滎陽環翠峪景區為考生助力:學子們持2017年中、高考準考證可以享受父親母親和本人三人在環翠峪風景名勝區免費遊玩!(2017年度中、高考的考生憑本人準考證+身份證+戶口本,父母憑身份證)諮詢電話:0371-64939261
自駕線路:鄭州→中原西路→環翠峪旅遊大道(X040廟王公路)→環翠峪風景名勝區
客服電話:0371-64939261
環翠峪風景名勝區位於鄭州西南40公裡的滎陽市境內,被命名為中國嫘祖文化之鄉、中國嫘祖文化傳承基地,是國家AAA級景區、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森林公園、省級慈善文化教育基地;景區以自然山水為主體,古城堡為特色,人文資源為依託。融觀光旅遊、休閒度假、科普教育、生態環保等功能於一體。其位於浮戲山中部,是嵩山餘脈。在乾隆十八年的《汜水縣誌》中曾記載,這裡「四周青山環繞,松柏疊翠;諸山來朝,勢若星拱;林黛羅列,谷峪清幽」,故名環翠峪。這裡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春季,杏花鬥豔,十裡飄香;盛夏,濃蔭蔽日,飛瀑流泉;金秋,紅葉滿山,層林盡染;隆冬,冰掛銀條,松柏凝翠。現有自然景觀130多處,以獨有的石怪、洞奇、景幽、林美著稱,共分6個遊覽區:臥龍臺、杏花村、雞冠山古橿林、落鶴澗、龍溪宮、陳南溝自然生態觀光苑。人文景觀多,歷史跨度大、文化底蘊深,蘊涵賢孝文化、紅色文化、宋元明清古城堡、早期人類活動遺址盤古洞等,而且是黃帝元妃-嫘祖故裡。環翠峪風景名勝區24.25平方公裡內,珍禽飛天,奇獸穿林,花香草盛,文物繁多,已成為河南省會西花園。
杏花村:內有杏樹數萬株,延綿十餘裡。杏,系落葉喬木,屬薔薇科木本植物。古人有云:「九九楊落地,十九杏花開」,當此時,漫山遍野一片緋紅如雲,燦然秀態媚人。「春晨杏花露,幽芳沁人心」,在此盡顯。
嫘祖故裡:桑梓峪乃華夏女性人文始祖西陵氏嫘祖的故裡。峪內有績紡臺、玉女池、五仙洞、天印石、天錦石、玉鏡石等景物。側畔之紡績嶺有上天梯、八仙衝等景點八仙衝之半山峭壁有八仙洞;上天梯乃天然石階長200多級,傳說嫦娥奔越於方山即沿此梯至山頂而飛升。嫘祖系軒轅黃帝元妃,是養蠶制絲的開拓者,教會人類織布穿衣,結束野蠻時代進入文明時期。
柏池,位於嫘祖聖母祠右前方,民間相傳原來周邊多植柏樹得名。1999年第一次乾涸,近年來每年累積出水時間半年左右。據探查,池下有約3×2米截面水洞,地下綿延近一公裡後水面密封不可探查。1959年1975年前後修建總計21公裡環山渠、降龍渠穿山而過,沿途瀑布較多,最有名的叫梅山瀑布,位於降龍渠渠口,系環山渠開口洩下。瀑布水面寬5米,高30餘米。下有湖面叫乾隆湖,有泉叫漢家泉,有亭叫好妙亭。
臥龍臺:臥龍臺位於浮戲山中部,海拔861米,包括婆媳讓水、紅葉、石景苑、間歇泉、臥龍臺寨、八路軍豫西支隊指揮部、珍珠泉、竹林山莊、千年石花、明代古炮、香港回歸警世鐘等三十餘處景點。臥龍臺寨全長1695米,高6米,厚2米,有東門、東南門和北門三個寨門,寨牆全用幹石壘砌,寨垛齊全,保存完整,堅固異常,系春秋戰國時期鄭韓長城的一部分。
婆媳讓水:相傳很久以前,這裡久旱不雨,張家村一農戶婆媳二人賢孝出眾,一日饑渴難忍,相依到泉邊飲水,在白水道處僅得數滴,視水少,互讓而不忍沾唇,泉水蒸發,二人渴死崖下,玉帝為二人賢孝之風所感,派天將把二人遺體化為石像懸於崖上,以供後人瞻仰。時有兩隻烏龜為覓水爭路,相互扯腿,忽見婆媳讓水的高尚品德,羞愧自責,遂化作靈龜羞水石像。
八路軍後方醫院:1944年4月,皮定均司令員率八路軍豫西抗日先遣隊來此,與敵人展開了激烈戰鬥。其間許多戰士負傷,遂建抗日後方醫院,此三孔窯洞當時各住有輕、重傷病員及院部醫護人員等。窯洞頂部這株古橿樹,已有萬餘年樹齡,仍枝繁葉茂,被譽為「植物活化石」。
落鶴澗:落鶴澗包括落鶴峰、雙龍峽、花果山大峽谷、仙鶴湖等景點。相傳,仙人王喬騎鶴暢遊天下美景,仙鶴為此地的美景所陶醉,降落峰頂,徜徉水畔,王喬為之吹簫鼓笙三日仍留戀難捨。人們常見仙鶴起落於此,故此澗稱為落鶴澗,此峰為落鶴峰。
龍溪宮:溶洞全長1600餘米,深200米,被譽為「中原第一深洞」。洞內「大禹皇冠」、「靈龜護塔」等鍾乳晶瑩剔透、形色各異,溪水暢流其間,實屬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