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低端車的機會在哪兒?

2021-01-10 EV新能源汽車

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11月,五菱宏光MINIEV、歐拉R1(黑貓)、奇瑞eQ、上汽科萊威四款A00級純電小車入圍純電動乘用車銷量前十榜單。其中,五菱宏光MINIEV再次毫無懸念超越特斯拉Model 3,月銷量破3萬輛。

由此可見,自主品牌汽車在10萬元及以下級別車型市場上正迎來一次「翻盤」的機會。「後疫情時代」的消費變局使10萬元級車型成為中國汽車市場的一個新賽點。而自主品牌汽車在這一級別車型市場上多年的深耕,此刻也有可能將成為贏得賽點的優勢。

自主低端車 潛力正顯現

眾所周知,前幾年,A級電動汽車市場因為補貼的關係非常火熱,然而隨著補貼的下滑,該細分市場份額也在急劇下滑,但2020年好像有些不太一樣了。據中汽協最新公布數據顯示,2020年1~11月,A級純電動汽車市場份額為36%,A00級純電動汽車市場份額為26%,兩大細分市場已超純電動乘用車市場份額的60%。從地域來劃分,A級和A00級純電動汽車過半的銷量來自於中、小城市和縣鄉市場。其中在新能源汽車下鄉期間,A級及A00級純電動汽車成為下鄉主力車型,市場表現突出,如上汽通用五菱宏光MINIEV 11月銷量就突破了3.3萬輛,成為新能源汽車領域增長速度最快的車型。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在下鄉活動收官站中稱,截止到去年11月,我國A級、A0級新能源汽車銷量實現快速增長,成為2020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復甦的重要推動力量。

自主A00級電動汽車的熱銷,已經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以高品質、短續航、價格低的特點去搶佔低速電動汽車市場,加速淘汰不規範的低速電動車,使A00級電動汽車市場迎來新的發展機會。

事實上,不僅是新能源汽車市場,在傳統燃油車領域,自主品牌也有不少車企集中推出了10萬元以下新車型,欲在10萬元及以下級別市場尋求突破。江淮汽車旗下全新SUV車型思皓X8主打二胎家庭剛需的大6座,同時有大5座和7座車型可選,新車共推出8款車型,售價區間為8.98萬~13.58萬元,其中有5款車型優惠後售價低於10萬元;東風風光推出的緊湊型SUV風光500,擁有「T動力、新智聯、長質保」等賣點,售價區間為5.48萬~7.48萬元;東風風神奕炫賽道版官方指導價區間為6.99萬~10.09萬元,新車更換了全新AEOLUS標識,還增加了多種個性化配置;上汽乘用車名爵品牌旗下全新MG5也定位於「8萬青奢潮跑」。

可以看出,在中國汽車市場整體高端化發展趨勢愈發明顯的趨勢下,雖然10萬元級以下市場面臨收窄,但這個市場仍有一定的容量,一些主打年輕化、定位於中低端市場的品牌仍將在此持續競爭。

緊貼需求 獲取市場機會

以目前上升最快的低價電動車市場為例。作為新晉「人氣王」的自主品牌A00級電動車為何如此暢銷?此類車型能否在市場中長久站穩腳跟?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在去年7月發布的《中國農村地區電動汽車出行研究報告》顯示,農村居民購買電動乘用車支出預算普遍低於7萬元,主要集中在5萬元左右,這樣的預算更貼近農村地區的最終購車支出。

從參與新能源汽車下鄉的車型來看,下鄉車型多為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包括上汽通用五菱、長安新能源、北汽新能源等品牌車型,售價從3萬元到10萬元不等,安全可靠、配置豐富、空間合適、性價比高是參與下鄉活動車型的共同特徵,對比上述農村市場的需求特徵,下鄉車型一定程度上能夠滿足需求。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A00級電動車主要用於日常代步,非常符合三四線城市以及農村地區的使用場景。同時,老年代步車的問題頻出,安全性很低、技術也不夠強,低價A00級電動車無疑會成為替代品,就目前來看,該細分市場潛力還是比較大的。」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則認為,我國城市普遍面臨道路擁堵、車位緊缺、用車成本高等難題,便捷實用、安全可靠、性價比高的低價位純電動型汽車非常契合消費者出行代步需求。

