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菜籃子搭上「電商車」

2020-12-26 騰訊網

民以食為天,在人們的生活當中,吃什麼、怎麼吃、怎樣才能吃好是大家普遍關注的問題。但您有沒有想過,每天只要在手機上動動手指,生長在田地裡的綠色無公害的瓜果蔬菜就會「跑」到您家裡?

這堆滿桌子、長長的票據,其實都是來自剛剛運營上線的「敦煌菜籃子網」微信應用,區別於傳統的網絡購物,這個「菜籃子」是名副其實的把以往只能在市場買到的新鮮蔬菜瓜果搬上了手機屏幕,分門別類、計重標價,幾乎涵蓋了目前市場上能購買到的所有時令果蔬,動動手指就可完成下單,程序和其他網購物品幾乎一樣。了解了線上平臺,接下來咱再看看線下平臺。

記者來到「菜籃子」網的配送間,在記者的右手邊是「菜籃子」網的冷鏈儲藏間,頭一天從田地裡的蔬菜瓜果要先在這裡待六個小時左右,而記者的左手邊就是配送分揀點。

社區「菜籃子」訂購平臺揀消員郝文英說:「前一天從農戶家裡摘下來,到第二天我進行分揀,將所有的蔬菜分揀完以後進行消毒、加工,真空包裝以後進行打包,打包完以後由我們這個無公害蔬菜標誌進行粘貼,我們這蔬菜是最新鮮的,也是最好的。」

這個「菜籃子」網配送平臺有什麼絕招?又憑什麼自信自家的蔬菜瓜果最新鮮、最好呢?記者根據放在冷藏室蔬菜包裝袋上的地址,來到了「菜籃子」蔬菜供貨點之一的莫高鎮高效節水園區的大棚裡,找到了兩位「菜籃子」網的合作農戶,聽聽他們怎麼說。

莫高鎮蘇家堡村蔬菜種植戶王克峰說:「我種的這是隴椒十號,現在進入採摘期了。以前我們是摘上以後拉倒市場批發去呢,批發給『二道販子』,現在這『菜籃子』網和我們籤了協議,現在就不愁銷售了,我們摘下來提供給他們,他們就可以提供給市民的餐桌上了。」

莫高鎮蘇家堡村蔬菜種植戶王克軍說:「感覺還是這個『菜籃子』平臺好一點,只要咱們這個西紅柿質量保證下去,送到「菜籃子」網絡平臺上還是比較好點,再不起五更,這銷售好一點。以前全部拉到市場給販子,批發給販子,以前菜的價格就是販子控制,現在只要你質量好,不存在價格高低。」

此時看來,掌握了源頭渠道的「菜籃子」果然要比傳統意義上的菜市場更具優勢。從現場估算來看,大棚裡的新鮮蔬菜採摘後送至分揀點至多不過幾個小時,在價格成本上也省了不少。那麼,從分揀點配送到網購訂購下單人手中,又需要多少時間呢?。

社區「菜籃子」訂購平臺配貨員閆炯明說:「我們這個你看,每一個都有名字、地址,還有顧客的客戶名字,從我們這送到自提點,送到社區中心只用半個小時不到,送到以後會給顧客手機上有一個提示,直接下樓一取就可以了,再一個就是從採摘到包裝到顧客的餐桌上一般也就是八九個小時左右。」

隨後,記者跟隨配送員親自體驗了一把「送菜上門」,將這些通過網絡訂單購買的果蔬送到了小區自提點。

安居苑社區自提點業主楊蓉說:「給顧客帶來方便,上下班忙的時候,本來這小區大些,沒有菜店,然後就給敦煌「菜籃子」設了個直點,讓顧客也方便,下班過來菜一取,回去就做飯了啥的方便些。」

社區居民黃粉合說:「因為我下班帶孩子,我快快這提了不用排隊,到超市買菜主要是排隊時間太長,菜店有時候菜也不太新鮮。這我們下的單第二天取上快快回家做飯,主要是節約時間,還有一個孩子中午睡覺也提前一點。」

