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來的"偽裝者":央視曝臺間諜如何向大陸官員套取情報

2020-12-13 環球網

有些學生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臺灣的間諜人員利用,還好及時被安全部門發現,懸崖勒馬才沒有鑄成大錯。

而有些人他們在交往中明明已經感覺到對方的身份不對勁,卻還心存僥倖為對方做事,這樣的行為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呢?

臺間諜策反伎倆:幫小忙拉關係 以結識公務要員

2015年,大陸學生小朱到臺灣一所大學做交流,有一次去臺灣大學聽公開課,結識了一個做大陸研究的臺灣學生。小朱當時正在做論文,想採訪一些當地的高層人士,但又找不到門路,這個同學表示可以給他引薦一位政客。這位政客是原住民立法委助理,名叫徐子晴。

不久,小朱就與徐子晴見了面。當時兩人聊得很開心,徐子晴說臺灣媒體對大陸報導不真實,有的貶低醜化,所以她想多了解一些大陸的情況。

在徐子晴的幫助下,小朱很快採訪到了好幾位平時自己想都不敢想的臺灣高層人士。對此,徐子晴並不求什麼回報,只希望小朱能幫自己點小忙,接觸一些大陸學生,另外她的一些學弟想針對大陸學生做問卷調查。於是小朱就幫她找人做了一次問卷調查。

徐子晴經常找小朱聚會,次數一多,兩人就熟了,聊起天來也很隨便,但有一次,徐子晴突然問到的一個話題,引起了小朱的懷疑。徐子晴說,可不可以幫著了解一下大陸國安的情況。

小朱避開了這個話題,徐子晴也沒有再提。回到大陸後,徐子晴曾讓小朱幫忙搜集資料,去旁聽一些研討會等等,心存疑慮的小朱都找藉口推辭了。但想到在臺灣很多事還要靠徐子晴幫忙,小朱還是為徐子晴做了一件事,就是介紹大陸學生給她認識。

2016年,小朱在申請臺灣一個兩岸學生夏令營時沒有通過,他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徐子晴。在徐子晴的幫助下,小朱最終拿到了邀請函。作為對徐子晴幫忙的回報,小朱邀請了一個在國家某重要機關工作的熟人一同去臺。出發前,小朱給徐子晴發的微信內容是這樣的:這次我和一個朋友一起去。他是XX部的一個公務人員。XX部這幾個字中間用了空格,這其中的含義二人心照不宣。徐子晴回復了幾個偷笑的表情,然後說道:我請客。小朱和小丁到臺灣的第三天,徐子晴請二人吃飯,正式結識了小丁。

徐子晴向小丁表示,她對兩岸關係非常關心,並且問小丁學習的專業,工作能夠接觸到什麼行業。

小丁離臺的前一天,徐子晴又給他送行,這次,徐子晴對小丁的工作表現出了很大的興趣。問他平時工作會不會很忙,能接觸哪些內容,具體需要幹什麼。小丁說,他會接觸到一些涉密的工作。

小丁隨口透露了單位近期的一些活動,徐子晴也向小丁透露了信息,小丁對這件事印象深刻,因為沒多久徐子晴說的話就得到了印證。

小丁覺得她能量很大,有點主動想跟她交往。

小丁和徐子晴通過微信保持聯繫,有的時候小丁下班晚或者被領導訓斥心情不好,徐子晴就會給些安慰,她還時不時給小丁寄些土特產和小禮物,兩個人互動越來越頻繁。

徐子晴跟小丁說她打算來大陸開個化妝品公司,想請小丁入股。合作開公司自然有好處,小丁聽到這樣的邀請喜不自勝,滿口答應。徐子晴說開公司之前需要了解大陸兩岸政策走向,而這事全得靠小丁幫忙。對於徐子晴的這個請求,小丁立刻打了保票:以後有什麼事情就找我。

在利益的驅使下,小丁開始頻繁地給徐子晴發送單位帶著密級的紅頭文件,還特意解釋說:我給你的都是有密級的,不然你都看不完,每天文件特別多。

儘管有所擔心,但他仍然鋌而走險。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小丁先後向徐子晴提供了多份內部文件資料,其中秘密級一份,機密級4份。由於他們的交易被安全部門發現,小丁沒有等到徐子晴給他回報,就已經淪為階下囚。

徐子晴真實姓名叫徐韻媛,1980年8月出生,是臺灣間諜人員。近年來她在臺灣大學、臺灣政治大學、臺灣中國文化大學等高校頻繁活動;其身份一會兒是立委助理,一會兒是淡江大學博士,一會兒又變成了導遊、義工等等。她以不同面目接近大陸學生,目的就是從中物色策反對象。據國家安全部門掌握,目前徐子晴勾連的大陸學生有十餘人之多。

