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九種味型川式涼拌菜(附圖).

2021-02-17 實戰餐飲技術分享平臺


川菜味型川菜可能是神州大地最多味型的一個菜系了,其擁有的味型多達24種,足以使其在眾多菜系中一枝獨秀。川菜講求一菜一味,涼菜也不例外,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

椒麻味是川菜中特有的一種味型,多用於製作涼菜。它具有鹹麻醇鮮、味帶清香的特點。

按傳統的調製方法,會用到椒麻糊,那是把花椒加小蔥葉一起剁細而成的,其色澤有些偏黑。現在廚師製作此糊時,一般都不加花椒,而是直接把小蔥葉絞成茸,然後加適量的藤椒油拌。

菜例:椒麻桃仁


主料:

去皮核桃仁200克。

輔料:

紅腰豆15克。

調料:

小蔥茸15克,鹽3克,味精1克,雞汁1毫升,藤椒油20毫升。

製法:

1、把小蔥茸納盆,依次加鹽、味精、雞汁和藤椒油,攪勻即得到椒麻味料(圖1~4)。

2、把去皮核桃仁納盆,與調好的椒麻味料一起拌勻,裝盤時點綴制熟的紅腰豆,即成(圖5)。

藤椒鮮辣味

此味雖麻辣,但卻很爽口,因為是在鮮椒味的基礎上又加入了藤椒的麻香。

調製此味時,提辣用的是小米椒油而非小米椒末,同時藤椒油的用量也大大增加了,以體現其特有的麻香風味。

菜例:蟲草花拌耳絲


主料:

熟豬耳100克,發好的蟲草花200克。

輔料:

香菜節10克。

調料:

蒜末8克,味精1克,雞精2克,生抽2毫升,辣鮮露5毫升,一品鮮醬油2毫升,美極鮮味汁2毫升,香醋2毫升,藤椒油25毫升,小米椒油15毫升,煳辣油10毫升。

製法:

1、把熟豬耳切成細絲,蟲草花下到沸水鍋裡汆一水後,撈出來晾涼。

2、拌菜盆放蒜末、味精和雞精,再加放生抽、辣鮮露、一品鮮醬油、美極鮮味汁和香醋和勻,最後加藤椒油、小米椒油、煳辣油,調勻即成藤椒鮮辣味汁(圖1~3)。

3、把豬耳絲和蟲草花放拌盆裡,與調好的味汁一起拌勻,裝盤後稍加點綴便好(圖4)。


鮮椒味

鮮椒味主要突出的是小米椒的鮮辣風味,這種風味目前在冷熱菜製作中都比較流行。

調好這種口味,需在小米椒鮮辣味的基礎上輔以其他蔬菜增香(如大蒜、韭菜、香菜和芹菜等),其味才更爽口。

菜例:鮮椒犛牛掌


主料:

煮熟的犛牛掌300克。

輔料:

蒜末8克,小米椒末8克,香菜末6克。

調料:

鹽1克,味精1克,雞精2克,生抽3毫升,一品鮮醬油3毫升,辣鮮露3毫升,香醋2毫升,藤椒油5毫升,小米椒油20毫升。

製法:

1、把熟犛牛掌切成片。

2、在拌菜盆裡放蒜末、小米椒末、香菜末、鹽、味精、雞精、生抽、一品鮮醬油、辣鮮露和香醋先調勻,然後加入藤椒油和小米椒油,拌勻即成鮮椒味料(圖1~3)。

3、把犛牛掌片放拌菜盆裡,與鮮椒味料充分拌勻後,裝盤時加放少許的香菜末和小米椒末,即成(圖4~6)。


說明:

1、小米椒油是取小米椒節和子姜入鍋後,與色拉油一起煉成。

2、在煮犛牛掌時,要加姜、蔥、芹菜、香菜、花椒、胡椒等,這樣才能去除其異味。

豉香麻辣味

這是在麻辣味的基礎上突出豆豉的香味,多用於拌制川式涼粉等菜。

菜例:川味涼粉


主料:

