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猴嶼利用生態優勢發展休閒旅遊觀光農業

2020-12-09 東南網

飛思農莊的池塘內荷花綻放。記者 餘少林 攝

福州日報記者 餘少林 通訊員 陳佳雯

「我們在這裡種植有機蔬菜水果,當地政府鼓勵發展周末經濟,每到周末,就有不少客戶前來實地觀光體驗。」上周末,長樂區猴嶼鄉飛思農莊很熱鬧,旅遊拓展部經理王楚楚一邊帶領客人參觀,一邊介紹著智能化物聯網生產的有機蔬果。

猴嶼鄉偎依閩江、背靠青山、土地肥沃,很適合種植瓜果蔬菜。利用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猴嶼鄉大力發展休閒旅遊觀光農業,打造「周末經濟」,使「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助推全域旅遊發展。

走進飛思農莊,一口大池塘映入眼帘,塘裡荷花綻放,引來不少遊客拍照。「來,把菜拿過來,我幫你們切。」在飛思農莊菜地裡,前來自助野餐的遊客正忙著切菜。「趁著周末,小夥伴們相約來農莊過『都市農夫』的癮。」正在烤玉米的陳小姐說。言語間,清風拂過,烤玉米香味四溢。

「我們以休閒觀光體驗的方式,帶動有機蔬果銷售,每到周末,一波又一波的客戶會前來觀光採摘。」王楚楚告訴記者,遊客可在農莊享受到從採摘到烹飪一站式體驗,享受有機時蔬的自助餐、小火鍋。

不僅如此,集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和物聯網於一體的數位化種植管理也是農莊的一大亮點。農莊與新大陸公司攜手開發的大數據農業平臺,可以實現「一碼賦能食品安全」「一屏通覽智慧園區」「一窗協同運營鏈條」。遊客都驚嘆於有機蔬果智能化生產的高科技,也間接拉動了蔬果銷售的增長。

「接下來,我們將融入自然教育的理念,搭建產學研基地,實現『5+2』經營模式,填補周中休閒農業板塊的空白,實現周中周末雙增長。」王楚楚說。

與飛思農莊相距不遠的茂豐休閒農莊,則是通過舉辦親子和單位團體活動,讓瓜果香飄萬裡。

正值周日,茂豐休閒農莊熱鬧非凡,一批又一批遊客組團前來,做遊戲、採摘、野炊,吃喝玩樂,開心不已。「最近,周末經濟格外火熱。每到雙休日,客流量驟增,團體訂單爆滿,高峰時一天接待3000多人次,有時一個周末的營業額就達20萬元。」農莊創辦者方茂告訴記者,農莊種植多種綠色蔬菜瓜果供遊客採摘體驗,遊客可體驗農耕文化,感受收穫農作物的喜悅。下一步,農莊將打造地瓜文化、水稻文化、青菜文化、土豆文化,給遊客帶去不一樣的研學體驗。

「推出『周末經濟』,是助推全域旅遊的關鍵一步,將提升猴嶼鄉的知名度,促進猴嶼乃至長樂全域旅遊發展。」猴嶼鄉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鄉正著手將生態優勢轉化為轉型升級的發展優勢,大力發展特色農業與特色旅遊,在綠水青山之中獲取「金山銀山」。

