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一早,日照萬象匯星巴克的燈光亮起,店內正對大街的圓弧形牆上,代表這個國際咖啡品牌的標誌形象——雙尾美人魚,仿佛活了起來。
這是日照首家星巴克開業的第一天。秋風微涼,排隊等待開業的人群卻並不少。「聽說家鄉有了星巴克,我來趕個早場」,排隊約半小時後,日照姑娘楊雪喝到了她喜愛的拿鐵,和在一線城市品到的咖啡一模一樣,化解了剛剛等待的辛苦。
國際品牌深耕山東市場
隨著該星巴克門店的開業,日照成為這個全球咖啡行業領導品牌自2005年入駐山東以來的第12個城市。這同時意味著,我省已成為星巴克在中國市場進駐城市數量最多的省份之一。
有媒體及研究機構常將星巴克門店數量作為評估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參考。縱觀星巴克中國門店地圖不難發現,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門店數量最多。而截至目前,山東12座城市均有星巴克入駐,已位列門店數量排名的第一梯隊。
這也從側面印證我省經濟連年穩中向好、多項經濟指標創新高的發展趨勢。昔日以一山一水一聖人著稱的孔孟故裡,如今憑藉良好的經濟發展博得越來越多國際品牌落地青睞。
與此同時,這樣的發展速度與星巴克在中國市場的整體規劃也不無關係。目前,中國作為星巴克最大海外市場,門店數量僅次於美國本土,而未來五年,星巴克計劃在中國保持每年新開500家的速度。除了在一線城市繼續深耕,發力二三線城市也顯得尤為重要。
山東作為星巴克入駐時間最早、門店數量最多的省份之一,不難預見,未來幾年,將有更多城市迎來綠色美人魚。這對追求品質的省內消費者而言,無疑是個好消息。隨著越來越多國際品牌入駐,在享受家鄉便利的同時,也能享受到與一線城市格調相當的品質生活。
國際品牌入駐我省,帶來高標準產品和服務水準的同時,和齊魯文化融合創新、進一步豐富品牌底蘊,也是打動當地顧客的關鍵。為更好迎合本地消費者,星巴克在本土化創新上做足功課。美人魚所到之處,設計師都會結合當地風俗為其設計一個特別的「家」。比如,最新開張的日照門店大量運用弧線元素,體現海濱城市海岸線及浪花之美;而去年11月開張的德州首家星巴克,便把當地常見的瓦缸和花布搬進店內承裝咖啡豆,古樸有趣又不失創意。
省內年輕人群生活方式漸更新
星巴克深耕山東市場的十餘年間,正值省內年輕人生活方式逐步更新。咖啡文化及其消費在我省的發展,也從側面折射出本地百姓消費理念的升級和生活方式的多樣化。
濟寧人張濤就是其中之一。5年前,他在西安旅遊時喝到人生第一杯星巴克,自此喜歡,成為其城市杯收藏愛好者。但當時濟寧沒有門店,趕上星巴克發售新杯,他不惜從家坐火車往返濟南。
直到2014年濟寧首家星巴克開張,這場特別的「異地戀」終於結束。張濤隨後成為濟寧店常客,參加咖啡教室,學習手衝咖啡,結識更多星粉成為好友,甚至堅持每年一場「星巴克探店之旅」,去成都、廈門等城市的特色門店參加聚會。「喜歡星巴克的人都比較投緣。」張濤稱,和自己一樣擁抱咖啡文化的星粉,在他微信好友裡有上百人。
事實上,隨著星巴克深耕地方市場,迅速成長的不僅是咖啡消費群體,一種新的職業選擇也在年輕人中漸成風潮——咖啡師。
去年8月開業的星巴克泰安店,店經理陳立華就是本地人。她8年前在青島星巴克成為咖啡師,後為離家更近,調往濟南。去年,泰安店開業,她如願回鄉。陳立華對目前狀態很滿意:「能繼續咖啡師生涯,又能離家更近」,她所在門店位於泰山腳下,能從事自己熱愛的工作,又能陪伴父母左右,這樣的生活很不錯。