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祖壽
從今天起開始讀這本讓人心情愉悅的書,帶你走進荷蘭,走進阿姆斯特丹,走進繽紛鬱金香的世界。和以往一樣會對書中一些印象深刻的地方做些筆記,分享給大家。
荷蘭最深的感受,是其民族特色和創新精神。
無論歷史傳統,經濟文化,產品國寶,還是人文風俗,民族性格,旅遊景觀,荷蘭都具有鮮活的民族特色,而支撐這些特色的,是荷蘭人民勇於創新的精神。
人在荷蘭,會時常讓人感觸,一個小國竟然能有這麼多令世界矚目之處:飛利浦,殼牌,聯合利華,鬱金香,風車,黑白花奶牛,攔海大壩,鑽石工藝,合法安樂死...等等,實為難得。
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的院子擠滿了富裕的投資者。整個十七世紀,荷蘭幾乎壟斷了歐洲貿易和海運,它所擁有的資金多得找不到足夠的投資出路。可見,曾經的荷蘭是多麼的富裕,多麼的輝煌。
荷蘭是西方十大經濟強國之一,這個國家的農業人口不足總人口的4%,卻是僅次於美國和法國的世界第三大農業出口國,也是世界主要的乳製品出口國之一。
小小荷蘭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卉出口國,花卉出口佔國際花卉市場的40%-60%. 每年銷往國外的各種花卉球莖約70億個,價值7.5億美元。在距首都阿姆斯特丹約17公裡的阿斯米爾,有世界上最大的花卉i拍賣市場,每天有1700萬枝鮮花,170萬盆盆花在這裡成交後運往世界各地。
享有「歐洲花園」美稱的荷蘭,對花卉研發和培育的投入,以及在這一領域的科技水平,目前世界上還無人能與之匹敵。所以以後去歐洲花園的時候,一定要去阿斯米爾看一看世界上最大的花卉拍賣市場。
作者參觀過荷蘭花卉研究所。這裡的科研人員在不停的研發鬱金香新品種,有的品種甚至要花5年的時間才能研發成功。至今荷蘭鬱金香的品種已經超過2000多種,別的國家買的鬱金花的球莖,種了1到2年,開出的花就不再鮮豔,自己又培育不出球莖,就只好再從荷蘭進口。這就是重研發的結果,高科技的優勢。
你也許立馬會想到原來如此......不要再責怪自己養的花越來越不水靈,原因不在你,而是有秘密,只不過不大喜歡這個秘密。
荷蘭的溫室蔬菜和花卉種植園藝,包括電腦製造溫室內不同氣候以及無土栽培等,已經發展到了非常尖端的水平。大棚裡一平方米的面積,能年產玫瑰鮮切花900多枝。導致全球氣候變化的二氧化碳,在荷蘭已被用來提高溫室作為的生長速度和質量,從而獲得了農業和環保雙豐收的效果。
這本書感覺非常好,讀起來很輕鬆,又可以幫助我們更多的荷蘭,希望大家有時間可以自己讀一下,非常棒的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