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作為國內最「老牌」的旅遊目的地之一,浙江旅遊多年來一直在第一梯隊領跑。
據統計,浙江省擁有18個國家5A級景區,數量居全國第二位。2019年,全省共接待遊客7.3億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0911億元。隨著數字經濟「一號工程」不斷深入推進,近年來,浙江旅遊還誕生了許多「新玩法」,比如到雲棲小鎮觸摸網際網路脈動,在烏鎮感受數字賦能的生活等等。
實際上,浙江旅遊高質量發展詮釋的正是「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浙江精神。對旅遊資源同樣非常豐富的雲南來說,浙江正好是我們找差距、增動力的學習樣本。
科技賦能
把智慧旅遊玩得風生水起
浙江旅遊,科技感強。數字賦能於景區的方方面面,帶上手機行走其間,就能聽見萬物互聯的未來之聲。
11月30日,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0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深化「網際網路 旅遊」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優化「網際網路 旅遊」營商環境,以數字賦能推進旅遊業高質量發展。根據意見,各類景區、度假區要著力提高5G網絡覆蓋水平,加快停車場、遊客服務中心、景區引導標識系統的智能化改造升級,推動無人化、非接觸式設施的普及應用。
實際上,浙江在「網際網路 旅遊」的許多方面都開創了先河。大多數景區已能實現「刷臉」進入,景區內所有購買支付行為也同樣能「刷臉」搞定。遊客在高德地圖搜索「西湖」,就能進入「杭州西湖一鍵智慧遊」,找線路、找美食、找廁所等一鍵導航直達,西湖已被打造為目前國內面積最大的「數字景區」。
隨著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永久落戶烏鎮,這個千年古鎮「進化」了。烏鎮西柵景區內智能導覽、叫車服務、明星講解等藏在一個個二維碼裡。烏鎮人民公園更是成為前沿科技的「集中展示廳」,擁有AR動物園、AI廣場舞、無人超市、智能分類垃圾桶等20多個交互場景。新興科技潮湧烏鎮,讓遊客不僅能追憶似水流年的過往,還能展望萬物互聯的未來。
其實,「網際網路 旅遊」對雲南來說並不陌生。「整治亂象、智慧旅遊、提升品質」是雲南旅遊革命「三部曲」。全國第一張區塊鏈電子冠名發票,正是麗江玉龍雪山景區的門票發票。「一部手機遊雲南」也正在成為全國智慧旅遊的新標杆。可以說,浙江和雲南都是深諳智慧旅遊之道的高手,不過細細體味,二者又各有千秋。
浙江整體數位化水平要高於雲南。數字科技成果能更快速、有效地釋放到旅遊業上。比如杭州,多個智慧旅遊App和小程序是得益於其城市大腦的建設。又如烏鎮,歷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前沿探索,都能直接運用在旅遊上。因此,雲南智慧旅遊水平要進一步提升,需更大力度推進「數字雲南」建設,加快壯大新動能。
如今,「刷臉」進景區、無接觸支付、智慧廁所等已成為智慧旅遊的「標配」。浙江則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如運用增強現實技術讓景區「活了起來」,把人工智慧運用於景區管理等。
善於創新和運用,浙江把智慧旅遊玩得風生水起。
打開思路
為文旅融合注入全新內核
浙江旅遊,文化氤氳。「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二者高質量融合,是實現旅遊產業轉型升級、「從大到強」的路徑和方向。不過,在浙江文旅融合的實踐中,「文」的外延更為寬廣。
「文」可以是傳統文化。舉世聞名的杭州西湖,「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的景致吸引無數遊人紛至沓來,人們到斷橋、雷峰塔邊「打卡」,均與那動人的「白蛇傳奇」有關。
「文」也可是新興產業。位於浙江金華的橫店影視城,已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國家5A級旅遊景區。白天遊客可選擇探班明星遊、影視追劇遊,甚至還可以自己過把微電影的癮,晚上亦有諸多大型演藝和網紅酒店可供選擇,「粉絲經濟」效益發揮得淋漓盡致。
「文」還可是高科技探秘。過去人們去浙江德清縣旅遊,多半是衝著莫幹山,但自從2018年成功舉辦首屆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後,來德清的遊客又多了一個打卡地——地理信息科技館,為的是一睹全國頂尖的地理信息科技產業到底有多神奇。在館內,人們可戴上VR眼鏡,以遙感衛星的視角觀察地球和太空,也可鑽進模擬駕駛艙,操控著無人機去探秘莫幹山……這個科技館好似一間間「魔法教室」,把一個個「硬核」的高科技詞彙,詮釋為一段段身臨其境的時空之旅。
雲南有著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歷史文化,很早就提出推進文旅融合發展,近年來發展文化旅遊產業也卓有成效,新熱點不斷湧現,昆明有西南聯大、文山有坡芽歌書、紅河有「芳華」之旅等等。我們一方面要肯定自身優勢,充分挖掘豐富多樣的文化內涵。另一方面,也要向浙江學習,打開思路、拓寬文化外延,讓更多新興的文化符號變「走馬觀花」為「深度體驗」,為文旅融合發展不斷注入全新內核。
全域發展
在「精」和「特」上下足功夫
浙江旅遊,全域發展。全省各地都是風景,但每一處又都與眾不同,莫幹山的民宿能在全國範圍內脫穎而出,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烏鎮戲劇節「出了這村就沒這店」……全域旅遊有特色、做得精。
近年來,浙江全域旅遊發展如火如荼。2019年,全省旅遊增加值達5325億元,比上年增長8%,旅遊人次超7億,對GDP綜合貢獻率超過19%。安吉、江山、寧海3個縣(市)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數並列全國第一。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這是浙江發展全域旅遊的思路,既強調全空間大拓展、全產業大融合、全領域大布局,又將舉措具體落實到一座小城、一個小鎮、一個小村,實現「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雲南只有一個景區,這個景區叫雲南」,這既是「七彩雲南」的魅力所在,也是我們發展全域旅遊的方向。雲南旅遊資源豐富,發展全域旅遊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但也還存在景區商業同質化高、旅遊模式單一等問題,如何突破這些掣肘,同樣可以從浙江得到啟示。
以烏鎮為例,破題之策在「特」。它有粉牆黛瓦青石板、小橋流水烏篷船的景致,亦是一個「因網而興」的網際網路小鎮,在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絕無僅有。烏鎮的成功實踐,啟示著我們:絕不能照搬某種成功的模式來發展旅遊,必須結合實際情況、自身特質,挖掘最適合的元素,在「人無我有」上下足功夫。
以莫幹山為例,破題之策在「精」。即便全國許多地方都在發展民宿,但很少有像莫幹山民宿產業這樣,能成長為浙江的一張名片。這裡的民宿建設做到了精美建築與鄉野風光和諧共生,每一家設計都獨具匠心,每一項服務都非常貼心。目前,浙江省發布了《鄉村民宿服務質量規範》,鄉村民宿的「浙江經驗」正在走向全國。同樣為我們提供啟示:要在「人有我優」上努力,不斷提升景區硬體設施水平、管理水平、服務水平,真正做到讓人來了就不想走,走了還想再來。
浙江和雲南都是旅遊資源豐富、旅遊產業發達的省份。作為東部發達省份,浙江在旅遊產業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諸多先進經驗與具體做法,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借鑑,從而使「招式」更加科學、有力。與此同時,我們還要學習浙江敢想敢幹敢創新的魄力與能力,提振旅遊發展的精氣神,讓「七彩雲南」的亮麗名片更加響亮。(李星佺 唐薇 閔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