語和荷蘭語,是個雙語城市
大家知道歐洲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首都,不過,有個國家就不一樣了,它自己的首都一直被公認為是「歐洲的首都」,意思是說歐洲國家共同的首都。看到這裡,你肯定覺得奇怪吧,怎麼回事?也很想知道這個城市是哪裡吧,那麼,一起來看看這個與眾不同的城市吧。
-
歐洲這座小城,面積僅有一個鄉鎮大小,卻被譽為歐洲首都
旅行隨筆:說起歐洲的首都,相信許多人都會覺得很詫異,因為歐洲是一個洲的概念,並不是一個國家的概念,何談「首都」之說?的確,從概念上說,歐洲不存在所謂的「首都」之說。然而,事實上,隨著歐洲一體化進程的逐步深入,整個歐洲越來越像是一個大的「國家」。
-
比利時一城被譽為「歐洲首都」:面積僅北京的百分之一,底蘊深厚
比利時一城被譽為「歐洲首都」:面積僅北京的百分之一,底蘊深厚如果現在讓你列舉你所知道的所有歐洲國家的名字,比利時你會在第幾個說出來呢?可能很多人最終都說不出這個國家的名字。們很少在新聞或者一些爭議事件之中看見它們的身影。可是如果叫一個歐盟成員國的百姓說一說歐洲諸國的話,比利時基本上都會很快被叫出名字,可見這個國家卻並不會因為低調而平庸。
-
比利時最大的城市,被稱為歐洲的首都,你去過嗎?
比利時,是歐洲的資本主義國家,與德國、法國、荷蘭、盧森堡相鄰,並和英國隔海相望,因此在地理上和文化上被稱為歐洲的十字路口,歐盟總部和北約總部均設在比利時的首都布魯塞爾。布魯塞爾是比利時的首都,也是比利時最大的城市,人口100萬左右,除了歐盟總部和北約總部外,還有眾多的國際組織和歐盟的組織設在布魯塞爾,因此有近30%的外國人居住在這裡,官方語言有法語、荷蘭語和英語,每年這裡會舉辦近千場的各種各樣的國際會議,是名符其實的國際化城市。
-
歐洲首都:人口一百萬,面積僅162平方公裡卻有超兩百多國際機構
歐洲在大多數人的想像中,都是一塊富裕的土地,但是你知道「歐洲首都」是哪一座城市嗎?的確,歐洲雖是一個大洲,但也有一座大家公認的首都,只因為這座城市裡入駐了歐盟最主要的四大機構之中的三個,其歐洲議會也設立在這座城市之中,這座城市就是布魯塞爾。
-
面積僅496平方公裡,人口不足130萬,世界城市排名卻在深圳之上
不同的城市有著不同的風貌,就如同我們在香港能夠看到經濟繁榮的景象,在成都感受休閒、舒適的城市氣息,而在深圳就能體會到這座城市在快速成長的魅力。深圳可以說是我國發展較快的城市之一,從默默無名的小漁村到發展到人口約1300萬的國際性大都市,只用了40餘年的時間,甚至已經躋身世界一線城市,而這座城市面積僅496平方公裡,人口不足130萬,世界城市排名卻在深圳之上,這是哪兒呢?這座城市便是捷克的首都布拉格,布拉格位於歐洲大陸的中心地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恰好位於德國和奧地利之間,是歐洲地區重要的樞紐城市。
-
比利時布魯塞爾GDP達1000多億美元,接近中國哪座城市?
在歐洲,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是歐盟、北約等500多個國際組織的總部或辦事機構所在地,素有「歐洲首都」之譽。從地理上看,布魯塞爾位於北緯50度,和我國黑龍江省北部的愛輝所處的緯度差不多。美中不足的是天氣多變,陰雨天過於頻繁,平均每年130多天有降雨,如果再加上陰天的日子,足足有200天以上。這一點,跟英國的倫敦比較相似。布魯塞爾小史追溯起源,布魯塞爾至今已有整整一千年的歷史。遠在10世紀以前,布魯塞爾還只是一片沼澤地,有些地方覆蓋著茂密的森林。
-
比利時的首都布魯塞爾,是一座美麗的城市
其實,早在l830年以前,比利時還在荷蘭的版圖之中,而且,布魯塞爾當時還是荷蘭的首都。100多年過去了,鬥轉星移間,兩個國家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隨著歐洲一體化的進程,歐盟這條紐帶又將兩個國家緊密聯繫到了一起。國境線依舊在,但卻看不出國與國之間有太大的區別,在過境時甚至連車子都不必減速,只是感覺到比利時的風光比荷蘭遜色了許多。
-
歐洲最發達國家之一,國內2大民族卻鬧獨立,面積還沒臺灣大
文/玉濁清歐洲最發達國家之一,國內2大民族卻鬧獨立,面積還沒臺灣大如果對歷史有所了解的話,會發現有很多國家可能會由於各種原因,民族最終走向解體,如果說到最典型的那就得屬歐洲的古羅馬帝國歐洲有一個最發達的國家之一,面積還沒有臺灣大,可國內的兩大民族卻要鬧獨立,這也就是比利時,位置在歐洲三大強國的夾縫中和德國和法國相鄰,與英國也是隔海相望,佔據了非常重要的戰略位置。這個國家的國土面積只有3萬平方公裡,人口也才一千多萬,即使如此但它卻是歐洲最發達的國家之一,也是工業革命最早開始的國家。
-
比利時布魯塞爾!