徐子晴為了搜集大陸情報,不僅自己經常改頭換面,還在臺灣發展了一些不同職業身份的人作為幫手。2015年3月26日,在福建省廈門市五通碼頭,一艘由廈門開往金門的客輪即將起航,乘客們正排隊通過安檢。此時,國家安全機關工作人員攔下了一名男子。隨後,這名男子被帶走詢問檢查。當工作人員打開這名男子隨身攜帶的茶葉盒時,發現了盒蓋裡面的秘密:盒蓋上粘貼有5張手機SD卡,而卡裡存儲的是大陸的秘密級文件。

原來,這名男子姓蔡,是一名臺灣間諜,而他的上線正是徐子晴。2010年,擔任臺灣某立法委員顧問的蔡某經人介紹與徐子晴結識。蔡某是某協會秘書長,經常到大陸參加兩岸交流活動,能接觸到很多大陸官員。兩人熟識後,徐子晴向蔡某亮出了自己的真實身份。

徐子晴說:「你平常參加兩岸論壇,能夠見到國臺辦、中央部委或者地方的一些官員,有沒有比較熟的官員,可以讓我了解一下中國大陸對臺灣的經濟政策?」

徐子晴對蔡某提出了具體要求並作出了承諾:如果能夠認識大陸和她相同背景的人,能不能幫她引見,她會付報酬。

那段時間,蔡某債務壓身,他一口答應了徐子晴的要求,每次回到臺灣後他都第一時間把了解到的情況反饋給徐子晴。

蔡某不僅把在大陸搜集的官員名片交給徐子晴,還向對方提供這些人的部門和層級等具體信息。為了得到更多的錢,蔡某一直留意尋找能讓徐子晴更滿意的情報來源。

2014年一個偶然的機會,蔡某認識了一名在大陸某重要機關工作的姓黃的官員,他馬上向徐子晴做了匯報。徐子晴很感興趣,特地約蔡某見了面,敦促蔡某趁熱打鐵,儘快找個生意上的藉口再去大陸見黃大哥。

徐子晴讓他告訴黃大哥:如果有些無傷大雅的資訊,都是有酬勞的,這邊徐子晴也可以放一些資訊給黃大哥,如果他不要這些資料也可以要錢。徐子晴讓他說這些話的時候特別關注黃大哥的反映。

見到黃大哥後,蔡某按照徐子晴的叮囑提出了搜集資料的具體要求,並交給黃大哥3萬元人民幣當見面禮。

蔡某對黃大哥說,徐子晴要他管理範圍內的東西,還有就是馬上要公開,但是還沒有公開的資訊。蔡某說徐子晴這個人應該值得信任,她不會讓大哥冒風險,比如國防的,或者尖銳敏感的東西她都不要。黃大哥說他考慮一下,沒有明確回應。

蔡某把黃大哥的反應告訴了徐子晴。徐子晴希望他儘快再來大陸,說服大哥趕快啟動這件事。

19天後,蔡某再次來到大陸。這次見面他把從臺灣帶來搜集情報專用的手機和SD卡交給黃大哥,並把徐子晴的要求一一告訴給他。

在接下來不到一年的時間裡,蔡某先後十二次到大陸與黃大哥接觸。每次入境,蔡某都會帶來徐子晴的搜集情報清單,再把黃大哥拍攝過文件的手機SD卡帶回臺灣交給徐子晴。在這個過程中,徐子晴的要求不斷升級。

經調查審理,蔡某在大陸策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並搜集了10份秘密級文件,4份內部資料,構成間諜罪,最終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剝奪政治權利一年。

利字當頭心存僥倖 觸底線終釀大禍

文章開頭的小朱,他的行為對國家安全構成了威脅,受到了相應的懲罰,小丁因在涉密崗位上為臺灣間諜發展策反大陸重要機關工作人員被判刑,而小朱、小丁和蔡某這三個人冒險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獲取個人的私利。對每個公民來說,維護國家安全,既是憲法義務,也是法律底線,國家安全面前,利字當頭,心存僥倖,必將釀成大禍。

