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間下午茶】比比薩斜塔還要斜的斜塔——松江護珠塔

2021-02-17 發現松江 服務

提到斜塔,義大利十四世紀中葉建成的比薩斜塔名氣最響,比薩斜塔因科學家伽利略在塔上做過自由落體實驗而廣為人知。然而上海松江天馬鎮的天馬山有一座護珠塔,這座塔除了具有千年歷史之外,更為神奇的是,它也是一座斜塔,而且竟然比比薩斜塔還要斜。


我曾在課堂上給學生講授過工程力學,對塔身傾斜而不倒的力學現象感興趣,決定也去看一看。下了公交車走不遠就可以看見遠處位於天馬山中峰的護珠塔,夠斜的吧。塔身雖不大,但屹立山間,仍不失挺拔俊秀。

天馬鎮距上海松江城西北約11公裡,或是距離的原因,鎮上的建築和國際大都市相比還是蠻有差距的。

天馬山古稱幹山,傳說春秋吳國幹將鑄劍於此而得名。山勢陡峭,山體脊線近東西方向,後人因觀其形狀如天馬聳脊,故稱天馬山。


天馬山是佘山九峰十二山中山林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一座山,海拔99.8米,周圍2.5公裡,山地面積1300畝。

天馬山歷史悠久,舊時為佛教勝地,山上多梵宮寺院。每逢陽春三月、初一、十五,便有香客登山進香,香火極盛,故天馬山又稱「燒香山」。

據說原先在整座山的東、南、西、北方向和山巔處,曾分別建有圓志教寺、東嶽行宮、上峰寺、中峰寺和朝真道院,但由於舊時戰亂,大都遭到破壞,現已難覓蹤跡。

▽ 通往景點小路的兩旁長滿了茂密的的竹林。

▽ 山上的其它植物種類也很多,空氣也很清新。

▽ 遊客極少,所以環境也相對保持良好。

▽ 五代晉天福年間(公元936——942年),在天馬山建有一座寺院稱圓志教寺。北宋元末二年(公元1079年)擴建,寺後建有護珠塔,又稱寶光塔。據學者研究,當時建成的護珠塔塔身並沒有傾斜。


▽ 塔為磚木結構,平面八角形,七層,高18.82米,樓閣式。每層有腰簷、平座、欄杆。

▽ 到了清代,天馬山香火仍很旺盛。據清人諸聯的《明齋小識》記載: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寺裡演戲祭神,由於燃放爆竹不慎,而造成火災,燒去塔心木及扶梯、樓板等,塔梯、腰簷、平座也都被毀壞,僅剩磚砌塔身。

▽ 後來有人在塔磚縫中發現宋代元豐錢幣,遂不斷拆磚覓寶,使塔底西北角磚身逐漸被拆去,塔身底層幾乎被拆去了八個角中的兩個角,佔塔底部面積近四分之一,形成2米左右直徑的大窟窿,此後塔身日益傾斜。看看這個窟窿有多大吧。

▽ 再由於地基變動,使塔身逐漸朝東南方向傾斜,故稱「斜塔」。據1982年勘查,護珠寶光塔塔頂中心移位2.27米,塔身傾斜達6度53分,斜度超過義大利比薩斜塔傾斜1度多,號稱「天下第一斜塔」。目前已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第一斜塔候選世界紀錄。

▽ 從工程力學的角度看,塔的底部與地面接觸可簡化看做是固定端約束,由於塔身的重心向東南方向傾斜而產生的彎矩在塔的底部西北角為最大,支撐塔身的底部面積減小,會使塔底部的抗彎截面模量減小,因而它的底部西北角位置由於彎曲產生的使塔底座斷裂的拉應力也就加大。

▽ 世界上的斜塔不少,比如義大利的比薩斜塔、蘇州的虎丘塔等,但像護珠塔這樣在底部拉應力最大的位置,塔身殘缺了四分之一,僅靠四分之三的面積支撐這個近20米高的7層寶塔,還能歷經二百餘年,且二百年來從沒進行過任何保護措施,卻至今仍屹立於山上,還沒有吧。不能不說這是個奇蹟。

▽ 換個方向看看這個塔吧。有關專家分析認為,護珠塔保持斜而不倒的主要原因是與塔使用的建築材料有關係。古代建築用很粘稠的米燒成粥,打成漿,和石灰、砂子拌在一起,這樣的材料很堅固,護珠塔使用這樣的材料建造接近於現在的鋼筋混凝土。材料的性質強化了塔身底部的許用應力而使塔身不倒。

