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畫合璧——張國琳套色版畫《黃山神韻》

2021-01-21 合肥在線

張國琳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安徽省美術家協會顧問   

國家一級美術師 

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曾獲中國版畫協會頒發的中國優秀版畫家「魯迅版畫獎」(中國版畫界終身榮譽獎)、「安徽版畫功勞杯獎」、「美術報年度人物提名獎」(2008年、2009年)、「中國書畫年度人物」(中國書畫報2012年)等。

張國琳先生作為繼版畫大師賴少其、師松齡之後的當代新徽派版畫領軍人物,是一位高產多能的藝術家,他在版畫、國畫、油畫藝術創作上均成績斐然。他領銜主持下創作的中國畫《生死印—1978·安徽鳳陽》入選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壁畫《安徽歷代文化名人圖》獲第16屆世界美術大會美術特展金獎。

其版畫創作更是有著令人矚目的藝術成就,2013年,其版畫作品《漢代太學·獨尊儒術》入圍由中國文聯、文化部、財政部聯合主辦的「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

他先後應邀出訪十幾個國家舉辦展覽與講學,作品多次入選全國美展並獲金獎、銀獎、銅獎、優秀獎等各類獎項,出版了《張國琳美術作品選》(全六冊)、《張國琳美術作品集》、《張國琳中國畫集》、《張國琳版畫集》等多部畫集,有數百幅作品被國內外美術館、博物館及私人珍藏。

套色版畫

《黃山神韻》

玉屏峰

34 cm×60cm

現代·老舍:「天都奇偉海雲幽,蓮蕊蓮花高入秋。欲識黃山真面目,風華半在玉屏樓。」

迎客松

34 cm×60cm

現代·謝子言《黃山》:「不信人間有此山,名超五嶽絕塵寰。千株菡萏花撩月,四海雲濤浪拍天。巧石奇松驚物妙,名泉勝瀑羨山妍。明珠獨燦神州地,天下遊人嘆止觀。」

後海松石

34 cm×60cm

清代·釋弘仁《黃山行》:「坐破苔衣第幾重,夢中三十六芙蓉。傾來墨瀋堪持贈,恍惚難名是某峰。」

清涼臺

34 cm×60cm

清代·孫良鑑《登清涼臺》:「登清涼臺下萬峰矗,登清涼臺上萬松綠。一聲唱到風入松,引得清涼散滿谷。」

天都遠眺

34 cm×60cm

現代·賴少其《天都峰賦》:「若非大手筆,難畫黟山圖。雲來天欲覆,日出地吐朱。墨酣夾風雨,一點為天都。圖成神鬼泣,百嶽竟狂呼。籲嗟乎,餘生八萬九千歲,始信高士巨眼識沉浮。」

剪刀峰

34 cm×60cm

宋代·朱彥《遊黃山》:「三十六峰高插天,瑤臺瓊宇貯神仙。嵩陽若與黃山並,猶欠靈砂一道泉。」

萬松林

34 cm×60cm

現代·方毅《黃山甲天下》:「黃山甲天下,松與石最奇。天陰知有雨,白雲拂青枝。」

夢筆生花

34 cm×60cm

清代·項黻《夢筆生花》:「石骨稜稜氣象殊,虯松織翠錦雲鋪。天然一管生花筆,寫遍奇峰入畫圖。」

蓮花峰

34 cm×60cm

清代·石濤《前海觀蓮花峰》:「海風吹白練,百裡湧青蓮。壁立不知頂,崔嵬勢接天。雲開峰墜地,島闊樹相連。坐久忘歸去,蘿衣上紫煙。」

西海雲潮

34 cm×60cm

清代·沈育《日出》:「淡雲橫抹曉朦朧,淺碧橙黃紫又紅。一霎松巖齊變色,金光如雨沐群峰。」

黃山古松

34 cm×60cm

現代·羅長銘《絕句一首》:「獨去深山絕壑中,參天四覆萬年松。往來龍虎皆元氣,噓是青雲嘯是風。」

東海觀潮

34 cm×60cm

清代·汪灝《黃海》:「蓬水幾回幹,桑田幾番改。誰信天地間,竟有山頭海。」

石筍峰

34 cm×60cm

清代·無名氏《遊黃山口佔絕句》:「三十六峰高插天,峰峰相接又相連。有人留我黃山住,一個峰頭住一年。」

石猴觀海

34 cm×60cm

清代·程之鵕《雲外峰》:「飄渺離奇峙碧空,渾疑雲外復雲中。杜鵑開向春光後,燒遍峰頭萬樹紅。」

獅子林

34 cm×60cm

清代·崔國因《遊黃山宿獅子林作》:「三十年前此地遊,禪房草榻暫淹留。溼雲侵岫晴疑雨,深谷藏風夏已秋。自惜鴻泥成往跡,重攜蠟屐豁新眸。 山靈見我應相識,青瘦形容似舊不?」