相關焦點

  • 臺灣軍情局間諜是如何獲取大陸情報的?
    《環球時報》記者獲悉,國家安全機關日前破獲蔡金樹、施正屏臺灣間諜案,此二人以打著兩岸學術交流的旗號,分別先後向臺灣情治人員介報多名大陸涉臺工作部門人員、智庫專家、媒體記者,搜集套取大陸內部文件資料,淪為臺灣情報部門搜集大陸情報的工具。蔡金樹被判有期徒刑4年,向臺灣情治人員介報大陸人員50多人2018年7月,國家安全機關破獲蔡金樹臺灣間諜案。
  • 央視曝光臺灣間諜以學者身份套取情報
    被臺灣情報部門發展後,鄭立足海外,瘋狂開展情報搜集,希望用自己的情報績效來證明個人能力,進而在臺灣情治領域佔據一席之地,實現個人的政治抱負。「他曾跟好友講,有朝一日我回到臺灣,要進入臺灣『國家安全會議』,坐前三排的位置!」
  • 臺灣間諜施正屏在大陸被判4年,13年領160萬新臺幣間諜經費
    11月25日上午,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就兩岸政黨交流、兩岸軍事互信和兩岸文化往來等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中新社記者:據悉,施正屏間諜案已經作出判決,請發言人予以說明。
  • 臺灣間諜施正屏在大陸被判4年,13年領160萬新臺幣間諜經費
    11月25日上午,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就兩岸政黨交流、兩岸軍事互信和兩岸文化往來等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中新社記者:據悉,施正屏間諜案已經作出判決,請發言人予以說明。
  • 臺灣間諜成功套路50多名專家學者,央視提醒:留學生容易被策反
    #國家安全機關破獲數百起臺灣間諜竊密案#,揭露了臺灣間諜用約稿、學術交流等活動,讓50多名大陸的官員、重要智庫專家、知名媒體記者被蒙在鼓裡,被他們竊取了情報。早年在大陸求學,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從事兩岸交流活動,在大陸積累了豐富的人脈。
  • ...搜集套取大陸內部文件資料,淪為臺灣情報部門搜集大陸情報的...
    2020-10-13 20:51:17來源:FX168 【臺灣間諜混入研討會刺探大陸信息】近年來,臺灣民進黨當局及其間諜機構大肆開展針對大陸的情報搜集活動,兩岸交流領域也未能擺脫被其染指的命運。
  • ...期間共領取間諜經費160萬新臺幣。臺灣情報搜集人員在大陸搜集...
    2020-10-13 21:22:12來源:FX168 【臺灣間諜13年領160萬新臺幣間諜經費】臺灣間諜機關運用人員施正屏,從2005年到2018年,以臺灣學者身份到大陸搜集情報,內容涉及政治、經濟、兩岸關係、政策法規等多個領域,通過公開套取、打探刺探、金錢收買、物質利誘等手段獲取「一帶一路」、亞太戰略等方面的數據和內容,期間共領取間諜經費160萬新臺幣。
  • ...期間共領取間諜經費160萬新臺幣。臺灣情報搜集人員在大陸搜集...
    2020-10-13 21:22:12來源:FX168 【臺灣間諜13年領160萬新臺幣間諜經費】臺灣間諜機關運用人員施正屏,從2005年到2018年,以臺灣學者身份到大陸搜集情報,內容涉及政治、經濟、兩岸關係、政策法規等多個領域,通過公開套取、打探刺探、金錢收買、物質利誘等手段獲取「一帶一路」、亞太戰略等方面的數據和內容,期間共領取間諜經費160萬新臺幣。
  • 臺灣間諜以學者身份 13年領160萬新臺幣間諜經費
    臺灣間諜機關運用人員施正屏,從2005年到2018年,以臺灣學者身份到大陸搜集情報,內容涉及政治、經濟、兩岸關係、政策法規等多個領域,通過公開套取、打探刺探、金錢收買、物質利誘等手段獲取「一帶一路」、亞太戰略等方面的數據和內容,期間共領取間諜經費160萬新臺幣。
  • 臺灣間諜約大陸學者寫稿轉給軍情局,13年領160萬新臺幣經費,套路...
    此前報導:臺灣間諜13年領160萬新臺幣間諜經費,相關重案詳情披露,這套路令人驚心臺灣間諜機關運用人員施正屏,從2005年到2018年,以臺灣學者身份到大陸搜集情報,內容涉及政治、經濟、兩岸關係、政策法規等多個領域,通過公開套取、
  • 間諜滲透大陸 臺灣不僅承認了還供出了幕後黑手
    這兩天,隨著國家安全部門「2018-雷霆」專項行動中破獲的百餘起臺灣間諜案部分細節公布,臺灣當局一些「見不得光」的手段被曝光。  金錢收買、感情腐蝕、色情引誘、網絡勾連……為了向大陸滲透,臺灣間諜情報機關可謂無所不用其極。
