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個月寶寶差點命喪溫泉!天再冷,也別讓寶寶做這6件事

2021-01-20 拜託了媽媽


 

繼上一周的冬日暖陽後,這一周又要降溫了。天氣越冷,家長越怕孩子凍著,想方設法讓孩子暖和,尤其是老人,給孩子泡腳、帶孩子泡溫泉、多穿衣服……但是,孩子跟大人可不一樣,不是大人覺得暖和舒適的事,都適合孩子做。



家住臨沂的孫女士,周末帶著9個月大的兒子去泡溫泉,可是沒想到,差點因自己的一時疏忽,送了孩子的性命。


溫泉室內水蒸氣大,悶熱不透風,孩子起初哭鬧不止,喘息急促,孫女士以為只是有點不適應,也沒有太在意。

10分鐘之後,孩子臉色通紅,哭聲越來越小,隨後進入昏迷狀態,這時孫女士趕緊帶著孩子到外面通風透氣,但孩子依然昏迷。

後到醫院經過醫生的診斷,孩子屬於因大腦缺氧而昏迷,如果再待幾分鐘,後果將不堪設想,但是缺氧已經造成部分腦損傷,究竟對孩子大腦發育影響多少,還需進一步觀察。


今天我們就想就跟媽媽們聊聊

天再冷,也不能對孩子做的那些事

↓↓↓





別帶孩子泡溫泉

容易誘發溼疹、皮膚過敏

增加心臟負擔、大腦缺氧

 

又快到元旦和春節假期了,孩子又特別愛玩水,泡溫泉是很多北方小夥伴兒的保留項目。但,泡溫泉真的非常不適合3歲以下的小寶寶:

  

❶ 誘發溼疹、過敏等皮膚病

 

寶寶的皮膚屏障功能沒有完全建立,他的皮脂腺分泌以及皮膚的角質層都比較薄,而不少溫泉水中都含「硫化物」,長時間被溫泉水浸泡後,保護作用減弱,容易造成病菌的侵入。而且公共溫泉那麼多人泡,裡面的皮屑、細菌那麼多,太容易被傳染皮膚疾病了。

 

而且長時間泡在較高溫度的水中,會使皮膚更加乾燥,誘發或家中寶寶溼疹;溫泉水裡的礦物質含量高,有些池還會加中藥或芳香物進去,會更加刺激寶寶皮膚,皮膚敏感的寶寶就很容易過敏。


 

❷ 增加心臟負擔、大腦缺氧

 

水溫過高,會加快寶寶的新陳代謝,加速體內的血液循環,加重心臟的負擔,使大腦中的血液加速流向身體各處,導致大腦缺氧,嬰幼兒出現臉紅、憋氣、呼吸困難等症狀,影響嬰幼兒的大腦發育。 


即使只是偶爾帶寶寶泡溫泉,也要注意:

 

3歲前最好不泡,或儘量選擇獨立泡池,消毒後再泡

別泡太熱的池子,水溫以38-40度為宜

別泡太長時間,最好不要超過15分鐘

泡過溫泉水後,一定及時用清水給寶寶重洗乾淨


 


別給孩子用太熱的水泡腳

可能導致足弓發育不良

甚至永久畸形

 

我婆婆就是個非常非常熱衷於泡腳的人,而且還每天敦促我們要睡前給孩子泡泡腳,驅驅寒。她的泡腳水可「講究」了,普通水已經不能滿足,裡面還要時常加點艾葉、薑片,甚至花椒之類的

 

其實,老人喜歡泡腳,覺得腳暖了,全身都暖和,本沒有錯。因為老人足部末梢血液循環差,泡泡腳能改善血液循環,確實挺舒服的。但孩子就不一樣了。

 

響寶寶足弓發育

 

在幼兒時期,寶寶的足弓還沒有形成,骨頭和關節很有彈性,腳底堆積的脂肪也會使足弓不明顯。常用過熱的水給寶寶泡腳,足底韌帶會變鬆弛,不利足弓的發育。

 

如果足弓發育不良,寶寶的運動能力也受到限制,在走路、站立的過程中比其他寶寶容易疲勞,小腿容易出現酸脹感,嚴重時膝關節和腰部也有不舒服的感覺,走路姿勢不穩,甚至造成腳部永久性畸形