蓬萊三島

34 cm×60cm

明代·丘禾嘉:《看山》「一幅松石畫, 掛向碧雲端。坐臥不能去, 移家歲歲看。」

張國琳先生傾情創作的《黃山神韻》套色版畫(十六組畫),將黃山的春夏秋冬、風雲變幻盡收眼底,畫中黃山時而春暖花開、晴空萬裡,時而夏山如碧、驕陽似火,時而秋風蕭瑟、煙雨濛濛,時而冬山如睡、銀裝素裹。作品構圖簡潔,大氣磅礴,色彩濃烈而又富於變化,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強烈的個人藝術語言,是當代「新徽派版畫」裡程碑式的精品力作,有著極高的藝術價值與收藏價值。

曾在堂

藝術工作室

● 微信號 : cengzaitang ●

相關焦點

  • 古今詩畫中的黃山——關於《歷代黃山圖題畫詩考釋》
    唐人李白、賈島、島雲,宋人朱熹、王十朋、羅願,元人唐元、鄭玉、汪澤民,明人李東陽、梅鼎祚、汪道昆、袁中道、黃道周,清人錢謙益、施閏章、袁枚、屈大均,近現代許承堯、董必武、黃賓虹、陶行知、郭沫若、老舍,等等,皆留下吟詠黃山詩章。有籍可據的,最早畫黃山的畫師是宋人馬遠。據傳,馬氏登黃山後便將自己過去的山水畫付之一炬,其後期山水畫構圖峭拔險峻,線條豪放有力,有黃山神韻。
  • 版畫上的"金山印象"正在徐家匯展出
    圖片說明:韻味深深的金山版畫  古有水墨意境美,今有版畫韻味深。今天,小編帶大家來見識見識這韻味深深的金山版畫。     這本書由中西書局出版,名字就叫《金山印像》,其中「印」字就是指版畫的製作原理,「像」字就是指金山的面貌,我們今天發出來的版畫只是這本書中的一小部分,要是還想看其他的,自己去買。
  • 日新月異——武漢美術館藏工業版畫作品展
    展覽名稱日新月異——武漢美術館藏工業版畫作品展展覽時間2020年7>日展覽地點武漢美術館1-3號展廳主辦單位武漢美術館「日新月異——武漢美術館藏工業版畫作品展展覽集中展示我館收藏的工業版畫精品,這些作品生動展現了武漢工業建設的艱辛歷程與累累碩果,是武漢城市建設和工業化進程的藝術見證。展覽通過梳理武漢工業版畫的發展脈絡,發掘工業版畫作品獨特的文化價值、史料價值,透過工業版畫向觀眾展示一個日新月異、快速發展中的武漢,讓觀眾了解和感受武漢工業建設的輝煌歷史。
  • 版畫裡半個多世紀的武漢工業建設,武漢美術館展「日新月異」
    宋恩厚 《又是一爐優質鋼》 套色木刻 25×21cm 1959年版畫在中國歷史悠久,自1931年起,由魯迅倡導的新興木刻開啟了我國現當代版畫創作的新篇章。而中國工業版畫作為其發展的支流,從它誕生之日起,便與新中國工業建設的發展緊密相連,與人民的工業生活息息相關。
  • 2019安徽青年版畫雕塑作品展在合肥中環藝術館舉行
    此次展覽由中環控股集團安徽大學教育基金會主辦,經過近一年的籌備,共收到205件參展作品和作者資料,通過初審與複評,評選出版畫入選者19名,雕塑入選者21名。其中趙正光與史賢君分別斬獲版畫、雕塑傑出新銳獎;李敬傑、孫榮生、張婷婷、賈永佔、郭兵要、李燈、李品、羅宗勇獲得版畫、雕塑優秀新銳獎;劉麗晶、李輝、王晉南、許漢梟、胡然然、師一帥、崔天辰、王力平、吳晗、梁聰、劉娜、陳國棟、閆家龍、傅玉嬋、金俊、張亞、劉超、束毅、塗貴榮、田夢真、王穎、李偉、李強、張潔、王萱、袁茂恆、唐任華、趙東風等獲得版畫、雕塑新銳獎。
  • 中國最美的古鎮之一,洋溢著江南水鄉詩畫一般的神韻
    鎮內名勝古蹟眾多,小蓮莊、嘉業堂、百間樓、張石銘故居等,與自然風光和諧統一,既充滿著濃鬱的歷史文化底蘊和靈氣,又洋溢著江南水鄉詩畫一般的神韻。江南是水做的,南潯的白天是一幅淡淡的水墨畫,小橋、流水而到了晚上,夜幕籠罩下的古鎮則如換裝的女子,筋骨未變,神韻卻是大不一樣。