▽ 1982年,市文管會組織成立「天馬山宋護珠塔研究修繕組」,確定了「按現狀加固,保持斜而不倒」的修繕方案。1984年,開始施工修理。採取傳統建築工藝,先用竹木架支撐,扶住塔體,再在每層腰簷築鐵箍,然後用8根鋼筋從塔頂貫穿而下,到達塔基後,似「蟹爪」向四面八方橫向伸出,直接連結地下巖石,以拉撐塔身,保持斜而不倒的奇姿。

▽ 經測定,經過修繕後的護珠塔,可抗6級以下地震和10級以下風力。

▽ 緊挨斜塔20米處,有一宋代古銀杏樹,相傳為宋銀甲將軍周文達親手種植,樹齡距今已有700多年。古樹分枝呈爪狀,互為呼應。當地人傳說古銀杏乃神之手,支撐著護珠塔斜而不倒;又傳說在樹幹上釘上一隻鐵釘,就會得子,故後人在樹身上釘有大量鐵釘,致使樹幹大部分枯萎。值得慶幸的是,還有一主枝長得生意盎然。

▽ 護珠塔院內還有一眼井。

▽ 看看說明吧


▽ 天馬山下新近發現一大峽谷,這裡將闢建天馬山大峽谷公園,不久將成為佘山旅遊區新的「亮點」,我在去年6月份的一篇旅遊日誌《上海松江的一處巨大採石場將建造一個「深坑賓館」》裡有介紹。天馬山的旅遊景點還有待進一步開發和完善。