相關焦點

  • 南安市向陽鄉抓住生態優勢 布局特色農業發展休閒旅遊
    這幾年,該鄉抓住生態優勢,布局特色農業,發展休閒旅遊,妙用新興社交工具營銷推廣,改善了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向陽花開幸福來東南網5月30日報導(福建日報記者林劍波通訊員陳鑫煒)因地制宜 開發特色農業此外,向陽鄉政府還開通微博、博客和QQ,組織年輕幹部利用休息時間實時更新本鄉特色農業生產資訊,吸引外界目光。如今,博客有1000多篇,點擊量近30萬人次,微博粉絲4000多人。
  • 如何利用已有的農業資源,發展休閒旅遊事業
    鄉村旅遊市場的火爆吸引了不少投資者的注意,不少農業從業者也看到了這個商機。整合鄉村的旅遊資源發展鄉村旅遊業是鄉村振興戰略中非常重要的一環。當大量的休閒農場在農村如雨後春筍一般出現,農莊如何與休閒旅遊業相結合,如何利用手頭的農業資源發展休閒旅遊事業,成了不少從業者頭疼的問題。
  • 白山市渾江區老亮山生態農業觀光旅遊項目
    該項目建設的核心是開發建設白山市郊新型觀光農業旅遊示範區。   通過實施「老亮山生態農業觀光旅遊項目」,渾江區紅土崖鎮將以老亮山為中心,形成生態農業觀光旅遊區。園區建設在群山之中,山上林木茂盛,使整個園區更加秀麗宜人,景色如畫,是旅遊、觀光、休閒的好去處。
  • 特色小鎮 |生態農業與休閒旅遊延伸發展,田園綜合體橫空出世
    近年來,休閒農業的理念開始盛行,並逐漸向產業化邁進,毋庸置疑已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助劑,成為新農業人的「新寵」。按照中央一號文件的表述,田園綜合體要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於一體。可以說,田園綜合體是在原有的生態農業和休閒旅遊的基礎上的延伸和發展,能更好地體現鄉村獨有的美麗和活力,為新時代的都市人打造別具一格的世外桃花源,實現城市居民的田園夢。
  • 觀光農業組CP,蘇州觀光休閒農業有看頭
    農業和觀光休閒這對CP的聯合就為農業的發展注入了一種新穎的發展方式,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觀光休閒農業的發展勢頭日益增進。觀光休閒農業是指以農事活動為基礎,以農業生產經營為特色,融合農業和旅遊業,利用農業景觀、農村自然環境,結合農業生產經營活動和農村文化生活等內容,吸引遊客前來觀賞、品嘗、購物、休閒、度假的一種新型農業生產經營形態。
  • 什麼是觀光旅遊型生態農業模式,發展前景如何?
    鑑於人們這一需求,觀光旅遊型生態農業模式孕育而生。觀光旅遊型生態農業模式是一種新的園林形式,主要有可塑性、實用性、季節局限性、可持續發展性等特點。各地依照自己的文化特色和自然地理優勢,規劃出不同形式的生態觀光農場,讓人們可以放下疲憊的身心,全方位的感受自然田園氣息。
  • 「銅川」關於生態農業休閒文化旅遊發展的幾點思考
    --empirenews.page--] 鄉村旅遊是指利用鄉村自然環境、農業生產和農村文化等資源條件,為人們提供觀光、休閒、度假、體驗、娛樂、健身的一種新的旅遊經營活動。黨中央和國務院一再強調「要實施鄉村富民工程,建設特色景觀村鎮,積極發展休閒農業、鄉村旅遊、加強旅遊業發展」(國發【2009】41 號)。
  • 江津德感街道打造農業觀光休閒旅遊產業
    華龍網4月10日14時訊 記者從重慶市江津區人民政府官網獲悉,基於城市現狀,江津德感街道今年將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凸顯特色發展富硒產業,打造農業觀光休閒旅遊產業,助推農業農村快速發展。
  • 博湖:休閒觀光農業為全域旅遊注入發展新活力
    博湖縣堅持特色化、專業化發展戰略,把發展工業與旅遊融入進企業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文化環境和服務環境,打造了一系列高品質、高標準的旅遊項目,罄玉酒莊為發展工業旅遊作出了典範。每年到了葡萄成熟的季節,基地也會吸引本地及周邊的遊客前來觀光採摘。由此也帶動了當地以休閒觀光、採摘體驗為主的旅遊經濟,為農民增收開闢了新渠道。
  • 冬季主題旅遊——農業觀光
    觀光農業就是一種廣泛利用城市郊區的空間、農業的自然資源和鄉村民俗風情及鄉村文化等條件,通過合理規劃、設計、施工,建立具有農業生產、生態、生活於一體的農業區域。但觀光農業也可以,因為觀光農業看的是發展,看的是「休閒」。觀光農業一般也被稱為休閒農業觀光。
