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消息,12月15日,四川瀘州一小區內,一小學生留下字條後跳樓。
字條上寫著:「我活得太累了」
看了讓人淚目,還是小學生,本是天真無邪的年齡,卻承受了太多壓力,顯然不是生計方面的,而是心理的。
所以對於小學生也必須重視心理健康,看起來他們是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但他們也開始有了獨立思想。
有了自我意識,那麼就要有起碼的尊重,不要覺得父母面前,談什麼平等?又沒有經濟獨立能力。
但他們有了初級思想獨立能力,又是很脆弱的,需要尊重和呵護。
關愛孩子,尊重孩子起碼的自主權利,溝通和交流是上策,和孩子做朋友是方法。
這是孩子心裡的吶喊,我想做自己。關愛心理健康,從小開始,你覺得呢?孩子以死告訴我們很多
應該感謝他留言,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否則家長也許不知道什麼原因造成。
人是有理智和情緒的,而情緒似乎去水,宜疏通,不宜壓制和堵塞。
而有時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認為人類就是理智的,情緒就忍忍就好了。
實際上對嗎?人的情緒是天性,無法抹殺,而唯一辦法就是要釋放。
尊重自然規律,適應自然規律的基礎上建立理智,否則就會被情緒的洪水淹沒。
壓抑久了始終要爆發,這是人力無法改變的規律。
所以學習也要講究文武之道,一張一弛。
身體會累,心也會累,情緒更是如此,不能讓神經一直緊繃。
哪怕未來是如何輝煌,如何奪目,沒有身體和生命都無法享受。
所以理智是要有限度的,不能隨時讓自己跟著理智走,偶爾放鬆一下,宣洩一下,如大小便一樣自然,忍一時可以,絕不能長期忍。
所以理智不可少,但是心理的平衡張弛有度,也不可少。
做人絕不能忽視人的本性,而創造自己想像完美的人。
人其實就是雅俗共存之人,在本性的基礎上開除智慧的花,而不是無視或者試圖抹去本性。
做一個純理智的人,那樣會一直緊繃神經,會很累很累,直至承受不起。
理智講究規則規矩,而情緒也是本能反應,沒有道理可言。
文明不是沒有了情緒,打個比方,我要禁止隨地大小便,但需要建一個衛生間文明規範,而不可能禁止大小便一樣。
情緒也是如此,不能全是禁止,沒有合理的方式釋放,雖然覺得情緒不講道理,醜陋,不符合規矩,想要根除,全盤壓制,結果就是爆發。
希望小學生的吶喊,警醒當爸爸媽媽的人,愛可以,不能壓制了孩子正常情緒需求,雖然無理,但那是天性,如同上衛生間一樣。
所以有時不是有理走遍天下,有時講情的。
合情合理才是正道。
你有什麼感悟,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