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論壇活動「世界500強企業領袖展望商業新法則」在蓉舉行。本報記者 田為 攝
成都的新未來什麼樣?蘭桂坊集團主席盛智文的回答是:「這是一個充滿挑戰,但讓人著迷的問題!」6月6日舉行的「成都的新未來」專題研討會上,經三個多小時討論,中外嘉賓的答案千差萬別,但有一點共識:成都的未來影響中國西部的未來,中國西部的未來關係到中國的未來,而中國的未來牽動著整個世界的未來。
□本報記者 胡彥殊
關鍵詞:歷史文化
蒙代爾用「望遠鏡」打量著成都的新未來——一個城市的未來是應該和遙遠的歷史緊密相連的。
「去年的暑假我是在這裡度過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蒙代爾不緊不慢地向大家展示了幾張照片——希臘的一個小城,城牆環繞下的古建築群,在夕陽下透出寧靜、厚重的氣息。這個在金融領域享有盛譽的嚴謹學者有些謙虛地對大家說,最近正在研究城市。
他有些遺憾地說,歐洲很多國家的古城牆拆除了,成都很多古城牆也拆除了,城牆是歷史的紀念碑。但好在成都還有很多保存下來的有形的、無形的歷史文化。
傳統歷史文化如何與快速擴張的城市友好相處,對這個困擾全球城市的共同話題,年過八旬的蒙代爾給出的答案更像是一位長者的忠告「慢慢來,不要著急」。《財經》雜誌副總經理張燕冬對這句話有共鳴——「慢」就是要在高速的城市化進程中慢下來,思考成都未來發展的優勢到底是什麼?她認為成都最獨特的核心優勢就是歷史文化。「成都歷史沉澱下來的休閒文化並不意味著效率低下,相反,它是激發創新,進而更大範圍傳導創新的利器」。
關鍵詞:技術創新
格瑪沃特用「縮小鏡」打量成都的新未來——將一個城市的未來放在世界城市的大格局中來觀察。
西班牙IESE商學院全球戰略學教授潘卡基·格瑪沃特特別製作了一幅幅色彩飽滿的經濟地圖,地圖中中國東部與世界聯繫的緊密度高於西部,「儘管中國西部和美國西部一樣,風景都很秀麗,但他們在各自國家的經濟地位並不一樣」。
他認為,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顯示,具體的地理位置對城市在世界格局中地位的影響正越來越小。作為內陸城市的成都,完全可以在未來的世界經濟版圖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改變版圖的重要力量是技術創新!
2013成都財富全球論壇顧問、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王志樂具體地為成都加快融入,進而改變世界經濟版圖支招——更加充分地與全球公司合作。
王志樂認為,從成都IT產業的崛起歷程能啟示未來發展的脈絡,全球公司對在成都邁向新未來的過程中將發揮重要作用。
關鍵詞:尊重規律
中外嘉賓的共識落腳到「顯微鏡」上——一個城市的未來應該從最細小的制度設計看出端倪。
「出臺偏頗的政策,打壓外資,以為在為國家做貢獻,但效果適得其反。」王志樂講到這句話時,原本一直盯著前方的格瑪沃特迅速把頭轉向發言席。
王志樂看出的端倪是,成都市政府尊重經濟規律,這能從根本上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
張燕冬關注到的是成都進行的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她認為,成都推進的農村產權制度、戶籍制度改革為接下來的城鎮化進程積澱了良好的制度基石,這是成都未來加速跑的制勝武器。「每次來成都,都能感受到日新月異的變化。」蒙代爾則提醒,成都正在進行的很多實踐都是前所未有的,一方面展示出了充分創造力,另一方面,政府決策也應該更加謹慎,讓越來越多的市民參與到城市未來的設計與建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