一直以來,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成本居高不下。縱觀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大部分新能源汽車產品售價難以做到「親民」。以銷量最好的五菱宏光MINIEV為例。通過將成本降到最低,五菱宏光MINI EV售價降到2.88萬元起,在其他新能源汽車定位中高端市場時,五菱宏光進一步降低了電動汽車的購買門檻,讓更多低收入、低預算消費者也有機會使用電動汽車。

業內人士一致認為,對於中國市場來說,三四線城市擁有極其廣闊的天地。據統計,五菱宏光MiniEV在三四線城市銷售佔比為52%。國家新能源汽車創新工程項目專家組組長王秉剛表示,未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將向高端車型和經濟小型車兩極發展。「相較高端車市場,小型、經濟型汽車更具市場潛力,可以更好地滿足中低收入群體的出行需求,在三四線城市和農村市場有非常強烈的需求。」

一位不願具名的汽車分析師認為,只要市場有消費需求,自主品牌在高、低兩端市場發力是可行的。但對於那些實力較弱的車企而言,想要同時兼顧差別如此大的兩個細分市場頗有難度。

重拾低價市場 仍可有所作為

之前總有一種聲音稱,自主品牌失守是因為國內汽車市場消費升級。長久積攢的消費需求從低端市場升級到中高端市場,導致低價低質的自主品牌失去了主力消費群體。其中,A00級汽車市場份額首當其衝,不斷萎縮。力帆、眾泰、海馬這些車企宣布破產重組。2020年,疫情暴發後,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費能力大打折扣,他們正是自主品牌的主要目標消費群體。但這就意味著低端車市場沒有機會了嗎?不值得自主車企重視了嗎?顯然不是如此。

如果說因為A00級市場太過廉價的特質,鈴木、大發等外資小車企業退出中國市場。那麼,對於中國的自主品牌來說,重新理解這一市場的廣度,就是贏得「重啟低端」的不二法門。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宏光MINIEV銷量的快速增長,主要還是抓住了縣鄉市場的消費升級需求,抓住了新能源汽車下鄉的機遇。不到3萬元的價格甚至比原來的低速電動車還低,形成了壓倒性的替代性競爭優勢。」

同樣的道理放到自主低價傳統燃油車的身上,也一樣適用。不再固執地追求在市場分級上的片刻高光,亦不再用配置堆砌的老方法過度消耗產品本身,多年積攢下的迭代經驗,已為這些自主品牌車型築起了防禦的高牆。

「東風悅達起亞未來將不再推出售價低於10萬元以下的車型。」曾記得,在凱酷上市前夕,現代汽車集團(中國)副總裁、東風悅達起亞總經理李峰曾明確過起亞品牌此後在華的產品發展重心,將悉數傾斜到10萬元以上的汽車市場中。

倘若將視線從起亞跳出,集中到10萬元以下的汽車市場,撇開品牌的加持,諸如本田飛度、大眾Polo Plus、豐田致炫等合資小車,在同價位的自主品牌車型面前又有何種優勢?是所謂的顏值在線,還是極簡的配置清單,相信陪伴著中國汽車一路走來的人自能分辨。

「自主品牌的份額在縮水,但自主陣營的總體實力在提升。」這一點毋庸置疑。連月來,自主品牌A00級車型能以純電動車產品接替了奧拓們,迎來了一場又一場屬於它們自己的勝利。那接下去,在低端傳統車市場,當合資車企都將重點放到10萬元以上的車市時,自主車企應當及時搶佔它們騰出的這部分市場份額。「低價不低質」,將成為自主品牌在低端車市場再次稱王的「撒手鐧」。

