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查處違法使用發票企業萬餘戶

2020-12-11 網易新聞

  本報北京11月13日訊 記者蔡巖紅 國家稅務總局今天披露,為期一年多的藥品、醫療器械生產經營單位和醫療機構發票使用專項整治工作成效顯現,截至今年10月,各地共核查醫療機構6599戶,檢查藥品、醫療器械生產經營單位和營利性醫療機構3.36萬戶,

查處違法

使用發票企業1.2萬戶,涉及非法發票金額150億元,查補收入37億元;抓捕犯罪嫌疑人186人。

  自2012年8月以來,稅務總局會同國務院糾風辦等七部門在全國範圍內聯合開展藥品、醫療器械生產經營單位和醫療機構發票使用情況專項整治工作。通過專項整治工作,查處了醫藥衛生行業存在的涉稅違法行為,規範了醫藥衛生行業發票監管,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行為的發生。

  通過此次專項整治工作,發現醫藥衛生行業存在諸多問題。一是發票問題嚴重。企業銷售不開票、開具「大頭小尾」發票或「票貨不一致」發票、真票虛開、套票虛開。二是偷逃稅款手法多樣。通過虛列或多列其他費用、收入不入帳、現金往來體外循環等手段隱瞞銷售收入、虛增費用成本。三是商業賄賂、不正之風問題嚴重。套現洗錢、商業賄賂、回扣盛行。截至今年10月,各地查處醫藥購銷不正之風案件114起,涉及金額6068.58萬元;給予黨紀政紀處分和組織處理36人。

  國家稅務總局表示,這些問題需要通過推進醫療改革,儘快建立各部門齊抓共管、整體推進、綜合治理醫藥衛生行業的長效機制,發揮各部門職能優勢,實現資源共享、信息共享,斬斷醫藥衛生行業灰色利益鏈條,維護醫藥衛生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原標題:各地查處違法使用發票企業萬餘戶)