涼粉300克。

輔料:

芹菜花、花生碎、蔥花各適量。

調料:

蒜末6克,鹽3克,味精1克,雞精1克,白糖粉2克,生抽6毫升,香醋5毫升,花椒粉2克,自製豆豉醬40克,油辣子10克,紅油15毫升,熟芝麻1克。

製法:

1、把蒜末、鹽、味精、雞精、白糖粉和自製豆豉醬納盆,加生抽、香醋、油辣子、花椒粉、紅油和熟芝麻調勻後,便得到豉香麻辣味料(圖1、2)

2、把涼粉製成小條狀,分裝在小碗裡,澆上豉香麻辣味料後,放上芹菜碎、花生碎和蔥花即成(圖3、4)


說明:

1、自製豆豉醬,是取陽江豆豉5盒、老乾媽豆豉醬6瓶,一起裝入攪拌機後,加適量的紅油攪碎而成。

2、在調製豉香麻辣味料時,醋不能放得過多,因為醋一多就變成酸辣味了,另外也壓制了豆豉的香味。

麻辣幹香味

同樣是麻辣味,此味突出的是幹香風味,這在川式涼菜的幹拌菜一類更為常見。

菜例:幹拌肺片


主料:

白滷牛肉100克,白滷牛板肚150克。

調料:

二荊條辣椒粉10克,朝天椒粉5克,鹽1克,味精1克,雞粉2克,白糖粉1克,花椒粉4克,熟芝麻3克,鹽炒花生8克。

製法:

1、把鹽炒花生用手搖粉碎機先打細,與二荊條辣椒粉、朝天椒粉、花椒粉、鹽、味精、雞粉、白糖粉和熟芝麻一同放入拌盆,拌勻便成麻辣幹拌料(圖1、2)

2、把滷牛肉和滷牛板肚切成片,納盆後與麻辣幹拌料一起拌勻,裝盤後稍加點綴即成(圖3~5)。


說明:

調料中所用到的二荊條辣椒粉、朝天椒粉和花椒粉,最好是自製,這樣才能保證其純正的麻辣味和香味。製作方法是,把辣椒和花椒分別入熱鍋裡焙香,晾涼以後再用機器打碎,即成。

糖醋味

糖醋味具有味重酸甜等特點,在冷熱菜式中均有運用,其調製的方法也比較多。

在冷菜中,糖醋味多見於炸收菜式,如糖醋小排、糖醋燻魚等,另外一部分拌菜也有用到。調製糖醋味時需注意,菜餚一入口就能感覺到那股甜酸味,而鹹味只是在回口時才有感覺。

菜例:涼拌苦苣


主料:

苦苣350克。

調料:

蒜末8克,鹽3克,白糖水50毫升,生抽45毫升,香醋50毫升,辣鮮露8毫升,花生油8毫升。

製法:

1、把蒜末和鹽納盆,加放白糖水、生抽、香醋、辣鮮露和花生油攪勻以後,即成糖醋味汁(圖1、2)。

2、把苦苣納盆,與調好的糖醋味汁一起拌勻,即可裝盤上桌(圖3、4)。


說明:

1、在調製此味汁時,一定要把握好白糖水、生抽和香醋的用量比例。

2、加適量辣鮮露和味,可以讓糖醋味顯得清爽不膩。

3、苦苣本身略帶苦味,因此才要拌以糖醋味,而甜酸味不僅削弱了苦苣的苦味,吃起來也更為爽口。

煳辣味

煳辣味原本只是熱菜中的一種常見味型,比如宮保系列菜及熗炒素菜等,都是這種味型的具體體現。在近些年裡,煳辣味逐漸在涼菜中運用起來,不過與烹製熱菜還不同,它用於涼菜一般都需要提前製作煳辣椒和煳辣椒油。

菜例:煳辣土雞爪


主料:

土雞爪400克。

輔料:

蔥節12克。

調料:

煳辣椒節15克,蒜末8克,味精1克,雞精2克,白糖粉1克,生抽3毫升,美極鮮味汁2毫升,鮮露2毫升,辣鮮露4毫升,香醋2毫升,藤椒油10毫升,煳辣油25毫升,紅油15毫升,熟芝麻1克。

製法:

1、土雞爪放沸水鍋裡煮熟後,撈出來用冰塊冰鎮一會兒,然後拆去骨並改刀成小塊。

2、拌菜盆裡先放蒜末、味精、雞精和白糖粉和勻,加入生抽、美極鮮味汁、辣鮮露、鮮露和香醋後,再放藤椒油、煳辣油、紅油、熟芝麻和煳辣椒節,拌勻即成煳辣味汁(圖1~3)。

3、把土雞爪和蔥節放拌菜盆裡,與調味汁充分拌勻後,裝盤即成。


說明:

1、加藤椒油可起到輔助增麻味的作用,不過要注意,其用量以不搶煳辣風味為宜。

2、煳辣椒節要在最後才加入,以保持其脆爽的口感。

紅油荔枝味

紅油味,是川式涼菜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味型。傳統方法是以紅油、鹽、醬油、白糖、味精和香油,放一起調製而成。紅油味具有鹹裡微甜、辣中有鮮、鮮上加香的特點,其代表菜如紅油雞片、紅油肚條等。而荔枝味則是川式熱菜當中的一種味型,其甜酸鮮香、回口微鹹呈荔枝味感,川菜名菜鍋巴肉片正是這一味型的代表作。

當把兩種看似不相干的味型融合在一起後,就「複合」出了紅油荔枝味,其口味是甜酸中略帶麻辣,用來拌制兔肉,效果尤佳。

菜例:小蔥拌仔兔


主料:

煮熟的帶皮兔肉300克。

輔料:

蔥花20克。

調料:

蒜末8克,小米椒圈8克,味精2克,糖水50毫升,生抽45毫升,香醋45毫升,辣鮮露10毫升,藤椒油15毫升,紅油30毫升,熟芝麻1克。

製法:

1、在拌菜盆裡先放入蒜末和小米椒圈,加入味精、糖水、生抽、香醋和辣鮮露調勻以後,再加藤椒油、紅油和熟芝麻,調勻即成紅油荔枝味汁(圖1~3)。

2、把帶皮兔肉斬成條,放拌菜盆裡與味汁一起拌勻,靜置5分鐘便可裝盤,最後撒上蔥花即成(圖4~7)。


說明:

1、調製涼菜味汁時,由於白糖不易溶化,故最好選用白糖粉或糖水。白糖粉市場上有成品出售,糖水則只需把白糖入鍋加水熬化。

2、因為要突出適中的甜酸味,所以糖水、生抽和香醋的比例一定要掌握好。

3、兔肉條在拌勻後,一定要過幾分鐘才裝盤,以讓成菜更入味。

4、最後加入了大量蔥花,不僅給菜餚帶來蔥香風味,同時也是為了扯人眼球。

新派麻辣味

在傳統涼菜的製作中,調製麻辣味是以醬油來定味提鮮,加放精鹽輔助醬油定味。白糖和味提鮮,以食用時回口微帶甜味為好。

在鹹中有鮮、鹹鮮有味的基礎上,重用紅油和花椒末,使其麻辣味更加突出。在調製麻辣味時需注意,若麻辣味過輕則風味全無,若底味缺少鹹鮮,則麻辣也無味,一定要突出味濃味厚的特色。

當下川式涼菜流行的麻辣味,一般還會加蒜末、薑末以增香,甚至還會加蠔油以提鮮,而在花椒的運用方面,除了加花椒麵,可能還會用到藤椒油,而辣味除了來自紅油,油辣子也是不可少的。

菜例:麻辣土雞


主料:

滷土雞300克。

輔料:

大蔥節30克,油酥花生米20克,蔥花5克。

調料:

蒜末8克,薑末3克,味精1克,雞精1克,白糖粉1克,蠔油2克,一品鮮醬油3毫升,大王醬油3毫升,香醋2毫升,花椒粉2克,紅油30毫升,藤椒油20毫升,油辣子10克,熟芝麻少許。