文:韓冬 編輯:黃蓓 版式:蒙軒

相關焦點

  • 高端品牌「扎堆」推出 自主車企如何摸準向上「脈搏」?
    僅僅造出一款『好車』是不夠的,還要造一款超值的車。」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中國市場學會汽車營銷專家委員會秘書長薛旭如此評價。誠然,觀致給自主品牌開闢了一條新路,但也給自主品牌發出了警示。  ■審視:性價比難成高端品牌「大招」  「自主品牌進軍高端市場面臨的最大困難在於品牌整體形象的升級,如何擺脫中國消費者對自主品牌固有的低端印象是關鍵。」資深汽車行業營銷專家、知萌諮詢機構CEO肖明超告訴記者。
  • 比亞迪漢銷量猛增定義自主車雙重競爭力
    這不僅有賴於市場的普及,特別是在國家推出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推動下,形成了諸多的利好;而且,也在自主新能源汽車製造與技術層面,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這就使自主汽車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現出蒸蒸日上的全新景象。
  • 本來是中國的低端車,到朝鮮後竟成豪車,朝鮮人愛不釋手!
    本來是中國的低端車,到朝鮮後竟成豪車,朝鮮人愛不釋手!朝鮮作為我們的鄰國,一直保持著較為友好的外交關係。由於經濟封鎖及其本身的問題,朝鮮的汽車工業是非常落後的,直到現在為止基本上沒有任何生產汽車的能力,基本上都是進口。
  • 自主品牌從「扎堆」走向「分道揚鑣」?
    即便是在這種環境下,車企之間的競爭也沒有放緩腳步,反而逐步升溫,尤其是自主品牌大有「亂世出英雄」的趨勢,與前幾年大家搶佔中低端市場份額的景象不同,今年自主品牌呈現出非常顯著的市場分化特徵,甚至可以說形成了一道「分水嶺」。
  • 國產巧克力受困於低端市場 還有機會翻身嗎?
    而在強勢外資巧克力品牌統治市場的格局下,國產巧克力品牌受困於低端市場,已難有機會翻身。洋巧克力的降維攻擊事實上金帝的節節敗退,只是國產巧克力在和國外品牌對抗的縮影。外資巧克力的進入,對於處於行業初級階段的國產巧克力來說,無疑是一場降維攻擊。
  • 奧海科技去年盈利預增58% 自主品牌充電器或將迎來市場機會
    同時,公司此前曾服務的墨菲、貝爾金等間接服務蘋果的客戶也將迎來更多市場機會。從技術布局方面來看,財聯社記者了解到,奧海科技在2020年已完成從20W、30W、45W和65W等各種功率充電器產品的研發,蘋果取消手機充電器後,相應的市場需求會釋放出來,公司的產品布局也能快速切入市場。
  • 汽車懸掛的鄙視鏈:雙叉臂比多連杆高級,扭力梁是低端車專用?
    在國內汽車市場,所有的品牌和技術都是有鄙視鏈存在的,比如豪華品牌瞧不上合資,合資品牌看不起自主品牌。而在技術方面,這種鄙視鏈的存在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品牌和產品的銷量。比如在懸掛方面,不管是廠商的宣傳還是消費者的認知層面,就存在一條界限非常明顯的鄙視鏈。
  • 李書福宣布 吉利停產4萬元以下低端車
    一直致力於擺脫低端車品牌形象的李書福正式宣布:「我們不會再造4萬元以下的便宜車。」  根據計劃,吉利曾經的主打產品豪情、美日和優利歐將由自由艦、金剛、遠景替代,車型檔次也將從低端經濟型轎車向中高端轎車進發。
  • 趣車局 | 以吃麵知名,談對自主品牌的思考
    再以日本為例,日本的汽車行業也幾乎被豐田、本田、日產和三菱瓜分殆盡,幾乎沒有其他企業加入的機會,汽車標準的制定也就相對更加統一。正因為其有著與蘭州拉麵相似的情況,美日兩國的汽車產業也相對發達,在世界範圍內都有著極大的影響力。「百花齊放」的陝西麵食說完了蘭州拉麵與合資品牌的對比,我們再來看看陝西麵食與自主汽車的對比。
  • 自主轎車萬輛俱樂部,除了吉利帝豪,誰還有機會?
    另外,紅旗雖然銷量數字不高,但是考慮到品牌定位較高,表現也是自主品牌的佼佼者,紅旗H5起價近15萬,9月銷量4963臺,在B級車市場已經站穩了腳跟,代表自主品牌高端轎車的最高水平。還有奇瑞的艾瑞澤5和GX月銷量也在5000臺以上。可見,雖然自主品牌數量巨大,但是在轎車領域仍有存在感的已經屈指可數了。
  • 香港最貴的小區,地下車庫豪車無數,保時捷只能算是低端!
