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淺釋》365.無盡意菩薩為所有法界眾生供養觀世音菩薩!(宣化上人)

2021-02-19 今日法華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講述於
美國加州舊金山佛教講堂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I3 勸供養(分二)
J1 勸供 J2 受旨

今J1

【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

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因為這個,所以你們這一切的眾生,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不要有兩個心。一心,就是一個信心。所謂兩個心,就是有一種懷疑的心,這就沒有功德,沒有感應。所以才說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是位大菩薩,能於怖畏急難之中,布施給你無畏,令你不生恐懼。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因為這個緣故,所以這個娑婆世界,都稱觀世音菩薩為施無畏菩薩。

J2 受旨(分六)
K1 奉命興供 K2 觀音不受 K3 無盡重舉 K4 佛勸當愍 K5 受已奉佛 

K6 總結神力

今K1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眾寶珠瓔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

釋迦牟尼佛說一切眾生,都應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一心誠念觀世音菩薩。無盡意菩薩聽見釋迦牟尼佛這樣講,也就想把他脖子上所戴的寶珠、瓔珞來供養觀世音菩薩。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這無盡意菩薩對佛就說了,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世尊!我現在就應當供養觀世音菩薩了。因為觀世音菩薩有這樣大的功德,有這麼大的威神之力,所以我雖然已經成菩薩了,但是我還要在觀世音菩薩面前,來栽培我的福報,來供養觀世音菩薩。

即解頸眾寶珠瓔珞:說完了這話之後,無盡意菩薩即刻,也沒有加以思索,就把脖子上所戴最值錢的寶珠、瓔珞取下來。瓔珞,是一種最有價值的珍寶。這種瓔珞內裡邊是空的,可以裝東西,古來人常用它來作為裝飾品。瓔珞寶珠這麼一串,也好像這一串念珠子似的。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這一串瓔珞寶珠,它是很值錢的;值多少錢呢?價值百千兩金,現在就送給觀世音菩薩了。作是言:無盡意菩薩又作這種的說話。

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仁者,就是仁慈的一個人;菩薩對菩薩彼此之間都稱呼「仁者」。這布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施。這珍寶瓔珞本來是屬於財施的,為什麼在這經文上,無盡意菩薩說是「法施」呢?因為無盡意菩薩當時供養觀世音菩薩的時候,在他的心,並沒有認為這瓔珞寶珠是一種值很多錢的東西。他就是願意把自己歡喜的這種珍寶、瓔珞,誠心來供養給觀世音菩薩,他也不想它是值多少錢。

可是為什麼經上又說「價值百千兩金」呢?這句是結集經藏時,阿難尊者添上去的。當時無盡意菩薩並沒有說這是值多少錢,他就是以他的心來供養觀世音菩薩,彼此之間並沒有這種「財」的觀念,所以屬於法施──雖然是財施,但是也變成了「法施」。這是大家以心印心,並不拿它當作一個值錢的東西,所以他要求觀世音菩薩接受他這種法的供養,這種寶珠和纓絡。

K2 觀音不受

【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

在這時候,無盡意菩薩以珍寶瓔珞來供養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為什麼觀世音菩薩不肯受呢?因為觀世音菩薩是在釋迦牟尼佛的座下,在這法華會上來聽《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沒有得到佛的許可,他就表示客氣,不接受這份供養。並且觀世音菩薩也沒有這種的貪心,也沒有說是:「這珍寶瓔珞太名貴了,有人送給我,恐怕接受遲了,人家不再供養,那怎麼辦呢?」就因為他沒有這種的心,所以不怕人家不供養。在他的心裡根本也沒有一個能施,也沒有一個所施;也沒有一個能受,也沒有一個所受。在他心裡,你供養我和不供養我,他看成很平等的。在默默中,當然這無盡意菩薩是有功德的,可是觀世音菩薩本身就不接受這種的供養。

K3 無盡重舉

【無盡意復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瓔珞。

無盡意菩薩一看觀世音菩薩不肯接受他這個瓔珞寶珠,於是就著急了。他可不像一般不是真正想供養、布施的人:「你不要,我就不供養了,我還拿回來了。」

無盡意復白觀世音菩薩言:他又對觀世音菩薩說了。說什麼呢?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瓔珞:大慈悲者啊!大仁慈的菩薩,您應該可憐可憐我啊!憐愍我無盡意和這一切的四眾弟子──就是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和所有的眾生。我供養您珍寶瓔珞,不是為了我自己來求福,而是為這四眾弟子,和所有法界的眾生,來供養仁者您的。我是代表眾生來供養您,所以請您憐愍我等,接受這個瓔珞吧!我等,就是所有一切眾生。