 

可能造成低溫燙傷

 

之前,安徽省兒童醫院燒傷科收治了幾名因泡腳導致燙傷的患兒。家長稱給孩子泡腳捂汗,想著能夠讓孩子的感冒快一點好起來,而且大人們感覺泡腳的水並不是很燙。

 

對於這樣的情況,醫生說:

 

嬰幼兒對溫度的感覺和大人不一樣,大人覺得水溫稍微熱了點,但是對孩子來說已經很燙了,但是他們又不太會表現,所以很容易燙傷柔韌的皮膚。即使起初的溫度孩子還能忍受,泡腳的時間較長,也會給孩子造成低溫燙傷。


我們不建議經常給孩子用過熱的水長時間泡腳,但可以每天給孩子用溫水洗腳:

 

水溫控制在40度左右浸泡3-5分鐘,不宜太久,洗的時候可以捏一捏、按一按,刺激寶寶足部神經感知力和觸覺發育。還能清洗掉寶寶腳上的汗液和皮膚代謝物。


用洗腳替代泡腳,這倒是十分好的習慣


 



別給孩子穿太多衣服

感冒是被捂出來的,不是凍出來

 

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冬天的時候總會出現一幅畫面:孩子穿的像個球,一頭大汗的狂奔,一個家長在後面窮追不捨的大喊:「把拉鎖拉上!把帽子戴上!」其實,這樣才最容易感冒!

 

單純冷,並不容易感冒

 

只要不是極度嚴寒,很少有人因為少穿了一件衣服而感冒。而且寶寶的新陳代謝快,體溫也相對比大人偏高一些,本來就該比大人少穿一件,稍稍覺得有點冷,反而有助於寶寶體溫中樞,對冷熱的體溫調節能力(剛出生的嬰兒除外)。老話講的一點沒錯:要想小兒安,三分飢和寒!

捂出汗+冷,才容易感冒

 

寶寶運動量大,如果穿的層數過多就會導致不透氣,即使冬天也非常容易出汗。一出汗、再一著風,那才是真麻煩。


洋蔥式疊穿法

 

氣溫15℃左右:打底內衣+針織毛衣+風衣(鬥篷)




 

氣溫5-10℃左右:內搭內衣+毛衣+普通厚度的棉服


 

氣溫5℃以下:內搭內衣+衛衣+毛衣+羽絨服


 

Tips:小寶寶脖子短,不適合穿高領,內搭的衣服建議是圓領的。


 

 

別給孩子穿太厚的襪子

容易加重腳汗,影響足部發育

 

寶寶都是「小汗腳」。兒童處於身體發育旺盛時期,基礎代謝率高,但腳部又是汗腺最密集的地方,所以寶寶在劇烈運動、長時間走路後,腳汗就會特別多。即使在冬天,寶寶的襪子也是潮呼呼的。

 

加重腳汗

 

厚襪子的透氣性差,只會讓腳汗加重,寶寶的小腳長時間處於潮溼環境中,還可能導致腳氣病或腳部感染。


 

影響走路和足部發育

 

無論是走路,還是跑跑跳跳,下寶寶都需要用腳去感受來自於地面的「反饋」,是硬硬的水泥地,還是略單彈性的木地板,還是柔軟的沙發或床……太厚的襪子,會把隔絕掉寶寶對足底的感覺,不利於寶寶的足部發育和感知力、判斷力的發育。


一條薄厚適中的純棉襪,就足以滿足TA的基本保暖需求:

 

純棉襪子柔軟、透氣、吸汗,最適合寶寶穿;

給寶寶買襪子要看清質地,最好選擇90%以上純棉質地的襪子。


 



別給孩子蓋太厚的被子

會睡不安穩、踢被子、易著涼

 

寶寶晚上睡覺時,是當媽的最不省心的時候,總擔心寶寶亂踹被子,一不小心,就給孩子蓋多了。

 

睡不安穩

 

又沉又厚的被子壓在寶寶身上,會有壓迫感,讓寶寶呼吸費力、活動受限等不舒服的感覺,夜裡更容易煩躁、出汗、睡不安穩。

 

易著涼

 