全國面積2/3為丘陵和平坦低地,全境分為西北部沿海佛蘭德倫平原、中部丘陵、東南部阿登高原三部分,最高點海拔694米,主要河流有馬斯河和埃斯考河,屬海洋溫帶闊葉林氣候,四季明顯。比利時於1830年10月4日獨立。比利時是19世紀初歐洲大陸最早進行工業革命的國家之一,無論是地理上還是文化上,都處於歐洲的十字路口。國土面積雖不大,但各具特色的旅遊景點遍布全國。
-
魅力比利時——精緻,卓越與藝術
布魯塞爾布魯塞爾,是比利時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歐洲聯盟的主要行政機構所在地,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總部駐地,有歐洲的首都之稱。另外也是200多個國際行政中心及超過1000個官方團體的日常會議舉辦城市。安特衛普安特衛普位於比利時西北部斯海爾德河畔,是比利時最大港口和重要工業城市,號稱小巴黎,面積140平方公裡,安特衛普是歐洲著名文化中心,為著名藝術大師魯本斯和凡·代克的誕生地,屬世界著名的遊覽城市。
-
這座城市被稱為「歐洲首都」,都德《最後一課》說的就是這裡
在法國東北部,緊挨德國的萊茵河畔,有法國第七大城,以及最大的邊境城市——斯特拉斯堡,這座城市在萊茵河的西岸,和東岸的德國只有咫尺之遙。德法之間的恩怨在斯特拉斯堡上有集中的體現——在19世紀以及20世紀前半葉,這座城市曾在德法之間反覆易手,直到二戰結束歐洲格局完全穩定後,這裡才完全成為法國領土。大家在中學裡都曾學過法國作家都德的《最後一課》,裡面的故事就發生在斯特拉斯堡所處的阿爾薩斯地區,普法戰爭後法國戰敗,割讓了阿爾薩斯和洛林給普魯士,愛國教師給孩子們上了最後一堂法語課,感人至深。
-
「歐洲首都」布魯塞爾:所處的特殊位置,給它不一樣的歷史和使命
在去歐洲之前,有朋友告訴我,比利時的首都布魯塞爾被稱為「歐洲首都」,當時我有些不解,但當到了這裡之後,才真正感受到這一說法的道理。布魯塞爾之所以被稱為「歐洲首都」,至少是從三種意義上來說的。第一是從地理位置上來說,布魯塞爾在歐洲中心位置,與歐洲三大國的首都柏林、巴黎和倫敦都在汽車的半天行程之內。第二是從文化意義上來說,布魯塞爾是拉丁文化和日耳曼文化的交匯處,本身就是個雙語城市。北部居住著操荷蘭語的佛蘭芝人,南部住著操法語的瓦隆人,小孩可以選擇語種上學,街名用兩種語言標出。第三種意義是政治上的。
-
面積不足半平方公裡的國家:人口不足一千人,卻發行自己的貨幣
其實大家對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所了解,幾乎每一個國家都能做到自給自足,但是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有這樣一個國家,它的生活必需品都是由他國供給的,國家的國土面積僅有0.44平方公裡,人口不足一千人,國內常住人口大約只有800多人,是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小,也是人口最少的國家。
-
從歷史角度分析,面積僅3萬平方公裡的比利時,為何還要鬧獨立?
歐洲的面積1016萬平方公裡,卻擁有著48個國家。
-
歐洲的「兵家必爭之地」,比利時正在不斷走向分裂!
相比起歷史動輒幾百年的英法等國家,從1830年才建國的比利時無疑顯得有些年輕了。但年輕的比利時,可以說是見證了歐洲大陸的各種種族和文明的興衰。這是因為身處歐洲十字路口的位置,每個強盛的國家想要證明自己都會第一時間拿下比利時。但除了地理位置卡在歐洲的咽喉外,比利時同樣是個存在著巨大矛盾的割裂國家。
-
比利時簡介
比利時全國面積約3.06萬平方公裡,人口約1100萬左右,首都為布魯塞爾,國慶日為7月21日。比利時位於歐洲西北部,東與德國接壤,北與荷蘭比鄰,南與法國交界,西鄰北海。全國面積2/3為丘陵和平坦地低,最低處略低於海平面,海岸線長66.5公裡。比利時從公元前57年起長期為高盧人、日爾曼人分割統治。
-
布魯塞爾 { 歐洲的首都
· 歐洲的首都 ·布魯塞爾不僅是比利時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成為眾多國際組織總部的所在地,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歐洲聯盟。歐盟理事會辦公樓現在,布魯塞爾市東部佔地865,000平方米的區域逐漸成為歐洲總部的區域,正是這一地區的存在使得這座城市稱為名副其實的歐洲政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