本文來源:法制網-法制日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違法使用「跑得快」 這些計程車被查處
    3月26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重慶市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總隊獲悉,為切實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重慶市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總隊嚴厲查處計程車計價器計量作弊違法行為。經查,此次查獲的計程車計價器計量作弊違法行為,均是公司駕駛員在計價器外接埠連接了一個電子元器件(俗稱「跑得快」),然後通過手動遙控裝置發送信號,對計程車計價器正常計價進行幹擾形成多計價的違法行為。通過檢查發現,違法使用「跑得快」的計程車駕駛員往往是在夜班和白天堵車時使用。
  • 廣西曝光十起發票違法犯罪典型案件
    資料圖片本報訊(記者覃琳)4月20日,廣西打擊發票違法犯罪新聞發布會在南寧舉行,會上通報了全區2016年打擊整治發票違法犯罪活動情況,並對去年查處的據了解,2016年以來,廣西圍繞制假售假、非法代開虛開、購買使用虛假發票以及傳播發票違法信息等環節,實施綜合治理;對房地產、建築安裝、藥品與醫療器械、商業批發與零售、通信、交通運輸等發票違法問題高發、頻發行業開展發票使用情況重點檢查,並將「辦公用品」發票等作為稅務稽查的重點內容之一;集中力量查辦發票違法犯罪重大案件,持續曝光發票違法典型案件,向納稅人和社會公眾宣傳正確使用發票知識
  • 山東嚴打發票違法犯罪 突出整治餐飲娛樂私人會所等
    齊魯網濟南5月23日訊(記者 殷明姝)日前,山東省政府下發了《關於進一步開展打擊發票違法犯罪活動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山東將對成品油生產經銷企業、餐飲娛樂、建築安裝、營利性教育機構、中介機構等行業進行重點整治,突出打擊成品油行業增值稅專用發票"票貨分離
  • 廣東一公司騙稅千萬被查處 虛開發票騙取出口退稅
    日前,茂名信宜市稅務機關依法查處了轄區內信宜市潤誠紡織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潤誠公司」)接受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並用於騙取出口退稅案件。據了解,潤誠公司成立於2015年2月3日,主營業務為生產出口銷售毛紡織品。此前,根據上級下發的案源線索,信宜市稅務機關依法對潤誠公司接受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騙取出口退稅進行了立案檢查。
  • 全國專項整治旅遊市場 各地違法違規旅行社被查處
    全國專項整治旅遊市場 各地違法違規旅行社被查處  2002年10月28日18:38  新華網   截至10月中旬,全國旅遊、工商和公安等部門共出動檢查人員19萬人次,查處違法經營旅行社業務
  • 違法使用「跑得快」 重慶查處3起計程車計價器作弊行為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李琅今(26)日,重慶市市場監管局發布消息稱,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計程車計價器加裝計量作弊工具的問題,重慶市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總隊近日重拳出擊,對計程車計價器計量作弊違法行為進行嚴厲查處,切實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 稅務、公安、海關、人行聯合打擊虛開違法犯罪 黔西南州查處一起85...
    2019年,黔西南州成功查處一起涉及85戶企業虛開增值稅普通發票案。打掉犯罪團夥2個,抓捕犯罪嫌疑人5人,提起刑事訴訟4人,為國家挽回稅收損失6000餘萬元。2019年3月,黔西南州稅務局稽查局收到稅務風險管理部門移送稅收違法風險預警,某建材有限公司等38戶新註冊公司,涉嫌在無真實交易情況下,為他人開具與實際經營範圍不符的增值稅普通發票。經查發現,黔西南州境內有85戶企業涉案,犯罪團夥通過財務代理公司代理登記註冊,代領普通發票、代理虛假申報。
  • 各地查處違法違規旅行社和「黑社」(附名單)
    據人民日報報導,截至10月中旬,全國旅遊、工商和公安等部門共出動檢查人員19萬人次,查處違法經營旅行社業務879起、境外駐華機構非法從事旅遊經營活動17起、違規運營旅遊客運4678起、欺詐購物3324起、違規從事導遊活動1251起,旅遊市場打假打非專項整治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 東莞虎門3家涉嫌環境違法企業被查處
    今天上午,記者從東莞市虎門鎮獲悉,連續多日,東莞市虎門鎮由生態環境、公安、應急管理等部門組成的環境聯合執法組開展突擊檢查行動,共查處了3家環境違法企業。一家未按規定使用廢氣處理設施企業被查1月13日,虎門鎮環境聯合執法組在該鎮民昌路七巷一處工業園區內的一家主要從事電子產品屏幕加工的光電企業進行突擊檢查。檢查中,環境聯合執法組認真了解其生產過程中是否做好零星廢水收集,是否有完整的廢氣、廢水收集處理設施,是否存在亂排、偷排廢氣和廢水,是否按照環保相關手續配備生產設備等。