K4 佛勸當愍

【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愍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瓔珞。

無盡意菩薩,一定要供養觀世音菩薩,而觀世音菩薩就決意不接受這個供養,說:「您這麼樣好的東西,我不敢接受啊!我沒有什麼道德,您都還自己保留著好了。」無盡意菩薩一聽觀世音菩薩這樣講,就著急了,甚至叩頭頂禮,向觀世音菩薩哀求說:「請您慈悲了!」請他來接受這個供養。這時候,一個不受供養,一個就一定要供養,這兩方面各自堅持──無盡意菩薩和觀世音菩薩兩人成了僵局了。在這時候,釋迦牟尼佛給做和事佬,調解這個問題。

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佛在這時候,看一看觀世音菩薩,笑一笑對他說,當愍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你應當憐愍這位無盡意菩薩,和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四眾弟子;不單只是四眾弟子,而且還有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瓔珞:你應該可憐這一切的眾生,以及這天龍八部等,你接受他這供養吧!他是出一種真心、一種法的布施,你不要拒絕他這種好意,應該接受他的供養。

K5 受已奉佛

【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及于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

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就在這時候,觀世音菩薩見到釋迦牟尼佛出來調解這件事情,他也就聽佛的話,所以憐愍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這四眾,及于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以及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眾生,就接受瓔珞寶珠。這個文上沒有說這一些天龍八部,這是省文。由這「天龍人非人等」,其中就包括這八部鬼神眾在內了。可是接受是接受了,他又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觀世音菩薩又轉向供養,又把這個瓔珞分成兩份。你看觀世音菩薩難怪是菩薩,這麼值錢的東西,他又分成兩份,一份供養給釋迦牟尼佛,一份供養多寶佛塔。

這位多寶佛,是在過去無量無量劫以前,他就成佛了。他曾發願說:「無論哪一個人成佛的時候,最後一定要講《法華經》;等到這位佛說《法華經》時,我就發願一定要從地下湧出一座多寶佛塔,現到虛空中,來給所有的眾生證明──證明《法華經》是最妙的、最圓滿的、最好的!」所以釋迦牟尼佛成佛,在以前演說三藏教、方等、般若的時候,多寶佛都沒有現身;等到法華會上,正講這部《法華經》的時候,這位多寶佛就從地湧出來這座多寶佛塔,來證明釋迦牟尼佛說《法華經》。現在到這二十五品上,觀世音菩薩就將一份瓔珞珍寶供養釋迦牟尼佛,另一份就供養給多寶佛塔。

這一部《法華經》共有七卷,有六萬多句,這是佛教裡一部最重要的成佛的經。你們每一個人有親戚、朋友,都介紹給他們來聽經,這是最難得的機會。無論誰都可以來!儘量去令多人知道佛法,這就是擁護佛教。來聽經,這就是最大的功德,因為聽經就是教他去學佛法;學佛法,將來就有成佛的機會。如果他成佛了,這位佛就是你造成的;你造成了一位佛,你自己本身就不愁你不成佛了。

K6 總結神力

【無盡意!觀世音有如是自在神力,遊於娑婆世界。

釋迦牟尼佛又叫一聲,無盡意!這位觀世音菩薩,有像上邊我所說的這種神通妙用、自在神力,遊行在這個娑婆世界,來救度一切眾生。所有的人,都應該誠念他,應該供養他,應該恭敬他。