寶寶本來就容易睡覺時出汗,晚上蓋一個大厚被子,更是捂得滿頭汗了。醒來的時候又不會自己穿好衣服再玩,總是光著腳丫就開始到處亂跑。這種在被子裡出了一身汗,醒來馬上就光腳出來玩,更容易受涼。


建議寶寶睡覺的時候這樣穿/蓋:

 

0-3個月的寶寶——薄睡衣+包被+薄被



3-24個月的寶寶——薄睡衣+無袖睡袋+薄被



2歲以上的大寶寶——薄睡衣+大被子



注意:是大被子,不是厚被子哦。被子大一些,既不影響寶寶睡覺翻身,又不會輕易被寶寶踢掉而著涼。


 

 


別足不出戶

導致寶寶抵抗力差,容易生病

 

冬天天氣冷,很多家長就減少了寶寶的戶外活動,取而代之的是去逛商場、去室內遊樂場這些既暖和又熱鬧的地方。

 

但是這種地方人流量很大,空氣不流通,尤其是遊樂場,孩子很多,遇到流感多發的季節非常容易交叉傳染

 

冬天雖然很冷,但是寶寶需要去戶外運動一下,這是提高寶寶抵抗力的好機會,還可以促進寶寶的體溫調節能力。

 

 




想看往期精彩文章,戳下面標題:


「長得好看沒用」?這位媽媽教育孩子的一段話刷爆朋友圈


4歲前,娃有這4種表現,他是妥妥的高情商


這幾款橡皮泥、蠟筆、泡泡水……有毒!你卻天天都在給寶寶玩!


今冬肺炎高發!孩子出現這3種狀況,可能中招了


奶奶用花椒麵給孫女止血,導致女童截肢!這10種被瘋傳的偏方,致命不治病!


