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恩科技公眾號 發表於 2020-02-27 15:12:58
條碼技術,是條形碼自動識別技術(barcode auto-identificationtech)的簡稱。它是在當代信息技術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符號自動識別技術。可以將符號編碼、數據採集、自動識別、錄入、存儲信息等功能融為一體,能夠有效解決物流過程中大量數據的採集與自動錄入等問題。
射頻識別(RFID)是一種無線通信技術,可以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並讀寫相關數據,而無需識別系統與特定目標之間建立機械或者光學接觸。無線電的信號是通過調成無線電頻率的電磁場,把數據從附著在物品上的標籤上傳送出去,以自動辨識與追蹤該物品。
其實在RFID 技術應用前,信息的記錄和傳輸主要靠條形碼,採用條碼識別方式的優點是配置靈活、系統成本較低,但是存在易汙染、易破損,操作較為繁瑣等特點,雖然RFID標籤和條形碼都是用來存儲產品的信息,但是,這兩種技術之間還是有如下7種區別:
1、數據的存儲容量
一維條形碼的容量是50位元組,二維條形碼最大的容量可儲存 2至 3000字符,RFID最大的容量則有數M字節。隨著記憶載體的發展,數據容量也有不斷擴大的趨勢。未來物品所需攜帶的資料量會越來越大,對存儲介質所能擴充容量的需求也相應增加。
2、抗汙染能力和耐久性
傳統條形碼的載體是紙張,因此容易受到汙染,但RFID對水、油和化學藥品等物質具有很強抵抗性。此外,由於條形碼是附於塑膠袋或外包裝紙箱上,所以特別容易受到折損; RFID卷標是將數據存在晶片中,因此可以免受汙損,延長使用壽命。
3、外在形態
RFID在讀取上並不受尺寸大小與形狀限制,不需為了讀取精確度而去解決載體的大小或印刷精度。此外,RFID標籤更可往小型化與多樣形態發展,以應用於不同產品。
4、安全性
由於RFID承載的是電子式信息,其數據內容可經由加密技術保護,使其內容不易被偽造及變造,而條形碼則是外露物理信息,且多採用通用編碼規則,數據安全性無法保障。
5、描效率
條形碼掃描識別頻率受限,一次只能掃描一個條形碼; RFID讀寫器可同時辨識讀取數個RFID標籤。
6、穿透性和無障礙閱讀
在被覆蓋的情況下,RFID能夠穿透紙張、木材和塑料等非金屬或非透明的材質,並能夠進行穿透性通信。而條形碼掃描器必須在近距離而且沒有物體阻擋的情況下,才可以識別條形碼。
7、可重複使用
當前的條形碼印刷上去之後就無法更改,不能重複使用,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的成本,而RFID標籤則可以重複地新增、修改、刪除RFID標籤內儲存的數據,方便信息的更新。
責任編輯:ct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