迎賓花園社區自提點業主範秀娟說:「我覺得也挺好的, 因為挺方便的,像咱們自己進上來的菜有時候賣不到,明天不新鮮了,像他們這個客戶群大一點,肯定菜會新鮮一點。」

看來這個剛上線不久的社區「菜籃子」網已經被不少市民認可,既解決了農戶賣難問題,又拉動了社區門店銷售增長,還給廣大居民帶來了便利,可謂「一舉三得」。不過,您可能不相信,一手策劃和搭建這個平臺的不是什麼專業公司的技術團隊,而是一位幹勁十足的「80後」小夥,目前日均500份的網購蔬菜訂單,在他的設想中只是剛剛開始。

社區「菜籃子」網負責人宋亞洲說:「因為這個平臺起來之後,流量比較多的時候,我們考慮敦煌當地旅遊市場的介入,敦煌的一些特色優勢農產品外地人也是非常受寵的,他們也許吃了咱們沙漠的戈壁蔬菜瓜果之後,忘不了,但是當地又賣不到,怎麼辦?我能不能解決他們這一塊的供應需求,所以我下一步的考慮就是把我們敦煌當地的優質蔬菜水果,能夠通過我的平臺再銷售到其他的地方去(外地),能夠有效滿足別人的需求。」

「80後」小夥宋亞洲讓社區「菜籃子」搭上「電商快車」,用APP展示、數據跑腿,架起了瓜果蔬菜從田地到餐桌的橋梁,把瓜果蔬菜賣出了新花樣,拓展了瓜果蔬菜的購銷模式,方便了節奏生活越來越快的人們,可謂緊緊抓住了網際網路改變生活的良好時機,值得點讚。