製法:

1、往拌菜盆裡先放蒜末、薑末、味精、雞精、白糖粉和蠔油,拌勻了再加一品鮮醬油、大王醬油、香醋、油辣子和花椒粉,最後加藤椒油、紅油並撒入熟芝麻,攪勻即成麻辣味汁(圖1~3)。

2、把滷土雞斬成條,放在盛有麻辣味汁的拌菜盆裡,加些小蔥節和油酥花生米一起拌勻,裝盤後再撒少許蔥花做點綴,即成(圖4、5)。


說明:

1、調料中的油辣子,是選二荊條幹辣椒和幹小米椒各半,入鍋炒香後,晾涼了打成粉末,裝盆後澆入五成熱的菜油,炸香便得到。

2、調味汁時加入糖和醋,主要是起中和口味的作用,因此用量不可多。

3、過去製作麻辣拌雞,多是把土雞煮熟了斬件後再拌,可是這裡卻把雞先滷熟以後拌制,由此讓麻辣雞又「複合」了些許的五香味。


掃一掃二維碼,可以關注我哦!!! 

  方法1:保存二維碼,微信掃一掃,找到...三個點,選擇從相冊選取二維                            碼, 一掃即可關注!!!

方法2: 點擊  實戰餐飲技術分享平臺一鍵即可關注。

分享連結:

涼菜師傅的牛叉菜品!

豔:涼菜竟然做得如此精美.

都說這些涼菜出品特別棒.