~End~

本文由探海石(南京)授權轉載


長按二維碼,識別二維碼,關注發現松江


相關焦點

  • 中國有8座比比薩斜塔還要斜的塔,你知道嗎?
    中國有8座比比薩斜塔還要斜的塔,你知道嗎?很多人都知道,位於義大利的比薩斜塔因為「斜而不倒」聞名於世。而很多人不知道,我國早就有多座著名的斜塔,且建塔時間比義大利的比薩斜塔更早,下面小編給你介紹中國八大歪而不倒的古斜塔。
  • 中國斜塔,比比薩斜塔還要斜,許多中國人都沒有聽說過
    一說起斜塔,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一定是義大利的比薩斜塔,但大家一定不知道其實在我們中國也是有斜塔的。雖然不如比薩斜塔出名,但中國的斜塔卻比比薩斜塔出現的時間還要早200年,沒想到吧,中國既然有這樣的斜塔。沒錯,這座斜塔就是虎丘塔。
  • 中國有8座比比薩斜塔還要斜的塔,你知道嗎?
    中國有8座比比薩斜塔還要斜的塔,你知道嗎?很多人都知道,位於義大利的比薩斜塔因為「斜而不倒」聞名於世。而很多人不知道,我國早就有多座著名的斜塔,且建塔時間比義大利的比薩斜塔更早,下面小編給你介紹中國八大歪而不倒的古斜塔。
  • 中國「最斜」的塔,是比薩斜塔傾斜度的3倍,卻鮮為人知
    談到斜塔,許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舉世聞名的義大利比薩斜塔,因為它的斜坡有幾百年不倒的名聲,在中國比較有名的有上海護珠塔,南京定林寺塔,應縣木塔等等。但許多人不知道,我國東北有世界上公認的第一座斜塔,斜率是義大利比薩斜塔的3倍,這是位於遼寧省葫蘆島市水下縣的一座前衛古塔,與之相比,這座前衛古塔不僅傾斜度大,而且比比薩斜塔還早了300年。
  • 遼寧有座「世界第一斜塔」:傾斜達到12度,比比薩斜塔還300多年
    」:傾斜達到12度,比比薩斜塔還300多年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這個世界上,我們不知道的東西還有很多,特別是在中國,在歷史悠久的中國土地上還是有很多文化和歷史的,畢竟幾千年的發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被時光改變的,今天就來給大家講一個古塔,一般古塔都是正著屹立在大家面前的,但是今天講的這個古塔已經傾斜了12度了,經歷過風吹日曬洪水和地震都沒有倒下,依然屹立在大家面前
  • 上海的「比薩斜塔」――天馬山護珠塔
    到了護珠塔塔基上的大洞護珠塔。建於北宋原封二年(1079),磚石結構,七層八角,高18.82米。千年以來,由於地基變動,塔身逐漸朝東南方向傾斜。其斜度已經超過了著名的義大利比薩斜塔,故有「上海比薩斜塔」之稱。相傳南宋宋高宗曾賜舍利藏於此塔內,故而有時候會顯現寶光,所以又被人成為護珠寶光塔。當地有許多關於塔的傳說。塔的東面有一株古銀杏樹,古銀杏樹分支呈現龍爪的形狀,以撲抱塔身的姿態面向斜塔。
  • 上海斜塔千年不倒 傾斜度超過比薩斜塔(圖)
    那麼這座塔是怎麼開始傾斜的?為什麼至今沒有倒塌?有人說這座塔裡藏有寶貝,是那些挖寶人不斷地尋找寶物致使塔傾斜的。也有人說是一場天火把塔燒的,那麼到底真相是怎樣的?上海的護珠塔比比薩斜塔還要斜。在我國上海松江的天馬山有一座護珠塔,這座塔除了具有千年歷史之外,更為神奇的是,它也是一座斜塔,而且竟然比比薩斜塔還要斜。
  • 上海天馬山護珠塔,比比薩斜塔還要斜,講述千年前的傳奇故事
    千年以來,由於地基變動,塔身逐漸朝東南方向傾斜,因此,有了松江斜塔之說,松江二十四景之一的「斜塔初雪」。據記載,建塔人為衡山徐文全,至南宋紹興二十七年,有將軍周文達屢建戰功,高宗皇帝賜予銀色盔甲並五色舍利,便將舍利供藏塔內,塔身時現寶光,這便是護珠塔建塔的緣由與塔名的來歷了。
  • 世界傾斜度最大的斜塔,不怕地震和洪水,比比薩斜塔早300多年
    小時候讀書就聽說過義大利的比薩斜塔,它被譽為中古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其實,在中國有一個比比薩斜塔還牛的斜塔,前衛斜塔建於北魏,距今已有1400多年,經歷多次地震與洪水都未曾損毀。它的傾斜度超過中外任何一座斜塔,而且,比義大利比薩斜塔還早落成三百多年。
  • 世界上最斜的塔根本不是比薩斜塔,綏中縣一塔斜度是比薩斜塔三倍
    比薩斜塔是位於義大利西部古城比薩城內的大鐘樓,向南傾斜3.99度,但是卻「斜而不塌」,因此名聲大噪。比薩斜塔有多火?比薩斜塔每年要接待上百萬的遊客,到了比薩斜塔不拍一張以手「扶」塔、「捏」塔等的錯位照,就算白來一趟了吧。也因此,許多遊客慕名而來。
  • 國內一塔「火了」,比「比薩斜塔」還要斜,斜的原因讓人哭笑不得
    如今旅遊行業非常的火,向有很多人都會報旅行社去景區遊玩,每個景區都有著不同的歷史文化和特色的,幾乎每個城市都有代表性的建築標籤,那麼大家記得「比薩斜塔」這一個景點嗎,它是義大利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鐘樓,位於義大利託斯卡納省比薩城北面的奇蹟廣場上,那麼我們國內也有一個比這一個「斜」塔還要