相關焦點

  • 336.你念觀世音菩薩,將來就會得到觀世音菩薩保護著你【法華經淺釋】(宣化上人)
    《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妙音菩薩品第二十四◎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講述於 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 能滅諸有苦「我為汝略說」:釋迦牟尼佛說,我現在為你無盡意菩薩略略講一講。「聞名及見身」:這位觀世音菩薩,一般的人一定要有善根的,才能聽見他的名字;如果沒有善根的人,就連「觀世音菩薩」這個名字也聽不見的,不要說見身。所以「聞名」,就是聽見「南無觀世音菩薩」這個名字,現在各位都聞到這個名字了。
  • 觀世音菩薩為什麼叫「觀世音」呢? | 妙法蓮華經淺釋
    妙法蓮華經淺釋 515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講述於美國加州舊金山佛教講堂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十月六日農曆八月十五的月亮最圓,在月光最圓的這天,上人繼續講解〈普門品〉至十一月九日農曆九月初九,觀音菩薩出家紀念日,全品圓滿結束。在這兩個禮拜休息期間,上人曾簡單地介紹觀音菩薩的神通妙用和感應事跡,給弟子們認識。今將上人這段介紹收錄於此,以符合當年的時序,也幫助讀者對觀音菩薩有更多的認識與信心,多接近觀音菩薩,多向觀音菩薩學習。
  • 【經文】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
  • 單念觀世音菩薩,就有念六十二恆河沙菩薩那麼多的功德(宣化上人)
    單念觀世音菩薩,就有念六十二恆河沙菩薩那麼多的功德◎ 宣化上人【 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百億日月,現住世間諸法王子,有六十二恆河沙數,修法垂範,教化眾生,隨順眾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此三千大千世界百億日月,現住世間諸法王子,有六十二恆河沙數:在這個三千大千世界上有百億日月,現在在這個世間所住的一切法王子,有六十二恆河沙數這麼多。修法垂範,教化眾生,隨順眾生:他們都是修行,習學佛法,給其他人做一個模範,教化所有一切眾生,隨順一切眾生的願望。
  • 祈求觀世音菩薩保護或幫助,必須用真心來念(宣化上人)
    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宣化上人慈悲開示:今天大家聚集在一起,參加觀音七,虔誠的念「南無觀世音菩薩」菩薩聞之,即刻分身前往,救出苦海,令眾生離苦得樂。所謂「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觀世音菩薩如慈母一般,有求必應,不會令子女失望。所以說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菩薩」是半梵語,應讀菩提薩埵,譯為覺有情,或譯有情覺,意思差不多。覺是覺悟,有情是眾生。也就是覺悟中的眾生,也可以說眾生中的覺悟者。
  • 觀世音菩薩聖誕(農曆二月十九)
    又名觀自在菩薩,是佛教四大菩薩之一,以耳根圓通成就菩提,三十二應入諸國土,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云:「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華嚴經》云:「願諸眾生,若念於我,若稱我名,若見我身,皆得免離一切怖畏。」
  • 宣化上人:觀世音菩薩到底是男身還是女身?
    就因為觀世音菩薩和阿彌陀佛他們這種慈悲,深入到一般人的心裡去了,所以人人都知道有觀世音菩薩,人人都知道有阿彌陀佛。(觀就是觀察,世是世間,音是音聲;觀世音就是觀察世間所有的音聲。)觀世音菩薩在佛教裡頭,他是佔很重要的地位,觀世音菩薩有的人說他是中國人,有的人又說他是外國人,有的人又說他是男人,有的人又說他是女人。現在我告訴各位,觀世音菩薩他也不是中國人,也不是外國人,他是哪會兒的人呢?
  • 《法華經淺釋》114.依照觀心的道理,來解釋這一段經文(宣化上人)
    譬喻品第三◎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講述於這方便法,是能委屈婉轉的順承人意,為人做一些工,來幫助人,所以這叫方便波羅蜜。天魔外道及二乘人都離不了這方便的智用,都隨著這個方便的智去修道。所以在《維摩經》上說:「皆吾侍者。」皆,就是全是,全是來侍候我的人;侍者,就侍候我的人,好像 waiter(服務員、侍者),就是來服侍、幫著做工的這種人。僕從,又有一種意思,就是果地所得的神通。果地的菩薩,是已經證果,得到十地的地位。
  •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配音頻)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an3)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 農曆九月十九,恭迎觀世音菩薩出家日:當願眾生,發無上心!成無上道
    《妙法蓮華經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有云:「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觀世音菩薩有著「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的慈悲心腸。《華嚴經》云:「若有不識出家法,樂著生死不求脫,是故菩薩舍國財,為之出家求寂靜。」所以出家並非是消極的無所事事,而是肩負著脫離輪迴之苦、自度度他的神聖使命。《首楞嚴經·觀世音菩薩圓通章》中,觀世音菩薩毫無保留地披露了他的修行歷程!「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 宣化上人:為什麼要念「南無觀世音菩薩」?