相關焦點

  • 「線上平價菜籃子」來了 滴滴旗下社區電商橙心優選在莆田上線
    東南網莆田11月27日訊 11月27日,莆田市民的「線上平價菜籃子」來了。滴滴旗下社區電商平臺橙心優選正式在莆田上線,給市民帶來的超高性價比購物體驗。橙心優選是今年在國內大受歡迎的社區電商代表,主打爆款低價商品。
  • 生鮮電商是個「功夫活」 社區「菜籃子」爭奪戰不斷升溫
    近日,某電商平臺企業進軍北京社區生鮮零售領域,在天通苑、北苑兩大社區開展網上生鮮配送服務。此前,盒馬、每日優鮮等都重金投入生鮮配送,物美、京客隆、家樂福等傳統商超也加大了生鮮上門配送服務力度,分食社區生鮮零售市場「蛋糕」。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大大小小的生鮮電商平臺已達4000多家,社區「菜籃子」爭奪戰不斷升溫。
  • 社區團購斬盡殺絕,壟斷菜籃子工程,小商販何去何從
    今年各大網際網路巨頭,爭先入場,這些所謂的網際網路巨頭好事不幹,專幹於民爭利的缺德事,盯上了老百姓的菜籃子,菜籃子工程關係到千家萬戶,有多少弱勢群體?於民爭利就爭到這個情況了,這些巨頭大佬眼裡只有錢絲毫不管老百姓的死活,就這賣菜生意就要被他們搶去,美其名曰的搞起了社區團購。菜籃子工程是一個系統工程,關係到很多人的生計,菜農菜商菜販子,有多少人要靠它吃飯?
  • 新發地菜籃子直營店落戶豐臺區西局社區
    5月20日,北京志廣富庶農產品有限公司直營的新發地菜籃子生鮮店正式落戶西局。該公司是一家依託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品牌優勢、信息優勢和資源優勢集種植、銷售、配送及農產品物流建設於一體的綜合型企業。在北京擁有社區蔬菜直營店220家,社區蔬菜直通車135輛,合作配送單位40多家,目前已輻射北京近700個社區。
  • 青島市商務局推薦第二批「菜籃子」商品電商配送和進社區活動企業...
    信網2月11日訊 2月1日起,青島市商務局組織開展了「菜籃子」商品電商配送和進社區活動。經過各區市商務局組織發動,目前,全市已有80多家商超和物流配送企業積極參與,主動加入到「無接觸配送服務」行動中,形成了「移動的菜市場」,利群網商生鮮配送訂單暴增,盒馬蔬菜等線上銷售佔比已達到80%以上。其他大商超及電商平臺新鮮蔬菜及生鮮商品的上線售賣比例也大幅增加。
  • 這10家入選青島「菜籃子」商品電商配送和進社區名單
    2月18日,公布了第三批入選青島「菜籃子」商品電商配送和進社區企業名單,共計10家。此前,青島市商務局已分2批已先後推薦了20家企業參加活動。從目前了解情況看,參加電商配送的企業業務量均同比翻了一倍以上。開展「菜籃子」商品進社區活動已先後進入市北、嶗山、城陽和即墨等社區為居民集中配送生活必需品,受到社區居民廣泛歡迎。
  • 青島第三批「菜籃子」商品電商配送等名單出爐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為最大限度減少市民出行,做好疫情防控期間「菜籃子」商品供應,市商務局打造「網上菜市場」,推動無接觸採購和配送,公布第三批「菜籃子」商品電商配送和進社區活動企業名單。據市商務局介紹,春節期間參與電商配送的企業業務量同比增長了一倍以上。
  • 菜場超市、電商平臺、田頭直銷……上海「菜籃子」穩穩噹噹,市民買...
    「大貨倉」成交量基本恢復,田間地頭農民搶種搶收,上海「菜籃子」穩穩噹噹。從菜場超市、電商平臺到「抱團直銷」,市民買小菜的渠道各個暢通。圖說:松豐蔬菜專業合作社內,松江黨員志願者正在分揀新鮮蔬菜。白蘿蔔3斤、青菜4斤、芹菜3斤、韭菜2斤、生菜3斤……他所在的上海松豐蔬果專業合作社近日推出了五種蔬菜組成的「拼搭禮包」,總量不低於15斤,每份售價30元。上午,張玉林要幫忙準備300份蔬菜禮包,簡單包裝後,這些水靈靈的蔬菜將從田頭送往附近小區。除了直送社區,松豐合作社還推出了線上小程序。
  • 青島即墨攜手京東城市為百姓打造「線上社區菜籃子」
    「疫情發生以來,買菜成了大問題,這個『線上社區菜籃子』解決了這個大問題,只要在家用手機通過小程序把要買的菜下單,然後就等取菜就行,不用跑很遠,也不用擔心接觸太多人,每天都有新鮮的蔬菜水果吃,真的很方便。」 家住青島市即墨區萬科朗潤園的宋女士說。
  • 搭上「電商車」 致富跑得快
    本報記者 王海濤攝「以前核桃賣不上價,客商的收購價每斤只有5元左右,這兩年縣裡的電商公司組織上門收購,去年的收購價達到了每斤10元,我們家的800多斤核桃仁賣了8000多元,現在有了核桃也不愁賣了。」山陽縣城關街道馮家灣社區村民史生田坐在小石桌旁,一邊剝著核桃一邊說。
  • ...地方政府共話「線上菜籃子」 新電商推動產銷對接助力蔬菜上行