  • 「金陵四十景」古圖全冊首展 詩畫合璧現南京古韻
    每幅即景小品畫的留白處均撰有一首韻味深長的短詩,詩畫合璧堪稱賞玩精品。     「此時研經地,絲風緬次宗,會心曾不遠,秋色一何濃……」這首詩作就是配合了一幅南京名勝古雞鳴寺的秋景,畫上朱紅寺廟延綿連山,遠景玄武湖煙波飄渺,與今日雞鳴寺上所見景致幾乎沒有太大差別。而詩作則跳脫出了風景寫實的死板,遙想了佛宗在南京談法論經的畫面,給畫面增加了更深的意味。
  • 師法黃山 夢筆生花 | 繪畫與書法作品集
    國畫《黃山墨韻》申偉 畫 黃山入畫煙如夢,丹青含蘊藝登峰。 雲海波瀾峰作帆,暢遊仙境氣韻通。國畫《夢筆生花》申偉 畫 人間仙境在黃山,詩聖一擲筆生花。 奇松怪石顯神韻,秀美山色吐芳華。國畫《迎客松》申偉 畫國畫《黃山飛來石》申偉 畫國畫《猴子觀海》申偉 畫國畫《十八羅漢朝南海 談笑風生駕祥雲》 申偉 畫國畫《黃山雲海日升》申偉 畫國畫《日出黃山紫氣升》申偉 畫書法《妙不可言》申偉 書國畫《群山收筆底 峰巒出雲端》申偉 畫國畫《黃山人字瀑》申偉 畫
  • 人生九雅:李皓詩書合璧作品欣賞
    人生九雅——李皓詩書合璧作品欣賞一、琴(撫琴)琴韻悠揚人生九雅——李皓詩書合璧作品欣賞琴為聖賢,君子之器。聲音之道可與禪通,攻琴如參禪。最快樂之事,撫琴一曲,化導不平之氣,升華心靈意境。人生九雅——李皓詩書合璧作品欣賞石硯研飛墨飄香,筆走龍蛇一氣成。深厚底蘊博大精深,快意人生由自己去書寫。四、畫(繪畫)畫筆傳神
  • 《浮世繪》早期受明清版畫影響 後期卻激發了印象派畫家的創作靈感
    需要指出的是,菱川師宣的風俗畫或美人畫大多都是具有色情意味的「春畫」(春宮畫)。但菱川師宣的春畫由於大多不具有露骨誇張的性描繪,因此也被視為獨立的風俗畫或美人畫。世人移用「浮世繪」這個名詞來稱呼這種畫,這就是日本浮世繪版畫的來源。
  • 「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版畫作品展」媒體通氣會在蓉舉行
    向光注視組畫-張輝-石版。版畫是歷屆美展的四大畫種之一,作為全國範圍的美術大省與中國現代版畫創作的傳統強省,四川省省委、省政府對此次展覽高度重視,成立了由中國美協主席範迪安先生為名譽主任,四川省委常委、宣傳部長甘霖同志、副省長楊興平同志和中國美協分黨組書記徐裡先生為主任的「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版畫作品展組織委員會」。
  • 如詩畫般的江南神韻,南潯,假期旅遊的好去處
    南潯是一座歷史悠長的文明重鎮,素來享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的佳譽,這裡風光美好,黛瓦粉牆,綠柳拂水,有著如詩如畫般的神韻。在明萬曆年間,南潯古鎮經濟空前繁華,在那時官方有湖州一個城,不及南潯半個鎮的說法,可見其盛況空前。
  • 董壽平畫黃山,恍若身臨其境!
    出生於詩畫之家,早年畢業於天津南開大學和北京東方大學。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榮寶齋顧問,全國政協書畫室主任,北京中國畫研究會名譽會長,山西省文物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理事,中日友協理事,北京對外友協副會長,全國第五、六屆政協委員。他的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覽,並被國內外美術館、博物館收藏。1987年赴日本參加「亞細亞美術交流會」展覽,並進行學術交流,榮獲「富士美術獎章」。
