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魚海棠》上映3天,票房2.25億。 |
深圳晚報記者 李京蔚 馮明 實習生 羅靜怡 餘林釵
截至發稿,動畫電影《大魚海棠》上映3天,票房2.25億,排片量僅次於群星璀璨的華語大片《寒戰2》與《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裡》,豆瓣評分6.6,時光評分6.7。
如果是一部「正常」國產動畫,這個成績標誌著收回成本還有盈餘,已經足以交差。但,上網搜索《大魚海棠》相關評論,你卻會發現看到滿眼的失望差評與「自來黑」。為什麼?因為觀眾期望過高。所以當記者專訪《大魚海棠》的兩位導演梁旋與張春時,他們才顯得有些委屈:「《大魚海棠》只是我們的處女作啊。」他們表示:「在『椿』(影片女主角)做那些選擇前,沒有人告訴她代價有多大;在選擇做《大魚海棠》時,也沒有人告訴我們這個片子要花12年」。至於黑粉批評的「賣情懷」,他們說:「情懷只有真和假的區別,沒有賣和不賣的區別——我們不是假的啊。」
70%的人很喜歡,愛情故事只是一種理解
《大魚海棠》面對最大的質疑,是劇情方面。導演透露:2009年底我們完成劇本初稿,一直修改到2013年中旬。分鏡頭劇本在劇本定稿完成後2013年開始做,花了一年時間完成。配音是2016年才開始做的。如果你希望作品是老少皆宜,那故事就不能太複雜。我們的故事是單線推進的,有很多東西藏在海面下。背後有成體系的世界觀,以及所有邏輯,包括人物小傳。雖然大多數人看到的是個愛情故事,也沒什麼不好,這是其中一重理解。
「電影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我們發現《大魚海棠》是一個很容易讓人吵架的電影。70%的人很喜歡,會流淚,還有30%的人不喜歡,可能是因為習慣了好萊塢的敘事模式,所以看不懂,建議他們多刷幾次,說不定能平復下來。」
那麼,所謂的「綠茶」女主,導演又怎麼看?「我們自己覺得沒有這個問題。只是因為大家太心疼楸。」而對於龐大的世界觀,他們表示有續集可能:「我們是有系列化的可能性的,但沒有確定要做續集。背後的故事我們可能會在另外的作品裡講述,不過這需要時間。第二部一定是一個全新的世界觀,肯定繼續造夢。是續集還是新的故事,還沒有定。」
沒有模仿宮崎駿,只是潛移默化受到影響
據張春透露,影片製作成本應該3000萬左右,他說:「前中後期的主創都是我們的,其中只有兩個環節是和韓國一家公司合作的(具體哪兩個環節呢?)就動畫和原畫,中間畫的這兩個環節,是我們團隊和韓國團隊一起合作完成的。網上很多信息就完全是誤讀,請大家去看片尾名單就知道了。」
關于吉卜力,他們不避諱影響,但否認刻意模仿:「宮崎駿是天才,天才是沒有辦法去模仿的。我們從小會看宮崎駿,也看獅子王,所以難免會受到糅雜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但是我們一定不會去模仿宮崎駿。」
那麼為什麼現在會招來影迷那麼多反感?導演表示其實他們只是做好該做的事,沒有過度誇張宣傳:「我們所有的宣傳都是一個正常電影的宣傳,我們只是好好把電影的海報做好,把電影的三首歌做好,好好把電影的MV剪好,然後讓這些物料去發酵而已。我們就儘可能把物料與電影內容做到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