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請一個英國人喝咖啡,他可能會嚴肅地告訴你,他是一個「茶人」,而不是「咖啡人」。在英國讀書的時候,被搭訕的用語也從「有時間一起喝杯咖啡嗎」變成了「 有時間一起喝杯茶嗎」。
剛抵達英國大學的時候,因為註冊的事,常往教導處跑。每到下午四點鐘,教導處都大門緊閉,門下掛塊小牌子,上書"Teatime" 。在英國,有一首民謠是這樣唱的:「當時鐘敲響四下,世上一切皆為茶而停。」
第一次品嘗正宗的英式下午茶,是應導師之邀去他家做客。師母親手為我們斟茶,配以自家烤制的鬆餅和覆盆子果醬。尚且不解下午茶三味的我,更多是對細節的好奇。例如女主人親自布茶,既是好客,也是禮節,客人萬萬不可自己動手;例如要衝茶入力而不是衝奶入茶。而下午茶必備的做舊鬆餅,據說根據個人說這個詞時的發音就能判斷他來自英國何處。
在英國待得久了,下午茶逐漸成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阿薩姆濃烈,大吉嶺談難,川寧伯爵茶帶點換談的佛手相香氣。牛奶是必加的,如果要追求更柔香的口感,還可以加些奶油。如果偶爾想寵愛一下自己, 就再加少許的金橘糖漿,那呼之欲出的清香,品嘗起來就像是一口口吞下黃庭堅的小巧詩句。
離開英國之前,和朋友遊倫敦,在著名的哈羅斯百貨品嘗了那裡的經典下午茶。茶是橘紅色的,帶著玫瑰香氣,緩緩注入骨瓷杯中,連透過窗戶的陽光也仿佛帶上了復古意味。點心用三層骨瓷碟裝盛,第一層青瓜三明治,第二層鬆餅,第三層水果塔。從下往上逐層開吃,有好茶暖口,有好友暖心,這一刻的你,既不需要考慮愛情,也不需要考慮減肥。
朋友Sally (薩莉)對中國人喝茶不加奶感到不可思議。我微笑,看看壺底的碎茶渣,不知道該如何向她形容龍井茶道的透徹、 二道的清淺,以及「嘗其味」之前「觀其形」的意境。最後我想告訴她,中國人雖然不用牛奶溫杯,但用杯蓋氤氳茶香和熱氣,但這又不確定「氤氳」這個詞用英文如何表達才能達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