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15 08:44:20 來源:網上輕紡城
今年以來,紡織原料大幅波動、國內外宏觀經濟不景氣等因素對紡織行業造成了很大影響,紡織市場也因此步入了低迷期。帶著百家企業生存新聞調查的任務,記者來到了名企雲集的盛澤鎮,試圖在這裡有所發現。然而首先進入記者腦海的是一家時常在行業展會上遇到的企業——蘇州森尼紡織科技有限公司,這家在功能面料市場開始嶄露頭角並有著不錯口碑的年輕企業,曾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近些年,森尼紡織憑藉「打造功能運動面料第一品牌」的理念,使公司迅速發展成為集生產和進出口貿易為一體的綜合性現代化公司,即使身在名企雲集的盛澤鎮中,也絲毫掩蓋不住森尼紡織地的名氣。
現狀——嚴峻形勢下依舊擁有信心
喜:車間廠房仍持續不斷有條不紊地生產產品。
憂:生意較淡,出現工人賦閒等情況。
在森尼紡織董事長胡作文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該公司的生產車間。剛到車間門口,就見叉車運載著不少布卷往大貨車上搬運。「這是運往國內戶外品牌的貨物,今天是第二車了。」胡作文一邊說,一邊領著記者向車間走去。
在寬敞明亮的生產車間,記者看到多數紡機設備都在高速運轉並發出「嗡嗡嗡」的聲音。車間的工人不時地來回巡查,各項工作有條不紊。
「現在車間裡的產品較去年同期略微減少,一是因為行情低迷,我們減少庫存風險;二是客戶需求周期較往年縮短,樣品確認得快,大貨要得急;三是在特殊行情下,我們通過研發,對產品工藝及質量的革新有所提高,當然,這也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產品附加值,並有效降低了損耗成本。」胡作文表示,由於市場行情低迷,今年旺季來得較晚,去得卻很快。在經歷了5、6 月兩個月的忙碌後,目前盛澤地區生產景象整體較淡,不少供應商、合作商都反映車間工人的工作量大幅度減少,不同程度地出現工人賦閒的情況。
低迷的市場要求森尼紡織走出每一步都要格外慎重,不過森尼紡織憑藉其生產的滑雪服面料、衝鋒衣面料、仿棉快乾衣面料、皮膚衣面料、彈力褲面料、羽絨服睡袋面料等功能性產品還是穩穩地佔住了一定市場份額。
「從目前的銷售數據和客戶源方面看來,森尼的發展還是不錯的。森尼要做的,就是在市場中穩、準、專地保持住產品優勢和客戶信賴,避免在與上下遊合作過程中陷入行業循環性的低迷怪圈。」在嚴峻的形勢下,胡作文對森尼的發展依舊充滿信心。
困難——景氣成本兩頭夾擊
喜:依靠內銷獲得一定市場份額。
憂:訂單減少、用工、原材料成本上漲帶來壓力。
「坦白地說,森尼確實有壓力。紡織行業市場的持續低迷,個別客戶下單量明顯減少,對我們確實造成了一定的損失。」胡作文說,與往年相比,森尼紡織訂單總量的確有一定幅度的減少,外貿出口訂單最為明顯,減少了近30%。「當然,也有不少大的品牌客戶在這個時候需要更可靠的聯盟供應商,而森尼在產品與服務方面的優勢反而增大了合作量,這點要得益於森尼成立至今對自身的高標準高要求高作為。」胡作文表示,鑑於當前低迷的市場環境,公司還調整了銷售策略,眼下公司僅有小部分產品銷往印度、歐美等國,大部分產品靠國內市場來消化,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訂單減少的損失。