  • 間諜滲透大陸這事兒,臺灣不僅承認了,還供出了「幕後黑手」!
    這兩天,隨著國家安全部門「2018-雷霆」專項行動中破獲的百餘起臺灣間諜案部分細節公布,臺灣當局一些「見不得光」的手段被曝光。金錢收買、感情腐蝕、色情引誘、網絡勾連……為了向大陸滲透,臺灣間諜情報機關可謂無所不用其極。▲《新聞聯播》報導「2018-雷霆」專項行動。
  • 臺灣間諜約大陸學者寫稿轉給軍情局,13年領160萬新臺幣經費,套路...
    此前報導:臺灣間諜13年領160萬新臺幣間諜經費,相關重案詳情披露,這套路令人驚心臺灣間諜機關運用人員施正屏,從2005年到2018年,以臺灣學者身份到大陸搜集情報,內容涉及政治、經濟、兩岸關係、政策法規等多個領域,通過公開套取、
  • 臺灣間諜盯上學術交流,套路令人心驚
    這些頻繁往返於兩岸從事交流活動的人,有很多是官員、專家、學者或者媒體人。在臺灣,這些人因為自身的身份和專業有很多優勢,有機會了解到大陸的一些信息。也正因為如此,他們當中有的人就成了臺灣情報部門搜集祖國大陸情報的工具。自稱學妹主動聯繫背後身份竟是臺灣軍情局制內間諜蔡金樹,臺灣人。早年間在大陸求學,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從事兩岸交流活動,在大陸積累了豐富的人脈。
  • 臺灣針對祖國大陸的間諜活動根本目的是拒絕統一聯美抗中
    最近中國大陸地區在反情報的鬥爭中,發現了100多起臺灣地區針對祖國大陸的間諜活動,多名臺灣間諜被抓獲。那麼為何這兩年臺灣針對祖國大陸的情報活動越來越多,他們這麼做究竟想幹什麼?我認為主要原因是,臺灣當局想搞臺獨,但是臺灣地區與中國大陸的經濟和軍事實力相差相差懸殊,臺獨分子內心不踏實,必須想盡一切辦法地了解大陸對臺政策的最新動向。比如大陸對臺的軍事部署和武器研發計劃情況、大陸對臺的貿易優惠政策ECFA在到期後是否延期的情況,等等,這類信息臺灣當局往往是非常關注的。
  • 間諜滲透大陸這事兒,臺灣不僅承認了,還供出了「幕後黑手」!
    這兩天,隨著國家安全部門「2018-雷霆」專項行動中破獲的百餘起臺灣間諜案部分細節公布,臺灣當局一些「見不得光」的手段被曝光。金錢收買、感情腐蝕、色情引誘、網絡勾連……為了向大陸滲透,臺灣間諜情報機關可謂無所不用其極。▲《新聞聯播》報導「2018-雷霆」專項行動。
  • 臺灣間諜挖空心思 混入內地學術研討會刺探大陸信息
    智庫專家、媒體記者,搜集套取大陸內部文件資料,淪為臺灣情報部門搜集大陸情報的工具。2016年蔡英文上臺後,兩岸交流趨冷,到臺灣參訪的大陸學者更是寥寥無幾,郭佳瑛便跟蔡金樹商量成立一家名為「鷹傳媒」的電子媒體,以「深藍偏紅」的「親大陸」面目向大陸學者、記者約稿,藉此搜集情報。
  • 臺灣間諜策反大陸交換生 獨家曝光間諜詳盡信息
    據查明,林兆偉、許淇鈞、臺維光等多名臺灣制內間諜人員,2009年到2013年間在臺灣大學、義守大學、宜蘭大學、銘傳大學等20餘所高校活動,通過問卷調查、提供兼職等方式接觸大陸學生,之後有償索取大陸政治、經濟、軍事相關政策和涉密信息。兩岸交流是好事,臺灣間諜情報機關的做法卻背道而馳。記者獲悉,國家有關部門已破獲相關策反案件近40起,涉及大陸15個省市。
  • 臺灣間諜混入研討會刺探大陸信息,重案詳情披露,套路令人驚心
    近年來,臺灣民進黨當局及其間諜機構大肆開展針對大陸的情報搜集活動,兩岸交流領域也未能擺脫被其染指的命運。《環球時報》記者獲悉,國家安全機關日前破獲蔡金樹、施正屏臺灣間諜案,此二人以打著兩岸學術交流的旗號,分別先後向臺灣情治人員介報多名大陸涉臺工作部門人員、智庫專家、媒體記者,搜集套取大陸內部文件資料,淪為臺灣情報部門搜集大陸情報的工具。
  • 敗類學者蔡金樹:被間諜「學妹」拉下水,賣情報獲利500萬,下場如何?
    在臺地區情報部門刺探咱們大陸的間諜人員裡,有一大批是一些商人。這些臺上打著投資做生意的幌子,從臺灣來到大陸,一邊搜集情報,一邊策反咱們大陸地區的一些敗類,讓這些敗類為他們提供情報服務。像咱們解放軍隊伍中的敗類劉廣智、劉連昆、邵正宗等不少人,都是在臺灣間諜商人的拉攏腐蝕之下,最後走上了投敵變節的道路,淪為為臺地區間諜,最終給黨和國家造成了難以彌補的損失。當然,這些敗類最終也都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臺當局間諜不但在大陸物色他們策反的對象,也在臺灣學者中物色策反對象。讓這些學者在從事兩岸文化交流的時候,為他們提供情報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