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6月23日23時29分(當地時間9時29分)墨西哥(北緯16.14度,西經95.75度)中部地區靠近西海岸發生7.4級強震, 震中位於Crucecita市東南23公裡處,震源深度10千米,震級大震源淺是這次地震的特點,並且靠近海域。
由於距離海岸線較近,因此可能會引發海嘯,目前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已經向墨西哥、瓜地馬拉、薩爾瓦多和宏都拉斯四地發出海嘯預警。
根據數據統計今年的地震並沒有明顯增多,保持著穩定的水平。今年全球共發生40次6級以上的地震,其中6.0-6.9級的地震34次,7.0-7.9級的地震6次。今年目前為止發生的最大一次地震在1月29日古巴南部海域,地震級數7.7級。
而本次發生在墨西哥的地震,是今年的第六次7級以上的地震,並且和其它幾次大地震不同的是,它發生在陸地上,震中周圍也有大城市存在。此次地震目前來看傷亡人數很少,距離震中比較近的一座墨西哥旅遊城市華都爾科(Huatulco)受到的衝擊不小,建築物倒塌道路被毀。
目前墨西哥新冠疫情最新數據累計確診18.5萬,大量的人群走出建築物湧上街頭,這又帶來了另外一個潛在危險,那就是新冠疫情的傳播。
從現在來看2020年雖然只過去了一半,但絕對是會被載入史冊的一年,在已經過去的前半年裡人類文明經受了太多的天災和人禍。但2020年真的異於常年嗎?實際上並沒有,只不過是一种放大效應,因為疫情比較嚴重影響大,這才有了放大效應。簡單來說就是新冠疫情影響較大,這也讓大家注意到了其它的自然災害。
例如林火每年都有、地震幾乎每天都存在,但以往我們沒有去關注這些,同時溫室效應全球氣溫變暖也不是今年才開始的,而是已經持續了很多年。但都在2020年放大出來,被我們關注。例如今年2月份在南極測的20.75攝氏度的破紀錄高溫,以及北極地區監測到的200多萬個甲烷熱點。
同時還有幾天前出現在北極的38攝氏度高溫,同樣是破紀錄的異常高溫。在該地區曾經出現的最高溫度是零上37.2攝氏度,最低溫度是零下68攝氏度,溫差達到105攝氏度,而這一次最高溫度再突破,這些都在提醒著我們地球環境在變化著。
某種意義上來說2020年的魔幻開篇,讓人類文明領悟到了很多,讓我們知道地球環境的變化會實實在在的影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在地球生物史上曾經發生的五次生物大滅絕,其中前四次都是因為環境的量變積累,最終導致物種大規模滅絕。
一般而言,在地球上佔據主要生態位的物種受環境變化的影響較大,可以說未來如果真的發生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主角很可能就是我們。因此人類需要推遲它的到來,或者讓它不要到來。我們能做的事情非常多,但首要的就是儘量減少對地球環境的惡性影響,減緩溫室效應。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