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想去東南亞國家旅遊的原因就是想去那裡把各式各樣的水果吃個夠。東南亞國家氣候條件非常適合水果樹木的生長和結出果實,產量大銷路不廣需求少,自然水果價格就很便宜了,不僅便宜,東南亞的水果品質好果肉多還很甜,用「物美價廉」四個字來形容再合適不過了。美食君有個朋友以前去泰國、越南玩,除了玩耍散心外,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想去那裡把芒果、榴槤之類的水果吃個夠。印度有這樣一種水果叫做餘甘果,在當地十分的受歡迎,走在街上總能看到有當地居民擺著攤子在販賣,在印度人心中餘甘果就是一種「聖果」,也被叫做「油金子」。這種叫做「餘甘果」的果子其實在我國境內也是有種植的,在我國南方部分地區能見到這種果子,但是這個果子在我們國家卻沒有那麼火爆,人人都會吃,關鍵還是它的味道有些和其他水果不太一樣。印度人眼中的「聖果」,國內有種植卻沒人想吃, 網友:難以下咽。
這種叫做餘甘果的果子外形圓圓的,小小的,成熟的果實有點像變了顏色的李子,看著果皮輕薄透著光澤,看起來似乎很誘人很好吃的樣子,但是只有嘗過的人才知道,這個果子的味道並不是像它的外形那樣討人喜歡的。第一次吃餘甘果的人,嘗到的第一口味道是苦澀的,非常苦,要一直堅持繼續咀嚼才會在最後嘗到甜味,可以說是吃起來味道很奇怪的一種果子了。因為它的味道過於奇怪,很多人都不願意去試吃第一口,還有人覺得這個果子難以下咽。但也有人吃過之後,感覺這個果子吃起來甘甜爽口……你們有吃過「餘甘果」嗎?感覺如何?
餘甘果的果樹結出果實的時候通常都是掛滿樹枝的,一棵餘甘果果樹結出來的果子數量也是很大的。在印度有很多人都會種植餘甘果,果子成熟時的採摘場景十分壯觀。美食君看著這果子結得那麼多,估計得摘好久,這工作量也是很大的。這個果子不僅能當水果似的空口吃,還可以拿來醃製起來做成果脯、蜜餞、小菜,這做法吃法就有點像青梅了。用糖醃漬過的餘甘果,去掉了那絲讓人不爽的苦味,甜味更足了,吃起來涼爽不膩,要是做成鹹口的還能當成送粥小菜。
你們那兒有這個果子麼,有什麼其它叫法,又有什麼獨特的吃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