    【編注】恭錄自《宣化上人開示錄(二)》只要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就會逢兇化吉,遇難成祥「觀世音菩薩」這幾個字,「觀」是一種觀智,能觀的智慧;「世音」是所觀的境界。這能觀的智慧,觀這個所觀的境界,觀這個世間所有一切的境界、所有一切的音聲。
  • 【恭迎觀世音菩薩成道日】為什麼要慶祝農曆六月十九觀世音菩薩成道日呢?(宣化上人)
    觀世音菩薩成道日也是眾生得救的那一天◎宣化上人 開示於觀世音菩薩成道日今天各位來慶祝觀音成道日,觀世音菩薩是否願意我可以如此說,觀世音菩薩並沒有要來慶祝,我們為什麼要慶祝呢?在眾生份上,我們應對菩薩有所表示,一種真心、誠心、至誠懇切的心,在百忙中也記得觀世音菩薩在哪天成道。
  • 能做到這樣,觀世音菩薩就時刻跟著你(宣化上人)
    能做到這樣觀世音菩薩就時刻跟著你◎ 宣化上人念觀音菩薩要不停止地念,要接接連連地念,好像那個流水一樣,流水沒有停止的時候。要專一其心來念觀世音菩薩,旁的什麼也不想了,只是念「南無觀世音菩薩」這一句菩薩的名號,行住坐臥都不離開這觀世音菩薩的名號。你念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就會念你。你念觀世音菩薩,希望觀世音菩薩,慈悲普度;那麼觀世音菩薩念你,是要你離苦得樂,要你災消病散、罪滅福生,要你菩提增長、道心圓成,這是觀世音菩薩的希望。
  • 觀世音菩薩故事全集,留著慢慢看!
    觀世音菩薩昔為正法明如來,大悲願力,倒駕慈航,現作菩薩。又名觀自在菩薩,是佛教四大菩薩之一,以耳根圓通成就菩提,三十二應入諸國土,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云:「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 恭迎觀世音菩薩成道日丨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佛陀告訴無盡意菩薩:「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在法界中,正法明如來所教化的菩薩摩訶薩已無量無邊。菩薩悲願無盡,慈悲智慧不可思議。在無量劫後,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滅度時,觀世音菩薩就會示現成佛,名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運持西方極樂世界正法。
  • 9.19認識「觀世音菩薩」
    一、認識觀世音菩薩1.名稱觀世音菩薩 觀自在菩薩 觀音菩薩 觀音老母 觀音娘娘 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十往生經》云:若有眾生,念阿彌陀佛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臥,若晝,若夜,一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也。又如《觀經》(意)云:若稱、禮、念阿彌陀佛,彼國者,彼佛即遣無數化佛,無數化觀音、勢至菩薩,護念行者;復與前二十五菩薩等,百重千重圍繞行者,不問行住坐臥,一切時處,若晝若夜,常不離行者。
  • 315.妙音菩薩這個身,有四萬二千由旬這麼高【法華經淺釋】(宣化上人)
    《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妙音菩薩品第二十四◎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講述於我當往詣娑婆世界,禮拜親近供養釋迦牟尼佛,及見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藥王菩薩、勇施菩薩、宿王華菩薩、上行意菩薩、莊嚴王菩薩、藥上菩薩。」「釋迦牟尼佛光照其身,即白淨華宿王智佛言」:釋迦牟尼佛在法華會上放出白毫相光,照耀東方百八萬億世界,就照到這淨光莊嚴國土中的妙音菩薩身上。這一位妙音菩薩就對淨華宿王智佛說,「世尊!
  • 農曆閏六月十九,恭迎觀世音菩薩成道日
    2017年8月10日,農曆閏六月初十九日,觀世音菩薩成道日,作何善惡成千萬億倍,值此殊勝日請大家持清淨、廣大發心,依身、語、意三門廣行善業、念佛、吃素、放生、供燈、持咒、誦經、頂禮、供養、為僧眾供齋、持戒、修持慈悲心與菩提心等任一善法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及譯文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
  • 觀世音菩薩顯靈了!史書上記載的真實事件,誦《普門品》得解脫
    觀音信仰深入人心觀音信仰歷史已經很久了,觀世音菩薩在中國深入人心,同時在民間有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而史書上記載了一個真實的「觀世音菩薩顯靈」,救苦救難的故事,應該說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生死存亡之際,篤信佛教的徐義忽然想到了觀世音菩薩,於是開始背誦《觀世音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一直到半夜,埋住徐義雙腳的土突然送開了,而且手上的枷鎖竟也脫落!徐義作為重要的戰俘,在西燕重重禁閉中,如同有人引導一般,最終安全脫身。脫離困境後,徐義投奔東晉將領楊佺期,楊佺期任命他為洛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