神仙妙物降臨

讓你家寶寶不哭不鬧

乖巧吸睛~



相關焦點

  • 9個月寶寶差點命喪溫泉!天再冷,也別對寶寶做這3件事
    溫泉可能不是每天泡的,但是熱水腳就不一樣了,可以說是家家秋冬必備驅寒保暖的集體行為了,但這裡建議:也別給孩子用太熱的水泡腳,可能導致足弓發育不良,甚至畸形。大人們喜歡泡腳,覺得腳暖了,全身都暖和,本沒有錯。因為成人(尤其老人)足部末梢血液循環差,泡泡腳能改善血液循環,確實挺舒服的。
  • 9個月寶寶險喪命?這種行為再舒服,寶媽也不能帶寶寶做!
    冬天裡最舒服的一件事大概就是泡溫泉了,但是前段時間有一則新聞,一位媽媽帶著自己9個月大的寶寶去泡溫泉,寶寶大哭。本來媽媽以為是寶寶怕生,誰知10分鐘後,媽媽發現寶寶面如豬肝色,而且哭聲越來越小,才發覺情況不對,趕忙帶寶寶去了醫院。
  • 寶寶未滿6個月,這3件事看似普通實則對娃傷害很大,父母別做了
    所以父母們一定要多加注意,尤其是一些看似普通的事,它很可能正在慢慢損傷孩子的身體。寶寶未滿6個月,這3件事不要做:1、讓孩子長時間站立許多的老人在帶孩子時總是讓孩子站立,希望能夠讓孩子儘快的學會走路,其實寶寶在9個月之前,如果長時間的站立就容易造成腿部變形,甚至還會影響到後期正常的爬行。
  • 9個月寶寶輔食怎麼吃 這樣做寶寶輔食
    9個月寶寶輔食怎麼吃新手寶媽們在照顧寶寶的時候通常會有很多疑問,對於給寶寶添加輔食這塊也是疑惑頗多,那麼,9個月寶寶輔食怎麼吃好呢?9個月寶寶添加輔食注意事項寶寶九個月了,可以正式的離開母乳了,寶媽們應該用規律的進食,慢慢的代替乳製品。9個月寶寶添加輔食要注意這些事情。1、在製作輔食時,可以加入少許調味料,以促進寶寶的味覺發育。注意調味料不要放太多,不要給寶寶準備過於重口味的飲食。2、餵輔食時,可以鍛鍊寶寶逐步適應使用餐具,為以後獨立用餐具做準備。
  • 冬天再冷,寶寶睡覺也別蓋太厚,可能適得其反,寶寶更容易感冒
    很多寶媽都非常疑惑,但這並不是沒有道理的。一個寶媽帶著孩子來看病,醫生就發現,給孩子穿得衣服實在是太厚了,裡裡外外,居然差不多有7件之多,而醫院又開了空調,小傢伙一會就熱得受不了,不舒服了。醫生才讓寶媽給寶寶脫件衣服,結果就發現了這讓人意外的一幕。
  • 寶寶還沒有滿100天的時候,這幾件事寶媽儘量別做
    在孩子還沒有滿100天的時候,寶爸和寶媽們需要注意和一定不要做的事情有哪些?通過讀下面的文章,相信寶爸和寶媽們一定會掌握相關知識,更好的幫助寶寶們健康快樂的成長!在寶寶出生之後,爸爸媽媽是非常疼愛和疼惜的,捧在手裡怕掉了,含在嘴裡怕化了,想把全世界最好的東西都給寶寶,時時刻刻陪在寶寶身邊。那麼在寶寶未滿100天之前,哪些行為是需要注意的?
  • 冬天寶寶晚上睡覺時,天氣再冷,這4件事寶媽也不能做!
    告別炎炎夏日,迎來涼爽秋風,現在又進入了寒冷的冬季,大家躁動的內心些許有些愜意,可是隨著天氣越來越冷,寶媽的內心也跟著不淡定了。原來每到秋冬時節,氣溫波動幅度比較大,為此每到深夜寶媽有了新「任務」-給寶寶蓋被子。
  • 6個月寶寶發燒怎麼辦?別慌,先了解這些事
    最近,閨蜜家6個月寶寶發燒,這可把小夫妻兩個急得哦,不知道怎麼辦才好,趕緊找我求助。其實,6個月寶寶發燒的應對之法和發燒的體溫、發燒的病因有很大關係。那麼,6個月寶寶發燒怎麼辦?趕緊往下看:1.別慌!發燒很正常6個月寶寶每年發燒一兩次是很正常的。有可能是著涼感冒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出急疹造成的,大家要先找出原因,然後採用正確的方法退燒。2.首次發燒或是急疹6個月寶寶第一次發燒很可能是急疹引起的。
  • 100天的寶寶要開葷?餵寶寶吃肉這件事,過早或過晚都可能出問題!
    很多地方有「百日開葷」的傳統,寓意是希望寶寶今後吃穿不愁, 家庭殷實,有的城市還會舉辦特別的儀式以此來慶祝。這種傳統習俗雖沒有科學依據,但美好的願望還是可以有滴~可偏偏不少家庭對「開葷」這件事存在了誤解,認為這就是開啟寶寶吃肉類食物的新篇章。
  • 兒科主任告知:千萬別讓寶寶過早學這四件事!對寶寶傷害很大
    寶寶學坐的最佳年齡通常情況下,大多數寶寶會在6個月左右就會獨坐,若寶寶早至4個月晚至9個月會坐,沒有其他異常,都屬於正常範圍。寶寶還小,坐的時間不宜太長,長時間坐著,會容易引起寶寶脊椎側彎,造成生長發育損傷。
  • 6個月寶寶輔食添加全攻略,附贈6個月寶寶輔食添加表!
