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雲貴川力爭「雞鳴三省」會議召開地開發話語權
雲南省、四川省、貴州省三省黨史研究專家、代表在座談會上紛紛列舉「雞鳴三省」會議召開地位於本省的證據,力爭開發話語權。 「最近,我們找到了一封當時的電報,可以用來證明『雞鳴三省』會議是在四川境內召開,接下來可以結合其他的歷史論證它。」四川省委黨史研究室一處處長周銳京說。
-
畢節市七星關區雞鳴三省紅色旅遊景區,果然名不虛傳
雞鳴三省雞鳴三省紅色旅遊景區位於七星關區紅色旅遊景區位於七星關區林口鎮林口鎮雞鳴三省村雞鳴三省村,1935年2月,中央紅軍長徵到達此處,召開了在黨和紅軍歷史上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雞鳴三省會議。這次會議是遵義會議的繼續和補充,是黨和紅軍歷史上一次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會議,是中國革命發展史上的又一裡程碑。
-
【網絡媒體媒走轉改】貴州畢節雞鳴三省村:欲借紅色旅遊展新貌 (圖)
奇崛的邊地景色,是林口鎮「雞鳴三省」的特色。但林口鎮「雞鳴三省」的巨大魅力,遠不止於它壯美的景色,而是因為這裡曾經開過一次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會議,也就說中共黨史上著名的「雞鳴三省會議」。據畢節市七星關區史志辦副主任周遵鵬介紹,1935年2月,結束遵義會議、完成了一渡赤水的中央紅軍,從四川跨過三省界河,進入貴州境內後到達雞鳴三省村這個小村莊。
-
貴州「雞鳴三省」,暑假旅遊不容錯過的奇觀和最佳瞻仰紅色聖地
大家都知道貴州遵義會議會址,因為遵義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但今天我為大家介紹一個風景秀美、特別很有愛國主義教育的好地方(雞鳴三省紅色旅遊景區)。雞鳴三省位於雲、貴、川三省交界處的貴州畢節七星關區雞鳴三省村。
-
貴人黔行|雞鳴三省紅色旅遊景區 帶您緬懷一段歷史
雞鳴三省紅色旅遊景區,位於畢節市七星關區林口鎮雞鳴三省村,1935年2月,中央紅軍長徵到達此處,召開了在黨和紅軍歷史上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雞鳴三省會議。這次會議,是遵義會議的繼續和補充,是中國革命發展史上的又一裡程碑。
-
雞鳴三省在哪裡?
今年1月21日,一則新聞映入人們的眼帘:歷時三年,位於川、滇、黔三省交界處的雞鳴三省大橋通車了。從此,這三省邊陲的偏僻之地,告別了相望不相通的歷史。這座大橋,對人文地理愛好者來講,還有著特別的吸引力。因為四川敘永水潦彝族鄉岔河村、貴州畢節林口鎮、雲南威信坡頭鎮交界處,名列中國十大「雞鳴三省」標誌地榜首。
-
重走長徵路2019.3.8四川敘永縣石廂子「雞鳴三省」地之一
在此期間,中央政治局和中革軍委在石廂子萬壽宮軍委總部召開會議,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聞天等出席了會議,史稱「雞鳴三省石廂子」會議。會議研究決定了三件大事:一是根據遵義會議精神,中央政治局常委進行了分工,決定由洛甫(聞天)接替博古(秦邦)在中央負總責,毛澤東作為周恩來在軍事指揮上的幫助者。二是討論蘇區中央分局今後的行動方針等,決定堅持遊擊戰爭和成立中革軍委中央蘇區分會。
-
雞鳴三省:
雞鳴三省村風光敖玉龍攝 秋日的清晨,濃厚的綠意籠罩著貴州大地。我來到畢節市七星關區林口鎮雞鳴三省村,赤水河緩緩流淌,村中到處綠蔭如蓋,紅旗隨風飄揚。 「雞鳴三省」,顧名思義就是一個省的雞叫,在三個省都能聽見。「在這裡可以看到,左邊隔著渭河的是雲南的白車村,右邊隔著赤水河的是四川的岔河村,三省交匯的山水峽谷奇景一覽無餘。」站在老鷹巖的玻璃棧道上,畢節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副局長甘德富介紹著雞鳴三省的地貌特徵。這裡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谷崖壁陡峭,險峰重嶺,河谷幽深。谷底,渭河和倒流河匯集成赤水河,一派壯麗奇秀的山水峽谷風光。
-
這裡是雞鳴三省之地,也是南方絲綢之路要衝,扎西會議會址也在此
這裡自古便有「雞鳴三省」之稱;有世界最美溼地、避暑勝地黃連河、千年古道豆沙關、中國攝影家拍攝基地大山包;這裡也是「南方絲綢之路」的要衝,承載著經濟文化交匯地的繁華歷史。現是全國愛國主義和國防主義教育基地。
-
遵義會議的前奏
原標題:遵義會議的前奏 1934年12月至1935年初,黨中央領導層圍繞中國革命軍事路線、戰略方針轉變先後召開了通道、猴場、黎平三次會議,確定了正確的戰略轉移方向和作戰方針,糾正了黨的「左」傾錯誤,改組了黨的領導成員,逐步確立了毛澤東對黨和軍隊的領導權,保證了中央正確軍事路線的執行,為即將召開的遵義會議做了準備。
-
感恩紅色·走進赤水(24) | 「雞鳴三省」:以紅色為根,以綠色為葉!