  • 漳州大力發展休閒農業 初望旅遊藍海
    ③外國遊客在源興生態觀光園內採摘蔬菜。 張夢帆 攝   在漳州盛夏的陽光裡,由北向南,逛過龍海的休閒莊園,走過漳浦的生態農場,穿過詔安的青梅文化示範園——漳州農業休閒旅遊舊貌換了新顏。   近年來,漳州充分利用農業優勢,普及現代農業,發展休閒農業,備受市民追捧。近日出臺的《漳州市鄉村振興「345」示範工程實施方案》提出,將在產業中積極注入生態、休閒、旅遊、康養等功能,開展鄉村旅遊提質升級三年行動計劃,力爭打造出一批星級鄉村旅遊休閒集鎮、旅遊村。作為農業大市,漳州目前正處於轉型升級、跨越發展的關鍵階段,農業休閒旅遊也因此迎來了黃金機遇期。
  • 龍川山茶油特色優勢區:綠譽農業,探訪農業生態旅遊發展
    由龍川縣農業農村局與龍川縣油茶產業協會組織開展的「龍川山茶油特色優勢區短視頻+網紅直播活動」在龍川縣各大油茶片區熱烈舉行。2020年10月23日,網紅直播來到龍川縣綠譽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譽農業」),探訪現代農業示範基地,探索龍川特色現代化農業體系。
  • 新時代的旅遊方式——觀光農業
    因為如今越來越多的人不僅僅滿足於看風景,更重要的是休閒,而觀光農業便可以充分體現這種作用。觀光農業是指廣泛利用城市郊區的空間、農業的自然資源和鄉村民俗風情及鄉村文化等條件,通過合理規劃、設計、施工,建立具有農業生產、生態、生活於一體的農業區域。觀光農業伴隨全球農業的產業化發展,人們發現,現代農業不僅具有生產性功能,還具有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人們提供觀光、休閒、度假的生活性功能。
  • 中山市民眾鎮休閒農業 打造生態旅遊觀光名鎮
    休閒農業
  • 新疆博湖:休閒觀光農業為全域旅遊注入發展新活力
    博湖縣堅持特色化、專業化發展戰略,把發展工業與旅遊融入進企業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文化環境和服務環境,打造了一系列高品質、高標準的旅遊項目,罄玉酒莊為發展工業旅遊作出了典範。每年到了葡萄成熟的季節,基地也會吸引本地及周邊的遊客前來觀光採摘。由此也帶動了當地以休閒觀光、採摘體驗為主的旅遊經濟,為農民增收開闢了新渠道。
  • 淺析我國休閒觀光農業發展現狀及問題對策分析
    休閒觀光農業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新業態,是以農業資源為基礎,以休閒觀光為目的,以市場服務為手段,以城鎮遊客為目標,將農業資源與田園景觀、生態觀光、休閒旅遊、文化體驗深度融合的一種農業新興產業[1]。
  • 烏魯木齊擁有19家自治區休閒觀光農業示範點
    5月10日,自治區農業產業化發展局(農產品加工局)休閒農業處處長張維篤介紹,日前該局下發了自治區休閒觀光農業示範創建管理辦法(下簡稱辦法),進一步明確了自治區休閒觀光農業示範縣和自治區休閒觀光農業示範點發展方向和動態化管理方式。  新疆擁有20個自治區觀光農業示範縣、183家示範點。
  • 臺灣休閒觀光農業考察報告
    臺灣依託農業發展起來的農業觀光旅遊與鄉村休閒產業的範圍相當廣泛,內容十分豐富,不僅有上規模的農耕田園、漁業風情、森林旅遊、鄉野畜牧活動內容,還有別具特色的農耕教育、生態保育、民宿體驗、鄉土民俗等休閒活動項目。歷經多年的發展和完善,臺灣休閒觀光農業呈現出了多元化發展的景象,主要有鄉村花園、農家民宿、觀光農園、休閒農場和牧場以及市民農園、教育農園等幾種類型。其中休閒農?
  • 生態溫室大棚對觀光農業的影響
    經過幾年的發展,我國生態溫室大棚涉及農林牧副漁各個行業,出現了各種類型的溫室觀光農業項目,已基本形成了傳統觀光農業、都市科技型觀光農業、度假型觀光農業共同發展的格局。另外,觀光農業內部沒有形成生態經濟良性循環,有些觀光農業旅遊地沒有把生態循環與經濟流通有機地結合起來,特別是沒有把「廢品」 (如秸稈、糞便等)通過多級人工食物鏈的「富集」 與轉化,使得各種資源未得到高效、合理的利用。
  • 什麼是觀光生態農業模式?觀光生態農業模式還具有這幾種特點!
    生態觀光農業主要由以下四種類型組成:觀光漁業、觀光農園、觀光畜牧、觀光園藝等,其主要開發形式為:漁業捕撈垂釣、生態農業觀賞、農業生產模擬、農業科學教育、畜牧養殖模擬、畜牧產業觀賞、森林野營度假、野生植物觀賞、休閒生態農業等多種生態農業觀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