  • 黃山,仙境也不過如此罷了
    本篇關鍵詞:鄉村遊,景點門票,目的地營銷神奇的黃山,擁有一個夢幻的世界,把傳說中的仙境帶到人間。想知道黃山有多美,只有走進黃山,才知道黃山之美。走進黃山,才知道黃山之奇。走進黃山,才知道黃山之絕。只有走進黃山,才能揭開黃山的神秘面紗。只有走進黃山,才能欣賞並探究這迷一樣的世界。
  • 【聽我說黃山故事】關德軍:從《黃山八勝圖》檢索石濤的黃山之旅
    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如今是我們領略風光之美後,真切感受黃山神韻的長久記憶。這裡編選三篇小故事,從石濤的黃山之旅、雲谷寺的塵封往事,到黃山建設鮮為人知的小插曲,告訴我們一個文化黃山的真實印象。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78年12月出版的《石濤畫集》,在《黃山圖》上有「畫有南北宗……」的題識,題尾寫道:「此畫丁未遊黃海歸敬亭所作。」 這段題識明確告訴我們丁未(1667年)曾遊黃山,也就是他到宣城的第二年,早此目前未見有記載。他到宣城剛落腳就遊黃山,或許與曹鼎望之邀有密切的關係。
  • 帝爵雙龍首鳳鳥谷紋出廓合璧版畫登錄京東眾籌
    除了欣賞古人的琢玉技藝、品味高古玉中神韻飛揚的歷史文化內涵以外,把玩一塊高古玉,就像品讀著年代久遠的歷史的傳奇,手中古玉演繹的人間故事隱約可觀,古意融融,人玉靈通,把玩者的心境是不可以用語言表述的。價值不菲的高古玉,琢制技藝十分精湛,無論是高浮雕、淺浮雕、透雕、圓雕,還是陰線刻畫,或簡單拙樸,或精細繁縟,均體現了當時時代的最高工藝水平,其中的"漢八刀"和雙溝碾法如今更是難以模仿。
  • 看冬日黃山,「奇松」加「冬雪」,別有一番獨特神韻!
    安徽黃山,是中國十大名山之一,自古就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美譽,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冬雪等五絕景色著稱,而冬日的黃色,則是獨具神韻,比平時更增添了一番別樣的味道。冬日,登上黃山之巔,舉目望去,只見山間雲霧繚繞,雲霧在陡峭的山崖之間來回穿梭飄蕩,遠處的山峰在雲海的籠罩之下,只能看見露出的山尖頂端,崖壁上生長的松樹和灌木全被蓋上了一層厚厚的積雪,看起來晶瑩剔透,煞是好看,蔚藍的天空下,陽光普照在雲霧之上,整個山谷猶如仙境一般。從山谷中望去,山峰的下半部分都被積雪覆蓋,只有山尖裸露在外,還能看見巖石本來的顏色。
  • 一生只畫北海道動物的日本版畫大師
    出生於日本北海道的手島圭三郎就是以描繪北海道動物而著稱的版畫藝術家,而他最初的創作就是圍繞這種叫做毛腿漁鴞的珍稀動物的。手島圭三郎說:「我的世界,就是要呈現北海道的自然與動物。雖然畫面以毛腿漁鴞為中心,但是我認為,更重要的是表現它們生存的環境。」
  • 黃山詩話
    黃山詩話我們大中國有兩座黃山
  • 全域旅遊 | 雙節合璧!黃山最佳CP景區攻略!速看!
    再過不久,我們將迎來「雙節合璧」!不知道各位小夥伴是不是已經激動地搓手手了呢?是否已經叫上了自己的三五好友,開始盤算著去哪裡happy了呢!黃山的秋很短暫,越是短暫越是顯得珍貴,因為一年中最美的顏色都在秋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