  • 中國「最斜」的塔,是比薩斜塔傾斜度的3倍,卻鮮為人知
    談到斜塔,許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舉世聞名的義大利比薩斜塔,因為它的斜坡有幾百年不倒的名聲,在中國比較有名的有上海護珠塔,南京定林寺塔,應縣木塔等等。但許多人不知道,我國東北有世界上公認的第一座斜塔,斜率是義大利比薩斜塔的3倍,這是位於遼寧省葫蘆島市水下縣的一座前衛古塔,與之相比,這座前衛古塔不僅傾斜度大,而且比比薩斜塔還早了300年。
  • 應縣木塔近千年未倒,如今比比薩斜塔還斜,連專家都沒有把握修好
    應縣木塔近千年未倒,如今比比薩斜塔還斜,連專家都沒有把握修好文/旅者心心哈嘍,大家好,我是旅者心心,歡迎閱讀本篇文章。世界上有很多知名的塔,比如義大利的比薩斜塔、巴黎的艾菲爾鐵塔,在我國,也有一座可以與這兩座塔比肩的塔,那就是山西的應縣木塔,這三座塔並成為「世界三大奇塔」。應縣木塔已有近千年歷史,如今卻大幅傾斜,甚至比比薩斜塔還要斜,對於修繕這座塔,專家們也沒有十全把握。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世界八大斜塔,中國獨佔5座,一個斜度甚至超過了比薩斜塔
    世界八大斜塔,中國獨佔5座,一個斜度甚至超過了比薩斜塔塔建築是世界建築中不可或缺的類型之一,在世界的很多地方都有著風格各異的塔建築。其中有一部分因為傾斜而出名,最有名、最具典範的就是義大利託斯卡納省比薩城北面的比薩斜塔。包括比薩斜塔在內,在全球範圍有8座傾斜的塔建築並稱為「世界八大斜塔」,而其中有5個都在中國。崇左歸龍斜塔崇左歸龍斜塔位於廣西省崇左,也叫做江左斜塔,始建於明朝。
  • 中國斜塔:斜而不倒,建造年代比「比薩斜塔」還早200多年!
    中國斜塔:斜而不倒,建造年代比「比薩斜塔」還早200多年!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在一些旅遊城市,旅遊景區也在網際網路上宣傳自己,像這樣,原本不怎麼有名的觀光地,被人們所熟知。今天小編就和小夥伴們說說關於比薩斜塔的事情,不過,今天小編想和小夥伴們聊聊我國的斜塔,這座斜塔的建造時期比比薩斜塔早了將近200年,這座斜塔是位於中國河南省洛陽市的五花寺塔,是黃河水域最古老的磚砌佛塔。
  • 上海的「比薩斜塔」――天馬山護珠塔
    到了護珠塔塔基上的大洞護珠塔。建於北宋原封二年(1079),磚石結構,七層八角,高18.82米。千年以來,由於地基變動,塔身逐漸朝東南方向傾斜。其斜度已經超過了著名的義大利比薩斜塔,故有「上海比薩斜塔」之稱。相傳南宋宋高宗曾賜舍利藏於此塔內,故而有時候會顯現寶光,所以又被人成為護珠寶光塔。當地有許多關於塔的傳說。塔的東面有一株古銀杏樹,古銀杏樹分支呈現龍爪的形狀,以撲抱塔身的姿態面向斜塔。
  • 遼寧有座「世界第一斜塔」:傾斜達到12度,比比薩斜塔還300多年
    」:傾斜達到12度,比比薩斜塔還300多年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這個世界上,我們不知道的東西還有很多,特別是在中國,在歷史悠久的中國土地上還是有很多文化和歷史的,畢竟幾千年的發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被時光改變的,今天就來給大家講一個古塔,一般古塔都是正著屹立在大家面前的,但是今天講的這個古塔已經傾斜了12度了,經歷過風吹日曬洪水和地震都沒有倒下,依然屹立在大家面前
  • 上海天馬山護珠塔,比比薩斜塔還要斜,講述千年前的傳奇故事
    千年以來,由於地基變動,塔身逐漸朝東南方向傾斜,因此,有了松江斜塔之說,松江二十四景之一的「斜塔初雪」。據記載,建塔人為衡山徐文全,至南宋紹興二十七年,有將軍周文達屢建戰功,高宗皇帝賜予銀色盔甲並五色舍利,便將舍利供藏塔內,塔身時現寶光,這便是護珠塔建塔的緣由與塔名的來歷了。
  • 世界上最斜的塔根本不是比薩斜塔,綏中縣一塔斜度是比薩斜塔三倍
    比薩斜塔是位於義大利西部古城比薩城內的大鐘樓,向南傾斜3.99度,但是卻「斜而不塌」,因此名聲大噪。比薩斜塔有多火?比薩斜塔每年要接待上百萬的遊客,到了比薩斜塔不拍一張以手「扶」塔、「捏」塔等的錯位照,就算白來一趟了吧。也因此,許多遊客慕名而來。
  • 這座塔是世界第一斜塔,比薩斜塔都略遜一籌,就在中國江蘇
    一些有特色的旅遊景點都因其獨特之處吸引著遊客,例如著名的比薩斜塔,這座塔處於傾斜狀態,讓遊客來了解一下結局,另外,由於歷史悠久,遊客也能從這座建築中了解到更多的歷史文化,但是世界上的一座鐵塔是否真的在中國還不清楚,但是比薩斜塔與這座建築相比稍微落後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