    十一、寶寶輔食添加的順序是什麼?十二、6個月寶寶輔食添加表世界衛生組織、《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都明確指出:應該在寶寶滿6月齡後添加輔食。目前,最權威的說法是,寶寶6個月之後,開始添加輔食。根據每個寶寶不同的發育情況,也可以選擇在4-6個月之間添加輔食。寶寶6個月之後,指的是滿6月齡,也就是從出生到現在,已經有180天左右了。這是一個大概時間,不是說早一天晚一天都不行,要掐著點喂。在6個月左右開始就可以了,早幾天晚幾天都可以的,選個自己和寶寶都比較舒適的時候開始吧。一、寶寶的第一口輔食吃什麼?
  • 寶寶百歲必做哪些事?
    這就是出生禮。漢民族傳統的出生禮,由幾種禮儀組成,嬰兒誕生,有誕生禮;三日後,有三朝禮;出生一月,為滿月禮;出生百天,行百日禮;一周歲時,行周歲禮。這樣,對一個新生命的迎接過程,才算完成了。  百日:中國在嬰兒出生的第100天舉行的祝其長壽的儀式。又稱百歲、百晬。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明沈榜《宛署雜記》中都有記載。
  • 提個醒:寶寶未滿月,家人別對孩子做這幾件事,每件都挺坑娃
    其實這位寶媽的擔心是正確的,不管在不在孩子身邊抽菸,只要身上帶著煙味都應該讓小寶寶遠離,因為滿月的的孩子抵抗力最為虛弱,有這幾種事情都不能對他做,否則寶寶很容易生病。
  • 寶寶輔食吃什麼?適合6-12個月寶寶的營養食譜,寶寶愛吃成長快
    今天若蘭媽咪就和大家分享適合6-12個月寶寶的食譜,讓寶寶每周都能吃到不同口味的營養輔食。6個月寶寶的輔食2002年,世界衛生組織通過反覆的論證和研究(尤其是對發展中國家)後提出,輔食添加應該從滿6個月時開始比較科學,最早不能早於4個月(也就是第5個月),最晚不能晚於8個月。
  • 6-12個月寶寶智能發育測評
    8-9個月 能自發從臥位轉到坐位和從坐位轉成臥位,嘗試爬上斜坡,開始扶物橫邁步。 9-10個月 開始手足爬行,能單手扶物站立,會蹲下撿物,能有意識地從站位轉到蹲位再轉到坐位。 月齡 能力發展 6-7個月 會抓握積木,取一塊積木,換手後取另一塊,扔掉一塊再取第三塊,用手指彎曲耙弄搔抓小丸,模仿對敲、搖鈴、推小車。 7-8個月 用食指摳洞、按按鈕,喜歡撕紙片。
  • 6個月寶寶輔食靠喝米湯補營養?輔食添加的誤區,坑了多少娃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養娃之路,很難一帆風順,寶寶成長路上絆子多,媽媽們可得擦亮雙眼,小心避開。在輔食添加這件事上,就有無數的坑在等著寶媽。鄰居朋友、長輩親戚,總能想出一堆坑娃的點子,讓寶寶的成長之路一點也不寂寞。輔食添加誤區,坑了多少娃雅靜的寶寶剛滿6個月,之前一直保持母乳餵養,看到寶寶對食物展示出越發濃厚的興趣,雅靜覺得是時候引進輔食了。
  • 凌晨4點,寶媽對2個月大的寶寶順手做了這事,一早醒來嚇壞!
    上月底,因為天氣突然轉冷,李女士擔心兩個月大的寶寶著涼,便讓他睡到了自己的床上,順手給孩子蓋上了三層被子。在和孩子蓋同樣三層被子的情況下,她自己只穿了一身睡衣,但卻給孩子穿了三件衣服!詢問病史並完善相關檢查後,醫生初步診斷,這名兩個月大的男嬰患上了捂熱症候群,目前正在重症監護病房救治。
  • 寶寶6個月前不能做的4件事 新手爸媽多注意 不能掉以輕心
    那除了給寶寶過早使用枕頭這個事情不能給寶寶過早做之外,還有什麼事情在寶寶6個月之前是不能做的呢? 1、不能過早給寶寶站立 老一輩在抱小孩的時候很喜歡讓寶寶站立,過早站立對寶寶是百害而無一利的。
  • 寶寶已經4個月了還不會翻身?三個原因四個方法,讓寶寶學會翻身
    導讀:寶寶已經4個多月了,嘗試過幾次翻身,但是屢試屢敗,會不會影響寶寶的自信心?怎麼幫助寶寶呢?俗話說得好「三翻六坐七牙八爬」,大多數寶寶3個月左右已經開始翻身了,但是有很多家長表示,自己寶寶已經4個月了還不會翻身,怎麼辦?用不用幫助寶寶翻身呢?
  • 寶寶是冷還是熱,這3個部位暗示的很明顯,寶媽別不知道
    對於不會說話的小寶寶們來說,想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實在是太難了,基本上遇到事,全憑與寶媽之間的「心有靈犀」來解決,但有時這種意念感應也會「失效」,比如說很多時候寶媽都分辨不清自家寶寶到底是冷還是熱,只能憑藉自己的感覺來給寶寶加減衣物,但寶寶的感知與大人是稍有不同的,所以寶媽的行為常與寶寶的感知背道而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