    菜籃子、米袋子,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基礎工程,中國是蔬菜生產大國,同時也是蔬菜消費大國。市場機制、價格要素在蔬菜產銷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中國蔬菜產業線上線下如何加速融合?「線上菜籃子」產業鏈與供應鏈發展趨勢如何?網際網路平臺經濟如何助力優質農產品上行?
  • 生鮮電商「牽手」餐企,保衛疫情之下的「菜籃子」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生鮮電商開始和餐企「牽手」,並向後者臨時「共享員工」,這既是企業之間的協同「互助」,也是保衛疫情之下關乎民生大計的「菜籃子」。一、疫情之下,生鮮電商平臺陷「用工荒」疫情爆發後,在家隔離成了普通民眾參與這場全民抗疫大戰的最佳手段,於是「出門買菜」被「等菜上門」取代,生鮮電商臨時取代大商超和線下菜市場,成了民眾的「菜籃子」,各大生鮮電商平臺線上訂單量暴增,用戶調鬧鐘「搶菜」的激烈程度絲毫不亞於「搶口罩」,為應對疫情,各大生鮮平臺更是全面開足馬力
  • 大家都向社區電商看過來
    也正是這種變化,給一直迷茫的生鮮電商們一劑強心劑,也給外賣這個行業帶來了旺季。網際網路的巨頭們,擁有著鯊魚一樣的敏銳嗅覺,他們齊聚一堂,開始在社區團購的賽道裡開始角逐!以前還不是香餑餑的菜籃子,僅僅是用政府來做的惠民工程。又或者是菜農,商販的謀生手段,但是今年,卻成為了資本的獵物,吸引著這麼多的資本投入。未來的社區團購會是什麼樣的?
  • 社區團購,巨頭們的野心不止「菜籃子」
    編輯導讀:今年社區團購可謂是吸睛行業,先是巨頭紛紛入場,接著有文章指出社區團購侵害了小菜販的生意,不少供應商開始抵制社區團購,最近人民日報更是發表評論「網際網路巨頭應該在科技創新上有所擔當,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的流量」。社區團購的發展,似乎蒙上了一層薄霧,未來將走向何方?
  • 吉林市商務局研究布置「菜籃子」農貿市場開業和跨境電商運營中心...
    為落實市政府「菜籃子」市場民生工程建設,促進吉林市跨境電子商務發展,12月12日,吉林市商務局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布置吉林市「菜籃子」農貿市場建設工程啟動暨東北亞「菜籃子」農貿市場開業儀式和吉林保稅物流中心跨境電商運營中心首單通關儀式暨吉林市外貿協會成立大會等籌備工作。
  • 江西鄉村「稻花魚」翻身:搭上電商車「遊」出致富錢
    中新網贛州8月9日電 題:江西鄉村「稻花魚」翻身:搭上電商車「遊」出致富錢記者 蘇路程入伏以來,持續多日的高溫炙烤著贛鄱大地。臨近中午,大秀村村民謝邦輝戴著草帽,去稻田巡查。「天氣太熱,田裡養了魚必須保持足夠的水量。」江西省贛州市石城縣高田鎮大秀村,因四面山峰秀麗而得名。
  • 廢棄鍋爐房變社區「菜籃子」,馬駒橋社區便民商業補短板
    家住附近的居民李大姐早就聽說這家菜市場要開業的消息,一早就約著老姐妹一起趕來,倆人一人手裡拖著一個拉杆車,都已經裝了半滿。「還是來逛這種菜市場心裡舒坦,不用統一排隊結帳不說,還能和攤販聊上幾句,學學有些不認識的菜該怎麼炒。」已經來了1個多小時,李大姐還逛得起勁兒。「今天這兒是第一天開業,賣得真便宜啊!」
  • 網際網路巨頭盯上了菜籃子
    編輯導讀:2020年,你要問在哪裡能看見網際網路巨頭們齊聚一堂,大概就是在社區團購賽道裡吧。一個小小的菜籃子為何能吸引這麼多資本的投入呢?未來社區團購又該何去何從?本文作者將對此進行三方面的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 網際網路巨頭湧入社區團購,媒體:菜籃子拒絕不計後果的資本遊戲
    網際網路巨頭湧入社區團購,媒體:菜籃子拒絕不計後果的資本遊戲 張燦燦/檢察日報 2020-12-14 11:09
  • 前永康社區婦女之家重提「菜籃子」拒絕白色汙染垃圾分類活動
    拒絕白色汙染近日,北京市發改委等部門出臺的《北京市塑料汙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年)(徵求意見稿)》中提出了嚴格的「限塑10條」,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同時聚焦餐飲、外賣平臺、批發零售、電商快遞、住宿會展、農業生產等行業強化減塑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