    香港最貴的小區,地下車庫豪車無數,保時捷只能算是低端!,保時捷只能算是低端!1/ 7香港最貴的小區,地下車庫豪車無數,保時捷只能算是低端!猜你喜歡香港最貴的小區,地下車庫豪車無數,保時捷只能算是低端! 紅色的保時捷是收藏界的神車,中間的帕加尼ZONDA F身價高達3000萬人民幣,600萬一輛的雷克薩斯LFA和保時捷911,在這兩款車身邊不值一提,在這個停車庫裡面開車一定要小心,隨便一輛車都是千萬豪車。
  • 「藍天白雲」成低端車,網友:買寶馬還有什麼意義
    「藍天白雲」成低端車,網友:買寶馬還有什麼意義LOGO是一個品牌的初步印象,也是品牌最具代表性的標誌。對於國人來說,汽車的車標就是「面子」的象徵,BBA的車標檔次都要高於其它車標,所以,一般來說,汽車品牌很少會改變標誌,即使它有所改變,也可能只是改變了顏色,加上一些裝飾。最近,寶馬改變新標誌的小消息已在汽車界傳播開來。
  • 高端自主車賣到衝繩,日本人還笑呵呵!
    說起比亞迪很多人會嗤之以鼻,認為這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低端國產車,我承認在普通家用車領域比亞迪一直走親民路線,就算唐、秦等新能源車補貼後售價也在十幾到二十萬元左右,然而在遠離一般老百姓的新能源大巴領域,比亞迪絕對是高富帥一般的存在,就在前幾天比亞迪又幹了一件大事。
  • 強強聯手 去哪兒車車接入Hertz國際租車
    據了解,去哪兒車車國際租車業務試運營一個月以來訂單量激增,目前已覆蓋173個國家,4420座城。2015年12月15日世界上最大的綜合汽車租賃品牌——赫茲國際租車(Hertz)即將入駐去哪兒國際租車,這將是租車領域最優資源提供商和國內最具人氣旅遊平臺的強強聯合。
  • 車企年度排名基本確定,三大自主車企亮眼,這幾家銷量大幅下滑
    整體來看,南北大眾和上汽通用佔據前三甲的地位不變,三大自主車企表現亮眼,日系車企基本實現同比增長,合資豪華車企增長較快。而在前十五名單中,僅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五菱和北京現代跌幅遠超市場平均水平。
  • 自主最牛後排!看看傳祺GA8的自信在哪兒?
    最近,自主車企又集體喊出了殺向C級車的口號。江淮瑞風A60、眾泰Z700、風神A9、廣汽傳祺GA8等等車型排隊上市。縱然浮誇造車的企業、浮誇的車型依然存在,不過簡單體驗傳祺GA8之後,我對自主品牌的這番向上突破,多了幾分自信!
  • 自主品牌這十年(上)
    2009年年初,比亞迪連續兩個月的月銷量超過萬輛水平,被視作進入穩定期,後面要推出的車分別是F6和F0。3、賣依維柯在那時候還是比較賺錢的,當時依維柯推出了快運王,價格進入9萬元區間是一個輕客市場很大的事情。在低端市場上,金杯海獅長期佔據了58萬元的市場,也是銷量最大的輕客車型。
  • 汽車產業鏈上下遊機會知多少?
    首先,新能源車下鄉,銷售結果遠好於預期,歷時4個多月的「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在雲南昆明迎來了收官之戰。面對昆明雨後的寒意,車企參加活動的熱情不減。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司長羅俊傑透露,據初步統計,新能源汽車下鄉車型近4個月的銷量已經超過18萬輛。其次,二手車市場將更加規範,二手車出口試點城市也增加了20個。
  • 汽車行業深度報告:擁抱自主崛起
    轎車市場:野蠻生長的自主品牌,孕育了吉利汽車 總量角度:以 2010 年為界,自主品牌在轎車市場佔有率經歷了「快速上升—快速 下降」。2005-2010 年自主品牌憑藉「快速反應+低端策略」推出眾多新車型抓住了國內 第一波購車潮,產銷規模從 84 萬快速上升至約 340 萬輛,市佔率達歷史最高點 35%。
  • 專家熱議自主品牌二次衝高:風口雖至 警惕盲目跟風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專家熱議自主品牌二次衝高: 風口雖至,警惕盲目跟風今年以來,在國家頂層文件的出臺以及特斯拉及造車新勢力「三劍客」股價飆升的帶動下,國內新能源汽車板塊消息不斷。從北汽新能源的ARCFOX產品上市、東風的嵐圖品牌發布,到車企聯合科技公司組建的上汽智己、長安全新的高端品牌項目,再到近期長城汽車的SL項目「浮出水面」。國內的傳統車企掀起了一股打造高端智能電動品牌的熱潮。此前的觀致、領克、WEY,拉開了中國自主品牌第一波衝破品牌天花板與合資品牌直面同一細分市場競爭的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