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商朝末年,紂王無道,文王姬昌被紂王囚羑裡達七年之久,於是,文王在獄中演出六十四卦,已窮盡萬物,如今三千多年過去了,後人再無突破,因為,易卦最多只能推到六個爻。
那麼,文王推演六十四卦的易學原理是什麼呢?據歷史記載,周文王根據先天八卦而演出六十四卦,即是說,文王精通先天八卦的原理,只因先天八卦太過單調,很難滿足實用,於是,文王決心將八卦升級。
有人說:文王推演六十四卦很簡單,就是兩兩相重。可是,為什麼要重?六爻可以再重嗎?重了以後怎麼定義?三畫卦代表『天地人』,重了以後還是『天地人』嗎?有人又說:很簡單的,就是「八卦相蕩」呀?『蕩』多遠?『蕩』多少次?
文王認為,大自然之所以生生不息,是因為陰陽消長,剛柔相摩,風雨雷霆互相作用的結果,而先天八卦正是代表風雨雷霆等自然現象的,所以,八卦可以『相蕩』,『相蕩』者、相互作用和組合也。
雖然明白了八卦可以相互組合、而成新的卦象,但怎麼組合?組合多少次?可以反覆組合嗎?如果組合一次,則三畫卦變成六畫卦,如果組合兩次,則三畫卦變成九畫卦,如果六畫卦再相互組合,則變成十二畫卦,不可能無休止地組合下去,必然有一條規律加以限制。
那麼,這規律又是什麼呢?解鈴還須繫鈴人,還是要從先天八卦說起,先天八卦生成的原理是: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兩儀者、一陰一陽也,陽為天、陰為地。
『四象』者、春夏秋冬也,只用一陰一陽不能表示四個象,所以加一畫為二陰二陽,二陰二陽同樣代表兩儀,可代表天地,可代表夏至和冬至,春秋兩季陰陽各半,而春季一陽初升、秋季一陰初長,所以,春為少陽、陽爻在下,秋為少陰、陰爻在下。
『八卦』者、陰陽和『三才』也,伏羲根據陰陽和『三才』畫出八卦,『三才』即天地人,人為萬物之靈,代表萬物,古人的宇宙觀與現代人的宇宙觀不同,古人認為,腳下為地、抬頭為天,萬物在天地之間,古人的宇宙觀就是『天地人』。一畫為天,一畫為地,一畫為人,所以,先天八卦三畫而成卦,經過排列推算,陰陽在三畫卦的變化共得八個象,即二的三次方。
古人又認為,宇宙的本質是陰與陽,陰陽加『三才』就是宇宙的全部。所以,文王不管怎麼推演,都不能超出陰陽和『三才』的範圍,但文王發現:根據陰陽的特性,萬物皆有兩面性,事物永遠可以再分,兩個男人可分陰陽,膽大的為陽,兩個女人可分陰陽,女漢子為陽。
《周易》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
即是說,易卦推演到六個爻就窮盡了,因為古人的宇宙觀是『三才』,加上『三才』各自的兩面性,則得六畫,那就說明,六畫卦同樣代表天地人『三才』,五六爻為天位,一二爻為地位,三四爻為人位。
陰陽在三畫卦中的變化共八個象,陰陽在六畫卦中的變化則是六十四個象,即二的六次方,但三千多年前的古人、應該沒有現代數學六次方的概念,他們可能是「逗老妞兒帳」,即:將卦象變化全部排列出來,再進行歸納總結,最後發現,六十四卦的變化與八卦兩兩相重的結果一致。
易卦推演到六個爻則已窮盡,不管是三畫卦還是六畫卦,其原則都是陰陽和『三才』,有學者認為,可能還有四爻卦五爻卦,這個觀點是不可能成立的,因為,六畫卦並不是一畫一畫地增加推演出來的,而是從三畫直接推演到六畫。
古書上說:三畫卦為八數、四畫卦為十六數、五畫卦為三十二數、六畫卦為六十四數,說的是六十四卦的計算方法,而不是六十四卦的易學原理,因為古人不懂現代數學先進的計算方法,只能一筆帳一筆帳地疊加,但被後人斷章取義,以為是文王六十四卦的生成原理。前幾年還有學者創立九爻卦授徒,這又是「什麼鬼」?難道九爻卦是『四才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