相關焦點

  • 第12期川式滷水、夫妻肺片、川式涼拌菜棒棒雞藤椒雞椒麻雞、18款冷菜醬汁
    【第12期川滷、夫妻肺片、藤椒雞、椒麻雞、涼菜醬汁】第12期川式滷水、川式冷切涼拌菜、棒棒雞、
  • 第14期川式滷水、夫妻肺片、川式涼拌菜棒棒雞藤椒雞椒麻雞、18款冷菜醬汁
    【第14期川滷、夫妻肺片、藤椒雞、椒麻雞、涼菜醬汁】第14期川式滷水、川式冷切涼拌菜、棒棒雞、
  • 9種《四川涼拌菜》味型調配標準,求比例是菜鳥,理解調料才真實
    9種,以這9種味型去演變出上百種涼拌菜不是難事。其實川廚拌制這些涼菜都是在這14種味道的基礎上通過自己對調料的理解去變通和耕作的。學習四川涼拌菜必須懂得兩點:紅油雞片1、涼拌菜的味型標準:拌涼菜只會有十多二十種味型標準,一些經典涼菜就是按照這種標準做出來的,根本就不可能有一個詳細的量化配比,那麼如果你對涼菜感興趣就應該去找尋這種標準;
  • 不知道涼拌菜主要味型的滷菜師傅不是好老闆?配方的內容有哪些?
    涼拌菜是每個傳統型滷菜店都避不開的話題,因為利潤實在高,能夠有效地提升綜合毛利率,但是很多滷菜店在做涼拌菜時其實是摸著石頭過河,跟著感覺做,也不設計成本和利潤率,更沒有好好打磨配方,只是東一查西一查地搜羅一些網絡內容想當然地做,或者乾脆用家庭的做法來拌制,這樣做出來的效果其實可以想見
  • 中國川菜24種味型全解析
    紅油是川菜的靈魂之一,川菜當中的涼拌菜講究「一勺紅油定乾坤」,好的紅油是成就美味涼拌菜和蘸水的第一步。甚至有川菜大師斷言,搞懂紅油,就搞懂了川菜。其特點是鹹鮮微辣,因菜式所需,或回味略甜,或回味略有醋香,在熱菜中應用最為廣泛。家常味型的菜餚一般以郫縣豆瓣、川鹽、醬油調製而成,也可酌量加元紅豆瓣或泡紅辣椒、料酒、豆豉、甜醬及味精。家常味型適用於以雞、鴨、鵝、兔、豬、牛等家禽家畜肉類為原料的菜餚,如著名的回鍋肉,就是經過千錘百鍊之後,返樸歸真,化繁為簡的家常味型經典菜品。
  • 中國川菜的24種味型
    ▲泡椒豬肚紅油味型紅油是川菜的靈魂之一,川菜當中的涼拌菜講究「一勺紅油定乾坤」,好的紅油是成就美味涼拌菜和蘸水的第一步。煙香味型廣泛用於冷、熱菜式。應根據不同菜餚風味的需要,選用不同的調味料和燻制材料。
  • 川菜的24種味型,是哪24種?
    家常味型,川菜常用味型之—。此味型以「家常」命名,乃取「居家常有」之意。其特點是鹹鮮微辣,因菜式所需,或回味略甜,或回味略有醋香,在熱菜中應用最為廣泛。鹹鮮味型廣泛運用於冷、熱菜式,常以川鹽、味精調製而成,因不同菜餚的風味需要,也可用醬油、白糖、香油及姜、鹽、胡椒調製。
  • 川菜24種味型全解析 ,太透徹了
    紅油是川菜的靈魂之一,川菜當中的涼拌菜講究「一勺紅油定乾坤」,好的紅油是成就美味涼拌菜和蘸水的第一步。甚至有川菜大師斷言,搞懂紅油,就搞懂了川菜。其特點是鹹鮮微辣,因菜式所需,或回味略甜,或回味略有醋香,在熱菜中應用最為廣泛家常味型的菜餚一般以郫縣豆瓣、川鹽、醬油調製而成,也可酌量加元紅豆瓣或泡紅辣椒、料酒、豆豉、甜醬及味精。家常味型適用於以雞、鴨、鵝、兔、豬、牛等家禽家畜肉類為原料的菜餚,如著名的回鍋肉,就是經過千錘百鍊之後,返樸歸真,化繁為簡的家常味型經典菜品。此外如鹽煎肉、家常豆腐等也屬於這一味型。
  • 中國川菜24種味型解析,值得收藏!
    家常味型,川菜常用味型之—。此味型以「家常」命名,乃取「居家常有」之意。其特點是鹹鮮微辣,因菜式所需,或回味略甜,或回味略有醋香,在熱菜中應用最為廣泛。鹹鮮味型廣泛運用於冷、熱菜式,常以川鹽、味精調製而成,因不同菜餚的風味需要,也可用醬油、白糖、香油及姜、鹽、胡椒調製。
  • 淺解川菜之魂 24道味型
    ▲泡椒豬肚紅油味型紅油是川菜的靈魂之一,川菜當中的涼拌菜講究「一勺紅油定乾坤」,好的紅油是成就美味涼拌菜和蘸水的第一步。煙香味型廣泛用於冷、熱菜式。應根據不同菜餚風味的需要,選用不同的調味料和燻制材料。