雞鳴三省大橋「雞鳴三省」是雲貴川三省結合部的一個地理區域,是雲南省鎮雄縣坡頭鎮威信縣水田鎮、四川省敘永縣水潦彝族鄉、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林口鎮接壤的地方。紅軍在雲南威信縣召開了著名的扎西會議,並在雲貴川三省間不斷來回穿梭,完成了毛主席戎馬一生的得意之筆和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蹟——四渡赤水,最終跳出國民黨圍剿部隊的圍追堵截,保存了革命的火種。紅軍長徵期間,不但在這裡播下了革命的種子,還在這裡播下了寶貴的紅色文化。
-
雞鳴三省:以紅色為根以綠色為葉丨3省4市媒體赤水行實錄㉔
雞鳴三省大橋「雞鳴三省」是雲貴川三省結合部的一個地理區域,是雲南省鎮雄縣坡頭鎮威信縣水田鎮、四川省敘永縣水潦彝族鄉、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林口鎮接壤的地方。紅軍在雲南威信縣召開了著名的扎西會議,並在雲貴川三省間不斷來回穿梭,完成了毛主席戎馬一生的得意之筆和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蹟——四渡赤水,最終跳出國民黨圍剿部隊的圍追堵截,保存了革命的火種。紅軍長徵期間,不但在這裡播下了革命的種子,還在這裡播下了寶貴的紅色文化。
-
廣東、廣西、貴州三省遊(七)遵義會議會址紀念館
是為紀念遵義會議而建的,是新中國最早建立的21個革命紀念館之一。遵義會議紀念館2008年列入國家文物局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是在紅軍反(圍剿)失利和長徵初期嚴重受挫的情況下,為了糾正王明在共產黨內長達四年(左傾)領導在軍事指揮上的錯誤而召開的。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會議。
-
「金雞鳴,三省知」又叫「一雞鳴三省」你知道這是哪個地方嗎?
在這裡最出名的就是雞鳴三省了雞鳴三省"意指,早晨一隻雄雞啼曉,三個省都可同時聞聽,即古人所說"金雞齊鳴,三省皆知",又俗稱"一雞鳴三省"或 "一腳踏三省"之地。雞鳴三省又叫做雞鳴四縣(雲南鎮雄縣和威信縣、四川敘永縣、貴雲貴川雞鳴三省之--三岔河州畢節市七星關區),位於雲南省鎮雄縣坡頭鎮德隆村白車、威信縣水田寨、四川省敘永縣水潦彝族鄉岔河村、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林口鎮苗寨畢節雞鳴三省景區交界處。這條岔河把雲、貴、川分開來。
-
重走長徵路2019.3.8貴州畢節市林口鎮「雞鳴三省」地之一
1935年2月5日上午10點左右,中共中央、中革軍委及其警衛部隊從四川敘永石廂子出發,經敘永水潦過三岔河古渡口進入貴州境內,然後沿觀音巖古鹽道進入畢節縣(今七星關區)林口鎮雞鳴三省小村子。中央政治局常委在村子裡的周團守家的大院裡召開了中共黨史上著名的「雞鳴三省會議」。
-
遵義會議前後的朱德
這時,博古和李德仍對黎平會議的決定持不同意見,再次主張不過烏江,回頭東進同紅二、六軍團會合。 於是,1935年1月1日中央政治局在猴場召開會議,對博古、李德提出批評,決定強渡烏江,並通過《關於渡江後新的行動方針的決定》,強調「首先以遵義為中心的黔北地區,然後向川南發展,是目前最中心的任務」。
-
遵義會議,永放光芒
「遵義會議會址″等革命舊址,只需出示證件領門票,持一票到各個紅色景點一路暢通。遵義會議會址樓,不只是那一座二層樓,它的前面還是個進二的院子。附近還有大量的紅色革命遺蹟,在逐漸地恢復和開放之中。中央紅軍到達遵義時的總司令部駐地,室內陳列均為復原性布置。二、陳列館藏,詳細生動。遵義會議陳列館,是為延伸遵義會議紀念體系、拓展接待服務空間、提升文物展示水平而建設的,也是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一處示範基地。
-
高中華:遵義會議與長徵勝利
通過打造網絡課程,將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的精品課、優質課、特色課按照專題在網上公開推出,可以為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和全社會提供更優質、更豐富、更系統的理論學習資源,讓黨的創新理論成果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
-
遵義會議紀念館:紅色旅遊升溫 講好遵義故事
一大早,遊客們在志願者的引導下,自覺戴口罩、掃健康碼、測體溫,有序排成長隊進入遵義會議紀念館參觀。紀念館內,大家拿著小紅旗,認真參觀了解遵義會議和紅軍長徵的故事,在接受濃厚的紅色文化薰陶的同時,歡度國慶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