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侃英語公眾號(ID:KanEnglish)
中國人喜歡喝茶。
茶在中國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茶葉品種也是紛繁複雜。比如西湖龍井、信陽毛尖、雲南普洱、碧螺春、鐵觀音、金駿眉、大紅袍等等。
林林總總,歸納一下無非就是綠茶和紅茶。
我這個分類比較粗,茶葉專家不要 diss 我,因為我平時只去便利店買立頓的紅茶或綠茶的茶包。
綠茶的英文叫 green tea,而紅茶的英文…一些英文基礎不紮實的同學可能會說 red tea,其實不對,應該是 black tea。
很多學習者存在這樣一個問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我相信即便你知道紅茶叫 black tea 也未必知道為什麼用「black」(黑),而不用「red」(紅)?
今天,喜歡死磕的侃哥就帶領大家學英語、漲知識。
我們都知道中國目前正全力推廣「一帶一路」,這其實套用了古代「絲綢之路」(Silk Road)的概念。
通過「絲綢之路」,古代中國人把中國的一些好東西出口到國外,比如絲綢、瓷器、還有茶葉。
中國的茶葉大概是16-17世紀左右銷至歐洲。自打那時起,歐洲的貴族、紳士都慢慢養成了喝茶的習慣。
其實中國最早出口到歐洲的茶葉種類不是綠茶,而是紅茶,具體來說就是福建武夷山的烏龍茶。
因此在英文中有一個單詞專門指武夷山烏龍茶,叫 Bohea(/bəʊˈhiː/),這個詞也是根據「武夷」二字的方言讀音創造。
如果當年沒有這一撥抵達英國的「武夷烏龍茶」,那麼也不會有現如今英國人引以為傲的「英式下午茶」文化了。
但 Bohea(武夷)只是個地名,充其量只是一種口頭叫法,不能成為國際茶葉市場上的正式名稱。後來,中國國內的叫法「武夷烏龍茶」,被翻譯成了英文:Wu Yi Oolong。
而「Oolong」是漢語「烏龍」(即「黑龍」)的音譯,西方人不太好理解。於是當時的譯者把「烏龍茶」進行了字面翻譯,從而有了「black dragon tea」的說法,後來慢慢地再簡化成了「black tea」的說法,並沿用至今。
所以,black tea 一開始指的是「烏龍茶」,那為什麼現在可以泛指一切「紅茶」呢?
到了20世紀中葉,隨著茶葉的發展,世界各國的茶葉種類過於複雜,不利於商貿。於是全球茶葉界做了梳理,根據茶湯的顏色,把所有的茶葉大致劃分為「綠茶」和「紅茶」兩類。
烏龍茶因為茶湯顏色偏深,便被歸到「紅茶」的範疇(*這一點在中國可能存在爭議)。而此時,已經被西方人叫習慣的「black tea」也變成了泛指一切紅茶的代名詞。
你看,「black tea」的來源要比「green tea」複雜的多吧?
「green tea」的名稱僅僅是對於顏色的描述,而「black tea」的名稱裡卻包含著一段波瀾壯闊的世界商貿史。
順便提一句,現在立頓紅茶獨霸世界茶消費市場,給英國貢獻了很多 GDP。起源於中國的紅茶被英國人發揚光大了。咱們還得加油,不能光做「茶葉大國」,還得朝著「茶葉強國」努力!
學到了點讚!
後記:這篇文章是我一邊喝著紅茶,一邊寫下的,別有一番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