勞動力成本的持續上漲,也讓森尼紡織頗感頭疼。「雖然我們企業開工正常,人員也無大的波動。但是人力所帶來的成本壓力持續增長。」胡作文舉例說,「比如檢驗工,去年每月的薪資在3000 元左右,而今年則要在3500 元以上。」事實上,勞動力成本的持續上漲在國內大多數企業中早已成普遍現象,而作為勞動密集型的紡織企業,勞動力所帶來的成本仍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勞動力成本的持續上漲,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資金短缺的緊迫現狀。「資金困難是紡織企業難以解決的一個老問題,而今年持續的低迷行情,尤其加劇了這一狀況」。胡作文向記者介紹,「我們原料採購需要交錢買貨,而下遊服裝企業則要求貨物驗收過後一段時間才付清款項,這無疑給公司的流動資金帶來了束縛。鑑於森尼紡織在功能面料行業一直不錯的口碑,今年我們公司客戶源不減反增,不過要知道,維護新客戶所帶來的資金成本,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包袱。」
除此之外,原料價格的波動,也讓森尼紡織略感被動。「原料價格一天一變,市場觀望情緒濃厚。我們現在不會貿然出手去採購大量的原料,因為原料的價格對庫存產品的影響太大了,稍有不慎就會帶來資金壓力。」胡作文對此感嘆。
應對——擴張市場 積累內功
喜:公司逐步向功能性目標市場靠攏,並獲得用戶企業的認可。
憂:市場低迷導致消費者購買能力下降。
「冬天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過冬的方法,在危機中無所作為。」其實,胡作文面對企業嚴峻的生存現狀早已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森尼紡織自建立的那天起便明確了產品的發展方向,做功能性面料。」胡作文表示,既然市場行情低迷已成事實,森尼紡織就要抓住低潮期這一機遇實現市場擴張,同時繼續積累內功。
在市場擴張方面,主打戶外功能產品市場成為森尼紡織主要目標。胡作文認為,戶外市場多是年輕的品牌客戶,但又有不少大的可聯盟合作的品牌客戶,戶外服裝面料難度比一般服裝面料要求高出很多,在整個市場環境仍舊不成熟的行情下,尤其需要與專業的面料供應商合作以確保其產品質量的穩定性,而森尼紡織從一開始就致力於此,並取得了一定成績。
在內功積累方面,森尼紡織則繼續對公司的生產技術進行改造和提升,加大對產品附加值深挖力度,並保證產品的質量。「在這個過程中,新產品的針對性研發尤為重要。研發人員要具有對客戶及其所佔市場的解析能力。另外,森尼紡織的產品開發團隊針對最終端的戶外使用人群進行長期深入跟蹤調查,在產品的實用性及舒適度方面大下工夫,同時重點考慮產品的價格範圍,因為經濟不景氣的環境下,消費者的購買力也會下降很多。」胡作文說。
此外,森尼在客戶服務工作方面也做出了不少努力。「想客戶所想。在客戶之前找到客戶可能需要的答案,甚至語言表達,採用客戶較為接受的形容詞描繪產品特徵,而非一味的專業術語。總之,一如往常,成為客戶的好朋友。」胡作文說。
呼籲——期待有效可行舉措
喜:紡織行業是國際競爭優勢明顯的產業,為企業發展增添信心。
憂:很難擺脫市場大環境困擾,期待有效的措施及行為。
在國家「十二五」發展規劃中,紡織工業的定位依然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傳統支柱產業和重要的民生產業,也是國際競爭優勢明顯的產業。而在目前複雜的形勢下,企業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政策以挽頹勢呢?
「政策對企業的扶持,無疑還是減稅與加大財政補貼,其實企業更希望國家與行業帶領紡織企業走出對市場迷局的困惑,不再有存在於整個市場的無解難題。」 在胡作文看來,解決問題的關鍵不僅僅只停留於政策上的扶持,更為重要的是國家以及行業要起到有力的引導作用,從而帶領企業徹底擺脫市場的困擾。
為什麼整個市場工人硬性待遇及企業軟性文化一再改善,卻仍然招不到人?老百姓購買力的持續下滑,整個紡織服裝行業的疲軟,到底能通過哪些措施進行系統性的消費刺激?
「每天都有行業內的朋友倒苦水要建議,賣布的苦,買布的苦,花錢消費的老百姓也有自己的苦。到底問題出在哪?到底如何拉動?事實上,我們需要的是解決問題有效可行的措施以及真正改變的市場行為。」胡作文呼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