  • 企業該如何避免出現違法行為?
    稅務稽查是每個企業在經營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問題,據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依法查處涉嫌虛開騙稅企業17.63萬戶,認定虛開增值稅發票835萬份,涉及稅額1558億元。去年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也成為了涉及企業最多、涉及稅款最多、涉及行業最多、查處力度最大稅收違法行為。
  • 3月臨沂查處7起環境違法 22家企業存違法問題
    共查處環境違法行為7起,已立案查處7起。  另外,自3月14日起,臨沂市環保局利用一個月的時間對全市汙染源自動監控工作進行全面排查整治。截止目前,共排查出575家重點排汙企業安裝1227臺汙染源自動監控設施,其中,廢氣自動監控設施763臺(套),廢水汙染源自動監控設施464臺(套)。
  • 增值稅發票違法行為3個成因、6種類型及1個展望
    自20世紀90年代「共和國第一稅案」(指發生在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浙江金華和廣東潮汕的兩個稅案)發生以來,國家對增值稅發票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從未停止,為什麼大案依然多發呢?增值稅發票違法行為的成因一是經濟利益驅動。
  • 上半年繳獲假發票51萬份
    省國稅破獲2起特大發票虛開案件  湖南日報7月27日訊(記者 秦慧英 通訊員 何勇飛羅治東)記者今天從省國稅局獲悉,該局近日連續破獲兩起特大發票虛開案件,涉案金額共計近5000萬元。今年上半年,省國稅局加大發票打假工作,截至目前已配合公安機關搗毀7個製售假發票窩點,打掉團夥4個,繳獲假發票51萬份。
  • 廣西平安堂藥業等26家藥品批發企業違法經營被嚴查
    該企業還存在逃避檢查的行為。  2.天津市岐黃醫藥批發有限公司涉嫌為他人違法經營藥品提供條件。檢查發現,袁某、楊某、韓某等多人利用該企業資質和票據從事銷售業務。2016年以來所有開具的銷售人員法人授權委託書均為劉某,所有銷售人員均使用劉某的委託書和身份證明開展銷售。庫房溫度明顯超標,監測系統卻未報警。  3.天津旭日康華醫藥有限公司涉嫌為他人違法經營藥品提供條件。
  • 加大對企業違法用工的查處力度真的會造成大批企業倒閉?我看未必
    加大對企業違法用工的查處力度真的會造成大批企業倒閉?加大對企業違法用工的查處力度真的會造成大批企業倒閉?我看未必!可能正好相反,只會促使用工環境越來越好。昨天一位百友在私信和我聊了聊他的一些看法,他聊了劣幣驅逐良幣和良幣驅逐劣幣的觀點,小灰覺得很有道理。
  • 虛開普通發票大限將至!
    近年來,國家嚴厲打擊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違法行為。公安、稅務、海關聯合破獲虛開專用發票大案比比皆是。相信大多是企業是不敢冒險去踩這條紅線的的,因為大家都知道對於虛開專用發票國家一直是零容忍、露頭就打的態度。
  • 來自非正常企業的發票
    去年4月的一天,原新疆石河子國稅局稽查局接到上級稅務部門下發的案源線索,被提示X公司可能存在取得虛開發票的稅收違法行為。考慮到X公司屬於建築安裝行業企業,而該行業個體商戶多,不少個體商戶發票管理和使用意識淡薄的情況,該局決定先由選案人員分析X公司涉嫌取得虛開發票的疑點指向。
  • 酒店虛開發票遭查處 補繳少繳稅款被給予行政處罰
    黃勁超 圖(海西晨報記者 白若雪 通訊員 劉旭)近年來,酒店、營利性教育培訓等行業發票違章行為較為突出。記者了解到,廈門市地稅稽查部門已將這兩個行業增列為廈門發票檢查重點行業。日前,廈門市地稅稽查部門根據舉報線索對某酒店虛開發票的行為進行了查處,責令其補繳少繳稅款並給予行政處罰。
  • 去年「雙隨機」查處環境違法問題3.19萬個 查處率為4.79%
    通報指出,2019年,全國日常監管採取「雙隨機、一公開」方式開展執法檢查66.54萬家次,隨機抽查發現並查處環境違法問題3.19萬個,環境違法問題查處率為4.79%,隨機抽查信息公開46.50萬次,信息公開率為70%。通報稱,2019年,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在生態環境保護執法領域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制度,取得了較好成效。
  • 發布違法房地產廣告 廣東查處24家房企和中介(名單)
    從廣東省工商局官網獲悉,廣東省各級工商行政管理、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近期組織查處了24家違反廣告管理法律法規、違法發布廣告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和中介機構。廣東省工商局表示,這些違法廣告有的涉及對推銷的房地產項目進行虛假宣傳,有的使用「最具投資價值」「空前」「絕版」等絕對化用語,有的做出升值或者投資回報承諾,有的以項目到達某一具體參照物所需時間表示項目位置,誤導了消費者,破壞了廣告市場的公平競爭秩序。廣東省工商局將被查處的24家房地產開發企業和中介機構的名單在官網進行了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