  • 川菜24種味型全解析【蜀鄉緣】
    ▲泡椒墨魚仔紅油味型紅油是川菜的靈魂之一,川菜當中的涼拌菜講究「一勺紅油定乾坤」,好的紅油是成就美味涼拌菜和蘸水的第一步。煙香味型廣泛用於冷、熱菜式。應根據不同菜餚風味的需要,選用不同的調味料和燻制材料。
  • 詳解川菜24種味型,川菜魅力不止於辣
    川菜以「家常」命味,取「居家常有」之意。其特點是鹹鮮微辣。因菜式所需,或回味略甜,或回味略有醋香。廣泛運用於熱菜。以郫縣豆瓣、川鹽、醬油調製而成。因不同菜餚風味所需,也可酌量加元紅豆瓣或泡紅辣椒、料酒、豆豉、甜醬及味精。家常味的鹹鮮微辣的程度,因菜而異。
  • 川味秘密武器|8種川式調味汁秘笈,20道川式涼菜技法,川式紅油秘笈...
    《四川烹飪》攜手川菜涼菜大廚現場技術培訓!20道暢銷川式涼菜製法培訓8種川菜調味汁的調製與運用培訓川式紅油煉製秘笈培訓▲川式調味汁(選)★ 燒椒汁   ★鮮椒汁   ★麻辣複合味汁  ★糖醋糊辣味汁  ★ 創意紅油味汁  ★ 泰式青椒味汁 ★ 爽口藤椒味汁
  • 老湯坊| 凝聚了四川人民烹飪的智慧和結晶,川菜24味型.
    泡椒味型在冷熱菜中應用廣泛,常見的冷菜如什錦泡菜罈、泡椒鳳爪等是將野山椒、花椒、白糖等作料放入特製的壇中,泡出一壇的鮮香醇厚;而泡椒牛蛙、泡椒鴨血、泡椒墨魚仔,泡椒雙脆、泡椒仔兔等泡椒系列的熱菜多用醪糟汁、冰糖等調料來調製,同樣別有一番滋味。泡辣椒鮮香微辣,略帶回甜。紅油是川菜的靈魂之一,川菜當中的涼拌菜講究「一勺紅油定乾坤」,好的紅油是成就美味涼拌菜和蘸水的第一步。
  • 川菜24基礎味型 川菜「一菜一格「、」百菜百味「說的就是這樣的味型搭配
    辣而不燥、香氣醇和綿長  7.家常味型  此味型以「家常」命名,乃取「居家常有」之意,其特點是鹹鮮微辣,因菜式所需,或回味略甜,或回味略有醋香,在熱菜中應用最為廣泛。家常味型的菜餚一般以郫縣豆瓣、川鹽、醬油調製而成,也可酌量加元紅豆瓣或泡紅辣椒、料酒、豆豉、甜醬及味精。
  • 豪吉發布首款複合味型基礎調味品「麻辣川香汁」
    5月3日,四川豪吉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豪吉」)正式發布其首款複合味型基礎調味品「麻辣川香汁」,以地道的川式麻辣鮮香複合風味引領川味走向新時代,成為改革川菜烹飪方式的裡程碑式產品。「麻辣川香汁」是豪吉的首款針對川菜的複合味型基礎調味品,也是經過嚴謹的市場調研之下推出的戰略性單品,憑藉地道的川味和易與其他產品組合的特性得以在廚師的日常烹飪中扮演重要角色。
  • 川 菜 各 味 型 簡 介
    煳辣味:幹海椒在油鍋內炸煳產生香味;香辣鹹鮮、回味略甜;宮保雞丁鹹鮮味:以川鹽為主調味料,鹹味適度,突出鮮味
  • 成都大蓉和,九種味型新派川菜來襲!
    大蓉和主要經營以川菜為主的中餐,特點是以川菜為根基,創新出「形如淮揚,味在川;色及杭幫,精其粵;地道蜀風,又似湘」的新派川菜。本期,我們就來看看大蓉和的幾款新派川菜吧。雖成菜色澤清鮮淡雅,但吃起來鮮椒味濃鬱,味覺衝擊力極強。製作:1、把小鱖魚宰殺治淨後,改刀裝盤,加薑片、蔥節碼味,入籠蒸5分鐘至斷生取出,另裝盤內。2、將小韭菜和香菜梗切碎;小米椒切成圈;鮮青花椒去籽後剁細;一起納碗加鮮青花椒、鹽、生抽、東古醬油、辣鮮露、白糖、味精、藤椒油調成鮮椒味汁,舀在盤中鱖魚上,以青花椒裝飾即成。
  • 川式滷水的製作
    其味型基本相同,屬複合味型,味鹹鮮,具有濃鬱的五香味(所用味料,香料基本相同)。1、紅滷:加糖色滷製的食品呈金黃色(咖啡色,如滷牛肉,金黃色,如滷肥腸等)。2、白滷:不加糖色滷製食品呈無色或者本色(白滷雞,白滷牛肚豬肚等)。
  • 下午6點了,涼拌菜就賣不動,咋辦?
    川式熟食店、涼拌菜、炸收菜開店體系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